陳安娜
摘 要:近年來,廣州恒大集團不僅在地產業做得風生水起,而且持續發力體育產業、文化產業等,努力打造多元化產業格局。通過超常規的品牌經營戰略,“恒大”不再僅僅是地產品牌,更要實現品牌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中國品牌,甚至國際品牌,打造全產業價值鏈,實現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品牌經營;體育營銷;多元化;產業格局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6-0125-02
2013年11月9日對很多中國足球球迷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時隔二十四年后,廣東恒大足球俱樂部再次將亞冠冠軍獎杯捧回中國,在重新喚起中國球迷熱情的同時,我們也發現“恒大元素”貫穿全場:“恒大冰泉”驚艷亮相;恒大音樂全力操盤亞冠盛典;恒大歌舞團起舞《輝煌綻放》;恒大足球學校學子高唱《崛起》。由此可以看出,恒大不僅在地產業風生水起,而且持續發力體育產業、文化產業等,努力打造多元化產業格局,“恒大”不再僅僅是地產品牌,更要實現品牌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中國品牌,甚至國際品牌,打造全產業價值鏈,實現多元化發展。
一、依托地產業,實現區域性品牌到全國性品牌的提升
眾所周知,恒大是以從事房地產為主業的,1996年,許家印創辦了廣州恒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軍房地產行業,開始了創業生涯。在公司成立之初,恒大基于行業競爭、目標市場、消費者負擔能力、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客觀分析,確立了“小面積、低價格”的早期發展模式,采取快速銷售、加快資金周轉,快速實現企業規模壯大的發展戰略。恒大創始人許家印立足于其熟悉的廣州房地產市場,1997年在廣州開發了首個項目——金碧花園,該項目以“環境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低價位入市,創造了客戶晝夜排隊購房、日進億元的銷售奇跡。許家印說:“當時我們以686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賣出2 500元/平方米的開盤價,市場歡迎度極高。”此后,恒大成功開發金碧花園二至五期,掀起“金碧”購房旋風,為許家印帶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開盤必特價,特價必升值”已經成為恒大地產的一種特色標識。經過三年艱苦奮斗,恒大于1999年從當時廣州的1 600多家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首度躋身為廣州地產企業十強。
從2004年開始,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漸趨成熟、競爭日益激烈,恒大轉變原有發展戰略,提出“二次創業”的號召,開始進入“規模+品牌”的戰略過渡階段,著力實施立足廣州、布局全國、全方位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經營戰略。從2007年起,恒大繼續專注實施“規模+品牌”戰略,進一步完善標準化運營模式,逐漸形成了極具競爭力的企業核心優勢。經過多年實踐及調整,恒大標準化運營模式行之有效,助推恒大實現持續跨越式發展。目前,恒大已經成為中國銷售面積最多、在建工程量最大、進入省會城市最多、城市布局最廣的房地產龍頭企業,恒大實現了從區域性品牌到全國性品牌的跨越。
二、借力體育產業,實現地產品牌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這次恒大新產品的亮相與以往的方式不同,“恒大冰泉”首次現身出現在恒大球隊登頂亞冠的巔峰之夜,并且成功憑借恒大得冠的機會而名聲大噪,輕松獲得現場55 000名球迷、電視機前數不清的觀眾的關注。在恒大足球俱樂部奪冠次日,恒大集團乘勝追擊,舉辦了“恒大冰泉”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的新聞發布會,特聘廣州恒大足球隊主教練兼恒大足球學校校長里皮、中國女排主教練兼廣東恒大排球俱樂部主教練郎平、前世界足球先生菲戈、前西班牙兼皇馬雙料隊長耶羅,共同出任恒大冰泉全球推廣大使。足球帶來的粉絲效應效果明顯,在恒大足球百度貼吧里面充斥著“支持中國足球,就喝恒大冰泉”的宣言。隨后,“恒大冰泉”又頻頻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前的黃金廣告時間段,“恒大冰泉”由此獲得了極佳的爆炸式營銷效果,被譽為是中國商業史上最經典的營銷案例之一,而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則被稱為真正的中國營銷大師。
實際上恒大通過體育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方式由來已久,讓恒大真正揚名的是在2009年恒大集團出資2 000萬元注冊成立了國內首家職業排球俱樂部,同時將多名前國手拉入麾下。當年8月,恒大女排以500萬元年薪聘請“鐵榔頭”郎平擔任主教練,完成了一次經典的體育營銷,至此,廣州恒大集團來到了臺前。據統計,恒大簽約郎平的發布會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數百家媒體,若單以廣告版面計算,恒大要達到如此宣傳效果,需要花費近億元,現在用500萬元換來的是近億元的廣告宣傳效果。廣州女排帶來的巨大轟動性效果讓恒大嘗到了甜頭,而后便開啟了一場恒大式的體育營銷新模式。2010年,恒大集團入主廣州足球俱樂部,不僅將球隊的所有欠款一次性償還,并將俱樂部注冊資本由過去的2 000萬元升為1億元。在恒大看來,入主廣州足球僅僅只是擁有了一個殼,需要的是能夠吸引眾眼球的魂。為了引入孔卡、埃爾克森、穆里奇三名世界級外援,廣州恒大共付出了2 136萬美元轉會費。在2012年,恒大又請來了里皮這位世界級功勛教練,并開出1 000萬歐元的天價年薪,排名世界第四。2013年恒大奪得亞冠冠軍,最終獎金達到1.63億元。若加上中超聯賽和足協杯累計的獎金,恒大2013年僅在獎金上的支出就可能突破2億元。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恒大在足球上的投入已近30億元營銷。
這樣巨額的投入也為恒大帶來了巨大的回報,隨著恒大足球成功,恒大地產的知名度大增,它的年銷售額也一路飆升,2009年為303億元,2010年為500億元,2011年為803億元,2012年為923.2億元,根據恒大最新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恒大現金余額為419.7億元,達到了公司上市以來最高峰。而恒大也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家可動用資金過千億元的房地產企業。許家印曾對媒體表示,我們在體育中所投入的每一分錢,都得到了十分的回報。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亞冠決賽上恒大已經完成了從地產品牌向中國品牌的轉變,這是其體育營銷最大的成就。維寧傳媒首席執行官紀寧認為,恒大通過體育賽事找到了一個突破品牌的營銷點,不管是排球還是足球,恒大調動了全國人民的興奮點,讓恒大的每一個舉動都成為新聞。從簽約“鐵榔頭”郎平到“銀狐”里皮,從中超奪冠再到登上亞洲之巔,恒大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登在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賺足了眼球,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實現了品牌的經濟效益。endprint
三、發展文化產業,實現中國品牌向世界品牌的飛躍
恒大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房地產業曾經是朝陽產業,但此后的空間將會萎縮,所以維持現有規模,在住宅之外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成為恒大必須考慮的長遠戰略,現在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在文化產業方面,恒大宣稱,“憑借恒大集團的雄厚實力和全球視野,恒大文化產業集團將矢志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專業水準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娛樂文化超級航母”。恒大文化產業集團于2010年11月注資人民幣10億元在北京成立,是恒大集團旗下文化娛樂板塊的運營和管理實體,下設影視、經紀、發行、院線、動漫、音樂、歌舞七大板塊,共同搭建起文化娛樂全產業鏈的運營框架,優化整合影視、音樂、文化資源,將內容與渠道融合,互助發展,同時也是內地首家覆蓋影視全產業鏈的文化產業集團。
恒大試水文化產業是在2002年,與公安部聯合推出以公安刑偵為題材的電視劇《欲望阻擊》,反響不錯;2010年,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多次攜手,全國巡演中國歌劇《木蘭詩篇》和大型紅色經典舞劇《鐵道游擊隊》,掀起一股傳統文化熱潮和紅色文化旋風。2010年11月,恒大集團斥資8.5億正式進軍文化產業,成立了恒大文化產業集團。集團下設恒大經紀、恒大影視、恒大院線、恒大音樂、恒大動漫和恒大影視發行公司。恒大歌舞團也放入文化產業集團管理,其文化產業集團形成所謂的“6+1”的基本格局。恒大文化立志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影響最廣的文化產業公司。
其中投資額度最大的要數恒大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注資金額高達1.5億元,是恒大集團文化產業戰略布局下的專業影視投資、制作、發行及藝人經紀機構,目前已投資拍攝電影《建黨偉業》、《時光戀人》、《天臺愛情》,電視劇《師傅》、《彼岸1945》等多部作品。其中《時光戀人》和《天臺愛情》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萬達集團依托地產資源優勢、主要投身電影產業鏈下游的終端院線建設不同,恒大在跨界之初便率先躋身影視制作的上游。這從恒大在影視業的戰略定位中就能看出端倪:從投資影視制作著手,到今后覆蓋發行、院線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除投資影視劇之外,恒大還將腳步跨入了動漫領域。此前,恒大動漫出品的52集動畫片《生日夢精靈》已經在央視少兒頻道和動漫卡酷頻道播放。恒大動漫以原創動畫為核心,集動畫制作發行、品牌授權、版權代理、投資出品、創新型動漫衍生產品開發、制造、銷售為一體,涵蓋動漫全產業鏈。此外,恒大動漫還推出了動漫主題兒童品牌“趣庫”。該品牌涵蓋兒童動漫影視作品、童裝、圖書、音像、兒童游戲等多品類的動漫主題兒童產品。
在恒大文化產業集團的眾多子公司中,恒大音樂則是知名度最高的,這得益于宋柯等行業大腕的加入,依托恒大集團的恒大音樂成立之初就成功收購了近2萬首音樂歌曲的音頻及視頻版權。目前,恒大音樂版權收購目前已經投入5 000萬,收購了近2萬首歌的版權,應該說是國內音樂公司擁有版權最多的,目前也已經盈利持續為恒大音樂帶來不菲收入,光是2013年版權收入就已經達到了2 000萬,回報前景看好。
從余溫仍未褪去的亞冠聯賽,到正在全國30多個城市展開巡演的“恒大星光音樂狂歡節”,恒大集團打造文化產業帝國的脈絡正逐漸清晰,其“6+1”的文化產業格局有著很強的拓展空間,在當前借勢政府出臺的利好政策,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現狀以及恒大自身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大手筆、大理念、大制作”都為恒大品牌走向國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丹丹.把握大數據機遇 推動文化產業跨越發展[N].中國文化報,2013-11-08.
[2] 趙洋.地產巨頭進軍文化產業:謀變還是造勢[N].金融時報,2011-12-06.
[3] 張守剛.許家印:戰略為王 奠定恒大[J].企業研究,2012,(3).
[4] 李中文,馬劍,史曉韻.足球營銷 也能講出好故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11-11.
[5] 鄔瓊.恒大多元化路徑[N].經濟觀察報,2011-07-04.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