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瑤芬
(宜興 214221)
紫砂壺創作源于茶文化的發展和推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寶貴財富,它自始至終貫穿著藝術和人文雙管齊下的主線,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盛況。紫砂壺之精妙冠絕于世,它不僅具有“方匪一式、圓不一相”的豐富的造型語言,更充分融入詩詞、書法、繪畫、雕刻等其它門類藝術的特征,兼容并蓄,震撼人心,從而真正實現壺與人的強烈共鳴。紫砂壺“獨占鰲頭”(見圖1)的創作便是在借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的創新之作,該壺以獨占鰲頭這一神話典故為題材出發,并于獨特的象形造型和精致的陶刻書畫裝飾中呼應主旨,將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從而在整體上實現了藝術和文化的完美綜合。
圖1 獨占鰲頭壺
傳說居住于東海之濱天臺山的羲和部落具有非常豐富的天文知識,她們最早識別北斗七星,并把離斗柄最遠的一顆命名為魁,其后人伯益成為部落首領時曾在扶桑山鰲頭石夢遇魁星,受其點化而著《山海經圖》。據此典故,自唐代始考生在迎榜時都是讓頭名狀元站在鰲頭之上,稱為“魁星點斗,獨占鰲頭”,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之意。而“獨占鰲頭”一說也成為一種美好寓意滲透到各種藝術形式中,并隨之流傳至今,影響后人。題材是紫砂壺作品的主旨精髓,因此,創作這把“獨占鰲頭壺”時,關于題材的選取亦是百里挑一,最終以中國常用成語“獨占鰲頭”及其相關聯的神話傳說為題材而展開表現,使整把壺縈繞在了一種古老神秘、美好祥瑞的氛圍之中。
紫砂壺的造型十分豐富,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紋形體等各具體態、特色鮮明,而自然形體(俗稱“花貨”)尤以仿自然形態而別具神韻,或仿自然動植物,或仿生活之靜物,無不生態俱現、惟妙惟肖。紫砂壺“獨占鰲頭”的造型為更加鮮明地表現主旨特征,尤其是便于形象的深入,特選用自然形體造型,寓題材于形象之中,營造出一種別開生面的特效感。壺體形如一只巨鰲,壺身圓潤,腰部外鼓出一圈棱線,向下收縮至壺底,同時,壺蓋向上微鼓,與壺口嚴絲合縫,從而使整個壺身呈現出鮮明的鰲背式樣,壺嘴從壺身探出,形似鰲首,眼耳表情刻畫得栩栩如生,圈形壺把則從壺身另一側底部生出,自然地向上彎卷一體,好似鰲尾,逼真生動,妙趣無限。蓋頂壺鈕為塑雕的仙鶴造型,比例協調,布局恰當,細節描繪十分雅觀,仙鶴體態端莊、動作優雅,脖頸長而曲,雙目炯而神,毛羽豐而順,身下一朵祥云漂浮,頓時仙氣襲人。整體造型猶如仙鶴凌駕于巨鰲之上,獨占鰲頭之景象呼之欲出。
該壺在專注造型的同時,壺身兩側留白面上陶刻書畫裝飾更是美不勝收、直呼主旨。一側刻松鶴長青之畫面,兩只仙鶴立于古松之上,仙鶴栩栩如生,古松蒼翠樸雅,整個畫面布局合理、古風繚繞,頗有幾分中國畫的筆墨之意和線韻之感,不僅體現出物體外表的肖似,更抒發出悠遠的主觀情趣。壺身另一側則大意地刻畫“鶴立鰲背,仙風道骨,引領風騷,獨占鰲頭”等字樣,字體成熟穩健、刀法渾厚、刀刀見筆、字字精髓,對應作品主旨內涵,是整把壺外形和內在的優化總結。壺身陶刻充分呈現出裝飾的視覺美感和精神美感,表現出紫砂陶刻的獨特技法和神韻。
“獨占鰲頭壺”以神話傳說為題材主線,在具象的造型裝飾中升華寓意,提升了整把壺的人文意境,進一步詮釋紫砂藝術的獨特風格。獨占鰲頭在科舉時代指中狀元,后泛指中榜及第、取得佳績,此壺承載這一美好的情感,帶給人美好的盼頭和祝福,無論從何種角度欣賞此壺,都能從中感受到觸動心靈的震撼與折服,從中收獲一份美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