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兵 張繼軍



關鍵詞:實用;課間小游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2-0075-02
我們常常發現課間十分鐘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在樓道內和教室內無所事事,還有一些同學在一起還可能進行一些比較危險的活動,如:追跑打鬧、從高臺上向下跳、用木棍或石子打人等,這些行為不但很容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而且影響了正常的課間秩序。由于是課間休息時間,所以往往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處在無人管理的狀態,那么既然是學生的休息時間,怎么才能讓孩子們既能好好的休息調整身心,又能保證他們不發生人身傷害呢?為此,我們兩所學校成立了課題小組,將體育游戲做為校本課程,主要是想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簡單、實用、有趣的小游戲,用游戲吸引他們,讓他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主動地去玩這些小游戲,這樣既可以充分放松身心,又可以使學校的課間秩序得到很好的改善。下面例舉一些課間小游戲,供大家參考。
1.四人劃船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
器材準備:無。
游戲方法:學生分成4人1組,相對坐在對方同學的腳面上,分別同對面和旁邊的同學拉手做好準備。游戲開始,四人相互協同劃動小船。
游戲規則:不能松手。
2.背靠背起立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協作能力。
游戲方法:兩人背靠背坐在地上,雙手抱肘,兩人同時用力互相靠著后背起立。
游戲規則:
(1)起立時不能用手臂。
(2)須相互靠背起立。
3.獨臂大戰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提高對抗能力。
游戲方法:兩人面對面,伸出右手相握,一只腳著地站好。兩人邊跳躍邊用力拉扯對方,使對方站不穩,腳著地則為失敗。
游戲規則:
(1)只能用一只手參與游戲;
(2)另一只腳著地即為失敗。
4.抓尾巴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躲閃能力。
游戲方法:兩人面對面相距1m站好,一只手放在身后做尾巴,另一只手負責抓,兩人互相躲閃的同時想辦法抓住對方的尾巴,抓住一次得1分。
游戲規則:不能推撞對方同學。
5.角力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協調性。
游戲方法:兩人單手相握,兩腳前后開立站好,用力拉、拽對方,使對方站立不穩即為失敗。
游戲規則:腳移動即為失敗。
6.前赴后繼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
游戲方法:將全班學生分成男、女2組,各組再分成甲乙兩隊,站在籃球場的端線后成一路縱隊。發令后,各隊排頭沿著三分線跑出,在即將相遇的時候,減速停下來,進行猜拳,輸的同學馬上回到本隊隊尾,此時本方的下一名同學馬上跑出去阻擊剛才獲勝的同學,兩者相遇還是猜拳決定勝負,依然是勝者繼續前進,負者回到本隊隊尾,直至腳踩到對方的得分區才能為本隊得1分,最后看哪隊得分多。
游戲規則:
(1)雙方須同時出手;
(2)不能推撞同學。
7.砍包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投擲能力和躲閃能力。
游戲方法:幾名同學一起玩,選出兩名同學當砍包人,其他同學在中間躲閃,被打到的同學和砍包人交換。
游戲規則:擊中膝蓋以下為有效。
8.背背推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對抗能力,發展下肢和腰腹力量。
游戲方法:兩人半蹲背靠背站立,同時用力向后推動對方,將對方推過線或者推出圓圈獲勝。
游戲規則:互推時不能突然躲開。
9.課桌臺球(室內進行)
游戲目的:引導學生運用學具進行游戲,體驗臺球運動的樂趣。
游戲方法:2名同學分別站在課桌的兩側,課桌上放置兩塊橡皮或修改帶,兩名同學用鉛筆架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處擊打自己的橡皮去撞擊對方的橡皮,看誰能把對方的橡皮撞掉。
游戲規則:
(1)只能用手中的筆擊打對方的橡皮;
(2)橡皮落地即為失敗。
10.頂書坐立(室內進行)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控制平衡能力。
游戲方法:幾名學生一起,用頭頂書連續坐下起立看誰的書不掉。
游戲規則:不能用手扶書,書從頭上掉下即為失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