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立永 陳林烽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宜興214206)
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有的人呼吁發揚傳統文化,有的人宣揚現代時尚。熟不知,傳統與現代并非是完全矛盾、完全孤立的兩個方面,現代應該是在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進步的。
由西方滲入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物質生活的提高,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死亡的邊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藥良方。
彭麗媛出訪的著裝成為廣大民眾關注的熱點,優雅、大氣的贊嘆聲廣泛見諸各大報端,“麗媛style”也成為最新流行詞。她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出席時,以一襲端莊的織錦外套向世界展示青花瓷般精美的中國風格,衣服紋樣是蘭竹和喜鵲登梅等中國傳統圖案,很好地展現出東方魅力,再配以黑色低圓領連身裙、黑色高跟鞋及黑色長方手拿包,大方又具有時尚現代感。2013年春晚,宋祖英與席琳·迪歐合作的《茉莉花開》將古典音樂與現代搖滾樂結合得相得益彰,老歌新唱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將晚會推向了高潮。中國水墨動畫片的開山《小蝌蚪找媽媽》將傳統的山水寫意畫與現代的動畫音像融合得淋漓盡致;女子十二樂坊的紅裙飄逸,將傳統的古典樂器與現代的演奏形式結合得恰到好處。事實證明,我們不必擔心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它們的磨合會給成長帶來新的驚喜。傳統與現代兩種文化的碰撞,是時代所趨,基于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現代藝術,是青出于藍的創新發展。
現代包裝沒計是商品消費時代大市場觀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包裝設計的服務對象呈幾何級數增長,其領域也更豐富、更多元化,時代的技術進步和物質條件的支撐使得包裝設計變得更時尚化、流行化和快餐化。
近年來,雖然各種外來文化對我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遠遠比不上幾千年沉淀的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包裝設計的過程離不開哲學思想的支持、民族文化傳統和當今文化的發展。哲學思想來源于悠久歷史的沉淀,我國的儒、釋、道三家思想無一不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積累,其博大精深不言而喻。許多優秀的設計作品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比如靳埭強的海報設計、陳漢民的標志設計、許燎原的白酒包裝等等,這些無一不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我國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也十分的廣泛。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與書法藝術關系最密切的要數酒文化和茶文化,因此,書法被廣泛地應用于白酒包裝和茶葉包裝中。
中國畫(簡稱國畫)與書法藝術是相輔相成的,它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也是相當廣泛的。國畫也成丹青,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在現代包裝設計中,以恰當的形式融入國畫元素,能夠凸顯產品的優雅和民族特色,其優勢主要表現:(1)在以國畫作為包裝的圖形,不僅要選擇合適的題材,而且要將國畫線條的概括手法在圖形設計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2)中國畫的筆墨效果具有強烈的形式美感,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將國畫的筆墨韻味與包裝之圖形創意相結合,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應。(3)國畫構圖講究留白,包裝視覺設計中利用這種方式也可以達到“少則多”的藝術效果。另外,在包裝設計中巧妙運用國畫中的印章效果,能夠增加作品的形式美感。
中國傳統圖案可分為原始社會圖案、古典圖案、民間和民俗圖案、少數民族圖案。原始社會圖案以西安半坡、馬家窯、辛店、馬廠等遺址出土的彩陶圖案為代表,彩陶圖案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水波、火焰、編織紋、幾何紋以及原始宗教紋樣等,造型拙稚、線條粗獷、風格質樸生動,具有鮮明的層次和節奏感,在圖案結構上,已熟練地采用對稱、平衡、分割、連續、放射、重疊、分離、組合等方法。中國古典圖案,即古代流傳下來而有典范性的圖案主要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圖案,戰國時期漆器、金脫銅器、刺繡等圖案,秦漢時期瓦當、畫像磚、石刻、織錦等圖案,南北朝時期石窟裝飾圖案,唐代唐三彩陶器、銅鏡、碑刻、金銀脫漆器、織錦、印染等圖案,宋代瓷器、織錦、刺繡、緙絲等圖案,元代雕漆、織金錦、釉里紅瓷器等圖案,明、清時期青花瓷器、景泰藍、織錦、刺繡、玉器、雕刻等圖案,它們在藝術上都各具特色。民間圖案,是在人民群眾中創作并流傳的、具有民間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圖案。比如傳統剪紙、刺繡、藍印花布等圖案;民俗圖案主要有元宵燈節的燈彩圖案,端午節辟邪的“五毒”圖案等。少數民族圖案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創造并流傳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圖案。例如,哈薩克族的地毯圖案,苗族的蠟染、刺繡圖案,壯族的紡織圖案等。將傳統圖案應用在現代包裝設計中,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而且使作品在日趨全球化、國際化的形勢下,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使民族化和國際化互動發展。將傳統圖案的文化形式應用于包裝設計作品中,同時吸收現代設計觀念,是現代包裝藝術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水井坊珍藏酒包裝(見圖1),作品古樸大方、新穎獨特,將酒文化與現代審美融為一體,首次創新性地將內燒花工藝應用于白酒酒瓶,將錦宮城六處著名景點燒制于井臺六個面,寓意錦宮城的歷史文化孕育了水井坊。水井坊包裝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典范,外型典雅高貴,莊重中透出清新雅致,并一舉榮獲第30屆“莫比”包裝設計獎和最高成就獎。

圖1 水井坊珍藏酒包裝
雖然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對發展具有我國獨特民族風格的包裝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傳統產品和現代產品的包裝設計要有所區別:現代商品的包裝要注意傳統化,傳統商品的包裝要注意現代化,這才是對傳統文化特色的繼承和發揚。現代包裝設計在國際化的影響下,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內涵,這是現代人們向往自然的要求和對情感的追求,設計者應利用這樣的情感效應把握消費者購買心理。傳統商品包裝的現代化實質就是民族產業的創新發展。我們不能把傳統特色簡單理解為復古、仿古,不能拿傳統形式套現代商品,而要立足現代、堅持融合與創新。
包裝是體現大眾文化審美的載體,現代包裝設計中需要有一定的民族性。好的藝術都脫離不了其民族性,失去了民族性就是失去了其藝術靈魂。因此,包裝設計作為一門設計藝術也應該將民族性作為其設計原則中的一個重要標準。例如很多優秀的包裝設計中都應用了書法藝術、民間傳統圖案等一些傳統文化元素,作品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氣息和獨特的地域性特點。
“Citrus Moon”月餅包裝(見圖2)涵蓋了人文的東方傳統和當代美學生動的色彩,在包裝外盒上抽象的水彩顏料,中秋滿月的象征符號,圓圓的水果,借以尺寸設計,使滑動中的外套盒呈現出不同階段的月相,內部盒則是一個衍生的月運周期,每個月餅對應著月相,配以詩話,這種包裝傳達了傳統禮儀與現代美學的精心整合。

圖2 “Citrus Moon”月餅包裝
內容和形式是相輔相成的,形式是內容的骨骼,內容是形式的靈魂。在包裝設計中,如果說商品是包裝的內容,那么用什么形式去表現商品這一內容,是包裝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包裝是商品競爭的至關環節,各種圖形、文字的形象、組織安排和處理手法,直接關系到商品的銷售利益,而題材的運用更是能決定商品是否突出的重要環節。所以,不僅要尋找適當的表現形式,更要注重發掘反映商品的適當題材這一內容。傳統元素比如國畫、剪紙、紋樣等,雖然作為藝術表現形式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有很濃厚的民族文化特點,但是不一定能和所有的商品內容相符。只能表現特殊的、相適應的商品,也就是與內容相統一。
在包裝作品的設計中,如果只注重內容、不注重形式就難免會顯得單調缺乏生氣,而只注重設計的形式、不注重產品內容就會有喧賓奪主之勢。所以,絕不可脫離實際,以形式去套內容。
包裝設計不能僅僅講究美觀,更應該注重其實用性。精美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同時還必須向公眾傳遞出商品的信息,這些不同的信息就體現出了設計藝術的實用性。美觀性應該以實用性為基礎,美觀性要服務并服從于實用性是所有設計門類的—條基本原則。
傳統與現代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現代包裝設計是在優秀的傳統文化基礎上與時代結合的創新發展,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現代包裝的發展,不應是對傳統藝術的簡單重復和變異,而應適時而變、與時俱進。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挖掘豐富的傳統文化形式,恰當地運用在現代包裝設計上,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風格,創造一種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包裝新氛圍。
[1]楊宇.傳統文化在日常包裝設計中的借鑒與運用[J].湖南包裝.2012(2):30-33.
[2]徐國鋒.淺談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裝潢設計[J].輕工設計.2011(2):17.
[3]羅輝.中國傳統特色的現代包裝發展[J].當代經濟.2010(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