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形象、具體、清晰,有利于營造相應的物理教學環(huán)境,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利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加深理解和記憶,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使課堂由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剡x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形象、具體、清晰,有利于營造相應的物理教學環(huán)境,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利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加深理解和記憶,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因此,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使課堂由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下面分析多媒體應用作用,最后在多媒體應用教學中應該考慮的事項作簡單闡述。
(1)對一些既不能直觀的去感受,又很難用文字來表達的內(nèi)容,用多媒體課件、用動畫把這個過程模擬出來,再引導學生自已去分析和總結,可以化抽象為具體,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例如:利用視頻資源《耳朵》不僅使學生能清楚的看到耳朵的結構,還能清楚的了解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變不可見為可見,化抽象為具體,將知識的形成過程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學生一看就明白了,既實現(xiàn)了難點的突破,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使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生活情景,營造相應的物理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來理解物理知識,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例如:在學習“運動的快慢”一節(jié)時,先播放一段運動員短跑比賽的視頻,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怎么判斷運動員運動的快慢的?”。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加強了物理從生活中來的體驗。
(3)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彌補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不足造成的知識理解有困難的缺陷。例如:在學習抽水機的工作過程時,可以播放使用抽水機的視頻,把生活當中的現(xiàn)象搬到課堂上,讓學生體驗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的體驗更加深刻。
(4)使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可以克服由于教學條件限制,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的弊端。例如:在講托里拆利實驗時,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以往教師只能靠講述。現(xiàn)在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真實的實驗情景,化抽象為直觀,降低了學習難度。
(5)使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利用投影的放大作用,可以克服由于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或受實驗條件影響容易出現(xiàn)較大誤差的情況,使實驗結論更讓人信服。例如:在學習“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這一內(nèi)容時,電流表指針的變化就可以用投影清楚的展示出來。而對一些學生實驗和直觀的演示實驗,除學生直接參與實際操作外,利用電腦制作的多媒體動畫或用實物投影進行演示,可以使學生在體驗真實的實驗過程的同時,更注重實驗的過程和細節(jié),使學生對實驗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實驗結論更令人信服。
(6)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課堂練習題的效率。例如: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快速的介紹著名的物理科學家的主要事跡,了解與其姓名相關的物理名詞,如“安培”、“伏特”、“牛頓”、“焦耳”等。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補充課外相關知識鏈接,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容量,加深對物理名詞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在講解習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可以省略去等待抄題、畫圖的麻煩,提高課堂練習題的效率。例如:在講解電路部分的習題時,使用投影就不用在黑板上頻繁地畫電路圖,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學習興趣淡化或情緒低落、注意力分散、感知模糊、思維抑制之時,適時地應用多媒體,可以將課堂從無序?qū)蛴行虬l(fā)展。
(7)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就會出現(xiàn)“過猶不及”的情況。首先,我們要看到,雖然信息技術課件的表達能力十分強大,引入課堂后,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但作為課件,它仍然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而不能取代教師的作用。例如,在展示課件的同時,應當配合適當?shù)陌鍟R驗椋處熢趯懓鍟耐瑫r,也給了學生思考和記憶的時間,使他們的思維能跟得上,而且有些學生在教師板書的同時也可以做筆記,有利于他們課后的復習和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節(jié)課快要結束的時候也能一目了然地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過的內(nèi)容。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物理課件的交互功能,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不是教師跟著課件的鼻子走,受課件的限制和左右。教師應該將課件設計成一些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積件”,在上課時能按自己的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靈活地調(diào)用各個模塊里的內(nèi)容,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課件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
有時,對于新授課來說,也沒必要總是把新課都設計成多媒體課件,并去追求一種外表的華麗效果,投影儀和實物展臺也想盡辦法要用上去,覺得這樣做才是多媒體教學,并且把一些本來用實驗很好展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也做成了動畫,取而代之了實驗室的物理實驗,有的老師甚至把習題課的題目和答案都做成了幻燈片。其實這是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人為地把傳統(tǒng)的課堂“滿堂灌”換成了一種多媒體教學中的“滿堂灌”。更何況,教師也是非常辛苦的,有時候作一節(jié)課的課件要花費幾天的時間,通過調(diào)查表明,80%以上的學生開始對此有種新鮮感,時間長了就不喜歡這種教學,甚至產(chǎn)生一種厭煩感。因為這樣做,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探究問題,再加上有些課件中的內(nèi)容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造成視覺和聽覺的污染,干擾學生的思維,破壞課堂教學的連續(xù)性,以至于有些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越來越不歡迎。
總之,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綜合考慮教材內(nèi)容、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等方面的情況,選擇恰當?shù)膶W習方式,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作者簡介:梁道勇(1975-),男,壯族,天等縣寧干鄉(xiāng)初級中學,職稱:(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