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璇 ZHAO Xuan
(哈爾濱金融學院,哈爾濱 150030)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010年1月起,黑龍江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把創業作為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為深入了解哈爾濱市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本課題組以哈爾濱金融學院為例于2013年10月至11月開展了有關創業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對哈爾濱金融學院大一至大四學年的學生創業狀況展開抽樣調查。隨機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41份。本次問卷共設計47道問題,分別從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專業知識、創業心態、創業結果等方面調查大學生對此的認識。調查結果從學科門類看,管理學占40.5%,經濟學占50.2%,工學占9.3%;從年級結構看,大一占25%,大二占35%,大三占25%,大四占15%;從性別比例看,女生占50.3%,男生占49.7%。下面分別對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反應度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2.1 創業者須具備的素質 創業者需要頭腦反應靈敏,對工作中的突發事件或意外事件要有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調查顯示,認為創業者必須頭腦靈活,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非常重要的比例為73.5%,認為比較重要的比例是18.2%,不太重要的比例有8.3%,不重要的比例為0。可見,創業者創業須具備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要具備應急處理能力并且反應靈敏。在復雜的外界壓力下,能迅速抓住癥結,分析利害關系,化解危機,使形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的發展。調查顯示,調查者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為64%,認為比較重要的比例是23.5%,不太重要的比例有12.5%,不重要的比例為0。可見,被調查對象都認為在面對外界壓力,能化解危機對于創業者是十分關鍵的。
2.2 大學生的創業教育 對專業領域內涉及的知識、原理、技術、方法和流程等有良好的領悟力與駕馭能力,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為60.5%,認為比較重要的比例是25.5%,不太重要的比例有14%,不重要的比例為0。可見,創業和專業有著重要的關系。同時此題目的調查結果也影響到“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充分的信心,面對挑戰時,相信自己的判斷”,選擇專業知識對于創業非常重要的調查對象也同時認為對自己的專業能力要有充分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調查結果表明,64.2%的大學生認為對專業領域的趨勢、前景和前沿發展等具有敏銳的嗅覺,不斷尋找和嘗試新方法、新技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1.3%的同學認為比較重要,8.6%的人認為不太重要,5.9%的人認為不重要。所以,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創業同樣需要相關領域的知識,要保持對其他專業技能的開放心態,以確保能夠更好地做好學科中其他團隊的配合與工作銜接,在轉換工作任務時,能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快速的學習能力。
2.3 大學生創業心態 創業并非一朝一夕可實現的,要不畏艱難,迎難而上,才能有機會取得成功,68%的大學生認為起著重要的作用;20.5%的大學生認為對此比較重要;11.5%的人認為對此并不太重要;0%的人認為不重要。調查結果顯示,創業必須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
對于未來的人生路上還會有很對挑戰,至于創業這樣的挑戰,試試就行了,沒必要太在意成功與否,64%的大學生認為起著重要的作用;24%的大學生認為對此比較重要;10%的人認為對此并不太重要;2%的人認為不重要。可見,大多數創業者對于創業成功與否還是比較重視的。
2.4 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和管理 能夠根據團隊任務的特點、團隊能力的定位,在組建團隊過程中,依據個體才能有意識地進行優勢互補性搭配,形成團隊合力,建立信任努力在團隊中建設相互合作、相互支援和共同發展的團隊信任關系,71%的大學生認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5%的大學生認為對此比較重要;4%的人認為對此并不太重要。可見,所有的調查者都認為團隊建設和成員之間的信任關系對與創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團隊整體任務的出色任務完成作為團隊的成效標準,鼓勵利于團隊整體的行為,45%的大學生認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5%的大學生認為對此比較重要,15%的人認為對此并不太重要,5%的人認為不重要。
3.1 建立“導、學、做”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因此,高校應建立“導、學、做”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模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試驗,并從中學習創業經驗,更有利于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增強以及創業的成功性,例如,為某食品專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教學,高校教師應首先通過教材內容、社會現實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當今社會哪種或哪些種食品更有發展市場”、“未來人們會更加傾向于某種食品”等問題,并根據學生的思考、回答給予科學、針對性的點評,指導學生如何才能創業成功,傳授創業技巧,這就是創業教育的第一步——“導”;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思考查閱資料、教材等,為創業打好基礎,并根據創業技巧選擇自身創業模式,這是創業教育教學模式的第二步——“學”;最后,讓學生根據教材以及自己的理解,完成創業基本思路,也就是創業教育的第三步——“做”。并根據學生的創業思路給予更加準確的指導,指出學生思路中的錯誤之處,并引導學生思考更加準確、科學的創業思路,從而使創業教育教學模式更加靈活,增強了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開放性,而且“導、學、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能夠真正拓寬大學生的創業思路,增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意識等,增強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成功。
3.2 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內容 由于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還比較單一,導致大學生對創業課程學習不感興趣,也不利于大學生創業知識的增長,因此,高校應該努力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使之能夠滿足大學生的創業學習需要。
3.3 改善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方法 為了增強大學生創業學習積極性,提高創業能力,高校還應對創業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例如,對于電子商務類的創業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并讓各組進行創業設計,自主策劃創業、運營項目,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各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協作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思路,能有利于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增強,且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隊能力,對未來的共同創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3.4 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學運行模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經驗 想要增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實踐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基于這樣的特點,高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學運行環境,通過參觀訪問、創業經驗介紹、模擬創業課等課程設置,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經驗以及創業技巧,并深入企業內部,感受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以及運營管理模式,學習企業成功的運作方法、管理模式等,增加創業經驗,從而促進自身創業的成功。
[1]趙璇.金融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商貿,2013(09).
[2]劉洋.論高校實施創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0(04).
[3]張海燕.我國普通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探討[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