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3)
努力將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丁寧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進一步提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全面推進對外開放,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切實當好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重大戰略構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重大而深遠,對新疆是一個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
新疆 絲綢之路 核心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進一步提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全面推進對外開放,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切實當好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重大戰略構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重大而深遠,對新疆是一個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當前,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都應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新的背景去考量,都要從這個新的平臺去推動。我們應搶抓機遇,勇迎挑戰,努力將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更加自覺地以國際視野、世界眼光謀劃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意義非常重大:一是有利于新疆成為歐亞經濟大通道的支點、東西方文明交融的橋梁、中國與亞歐交通大動脈的樞紐;二是有利于新疆經濟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極;三是有利于新疆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拓展發展空間;四是有利于新疆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快實施向西開放戰略步伐;五是有利于加大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力度,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六是有利于新疆與周邊各國的區域合作、互聯互通建設,探索新形勢下區域合作發展的新模式;七是有利于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加快全面實現小康目標,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1.面臨的機遇。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3日至13日出訪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中亞四國時,與中亞四國簽署了《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和60多項經貿合作協議,這不僅為新疆與中亞國家開展區域合作夯實了牢固的國家政治基礎,而且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提出還為大力發展區域合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現路徑。二是由于中亞國家經濟差異性明顯、國家之間有明顯的利益糾紛和一貫奉行的多邊平衡外交政策等,致使中亞國家更愿意在雙邊的框架下開展與中國的合作,同時中亞國家積極加入WTO為新疆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環境,中亞國家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也拓展了新疆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的領域和空間。三是近年來新疆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綜合保稅區平臺窗口作用,加快走出去、引進來步伐,這為新疆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助力。四是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新疆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人文優勢、經濟結構優勢和后發優勢等。特別是隨著今年新疆正式開工建設哈密至額濟納、將軍廟至哈密、庫爾勒至格爾木三條鐵路,新疆也將真正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
2.面臨的挑戰。一是隨著世界經濟與政治重心東移亞太,在中亞地區活動的各類經濟組織參與中亞經濟事務競爭,相互博弈明顯,俄美歐日韓等國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對我國造成不少壓力,特別是當前在中亞地區發揮主要經濟影響力的組織是俄白哈關稅聯盟,俄羅斯與中亞各國傳統的經濟聯系在短期內沒有任何國家和地區可以取代,俄羅斯是中亞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這對我國發展對外經貿合作特別是雙邊貿易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一條陸路大通道,沿線跨境國家之間的運輸協調起來比較復雜和困難,其先天不利因素遠遠大于海上通道。三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鐵路交通瓶頸制約明顯,貿易和人員往來不暢,周邊國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開展區域合作資金短缺。四是自2011年以來,中亞一些國家恐怖襲擊活動頻發,中亞的安全形勢進入新的嚴峻時期,同時當前新疆正處于暴恐活動活躍期、反分裂斗爭激烈期和干預治療“陣痛期”等“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世界民族主義浪潮推波助瀾,“雙泛”思想不斷傳入新疆,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高調復興,今年美軍將撤軍阿富汗,周邊聯合反恐力度減弱,境內外“三股勢力”串通勾連頻繁等,導致新疆穩定面臨的形勢更加特殊和嚴峻,這些都將對新疆與中亞國家的區域合作帶來不利影響。
面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歷史機遇,我們要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為契機,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解放思想、敢于擔當,加大全方位開放力度,努力將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五中心”(即,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三基地一通道”(即,國家大型油氣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和“一區”(即,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切實當好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
1.提高戰略思維,以改革精神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要善于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并重開展研究。牢牢把握“平等互利、共贏發展”這條主線,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精神圍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加強“五通”戰略構想和實現新疆兩大歷史任務開展研究。既要加強對能源、農業、基礎設施、經貿、科技、人文以及打擊“三股勢力”等領域的專題調查研究,又要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和綜合研究,避免研究的零散化、片面化和碎片化。借助每年一屆的亞歐博覽會,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峰論壇,邀請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領導、政府部門、學術機構、智庫和媒體等就各國發展戰略、發展政策、區域規劃等進行研討交流,借鑒上海自貿區積累的經驗,加大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宣傳報道力度,加快政府管理創新,建立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優化服務流程和質量等,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經濟一體化,充分發揮新疆在國家中亞戰略中的作用打下堅實基礎。
2.加強道路聯通,加快面向周邊國家和國內交通大通道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是多層次的,應優先推進連接亞歐陸路通道和交通運輸網絡建設,按照“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連接東亞、南亞、西亞的交通運輸網絡”思路,會同國家有關部委,積極開展亞歐運輸大通道建設前期研究,謀劃好新疆境內的交通運輸網絡,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高效、便捷、暢通和低物流成本的交通運輸網格,努力為推進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全方位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努力加快推進交通大通道建設步伐,特別要推進中吉烏鐵路等重大項目盡早開工,加快中巴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其他面向周邊國家和國內的交通大通道建設;加強公路、航空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充分利用國家的支持,積極主動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努力打造客貨運輸樞紐中心,全面提高交通運輸的國際國內連通度,發揮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樞紐中心的作用,提升對外開放能力。
3.加強貨幣流通,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中心。要“加大金融對外開放力度,加強區域金融合作,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及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跨境使用。”新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和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的實施,為將新疆建設成融資中心、清算中心、金融市場中心、外匯交易中心等打下良好基礎。要進一步推進金融創新,完善人民幣跨境結算的相關政策,探索設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產業投資基金,構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場,積極研究設立國家能源交易所,支持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逐步形成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努力把新疆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性金融中心。
4.加強貿易暢通,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商貿物流中心。要“完善口岸管理體制,改善口岸基礎設施,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深化拓展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平臺機制。充分發揮烏魯木齊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喀什經濟開發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開放建設的新模式。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參與中國與中亞國家自貿區談判,爭取在新疆設立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園區。”當前新疆正通過利用中國——亞歐博覽會及在周邊國家舉辦中國出口商品展洽會等平臺,擴大中國商品和服務在中亞國家的影響力;利用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和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開展先行先試;通過支持烏魯木齊、喀什、庫爾勒、哈密、伊寧、霍爾果斯、奎屯等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發揮國際商貿中心對周邊國家的輻射帶動作用等,多角度多層次開展與中亞及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為建設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要加大‘引進來’、‘走出去’力度,用好差別化產業政策,創新產業援疆模式,高水平承接內地產業轉移。支持內地的企業依托新疆的資源優勢、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大力發展境外投資、對外服務貿易、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等,特別要大力支持在新疆發展面向國外市場的精深加工。制定完善促進‘走出去’的政策措施,鼓勵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到周邊國家投資興業,支持具備條件的新疆企業參與境外貿易合作區建設。”鼓勵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重點在于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發展的政策環境,我們要盡快打通向西通道,形成區域內投資貿易便利化,為加快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
5.加強民心相通,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科技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合作是基礎,民心相通是助推劑。要發揮新疆各方面優勢,特別要充分發揮好新疆和周邊國家地緣相近、民族相親、文化相通等優勢,加強相互學習和交流,努力將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文化科技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通過舉辦文化年、旅游年、文化藝術節等形式,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在相互開放旅游市場,采取便利化通關措施上,新疆要先行先試,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向更新高度。
6.切實放大優勢,努力建成國家“三基地一通道”。新疆要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排頭兵、橋頭堡和主力軍,必須要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推動新疆由資源大區向經濟強區轉變,努力把新疆建成國家大型油氣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要改變新疆資源型產業“一業獨大”的局面,面向國際國內近30億的人口市場,在建設好資源能源大通道和國家能源資源基地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電力、交通、能源等裝備制造業,加快推進內地產業轉移,積極發展電子通訊、家電、日用消費品等產業,拓展出口市場,使新疆不僅成為承接內地產業轉移的舞臺,而且成為新疆產品走出去的重要基地,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生產制造大區,全面振興新疆經濟,撐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脊梁。
7.加大維穩力度,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筑牢穩固防線。維護好新疆穩定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基石。要堅持底線思維、“一反兩講”,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嚴打高壓態勢,把遏制極端暴恐犯罪作為首要任務;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群眾工作;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打擊處理極少數,團結教育大多數,確保新疆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特別要充分發揮上海合作組織聯合打擊“三股勢力”合作機制作用,努力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安全合作,在共同打擊“三股勢力”與跨國毒品犯罪上不斷加大合作力度,構筑絲綢之路經濟帶牢固防線,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提升我國同中亞國家合作水平創造和諧穩定的關系。
[1]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習近平.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3-09-08.
[3] 張春賢.在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J].決策通訊,2013(11).
編輯:張新友
F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