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艷DING Li-yan
(藁城市國土資源局,藁城 052160)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Hebei Gaocheng,Gaocheng 052160,China)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多年來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產了占世界20%的糧食,并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國耕地資源總量大,2012年統計數據為20.27 億畝。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1.5 畝。不到世界人均3.38 畝的一半。我國國土資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區氣候干旱,地廣人稀,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6.5%。生態環境脆弱,土地質量因土壤侵蝕、土地荒漠化、土地鹽漬化、環境惡化等原因退化嚴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奮斗,綜合國力明顯提高。但是縱觀我國國情,在發展現代化土地資源的時候,由于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率較低,發展不容樂觀。因此,如何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是我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2.1 合理統籌規劃用地布局 切實的利用好鄉鎮土地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科學布局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結構和分配。以超前的科學規劃意識為指導編制規劃,以保護耕地為出發點,落實各項事業,著力于保護耕地、整潔村容、方便居民生活,規劃城鄉和區域的綜合發展、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超前規劃好新農村以后用地。規劃要滿足鄉鎮和村莊建設的共同、和諧發展。在保障耕地質量和總數量的基礎上,完好的銜接鄉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與工業布局。
2.2 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 完善制度,保證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的各項政策得以順利、切實落實,科學規劃有關耕地和基本農田的用地審核、布局改善或程序整改,嚴格控制占用和改變耕地、基本農田的行為。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建設工作,強化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目標,全面實施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對于占用耕地補償制度要恪守,按等級折算補充耕地的質量與數量,確實保證補充耕地的數量和質量平衡,保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
2.3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將土地開發合理化 按照集中連片原則,對低產耕地、廢棄道路、溝渠及其它廢棄基礎設施進行整理復墾。合理安排土地整治規模和時序。依法收取耕地開墾費、新增土地有償使用費,按規定劃繳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金,還要保證是專項使用。在土地整治開發資金保障的前提下,加強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土地利用條件,有計劃、有步驟的開發后備資源。重視耕地表層土壤的保護和再利用,這樣才能對貧瘠土地進行再造,實現土壤保護可利用的目標。
2.4 強化集約用地,統籌城鄉建設 統籌優化城鄉建設用地,逐步改善區域內基礎設施,引導農村居民點合理集聚與縮并,積極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方法,構建合理的城鄉集約用地水平,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正常措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推進農村建設用地縮并,保障城鎮工礦發展用地需求。
2.5 加強宣傳教育,逐步樹立土地使用者的環保意識,促進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由于,工業“三廢”嚴重污染土地質量,導致耕地質量嚴重破壞,因此,就需要落實對工業“三廢”污染的管理,保護耕地質量,加強污染的防治將有力促進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這就需要我們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其次,還能提高人們對土地資源經濟價值的認識,重視土地資源的的生態價值,從而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6 加強土地法制教育宣傳,加大執法力度,促進土地合理利用 加大《土地管理法》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深入開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以此改變群眾的傳統觀念,樹立依法用地的意識,政府也要大力營造依法用地、依法管理的良好環境。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土資源,土地執法監察是關鍵。各級領導要加大力度對土地管理、利用、執法進行監察,還要當作重頭戲來抓。
2.7 提高國土資源信息化,促進土地管理科學化 收集詳細的、準確的土地資源信息,是制定土地保護政策的重點,因此政府需要認真對土地進行詳查,以確定數據信息,科學地確定我國耕地總量動態情況,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控制目標。建設土地利用數據庫,通過每年的全國土地變更調查,利用數據庫快速、準確分析當前土地利用情況,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促進土地的科學管理。
土地是生命與財富的源泉,土地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行動起來,保護耕地,保護我們的生命線。真正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保持人類土地的可持續發展。
[1]姜志德.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概念的理性思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
[2]李軍,郭佰宇.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土地規化的戰略措施[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0(06).
[3]侯湖平,丁忠義,呂亮卿.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1).
[4]閻同生,陳印軍,牛玲芳.河北省土地資源利用動態與可持續利用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