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順君
(宜興 214221)
紫砂藝術是一種利用造型、線條、色彩、裝飾等不同手段構成形象實體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它又不僅僅只是單調的作品,它往往承載著人們在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中所產生的各種意識、情感、審美、思想等,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
所謂“器為茶之父”,無器則茶與水均無處著落,宜興紫砂壺的誕生是順應人們飲茶所需而起的,但其作為紫砂藝術最優秀的載體,無疑又是傳統文化的精美結晶。因而,涉及紫砂壺的創作和探討理應從實用性和內涵性這兩方面予以思考,紫砂“丹鳳朝陽茶具”(見圖1)創作便是基于這兩方面的重點考慮而展開的,以實用為最基本的衡量標準,同時更大膽創新、別出心裁,在造型設計上突破傳統、發揮特色,不僅給人以獨到的視覺審美享受,更詮釋出深層的文化內涵,從而完善了整把壺創作的機能,現就此壺談一談其具體創作。

圖1 丹鳳朝陽茶具
丹鳳朝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出自《詩經》:“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在中國,鳳為百鳥之王,象征美好幸福,是祥瑞之兆。太陽則光明巨大,象征著旭日陽剛之氣。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鳳和陽便充滿了豐富的情感,丹鳳朝陽更是人們對吉祥美好、光明溫暖寄予渴望的一幅圖景。因此,在題材選取上,本作品便直取“丹鳳朝陽”之意象與意境,并轉化為生動的紫砂語言,不僅呈現出別樣的藝術美感,更增強了作品的情感力度,使之內涵豐滿蓄足。
“丹鳳朝陽茶具”以流暢的線條構成形態基調,擺脫紫砂壺“非圓即方”的莊重嚴謹氛圍,凝聚了更具有現代生活氣息的藝術風格。作品共由一壺四杯組成,均突破傳統造型格局的限制,強化線條的作用,整體搭配和諧而協調,勾勒出一幅丹鳳朝陽的畫面,立體效果極佳,于造型刻畫中再現生命的靈動和生機。
主壺的壺嘴如鳳首,鳳冠整齊、眼露祥瑞、昂首啟口,好似正向朝陽啼歌,美不勝收。壺把與壺嘴前呼后應,設計成鳳尾狀,如欲翹于瓊宇,別具氣魄;壺體上,一條橫貫中央的優美曲線制成鳳冠的壺嘴與壺把,即鳳凰的美麗羽毛相連接,顯得美輪美奐,將線條的藝術效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高度提煉出百鳥之王的尊貴氣質,更將整把壺的形象提升至全新的高度,使之富于抽象的無限遐想空間;壺身與嘴、把連為一體,不分彼此,充分展示出現代藝術風格,圓潤細膩、立體感強,十分有特色;壺蓋上別具優美形態,特以塑雕裝飾的手法,塑一只抽象化的小鳳作壺鈕,金色的小圓眼炯炯有神,色澤對比鮮明,流暢的曲線作鳳首與鳳尾,于極其簡練的概括中將一只可愛的小鳳躍入人們視線,蘊含生命無限、生機與希望等。除了主壺外,另配有四只小鳳形茶杯,造型風格皆與主壺一致,凌空的鳳尾作把,優雅不可小覷,線條的韻律在此迸發出強烈的動感,凸顯出作品整體的靈動效果,動靜結合,藝術效果顯然,同時又具有茶文化“不可牛飲”的含義,巧妙的藝術組合給人以美妙的享受,主壺猶如母鳳,而壺鈕與茶杯則似小鳳與之相擁相伴、溫馨恬然,表現出丹鳳朝陽之氣勢,象征盛世之和平統一、和諧幸福。
紫砂茶具的創作講究整體與局部的協調搭配,風格一致、功能相合,使人們品茗賞壺之茶事更為錦上添花。因此,在創作“丹鳳朝陽茶具”的過程中,亦始終注重其實用功能,盡管造型獨具新意,但其泡茶茗注的效果卻并未減弱。壺身注水容量大,與此同時,四只茶杯的容量恰與之統一,壺把及杯柄的鳳尾設計不僅美觀高挑,更方便提拿,獨具人性化,實用效果顯而易見。但是,滿足實用性還僅僅停留在“器”這一表面,突出人文情感、觸動人心才能真正使之轉化到藝術的領域。這件作品以丹鳳朝陽為主旨進行創作,在優化視覺審美的同時,更將丹鳳朝陽這一傳統文化內容滲透其中,使之洋溢著濃郁的人文氛圍,并在一壺四杯鳳形象的巧妙組合中,真正達到意境的升華,傳遞希望美好的力量,使實用與人文完美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