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珣,李 波,劉吉林
(1.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 300191;2.臨沂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院,山東 臨沂 276005;3.山東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013)
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論刊物走向
——全國教育理論刊物研討會綜述
王毓珣1,李 波2,劉吉林3
(1.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 300191;2.臨沂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院,山東 臨沂 276005;3.山東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013)
2013年9月16—18日,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理論刊物分會、臨沂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當代教育科學》編輯部聯合舉辦的全國教育理論刊物學術研討會在山東濟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余家教育理論刊物的六十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坦、教育理論刊物分會理事長傅維利出席會議并致詞.來自《中國教育學刊》《外國教育研究》《教育學報》《中國教師》《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當代教育科學》《教育學術月刊》《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理論與實踐》《當代教師教育》《教育科學》《終身教育與培訓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班主任之友》等刊物的代表圍繞數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論刊物走向這一主題展開了充分討論.現將會議綜述如下:
與會代表們圍繞數字化對教育理論刊物的沖擊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充分討論,代表們基本達成了如下共識:
一是數字化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技術潮流.這一潮流正以洶涌之勢改變著我們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正如中國古代紙的發明與印刷術的進步逐漸取代竹木簡一樣,數字化也已在逐漸蠶食著紙質出版物的地盤.例如,開放的網絡維基百科正在取代《大英百科全書》的地位.同樣,數字化期刊也正在吞噬著紙質期刊的市場.美國著名的《新聞周刊》已經取消了紙質版完全代之以簡潔、明了的電子版.再如,中國知網的優先出版,事實上,已經將期刊電子版與紙質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目前,西方完全數字化的期刊已經誕生,并在迅速發展中.
相信,伴隨著中國期刊管理政策的變遷,尤其是完全數字化期刊的批準,數字化將對教育理論刊物帶來前所未有的強力沖擊.
二是數字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辯證分析,數字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說其是機遇,是因為世上每當有一種新的技術產生的時候必然創造出許多新的機遇,數字化這一機遇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順我者昌,逆我者衰.因此,在當下的數字化沖擊與出版管理體制滯后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大膽走上新的起跑線,打開數字化出版的大門,已經成為每一家教育理論刊物必須搶抓的機遇.可以這樣說,哪家教育理論刊物能抓住機遇,它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得先機,并做數字化時代的弄潮兒.
說其是挑戰,是因為數字化并不那么簡單.它需要每一家教育理論刊物認真研究數字化的規律,并順應規律,迎接挑戰.歸納起來,教育理論刊物必須直面的挑戰有:從書面閱讀到熒屏閱讀的挑戰;從紙質期刊到瞬間檢索的挑戰;從單一供給到供需兼顧的挑戰;從單刊編輯到群刊合作的挑戰;從公開出版到自由出版的挑戰等.這些對每一家教育理論刊物都是必須直面的不可回避的挑戰.
總之,教育理論刊物在數字化背景下再也無法獨善其身,向數字化邁進已經是大勢所趨.走向數字化盡管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前行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面對數字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積極應對還是消極應付?這是此次研討會入會代表展開討論的另一話題.經過討論,代表們逐漸認識到:只有積極應對,才是每一家教育理論刊物的不二選擇.這是因為如果采取消極應付與被動等待的態度,不僅不能很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而且很有可能陷入被遺忘、被邊緣、甚至被淘汰的境地.入會單位還就如何積極應對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現歸納如下:
一是明確教育理論刊物嶄新使命.在大眾網絡語境下,如何發揮教育理論刊物的原有優勢,很好地發揮教育理論刊物的專業引領性、教育導航性、話語權威性等,并實現與數字化和網絡傳播的緊密結合,已經成為教育理論刊物的嶄新使命.目前,巧妙地利用網站、微博、微信、二維碼、網絡發表等技術傳播先進的教育科學理念,利用電子郵箱、網上投稿系統、論文檢測軟件、QQ群等加強與作者群和讀者代表的聯系,同時關注被索量、被摘量、他引量、下載量、被摘率、點擊率、影響因子等讀者反饋,已經成為部分教育理論刊物的新做法.
二是加強教育理論刊物協同創新.在數字化背景下,教育理論刊物單憑一己之力進行“單打獨斗”已經逐漸過時.例如,當下,各家教育理論刊物基本上已經與各種學術期刊網簽約,單憑一家刊物很難與龐大的學術期刊網公平對等談判.事實上,任何一家教育理論刊物在學術期刊網面前都是一名弱者.因此,只有重視協同創新,所有教育理論刊物組建版權聯盟,才能形成合力,獲得應得的正當經濟與社會效益.再如,教育理論刊物客觀上是存在分層的,各家刊物只有加強合作,共同進行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才能滿足不同受眾的閱讀需要.假如各家刊物都試圖有朝一日成為CSSCI來源期刊,不僅不現實,而且還會導致惡性競爭.這就需要各家教育理論刊物加強協同創新.
三是共建教育理論刊物數字平臺.當下,受眾閱讀教育理論刊物已經逐漸由閱讀傳統的紙質刊物走向了關鍵詞檢索下的主題熒屏閱讀.這就要求所有的教育理論刊物務必重視共建權威性的教育理論刊物數字平臺,并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網上互通、編審互利、主題檢索、力量協同等.只有如此,才能適應受眾主題熒屏閱讀的新需求,從而在數字化背景下共同大展宏圖.
此外,不斷深化教育理論刊物走向研究,逐漸化解教育理論刊物面臨的重重困局,既發揮教育理論刊物原有優勢,又適應數字化背景下的網絡閱讀,是教育理論刊物應然與實然的追求.
年會還確定了2014年年會的地點: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年會主題為二:一是教育理論刊物如何服務西部教育;二是教育理論刊物如何走向國際化.
[責任編校:周學智]
G40-055
:A
:1004–9894(2014)02–0099–02
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