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的歷史回顧和展望

2014-04-10 08:09:03杜美玲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杜美玲

(南開大學,天津 300071)

女性政治參與是指女性公民試圖影響政府決策的行為。即女性公民通過一些合法的途徑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以影響政府決策的行為。它包括“女公務員的非職業行為政治參與”和“普通女性公民的政治參與”。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國門的便捷、全球互聯網及自媒體出現帶來的眼界的開闊,公民的利益訴求和利益沖突越來越多,政治參與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但是制度化的政治參與途徑并不能滿足公民日益增長的政治參與熱情。女性作為占中國人口一半的群體,在政治參與中不僅面臨著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參與問題,并且還面臨著一些帶有女性特征的參與問題。

“中國社會發展前后相因,綿延不絕,研究中國社會,不從歷史觀點著手,很難窺探全豹。”[1]為了更好地研究中國女性政治參與問題,我們首先應考察它的歷史源流,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相關的特征,為未來的發展做一展望。

一、當代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的三個歷史階段

(一)20世紀初以“女子參政權”為導向的自發式政治參與

一般認為,最早提出婦女解放的是維新派,但是他們主張的婦女解放是與“去纏足”“強國保種”等交織在一起的,培養相夫教子的婦女,并未涉及女性應享有的平等的政治權利。即使康有為在《大同書》里有關于婦女參政的理想,在當時也是“秘不告人”的。當時少數資產階級婦女在西方進步思潮的影響下萌發了參政意識,在《女學報》上發表《男女平等說》等文章,要求有權“聯名上書,直陳所見”,薦拔女性“受職理事”等[2]。不過這時的訴求還只是停留在讓少數貴婦參與政事。

正式提出“女子參與政治”的是金天翮,她在《女界鐘》中專門用一節討論了女子參政的問題。當時婦女參政的行為主要體現在同男子一起投身革命,推翻清政府。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民主自由思想高漲,各地的中國女性要求參政權的運動也進入第一個高潮期。但是,隨著袁世凱獨裁統治的加強,1913年11月女子參政同盟會被勒令解散,中國婦女參政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也從此消退。

五四時期,西方女權主義被大量介紹進來,社會主義思潮也開始影響中國的婦女運動,并再次掀起了高潮。這時的中國女性認識到婦女參政運動不能孤立地進行,必須與社會政治斗爭相結合,因此,她們把爭取婦女的平等參政權的運動與當時的省自治和聯省自治運動結合起來。湖南、廣東、四川、浙江、江西等省的婦女通過積極投入地方的政治斗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省的新憲法都先后承認了婦女的參政權。但是,隨著省自治運動的消失,那些由各地婦女辛苦爭取來的,規定著婦女的平等參政權的法律條文也失去了效力[3]。

綜上可看出,這時期婦女的政治參與目標明確——在救亡圖存的大背景和西學東漸的思潮中,爭取“女子參政權”。主體以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為主,是在西方先進思想的鼓舞和中國思想先進的男性的支持下自發形成的。但是20世紀初期的中國,不具備發展資產階級女權運動的社會條件,婦女解放需要喚起整個婦女界的覺醒。資產階級領導的民初女子參政運動只靠少數上層知識婦女上書請愿,沒有發動和組織廣大婦女群眾,尤其是廣大勞動婦女,以致最后陷于孤立無援的困境,也說明“在當時”企圖通過獨立的“女權運動”實現婦女解放道路是走不通的[4]。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勞動婦女逐漸成為婦女運動的主角,婦女的解放和無產階級的解放聯結在一起,中國婦女運動的性質也由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的女權運動轉變為無產階級的婦女解放運動。

(二)1949年后以“集體利益”為導向的動員式政治參與

動員式政治參與是指民眾受到號召、暗示或動員而被動地參與政治生活的政治實踐過程[5]。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女性主動式的政治參與其實出現過一個短暫的春天。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的人數急劇上升,在很多過去沒有女性身影的領域都出現了女性。但是由于這時期關于政治民主和政治參與的制度更多地主要停留在一般性的原則規定和宣言上,并沒有具體的執行政策和操作程序,缺乏制度化的基礎和發展空間,從而使得政治參與很快被動員式的群眾運動所替代。

1957年,“反右”斗爭的擴大化,使得一些民主黨派的女性受到打擊和排擠,中國的政治發展開始偏離正常的軌道,大搞群眾運動。1958 年,人民公社運動興起。自“人民公社化”運動完成以后,在整齊劃一的所有制情況下,人們失去了政治參與的利益動機,而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主的利益訴求就被突顯出來[6]。受這種大環境的影響,這時期女性的政治參與也主要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導向。

1964年毛澤東稱“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辦得到”。出于毛澤東的個人威望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這句話不僅變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標語之一,也成為推動中國男女平等的動力之一[7]。但是“文革”十年,女性參政是以犧牲女性特質,完全男性化的扭曲發展為代價的。而且群眾運動成了解決各種問題的萬能手段,似乎做什么都要搞群眾運動,年年、月月、日日都應該搞群眾運動,結果使中國社會幾乎無時無刻不處在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和政治斗爭之中[6]。致使全國人大的工作從1964年到1975年出現了10年的空白。全國政協及民主黨派機關、各地的婦聯等組織也被迫停止工作,制度化的政治參與渠道完全中斷,女性主要以動員式的群眾運動方式參與政治生活。

采用動員的方式很容易聲勢浩大,且因力量集中,也很容易實現預期的影響力。但是這種被調動起來的積極性是對情緒和非理性的利用,不可能長久保持。因為雖然大家明白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中包含著個人利益,但從個人的角度看這些利益離自己太遙遠,難以激發起大眾持續的政治參與動機[6]。另外,動員式政治參與是一種沒有反饋的系統和環境之間單向的運作模式,不利于政治系統的逐步完善。動員式政治系統并不一定給參與的大眾提供制度化的參與渠道,往往是一次政治運動結束后,參與的渠道也就消失了。因此,這種沿用革命戰爭時期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靠一個政治運動接一個政治運動的“不斷革命”式的非制度化的途徑來進行的政治參與,是不現實也是不可持續的[8]。而且事事都要進行動員,都要進行群眾運動,已嚴重干擾和打斷了正常的政治經濟社會進程,影響到了大眾的基本生活,使得大眾對這種動員式的政治參與極度厭惡,廣大女性對參與政治的興趣也大大降低,產生了政治冷漠和政治疏離感。

(三)改革開放后以“個人利益”為導向的主動式政治參與

主動式政治參與是指“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覺地以某種形式對政治過程施加影響的參與行為”[9]。改革開放后,人們的觀念開始發生改變,不再把政治參與視為一種義務,而是把它當做維護和表達自身利益的一種權利,政治參與由一種義務觀轉為權利觀。女性的政治參與也由完全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動員式的義務性參與變為注重“個人利益”的主動式的權利性參與。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領導人民撥亂反正,并根據新情況制定了新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廣大婦女的社會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政治權利。

1.女黨員在黨員隊伍中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加,發展女黨員工作得到了增強。1995年全國有女黨員891.6萬名,占黨員總數的15.6%,2000年達到1119.9萬名,占17. 4%,增加了228.3萬名,提高了1.8個百分點[10]。2000年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結果顯示,女黨員中有53.5%是在近10年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女黨員2026.9萬名,占黨員總數的23.8%[11]。

2.女性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的比例總體穩中有升,改革開放以來都保持在20%以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女性比例在1970年代后期急劇上升,但是從1983 年初開始受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影響,全國人大六屆一次會議女常委人數比例由21%降到9%。不過,隨著人員比例快速下跌問題的日益被重視,從1988年開始女性比例就一直在穩步上升。在2013年的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在代表總人數維持2987人不變的情況下,女代表由2012年的637人上升至699人,占總人數的23.4%,比十一屆全國人大時期提高了2.07%,也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設立以來的占比例最高的一屆[12]。另外,女企業家中擔任過各級人大代表的有29.9%,高于只有26.1%的男企業家人數[3]。

3.女性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比例基本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女性政協委員的比例稍高于政協常委。不過有意思的是,如前所述,女性人大常委在1983年的比例跌到了9%,而政協常委的女性比例在1983年忽然從1978年的7.6%增加到11%,比后來的1988年和1993年的9.7%都高。2013年,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2237人,婦女委員399名,婦女委員人選占17.8%,高于十一屆一次會議時的比例①。另外,女企業家擔任過政協委員的有19.8%,高于只有11.2%的男企業家人數[13]。

4.女性參與農村村委會換屆選舉和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比例在增加。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組織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83.6%的農村女性近5年來參與了村委會換屆選舉[13]。另據有的學者的調查顯示,農村女性在參與選舉中,一般會把“能夠帶領全村致富”“能夠為百姓說話”等有利自身利益的人選為村委會主任[14]。城市社區治理有女性化的傾向,城市社區女性政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都比農村女性強,參與的技巧和能力也更成熟化、個性化、自主化[15]。

計劃經濟時代,社會利益總體上呈現出一種同質化、均益化的傾向,這使得女性在政治參與中的利益訴求也趨同,沒有差異,即在宣傳導向上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改革開放后的女性政治參與則呈現出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和分化的利益訴求,再加上女性公民的權利意識、自主意識、平等意識和法制意識的提高,使得女性主體開始由過去的動員式參與者變成為力求實現自身合法利益訴求的主動式參與者。女性的參與積極性在提高,也更敢于以一種主動的方式進行政治參與來表達個人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比如女企業家群體的政治參與熱情明顯提高。這或許是因為女企業家認識到,企業的發展與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因此她們有足夠的動力去積極進行主動式的政治參與。另外,許多農村女性也很坦然地承認在參加村委會主任選舉中,出于比較現實的個人利益考慮,她們更樂意選那些有利于實現自身利益的候選人。

二、中國女性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

(一)以個人利益為重,以“公共利益”為導向的政治參與缺乏

這里所指的以“公共利益”為導向的政治參與,與改革開放前的以“集體利益”為導向的政治參與是不同的,前者是女性公民“主動”進行的政治參與,而后者很大程度上是被動進行的政治參與。

相較于改革開放前女性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的壓抑,改革開放后中國女性能主動發出自身獨特的和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但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現階段中國女性的政治參與仍然還是以個別特殊人物參與為主,涉及的往往只是個別人或少數人的利益,無法反映女性群體的普遍利益需求和政治意愿,其產生的社會回應力也小,對總體政治過程的影響非常有限。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公民接觸地方領導人,77.37%的是為了解決個人問題②。也即現在的女性政治參與偏向于個人的短期利益,缺乏公共精神,較少關注整體或長遠的利益,公益性政治參與偏少。

(二)政治參與程度低:比例少、邊緣化

改革開放后,中國女性出現了主動式政治參與,并且比例在逐漸提高,但總的來說,女性的政治參與程度仍比較低,女性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并未得到充分表達。《中國政治參與報告(2013)》的數據表明,女性公民的政治參與水平均低于男性公民[16]。《中國公民的政策參與》的調查分析顯示,女性被試者的‘實際政策參與’,也即政治參與的“行為”方面,得分(0.27分)低于男性被試者(0.36分)”[17]。

女性主義政治學用“數量性的代表”(Numerical Representation)和“實質性的代表”(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來描述女性的政治參與力度。女性主義政治學對代表的劃分旨在強調,女性政治參與不僅要有一定數量的婦女進入政治組織,這些婦女還應具備相當的影響力,特別是應代表婦女利益,積極倡導將性別平等納入法律和政策[18]。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程度低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從女性在政治組織中的比例,也即“數量性的代表”角度看,女性的政治參與比例小,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有限。

(1)女性參與政黨的成員數量明顯偏少。從女性政治參與的歷史資料中我們可看到,在中共黨員中,女黨員人數占黨員總人數的23.8%,男女比例處于非常不平衡的狀態。

(2)當選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女性比例增長緩慢。“議會女議員的比例”是聯合國用于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情況的主要工具,也是“性別不平等指數”的核心指標之一。到2012年,全世界女議員比例達30%以上的有33個國家,全球國會中女性議員比例比上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 ,達到20.3%。此外,還有15個國家的女議員比例在25%~29.9%[19]。與世界女議員比例不斷提高的趨勢不同,中國女性人大代表的比例卻在近30多年來一直呈現徘徊不前的局面,并且女議員比例的國際排名也從1994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64位。2013年的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數量已經高于上一屆,但婦女委員人選仍只占17.8%。

(3)女性在農村基層組織中的職位少。許多農村基層黨組織女黨員數量少,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女黨員,這影響了婦女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中的職位的比例。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報告表明,在全國1178個村委會樣本中,尚有24.1%的村委會干部中沒有女委員,黨支部中沒有女委員的高達57.6%。農村婦女的政治參與狀況與當前農村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中所做的貢獻極不成比例。

2.從進入政治組織的女性對決策的影響力,也即“實質性的代表”角度看,女性政治參與者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有限。這具體可以從進入政治組織的女性人大代表的影響力看出。

(1)女代表群體往往集“無黨派、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女性”于一身,被人們嘲諷為“無知少女”。女性中國共產黨黨員比例只有23.8%,但在其他7個民主黨派中,女黨員的比例都在30%以上,有的黨派如農工黨,女黨員比例達到了44.1%[20]。另外,據有的學者的相關調查顯示,女代表中少數民族占19.3%,而男代表中少數民族占6.1%。

(2)女代表在所屬單位多處于較低職位,且多分管非重要領域工作。從女代表所在單位的職位看,她們往往是基層管理者或普通員工,而男代表多擔任負責人和中層管理者;從女代表所在單位的類型和所分管的工作看,一般多集中于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且多分管“科教文衛”這些領域,而男性多集中于經濟金融等重要領域。

(3)女代表的性別意識不強。從前文可知,女代表比例一直在20%左右徘徊,而這其中有超過60%的女代表在最近一次的人代會上沒有提出或附議涉及性別平等或婦女權益內容的提案和建議,有11.9%的女代表對落實促進女性政治參與的政策缺乏動力。這說明女性人大代表將性別平等納入法律和政策的性別意識不敏感[21]。

(4)女代表從女性視角提出的一些議案受重視程度不高。比如反家暴的提案。2008年起,全國婦聯已連續4年向全國人大建言,制定一部國家社會領域的綜合性反家暴法。2011年,全國婦聯和中國法學會相繼向立法機關遞交了各自的《〈反家庭暴力法〉專家建議稿》。2013年兩會,全國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孟曉駟委員提交的提案中,再度呼吁盡快為反家暴立法,但至今仍未有結果。

三、對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的展望

(一)中國女性政治參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1.女性以“個人利益”為導向的主動式政治參與將繼續增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也是一種文化。它注重的是效率,少投入多產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雖然是有限理性的,但每個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關注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體利益自覺性、自主性的增長成為一般趨勢,個性的張揚也是社會思想層面的集中訴求。因此,隨著物質生活水平和女性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后女性的個人利益訴求必然會越來越多,女性以“個人利益”為導向的主動式政治參與愿望也會越來越強烈。

良好的社會制度應該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以制度建設減緩二者的天然張力,凸顯二者的同一性。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整體的發展會更好地保護個人的自由發展,而不會宣揚以無條件地犧牲個人權利、利益為代價追求整體利益,反之亦然。

女性曾經經歷了沒有政治話語權,及后來的“男女都一樣”——女性需求完全被遮蓋,女性男性化的歷史。現如今的女性能主動表達自身“不同”的利益訴求,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是一個很大的社會進步,而且這種進步是男性不能比擬的。

2.女性以“公共利益”為導向的主動式政治參與也將增多。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會催促公民社會的生長。隨著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我們大家都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其中任何一位公民利益的實現都要依賴其他公民利益的實現,因此,對于任何公民個體利益的侵害也會被自然地視作對社會整體的侵害……今天是張三受侵害,如果大家不做點什么,那么明天自己可能遭受同樣的侵害”[16]。因此,女性以后不但要繼續進行以個人利益為導向的主動式政治參與,同時,也要為社會“公共利益”進行主動式政治參與,影響政府決策,逐步樹立廣泛的公共精神。正是出于這樣的考量,一些婦女權利倡導者通過微博、微信互動進行主動式的政治參與,組織了一系列以“公益”為目的的影響政府決策的活動,如“美麗的女權徒步”就是為了“防治校園性侵害”,當徒步行走到第46天時,終于獲得有關部門積極的回復:“邢臺市教育局正在制定相關的防治校園性侵機制和防止二次傷害的意見,并會及時面向社會公開”。這些現象的出現可以視為公民社會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同時也是女性公民通過合法的方式進行主動式政治參與增進“公益”的成熟表現之一③。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的條文。要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引導它們依法開展活動[22]。女性非政府組織應抓住這個機會,爭取能以NGO的形式更好地表達女性整體的公共利益訴求以影響政府決策。

(二)中國女性政治參與可能的實現途徑

現在女性可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的制度化參與途徑很少,而且利用程度也不高;另外,相較男性,女性可利用的政治社會資本較少,政治參與效能感較低。而政治參與效能感低容易導致公民對政治權力系統產生不信任、不支持和不服從,甚至會采取非制度化參與途徑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進而導致政治體系的失序和混亂[23]。因此,以后應增加女性的“制度化參與途徑”及其利用程度,挖掘網絡參與的“制度性空間”,使得女性可以繼續以主動式的政治參與方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或爭取公共利益。

1.提高人大、政協等制度性間接參與途徑的利用程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在表達、整合民意,并將民意上升為國家意志,及監督公共權力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只有高度重視這一特有價值,才能挖掘出人大的“制度空間”[24],從而為女性提供足夠順暢的“表達”個人利益訴求或政治意愿的制度化途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暨立法機關,是“我們這個共和國中最高層次上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選機構”[25]。多年來,中國女性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1%左右,2013年才歷史性地突破到23.4%。“根據聯合國的有關研究,任何一個群體的代表在決策層達到 30%以上,才可能對公共政策產生實際影響力……從而保證女性的聲音也能在決策層得以表達。”[26]以后應找出女性達到30%比例的困難所在及克服方法,爭取早日使女性的聲音能在決策層也得以表達。并進一步提高女性代表政治參與的專業能力,多提一些有代表性的、有質量的議案。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政協提案是政協委員向人民政協組織,并通過政協組織向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政府就有關國家或地方大政方針、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形式……提案辦理有專門機構負責,要求件件有著落,案案有答復。”[27]在有關“女性政治參與”的調查中一些女性不積極進行政治參與的原因之一是“覺得參與了也沒用”。因此以后可利用政協提案要求的“件件有著落,案案有答復”的特點,提高女性政治參與的效能感,從而激發女性政治參與的主動性。

有的人仍認為 “人大舉舉手、政協拍拍手”,但最近幾年我們明顯可看到人大、政協的作用在提升,代表們提出的議案也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兩會機制”已經成為中國健全制度化參政途徑的重要增長點。作為政治生活中的相對弱勢群體——女性應當更積極地參與到“兩會”中,在“兩會”機制日益完善的過程中,更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更實質性地影響政府的立法和決策。

2.提高聽證、政策公示參與、政務信息網參與等制度性直接參與途徑的利用程度[28]。通過聽證制度、政策公示、政務信息網直接參與到政府決策過程是政治民主發展的特征之一。現階段中國在立法聽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關方面的制度仍然隨意性過強,缺乏規范性;政府期望通過政策公示、政務信息網讓大眾參與到政府決策中來,有的政府部門網站還設立了留言板、領導人信箱、電子信箱等征詢民意的聯系方式,可是現有條件下政府對大眾的訴求和政治意愿做出“回應”的能力仍有欠缺……如果不解決這些制度性直接參與途徑存在的問題,女性公民的參與效果不容樂觀。

3.挖掘網絡參與的“制度性空間”,促使網絡參與成為女性進行政治參與的一個新制度化途徑。女性群體,尤其是有“家庭和工作”雙重壓力的女性,以前很難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但隨著具有強烈的自媒體屬性的微博、微信等的出現,女性也能更容易更自由地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自媒體的平等開放性打破了過去只有特定階層的群體才能影響政府決策的狀況,給普通女性也提供了一個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和政治意愿以影響政府決策的平臺。

如今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公民傳遞信息、參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渠道。但是現在通過類似微博、微信這樣的網絡形式進行政治參與,仍是一種非制度化的政治參與。而且因其表達平臺門檻較低、自由度較高、信息發布便捷,使得大眾表達和參與更為直接和情緒化,這其中可能帶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再加上相關部門對網絡用戶并不存在回應的壓力,用戶的政治參與效能感比較低,參與熱情隨著微博熱、微信熱下降也將逐漸降低。因此,應挖掘類似微博、微信這樣的自媒體網絡參與方式的“制度性空間”,充分利用網絡發起話題討論,與網民互動,以收集不同意見,讓其成為女性進行政治參與的一個穩定、持久的制度化途徑。

亨廷頓認為,政治參與對政治穩定產生何種效果取決于公民的政治參與意愿與政治制度的承載能力;一個社會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不及公民參與意愿擴大的速度時會導致政治不穩定[29]。因此,女性制度化政治參與途徑的增多和使用程度的深入,不但有利于女性以更主動的方式表達“個人利益”或爭取“公共利益”,也有利于促進兩性平等政治參與,促進社會穩定。

注釋:

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共2237人,2013年2月1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② 有的學者把中國公民的這種參與歸為對“低級政治”感興趣。把政治分為低級政治和高級政治,筆者不夠茍同,所以沒有借用。參見王麗萍、方然的《參與還是不參與: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社會心理分析——基于一項調查的考察與分析》,政治學研究,2010年第2期。

③ 具體見微博“美麗的女權徒步”。

參考文獻:

[1] 杜正勝.中國式家庭與社會[M].合肥:黃山書社,2012.封面.

[2] 黃錦君.古今女性發展縱橫談[M].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02.

[3] 師鳳蓮.當代中國女性政治參與研究綜述[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80-82.

[4] 李靜之.中國婦女運動研究文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48-150

[5] [美]詹姆斯·R.湯森,布蘭特里·沃瑪克.中國政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46.

[6] 梁麗萍,邱尚琪.建國以來中國公民政治參與模式的演變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 2004,(5).

[7] [日]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M].姚毅,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序論.

[8] 王婧旖.從動員式政治參與到主動式政治參與的嬗變[D].杭州:浙江大學,2013.

[9] 陶東明,陳明明. 當代中國政治參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28.

[10] 王立.對我國女性政治參與發展的歷史考察[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4).

[11] 全國女黨員已超2000萬名[N].中國婦女報,2013-07-01.

[12] 2013年“兩會”女代表比例首超22% ,超八成大學畢業 [EB/OL].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3-03/07/content_28165697.htm,2013-07-07.

[13] 超八成農村女性近年參與了村委會選舉[N].人民政協報,2011-10-24.

[14] 郭夏娟.兩性政治參與的異與同——從女性角度看浙江農村的村民自治[J].開放時代,2003,(4).

[15] 孫璐.城市社區治理的女性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16] 房寧.中國政治參與報告(2013)[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55.

[17] 史為民,郭巍青,等.中國公民的政策參與[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9.

[18] 王金玲.中國婦女發展報告——婦女與農村基層治理[A].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5.

[19] 全球議會女性比例中國排名64[N].成都晚報,2013-03-09.

[20] 何錫蓉.提高女黨員比例 促進性別平等——學習黨章的一點體會[EB/OL]. http://dangj.sass.org.cn/show.asp id=932.

[21] 張永英.婦女在人大中的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A].譚琳,姜秀花.中國婦女發展與性別平等:歷史、現實、挑戰[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39-149.

[22] 三中全會《決定》: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加快實施政社分開[EB/OL].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59218.html,2013-11-15.

[23] 王明生,楊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參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2011,(6).

[24] 浦興祖.用足人大制度的“制度優勢”[N].北京日報,2009-02-24.

[25] 朱光磊.當代中國政府過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8-32.

[26] 鐘麗娟.人大代表女性占比多少為宜[N].學習時報,2013-03-18.

[27] 人大議案與政協提案有何區別?[EB/OL].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74015.htm.

[28] 孫永怡.試析我國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途徑[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6,(3).

[29] 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聯出版社,1989.47-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第一页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欧美天堂在线|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理论片|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αv毛片|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黄色爱视频| 色天堂无毒不卡| 九色91在线视频|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亚洲第一页| 99热最新网址|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网|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午夜一区|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伊人电影|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产第一页亚洲| 久草中文网|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亚洲青涩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日本www在线视频|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AV熟女乱|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成年人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99ri国产在线| 国产偷倩视频|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亚洲激情区|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