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重角色理論架構下農村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研究

2014-08-03 06:34:24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農業生產策略

羅 丞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一、研究背景

中國農村留守婦女是伴隨著勞動力外流現象的發生而出現的。1970年代末,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開始引發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外流;1980年代以后勞動力外流驟增,且規模不斷擴大[1]。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流動人口已達2.1億;而與之相伴所產生的留守婦女據估計已接近5000萬人[2][3]。已有研究指出,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流有其正面效應,如緩解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發展等,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如人力和結構上不利于農業生產,并帶來較高的社會成本[1]。

伴隨著勞動力外流和留守婦女的出現,“女主內、男主外”以及“男耕女織”的傳統社會性別分工模式開始發生轉變,出現了社會轉型期的新社會性別分工模式——如農業女性化、“女耕男工”等[4]。在這一背景下,農村留守婦女的性別角色是否也相應產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具有什么樣的特征?目前的研究尚未給出系統性回答。

因此,本研究將引進摩塞的三重角色理論,通過與非留守婦女的對比,對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描述農業女性化背景下農村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特征,刻畫不同生計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揭示勞動力外流對于農村留守婦女生計策略選擇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一)留守婦女和農業女性化

農村留守婦女通常指的是“丈夫外出務工6個月以上”的農村婦女[5]。除了中國,處于城市化進程和社會轉型期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出現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婦女現象,如,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以及非洲的某些國家和地區[6][7][8]。

有研究揭示,留守婦女現象的出現,首先導致了農業女性化[9][10][11]。農業女性化指的是由于在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行業轉移過程中女性勞動力非農化轉移滯后于男性,婦女逐漸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的現象[4][12]。1985年,社會學者馬杰里·沃爾夫(Margery Wolf)在福建、江蘇、山東、陜西等4個省的鄉村做調查,她發現婦女勞動力在農業勞動中占到59~88%的比例,而男子僅占11~64%[13];隨后高小賢等利用陜西省農村抽樣調查隊在長安、徑陽兩縣的樣本開展了102戶調查,發現從事農業生產的婦女比率達到87.3%,而男性比率只有57.8%[4][14]。

(二)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

生計策略指的是“滿足生存而開展的相關活動”,一般包含生產經營活動、家務勞動等。其中,生產經營活動又包含農業生產經營和非農生產經營活動;家務勞動是一項再生產活動,是勞動力更替的基礎選擇,主要包含日常家務、生殖、照料老人、養育子女等[15]。

對農村留守婦女群體而言,留守本身就是一項最基本的生計策略選擇;作為家庭理性抉擇的結果,能夠實現家庭生計最大化[11][16]。

選擇留守之后,農村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組合通常可以涵蓋農業生產經營、非農生產經營、非生產經營性活動、社區管理活動等不同選擇[14]。

在農業性生產經營方面,有研究指出,盡管農業生產的經濟回報率相對較低。但作為農村留守婦女的重要收入來源,她們依然會增加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勞動和時間配置[17][18]。

研究揭示,在非農生產經營方面,丈夫外出務工對于農村留守婦女參與工資性工作的行為以及時間配置并沒有顯著的影響,工資性收入仍然是農村留守婦女的重要收入來源[19];對于農村留守婦女來說,雖然從事家庭經營所得收入較少,但依然提高了她們對家庭經濟的直接貢獻[16]。除此之外,農村留守婦女會通過不斷增加儲蓄來積聚聘禮、建房成本、子女教育以及醫療花費等農村家庭社會再生產費用[18][20]。

在非生產經營性活動方面,農村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組合主要體現為不同形式的家務勞動。一般情況下,農村留守婦女所從事的家務活動主要包括洗衣、做飯、打掃房間以及照顧孩子和老人等[21],其投入時間與丈夫是否外出務工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但丈夫收入的增加卻會提高農村留守婦女參與家務勞動的可能性[19]。留守婦女和非留守婦女在生育孩子的數量上并沒有顯著的差別;由于子女養育能夠保障家庭將來老有所依,且在與人發生沖突時,能夠從子女處得到有效的支持,因此大部分的婦女會選擇生育2個或3個孩子,這與第一個孩子的性別沒有關系[5][18]。

三、研究設計

(一)分析框架

婦女的三重角色理論來源于1980年代初由Moser在英國倫敦大學的發展計劃部(Developing Planning Unit, DPU)發展出的摩塞框架(Morser’s Framework)。該理論認為,多數社會的低收入婦女具有三重角色,分別是再生產、生產和社區管理活動,其中,婦女主要承擔再生產角色,如生殖、養育子女、照料家人等;生產和社區管理角色均是其再生產角色的延伸;而男人則主要從事生產及社區管理活動[22]。

已有研究指出,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組合當中,主要包括了農業性生產經營活動、非農生產經營活動以及非生產經營性活動三種類型,對應了三重角色框架當中的前兩種角色:再生產角色和生產角色,因而可稱之為“再生產策略和生產策略”。而第三種社區管理角色并非直接的生計策略選擇,但卻與生計策略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通常而言,婦女由于承擔了較多的家務勞動(再生產角色)和較少的生產經營活動(生產角色),因此其在家庭和社區的地位易受忽視,參與社區管理的程度較低;相反,男性承擔了較多的生產經營活動(生產角色)和較少的家務勞動(再生產角色),因此其在家庭和社區的地位較高,參與社區管理的程度也較高[23][24][25]。總而言之,如果生計策略關系到生存,那么社區管理則是在滿足生存基礎之上的發展,是生計策略的延伸和拓展,因此也可以稱之為“社區管理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三重角色架構下的生計策略

如上述分析框架所示,農村婦女的生計策略與其自身的性別角色相適應。在再生產角色下,農村婦女主要選擇再生產策略,開展非生產經營性活動,具體表現為日常家務勞動、生殖、養育子女、照料老人、自身的放松娛樂等;在生產角色下,農村婦女主要選擇生產策略,開展農業性生產經營和非農生產經營活動。農業性生產經營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農業生產、林業生產、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等;非農生產經營活動又包括家庭經營、打工等[4][26]。在社區管理角色下,農村婦女主要選擇社區管理策略,參與村民大會,并以各種方式參與村民大會的決策過程[5]。

(二)變量測量

本研究根據許傳新對于農村留守婦女的界定,將樣本劃分為留守、準留守和非留守三個群體[5]。其中,留守婦女特指 “丈夫外出務工、離家6個月以上”的農村婦女;準留守婦女指的是“丈夫外出務工、但離家不到6個月”的農村婦女;非留守婦女指的是“丈夫未外出務工”的農村婦女。

基于上述三重角色架構的分析框架和農村留守婦女的概念界定,本研究主要圍繞婦女的三重性別角色,將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界定為再生產策略、生產策略和社區管理策略三個方面。

1.再生產策略。又可以劃分為家庭再生產策略和個人再生產策略。其中家庭再生產策略包括家務勞動、輔導孩子和照料老人等具體活動;而個人再生產策略主要指個人用于放松娛樂的時間。由于這些活動主要局限在日常生活范圍內,因此通過詢問“您一天當中有多少小時從事以下活動”的問題,以估算其從事該項活動的時間加以測量。

2.生產策略。又可以劃分為農業生產經營策略和非農生產經營策略。其中農業生產經營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等具體活動;而非農生產經營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家庭經營和外出務工等具體活動。由于這些活動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通過詢問“您一年當中有多少個月和多少天從事以下活動”的問題,以估算從事該項活動的時間而加以測量,每項活動時間的計算方式見公式(1)。

公式(1):某項生產經營活動天數=從事的月份數×30天+從事的天數

3.社區管理策略。與生產和再生產角色策略不同的是,社區管理策略通常難以計算每一項活動的時間,而只能計算參與活動的程度。因此,本研究參考了相關文獻,提出三個問題對農村婦女的社區管理角色進行測量:(1)是否經常參加村民大會;(2)參加村民大會時,感到自己沒有發言權;(3)參加村民大會時,感到意見不受重視。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均采用5點量表形式“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對;4=同意;5=完全同意”作為備選答案。由于第(2)和(3)題是負向題,將其調整為正向題之后,將三個題項的得分加總以測量社區管理角色。得分越高,表明參與社區管理的程度越高。

(三)數據和方法

本研究數據來自于2012年12月在安徽省巢湖市開展的“農村婦女生計策略與家庭福利調查”。安徽省是勞動力外流大省, 6862萬戶籍人口當中,每年凈流出人口大約為900萬人;巢湖市是一個縣級市,隸屬于安徽省的省會合肥市,總人口88萬,其中凈流出人口約為10萬人,是典型的勞動力外流地區[27]。

在巢湖市11鎮1鄉中抽取經濟發展水平高、中、低鄉鎮各1個,共計3個鄉鎮;在此基礎上依照方便抽樣原則從每個(鄉)鎮中抽取5個行政村;在當地人口計生部門的配合下,從每個行政村中隨機抽取60名20~60歲農村戶籍婦女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由當地人口計生部門協調,將各村調查對象集中到村人口學校,問卷當場發放,由調查員負責對問卷進行必要解釋和說明,調查對象當場作答后當場收回;針對文化層次較低的婦女,由調查人員在征得調查對象同意的前提下,將問卷逐題進行講解,根據調查對象的回答填寫問卷。調查結束后,共獲取有效問卷904份,其中,非留守婦女219人,準留守婦女370人,留守婦女301人,缺失14人。

根據分析框架,本研究首先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對三類婦女的再生產策略、生產策略及社區管理策略進行比較分析;其次采用相關分析方法對于每一類生計策略內部各維度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進而采用相關分析方法對于三類生計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

四、分析結果

(一)留守婦女的再生產策略

表1給出了三類婦女的再生產策略比較。從表中可以看出,總樣本一天內從事再生產的平均時間為7.13小時,其中準留守婦女略長,為7.31小時,留守婦女次之,為7.13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6.84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總樣本一天內從事家庭再生產的平均時間為4.60小時,其中準留守婦女略長,為4.75小時,留守婦女次之,為4.61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4.34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總樣本一天內從事家務勞動的平均時間為3.44小時,其中準留守婦女略長,為3.48小時,留守婦女次之,為3.44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3.36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總樣本一天之內輔導孩子的平均時間為0.57小時,其中準留守婦女略長,為0.66小時,留守婦女次之,為0.54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0.52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總樣本一天之內照料老人的平均時間為0.55小時,其中留守婦女略長,為0.58小時,準留守婦女次之,為0.57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0.49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總樣本一天內從事個人再生產(放松娛樂)的平均時間為2.66小時,其中留守婦女最長,為2.71小時,準留守婦女次之,為2.66小時,非留守婦女最短,為2.58小時,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表1 再生產策略比較

注:+p<0.1, *p<0.05, **p<0.01, ***p<0.001

表2進一步給出了三類婦女家庭與個人再生產策略之間的Pearson 相關系數。如表所示,總樣本的家庭再生產策略與個人再生產策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其中,非留守婦女和準留守婦女的家庭再生產與個人再生產策略之間亦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但在留守婦女當中,二者之間卻并不存在相關性。

表2 家庭與個人再生產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

注:+p<0.1, *p<0.05, **p<0.01, ***p<0.001

(二)留守婦女的生產策略

表3給出了三類婦女的生產策略比較。如表所示,總樣本一年內從事各類生產經營的平均時間約為194天,其中非留守婦女較長,約為210天,準留守婦女和留守婦女均較短,約為188天,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總樣本一年中從事農業性生產經營的平均時間為127天,其中非留守婦女最長,約為142天,準留守婦女次之,約為124天,留守婦女最短,約為119天,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進一步細分,總樣本一年內從事農業生產的平均時間約為133天,其中非留守婦女較長,約為137天,準留守婦女和留守婦女均為131天左右,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總樣本一年內從事林業生產的平均時間為2.28天,其中非留守婦女和準留守婦女較長,均為3.34天,留守婦女較短,約為1.44天,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總樣本一年內從事畜牧養殖的時間約為16天,其中非留守婦女最長,約為31天,準留守婦女次之,約為13天,留守婦女最短,約為9天,且三者之間的差異顯著(p<0.01)。總樣本一年內從事水產養殖的平均時間約為3.45天,其中非留守婦女最長,為5.47天,準留守婦女次之,為2.86天,留守婦女最短,為2.72天,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總樣本一年中從事非農生產經營的平均時間是79天,其中準留守婦女最長,為85天,留守婦女次之,為77天,非留守婦女最短,為73天,但三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進一步細分的情況下,總樣本一年內從事家庭經營的時間為49天,其中非留守婦女和準留守婦女較長,均為56天,留守婦女較短,為36天,且三者之間的差異在P<0.1的水平上顯著。總樣本一年內外出務工的時間為48天,其中,留守婦女最長,為58天,準留守婦女次之,為47天,非留守婦女最短,為33天,且三者之間的差異在P<0.1的水平上顯著。

表3 生產策略比較

注:+p<0.1, *p<0.05, **p<0.01, ***p<0.001

表4進一步給出了三類婦女的農業與非農業生產經營策略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如表所示,總樣本及三類婦女的農業生產經營策略與非農業生產經營策略之間均呈現顯著的負相關。

表4 農業性與非農生產經營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

注:+p<0.1, *p<0.05, **p<0.01, ***p<0.001

(三)留守婦女的社區管理策略

表5給出了三類婦女的社區管理策略得分比較。如表所示,總樣本的社區管理策略平均總得分為9.82分,在三個分項平均得分分別為3.08、3.41 和3.32。而三類婦女在社區管理策略總得分及在三個分項得分上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5 社區管理策略得分比較

注:+p<0.1, *p<0.05, **p<0.01, ***p<0.001

表6進一步給出了三類婦女在社區管理具體策略上的相關關系。如表所示,總樣本及三類婦女參加村民大會的頻度與是否有發言權和意見是否被重視之間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即越經常參加村民大會的婦女越感到自身沒有發言權和意見不被重視。但總樣本及三類婦女是否有發言權與意見是否被重視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即越有發言權的婦女越感到其意見受到重視,反之亦然。

表6 社區管理策略分項之間的相互關系

注:+p<0.1, *p<0.05, **p<0.01, ***p<0.001

(四)留守婦女三重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

表7給出了三類婦女三重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如表所示,總樣本中,生產策略與再生產策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即婦女從事再生產策略的時間越長,從事生產策略的時間亦越長;反之亦然。對于非留守婦女而言,三重策略之間不存在任何顯著的相關性。對于準留守婦女而言,生產策略與再生產策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總樣本一致。對于留守婦女而言,生產策略與再生產策略之間的相關性在p<0.1的水平上顯著,呈現負相關關系,即留守婦女從事再生產的時間越長,從事生產的時間則越短,反之亦然。留守婦女的再生產策略與社區管理策略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即留守婦女從事再生產的時間越長,則在社區管理策略上的得分越低,反之亦然。

表7 三重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

注:+p<0.1, *p<0.05, **p<0.01, ***p<0.001

五、討論和結論

本研究基于摩塞提出的婦女的三重角色理論,認為農村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也具有三重性,因此提出留守婦女的三重生計策略框架,以比較分析、相關分析等方法勾勒出中國農村留守婦女生計策略的全貌。

數據分析發現,與非留守和準留守婦女相比,留守婦女在從事家務勞動、輔導孩子學習、照料老人及放松娛樂的時間上均無顯著差異,這與已有研究發現也是基本一致的[21]。而三類婦女的再生產策略當中,家務勞動仍然是占用時間最長的;婦女們在輔導孩子和照料老人方面的時間相對較短。可能的解釋是,家務勞動可能涵蓋了部分照料孩子和老人的活動,因而其所花費的時間會較其他活動長。上述分析表明,無論是否留守,現階段中國農村婦女都未能突破其自身的傳統再生產角色,她們所承擔的再生產活動仍然是其主要的生計策略之一。

由于巢湖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傳統的農業生產仍然是最為主要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數據分析發現,無論是否留守,農村婦女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在所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仍然是最長的(133天),接下來依次是畜牧養殖、水產和林業生產。其中,非留守婦女從事各項農業生產經營的時間均長于準留守婦女和留守婦女,尤為明顯地表現在畜牧養殖方面,且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時間(127天)也長于非農生產經營時間(79天)。這與已有的研究發現并不完全相符,如Mu & Walle[17]的研究認為,留守婦女在農業生產上所花費的時間比過去要長得多,同時也比流動婦女要長得多。可能的解釋是,Mu & Walle的研究中,是將留守婦女與過去以及與流動婦女相比,而在本研究中則是將留守婦女與非留守及準留守婦女相比,因而得到不同的結果。三重角色相關性的分析進一步顯示,非留守婦女的三重角色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而準留守婦女的再生產與生產策略之間存在正相關,說明準留守婦女從事再生產的時間越長,從事生產的時間也越長。可能的解釋是,準留守婦女的丈夫通常都在離家較近的地方外出務工,因其所獲收入相對較低,且不足以彌補丈夫離家所帶來的人力不足問題時,就會使其不得不奔忙于再生產和生產之間。留守婦女的再生產與生產策略均存在負相關,說明留守婦女從事再生產的時間越長,其從事生產的時間越短。可能的解釋是,留守婦女的丈夫通常在離家較遠處務工,其所獲得的收入足以彌補家庭當中的人手不足,使得留守婦女可以在生產和再生產當中尋求平衡,其生計策略的選擇也更具有靈活性和多樣化[28]。巢湖市隸屬于合肥市,地理位置上比較接近城市地區。數據分析發現,除了農業性生產經營之外,留守婦女和非留守婦女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非農生產經營方式。留守婦女更多地選擇外出務工,而非留守和準留守婦女則在家庭經營方面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丈夫外出,留守婦女較非留守和準留守婦女有更多的機會去外地探望丈夫,也因而有更多的外出務工機會,這一點與留守婦女在農業性生產經營方面花費的時間較短也是一致的。外出務工需要離開土地、林地及養殖的家畜,縮短了留守婦女在農業性生產經營方面的時間投入[12];丈夫外出務工帶來家庭收入增加,也使得留守婦女可以以出租土地、雇傭人工的方式完成自家的農業性生產經營,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外出務工[28]。以上分析表明,在勞動力外流背景下,農業女性化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否留守,從事農業性生產經營仍然是農村婦女生產策略當中的最主要組成部分,而其中傳統農業生產又是重中之重。同時,丈夫外出,家庭收入增加,留守婦女比非留守和準留守婦女更容易獲得外出務工的機會,實現自身的勞動力轉移,使得外出務工成為她們的生計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因而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

社區管理策略方面的相關分析顯示,是否留守并不能對農村婦女的社區管理參與程度產生影響,留守、準留守和非留守婦女在社區管理的參與程度方面無顯著性差異,且三類婦女在具體的社區管理策略之間的相互關系方面也基本遵循相同的模式,即參加村民大會的頻度增加并不能必然帶來農村婦女在相關公共性事務決策當中作用的增加,而是相反。可能的解釋是:越是參加村民大會較多的婦女越是對自己沒有發言權、自身意見不受重視具有更加切身的體會[25]。而越是有發言權的婦女越感到自己的意見受重視,這一點與已有研究一致[23]。三重角色相關性的分析顯示,留守婦女的再生產與社區管理策略之間也存在負相關,說明留守婦女從事再生產的時間越長,其參與社區管理的程度越低。可能的解釋是,當留守婦女從事較多的再生產時,更易陷入“家長里短、婆婆媽媽”的事務當中,從而導致其參與社區管理的程度降低[24]。以上分析說明,留守與否對于婦女的基層政治參與并無顯著影響,且片面提高婦女在村民大會中的參與率并不能有效提高基層婦女的政治地位;而長時間停留在再生產角色中,易使留守婦女的社區管理角色受到削弱,降低婦女的基層政治參與程度。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對于留守婦女的生計策略進行了研究,而對于留守婦女的脆弱性、生計資本等與生計策略之間的關系、生計策略與留守婦女家庭及個人福利效應之間的關系等缺乏深入分析。未來的研究應在本研究基礎上,構建脆弱性、生計資本對留守婦女生計策略的影響機制概念模型、生計策略選擇對留守婦女個人及家庭福利效應的影響機制概念模型,并在大規模調查數據中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 陳浩.中國農村勞動力外流與農村發展[J].人口研究,1996,(4):1-11.

[2] 中國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 . http://www.gov.cn/gzdt/2011-04/28/content_1854048.htm,2011-04-28.

[3] 吳惠芳,饒靜.農村留守婦女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8-23.

[4] 高小賢.當代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及農業女性化趨勢[J].社會學研究,1994,(2):83-90.

[5] 許傳新.西部農村留守婦女的基本特征——基于四川兩縣農村的調查[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0,(3):60-64 .

[6] Gordon,E.AnAnalysisoftheImpactofLabourMigrationontheLivesofWomeninLesotho[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81,(3):59-76.

[7] Cortes, R.ChildrenandWomenLeftBehindinLaborSendingCountries:anAppraisalofSocialRisks,GlobalReportonMigrationandChildren[EB/OL]. http://www.childmigration.net/files/Rosalia_Cortes_07.pdf .

[8] Snyder,V. Neily,S.FamilyLifeAcrosstheBorder:MexicanWivesLeftBehind[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07,(3): 391.

[9] Jiggins,J.TheFeminizationofAgriculture[J].World Affairs,1998,(5):2.

[10] Deere, C. D.TheFeminizationofAgricultureEconomicRestructuringinRuralLatinAmerica, (OccasionalPaperOne)Geneva:UnitedNationsResearchInstituteforSocialDevelopment[EB/OL].http://www.unrisd.org/ publications/opgp1.

[11] 吳惠芳.留守婦女現象與農村社會性別關系的變遷[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04-111.

[12] 孫秋,周丕東.農業女性化對婦女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8,(3):193-196.

[13] Wolf,M.RevolutionPostponed:WomeninContemporaryChina[M].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260-265.

[14] 高小賢,崔志偉.陜西關中地區百戶農婦狀況調查[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132-143.

[15] DFID.SustainableLivelihoodsGuidanceSheets[M].London: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105-112.

[16] 段塔麗.性別視角下農村留守婦女的家庭抉擇及其對女性生存與發展的影響——基于陜南S 村的調查[J].人文雜志,2010,(1):170-176.

[17] Mu.R. Walle, Van De D.LeftbehindtoFarm?Women’sLaborRe-allocationinRuralChina[J].Labour Economics,2011,(18):46-50.

[18] Jacka,T.Migration,HouseHoldingandtheWell-beingofLeft-behindWomeninRuralChina[J].China Journal,2012,(67):76-81.

[19] 張原.中國農村留守婦女的勞動供給模式及其家庭福利效應[J].農業經濟問題,2011,(5):39-47.

[20] 李楠.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聯合決策模型及政策含義[J].人口與經濟,2009,(1):46-50.

[21] 毛桂蕓.農村留守婦女社會適應問題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136-141.

[22] March,C.Smith, I.Mukhopadhyay.M.AGuidetoGender-AnalysisFrameworks[M].OXFAM,1999.22-24.

[23] 李慧英,田曉紅.制約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相關因素的分析——村委會直選與婦女參政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2):6-11.

[24] 許傳新.男性勞動力大量外出背景下的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研究——對留守婦女與非留守婦女的比較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9,(4):99-101 .

[25] 張潤君,張銳.從政治心理看農村留守婦女參政——以寧夏固原市為例[J].開發研究,2010,(3):61-63.

[26] 吳惠芳,饒靜.農村留守婦女的社會網絡重構行動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0,(4):81-88.

[27] 巢湖市統計局.巢湖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http://www.chtj.gov.cn/A/C-1-269.Html.

[28] 吳惠芳,饒靜.農業女性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09,(2):55-61.

猜你喜歡
農業生產策略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用舊的生產新的!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數學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亚洲天堂首页|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综合网| 97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另类| a级毛片免费看| 99一级毛片|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午夜片|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一级不卡毛片|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在线无码九区|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1区2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午夜精品|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91成人免费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国产小视频网站|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狠狠色综合网| 在线观看的黄网|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91美女在线| 欧美伦理一区|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亚洲天堂网2014| 色香蕉影院| 97a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