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丹丹
[提要] “輕資產運營”模式,即以輕資產撬動包括產品生產加工等“重資產”的經營方式。自21世紀初麥肯錫提出以來就受到全球企業的青睞,美國蘋果公司就是此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由于“輕資產運營”模式公司具有現金流高、資金周轉快、存貨與固定資產投資低等財務特征,因此這種營運模式對營運資金的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以蘋果公司為例,探討在輕資產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
關鍵詞:輕資產運營;蘋果公司;營運資金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1月8日
一、輕資產運營模式
對于什么是輕資產模式,學術界有兩種主流的看法,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低,流動資產尤其是現金類資產多;另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著眼于構建產品設計、品牌建設、營銷渠道、客戶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資產,并把自身不具備優勢或難以管理的業務環節運營交給合作伙伴,減少自身投資和管理成本。(魏祎、朱武祥,2010 年)輕資產運營有兩種典型的模式:原始設備制造商(OEM)模式和自主品牌制造商(OBM)模式。OEM模式指由采購方提供設備和技術,由制造方負責生產、提供人力和場地,采購方負責銷售的一種生產方式。OBM模式下的企業,除了加工環節,還包括廣告營銷、研發設計、采購物流、銷售網絡、財務支持等環節,以此獲得超額利潤和高附加的商業價值。這種輕資產模式本質上是企業的強大的資源配置、整合能力以及快速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并在現金流分布格局中,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無息占款且擁有更多的經營現金流。
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企業,通常都不進行重大的固定資產投資,或只投入少量的專有性固定資產,通過外包或租賃形式,杠桿利用其他企業的資源進行生產,自己則專注于研發、營銷和終端渠道銷售等這些高附加值環節。總的來說,“輕資產運營”是一種“低”財務投入、“小”資產規模、“輕”資產形態、“重”知識運用、“高”投資效益的企業發展模式。
二、美國蘋果公司輕資產特征
蘋果公司從成立到現在,由一家小規模美國本土企業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科技企業。2012年蘋果以股價、市值均再創歷史新高(6,211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公司在2012財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中披露:公司凈利潤116.22億美元,營運利潤153.84億美元,總營業收入391.86億美元,毛利率為47.4%,均大幅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而現金儲備則高達1,10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26億美元。蘋果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的財務結構呈現出典型的“輕資產”特征:
1、公司賬面上存在巨額現金儲備。根據穆迪投資者服務(以下簡稱“穆迪”)發布的報告稱,蘋果的現金儲備量達到1,370億美元,如果蘋果不修改與分紅和股票回購有關的政策,預計2013年底現金儲備將增長到1,700億美元。
2、流動資產很高。2001~2008年蘋果公司的流動資產長期占據了總資產的80%以上,2009年起蘋果公司開始購入長期有價證券,流動資產比重有所降低。
3、應收賬款與存貨比例很低。其中,應收賬款常年保持在10%以下,而存貨也始終控制在總資產1%邊緣上下浮動,最高值也不過為1.4%。
4、固定資產比例很低。2003年以前,固定資產始終保持在10%總資產左右的水平,2004年至2011年,固定資產與總資產比值平均維持在7%左右。
從上可以看出,蘋果公司的財務特征表現為:巨額的現金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很高,存貨和固定資產的投資低。
三、蘋果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方式
蘋果公司在上述“輕資產”模式下,對營運資金的管理主要從如下幾個方式進行:
(一)采取產品線簡化、零部件外包戰略
1、喬布斯接管蘋果之后,砍去了70%的產品和型號,以消費級-專業級,臺式-便攜兩條坐標軸劃分的四個象限,將蘋果電腦的產品式樣由原來的15個縮減至4個基本式樣,產品線的簡化和收縮極大地減少了零部件的種類和數量。
2、庫克(現任CEO)從1998年起對蘋果公司的制造、分銷以及供應鏈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全球范圍內將制造外包,使蘋果成為一家標準的“輕公司”,得以專注于研發和營銷;同時,關閉大量倉庫和國內配送中心,將零部件供應商安排在蘋果外包廠商的工廠附近。蘋果公司進行的產品設計、研發和生產部門協作工作大大提升了蘋果產品零部件的公用性,大幅降低了外包生產的管理難度。這些措施使得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蘋果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左右,應收賬款一直保持在總資產的10%以下,固定資產則逐漸下降到總資產的7%左右。
(二)掌控供應鏈并集中供應商以降低風險
1、蘋果公司憑借其巨額現金儲備掌控整個供應鏈,并通過如下方式來“網絡”和“鎖定”上游零件供應商以及代工廠商:(1)向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支付巨額現金預付款,戰略壟斷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和產能;(2)ODM(即,原始設計制造商)形式外包,統一原材料采購壓縮成本;(3)通過巨額訂單以及現金預付款,保證供應商在產能和生產安排上緊跟蘋果步伐;(4)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供貨風險;(5)專項資金支持具有技術優勢的小供應商初始投資,簽訂“優先供貨協議”。
2、蘋果在供應商的選擇上非常謹慎,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的同時又考慮了規避單一廠商供貨風險,一般只在關鍵零部件選擇兩家左右供貨商,蘋果公司“網絡”并“綁定”了供應商,壟斷甚至買斷核心零部件供應,設置了競爭壁壘和風險防護墻,提升了對代工廠商的議價能力。
(三)極低的存貨儲備和極短的存貨周期。自1997年起進行的重塑生產與庫存管理,為蘋果公司帶來了顯著的收益,1998年至2000年,蘋果公司存貨分別減少到7,800萬美元、2,000萬美元和3,300萬美元,存貨周轉天數分別降至21天、4天和2天。如表1所示,2001年至2011年間,蘋果公司存貨周轉天數一直保持在一周以內,且長期保持著領先行業標桿戴爾公司的優勢。(表1)
(四)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蘋果公司巨額現金儲備和正的自由現金流,不僅是公司價值的基礎,還是公司戰略性的財務安排:
1、蘋果公司的龐大現金,并非簡單存銀行,而是越來越多地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當中,有數據表明,利息收入等在2001年在利潤總額的構成中比重為5.38%,雖然2011年大幅減小到2%左右,但其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背景下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加權平均利率大幅降低,而“利息收入”絕對數金額則依然高達5.2億美元。驗證了蘋果公司CFO的說法,蘋果投資重點是資本保值,并集中于“短期而高質量的投資”。
2、借助巨額的現金儲備和自由現金流配合其全部外包策略、強化其供應鏈管控:從供應鏈上解決庫存問題;戰略性拉攏供應商、打壓競爭對手以此獲得高端元器件的壟斷性購買,確保了其高端元件庫存的充足與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啟示
蘋果公司的輕資產模式以巨額現金儲備為主要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營運資金管理手段配合此模式,具體包括實施簡化生產和標準化零配件、聚焦供應鏈、極低的存貨儲備、極短的存貨周轉期、高額的營運資金儲備、將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等。有效的營運資金管理方式不僅促進了存貨等營運資金的高速運轉,促進了企業長穩快速發展,同時使得蘋果公司能夠集聚核心資金投入在研發、營銷、供應鏈再造等高附加值環節。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國順,黃金.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與價值鏈優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喬政.PPG輕資產運營的商務模式探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3]鮑盛祥,夏高杰.海爾集團輕資產運營策略分析[J].財政監督,2011.6.
[4]王翊,彭博.海瀾之家“輕資產”經營模式下的財務風險解析[J].財務與會計,2012.11.
[5]吳珊.蘋果公司盈利分析及經驗借鑒[J].中國商貿,2012.4.
[6]張莉.輕資產模式下的應收賬款管理[J].價值工程,2012.32.endprint
[提要] “輕資產運營”模式,即以輕資產撬動包括產品生產加工等“重資產”的經營方式。自21世紀初麥肯錫提出以來就受到全球企業的青睞,美國蘋果公司就是此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由于“輕資產運營”模式公司具有現金流高、資金周轉快、存貨與固定資產投資低等財務特征,因此這種營運模式對營運資金的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以蘋果公司為例,探討在輕資產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
關鍵詞:輕資產運營;蘋果公司;營運資金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1月8日
一、輕資產運營模式
對于什么是輕資產模式,學術界有兩種主流的看法,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低,流動資產尤其是現金類資產多;另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著眼于構建產品設計、品牌建設、營銷渠道、客戶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資產,并把自身不具備優勢或難以管理的業務環節運營交給合作伙伴,減少自身投資和管理成本。(魏祎、朱武祥,2010 年)輕資產運營有兩種典型的模式:原始設備制造商(OEM)模式和自主品牌制造商(OBM)模式。OEM模式指由采購方提供設備和技術,由制造方負責生產、提供人力和場地,采購方負責銷售的一種生產方式。OBM模式下的企業,除了加工環節,還包括廣告營銷、研發設計、采購物流、銷售網絡、財務支持等環節,以此獲得超額利潤和高附加的商業價值。這種輕資產模式本質上是企業的強大的資源配置、整合能力以及快速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并在現金流分布格局中,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無息占款且擁有更多的經營現金流。
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企業,通常都不進行重大的固定資產投資,或只投入少量的專有性固定資產,通過外包或租賃形式,杠桿利用其他企業的資源進行生產,自己則專注于研發、營銷和終端渠道銷售等這些高附加值環節。總的來說,“輕資產運營”是一種“低”財務投入、“小”資產規模、“輕”資產形態、“重”知識運用、“高”投資效益的企業發展模式。
二、美國蘋果公司輕資產特征
蘋果公司從成立到現在,由一家小規模美國本土企業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科技企業。2012年蘋果以股價、市值均再創歷史新高(6,211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公司在2012財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中披露:公司凈利潤116.22億美元,營運利潤153.84億美元,總營業收入391.86億美元,毛利率為47.4%,均大幅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而現金儲備則高達1,10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26億美元。蘋果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的財務結構呈現出典型的“輕資產”特征:
1、公司賬面上存在巨額現金儲備。根據穆迪投資者服務(以下簡稱“穆迪”)發布的報告稱,蘋果的現金儲備量達到1,370億美元,如果蘋果不修改與分紅和股票回購有關的政策,預計2013年底現金儲備將增長到1,700億美元。
2、流動資產很高。2001~2008年蘋果公司的流動資產長期占據了總資產的80%以上,2009年起蘋果公司開始購入長期有價證券,流動資產比重有所降低。
3、應收賬款與存貨比例很低。其中,應收賬款常年保持在10%以下,而存貨也始終控制在總資產1%邊緣上下浮動,最高值也不過為1.4%。
4、固定資產比例很低。2003年以前,固定資產始終保持在10%總資產左右的水平,2004年至2011年,固定資產與總資產比值平均維持在7%左右。
從上可以看出,蘋果公司的財務特征表現為:巨額的現金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很高,存貨和固定資產的投資低。
三、蘋果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方式
蘋果公司在上述“輕資產”模式下,對營運資金的管理主要從如下幾個方式進行:
(一)采取產品線簡化、零部件外包戰略
1、喬布斯接管蘋果之后,砍去了70%的產品和型號,以消費級-專業級,臺式-便攜兩條坐標軸劃分的四個象限,將蘋果電腦的產品式樣由原來的15個縮減至4個基本式樣,產品線的簡化和收縮極大地減少了零部件的種類和數量。
2、庫克(現任CEO)從1998年起對蘋果公司的制造、分銷以及供應鏈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全球范圍內將制造外包,使蘋果成為一家標準的“輕公司”,得以專注于研發和營銷;同時,關閉大量倉庫和國內配送中心,將零部件供應商安排在蘋果外包廠商的工廠附近。蘋果公司進行的產品設計、研發和生產部門協作工作大大提升了蘋果產品零部件的公用性,大幅降低了外包生產的管理難度。這些措施使得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蘋果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左右,應收賬款一直保持在總資產的10%以下,固定資產則逐漸下降到總資產的7%左右。
(二)掌控供應鏈并集中供應商以降低風險
1、蘋果公司憑借其巨額現金儲備掌控整個供應鏈,并通過如下方式來“網絡”和“鎖定”上游零件供應商以及代工廠商:(1)向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支付巨額現金預付款,戰略壟斷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和產能;(2)ODM(即,原始設計制造商)形式外包,統一原材料采購壓縮成本;(3)通過巨額訂單以及現金預付款,保證供應商在產能和生產安排上緊跟蘋果步伐;(4)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供貨風險;(5)專項資金支持具有技術優勢的小供應商初始投資,簽訂“優先供貨協議”。
2、蘋果在供應商的選擇上非常謹慎,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的同時又考慮了規避單一廠商供貨風險,一般只在關鍵零部件選擇兩家左右供貨商,蘋果公司“網絡”并“綁定”了供應商,壟斷甚至買斷核心零部件供應,設置了競爭壁壘和風險防護墻,提升了對代工廠商的議價能力。
(三)極低的存貨儲備和極短的存貨周期。自1997年起進行的重塑生產與庫存管理,為蘋果公司帶來了顯著的收益,1998年至2000年,蘋果公司存貨分別減少到7,800萬美元、2,000萬美元和3,300萬美元,存貨周轉天數分別降至21天、4天和2天。如表1所示,2001年至2011年間,蘋果公司存貨周轉天數一直保持在一周以內,且長期保持著領先行業標桿戴爾公司的優勢。(表1)
(四)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蘋果公司巨額現金儲備和正的自由現金流,不僅是公司價值的基礎,還是公司戰略性的財務安排:
1、蘋果公司的龐大現金,并非簡單存銀行,而是越來越多地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當中,有數據表明,利息收入等在2001年在利潤總額的構成中比重為5.38%,雖然2011年大幅減小到2%左右,但其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背景下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加權平均利率大幅降低,而“利息收入”絕對數金額則依然高達5.2億美元。驗證了蘋果公司CFO的說法,蘋果投資重點是資本保值,并集中于“短期而高質量的投資”。
2、借助巨額的現金儲備和自由現金流配合其全部外包策略、強化其供應鏈管控:從供應鏈上解決庫存問題;戰略性拉攏供應商、打壓競爭對手以此獲得高端元器件的壟斷性購買,確保了其高端元件庫存的充足與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啟示
蘋果公司的輕資產模式以巨額現金儲備為主要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營運資金管理手段配合此模式,具體包括實施簡化生產和標準化零配件、聚焦供應鏈、極低的存貨儲備、極短的存貨周轉期、高額的營運資金儲備、將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等。有效的營運資金管理方式不僅促進了存貨等營運資金的高速運轉,促進了企業長穩快速發展,同時使得蘋果公司能夠集聚核心資金投入在研發、營銷、供應鏈再造等高附加值環節。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國順,黃金.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與價值鏈優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喬政.PPG輕資產運營的商務模式探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3]鮑盛祥,夏高杰.海爾集團輕資產運營策略分析[J].財政監督,2011.6.
[4]王翊,彭博.海瀾之家“輕資產”經營模式下的財務風險解析[J].財務與會計,2012.11.
[5]吳珊.蘋果公司盈利分析及經驗借鑒[J].中國商貿,2012.4.
[6]張莉.輕資產模式下的應收賬款管理[J].價值工程,2012.32.endprint
[提要] “輕資產運營”模式,即以輕資產撬動包括產品生產加工等“重資產”的經營方式。自21世紀初麥肯錫提出以來就受到全球企業的青睞,美國蘋果公司就是此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由于“輕資產運營”模式公司具有現金流高、資金周轉快、存貨與固定資產投資低等財務特征,因此這種營運模式對營運資金的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以蘋果公司為例,探討在輕資產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
關鍵詞:輕資產運營;蘋果公司;營運資金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1月8日
一、輕資產運營模式
對于什么是輕資產模式,學術界有兩種主流的看法,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低,流動資產尤其是現金類資產多;另一種觀點是輕資產模式的企業著眼于構建產品設計、品牌建設、營銷渠道、客戶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資產,并把自身不具備優勢或難以管理的業務環節運營交給合作伙伴,減少自身投資和管理成本。(魏祎、朱武祥,2010 年)輕資產運營有兩種典型的模式:原始設備制造商(OEM)模式和自主品牌制造商(OBM)模式。OEM模式指由采購方提供設備和技術,由制造方負責生產、提供人力和場地,采購方負責銷售的一種生產方式。OBM模式下的企業,除了加工環節,還包括廣告營銷、研發設計、采購物流、銷售網絡、財務支持等環節,以此獲得超額利潤和高附加的商業價值。這種輕資產模式本質上是企業的強大的資源配置、整合能力以及快速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并在現金流分布格局中,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無息占款且擁有更多的經營現金流。
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企業,通常都不進行重大的固定資產投資,或只投入少量的專有性固定資產,通過外包或租賃形式,杠桿利用其他企業的資源進行生產,自己則專注于研發、營銷和終端渠道銷售等這些高附加值環節。總的來說,“輕資產運營”是一種“低”財務投入、“小”資產規模、“輕”資產形態、“重”知識運用、“高”投資效益的企業發展模式。
二、美國蘋果公司輕資產特征
蘋果公司從成立到現在,由一家小規模美國本土企業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科技企業。2012年蘋果以股價、市值均再創歷史新高(6,211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公司在2012財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中披露:公司凈利潤116.22億美元,營運利潤153.84億美元,總營業收入391.86億美元,毛利率為47.4%,均大幅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而現金儲備則高達1,10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26億美元。蘋果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的財務結構呈現出典型的“輕資產”特征:
1、公司賬面上存在巨額現金儲備。根據穆迪投資者服務(以下簡稱“穆迪”)發布的報告稱,蘋果的現金儲備量達到1,370億美元,如果蘋果不修改與分紅和股票回購有關的政策,預計2013年底現金儲備將增長到1,700億美元。
2、流動資產很高。2001~2008年蘋果公司的流動資產長期占據了總資產的80%以上,2009年起蘋果公司開始購入長期有價證券,流動資產比重有所降低。
3、應收賬款與存貨比例很低。其中,應收賬款常年保持在10%以下,而存貨也始終控制在總資產1%邊緣上下浮動,最高值也不過為1.4%。
4、固定資產比例很低。2003年以前,固定資產始終保持在10%總資產左右的水平,2004年至2011年,固定資產與總資產比值平均維持在7%左右。
從上可以看出,蘋果公司的財務特征表現為:巨額的現金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很高,存貨和固定資產的投資低。
三、蘋果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下營運資金的管理方式
蘋果公司在上述“輕資產”模式下,對營運資金的管理主要從如下幾個方式進行:
(一)采取產品線簡化、零部件外包戰略
1、喬布斯接管蘋果之后,砍去了70%的產品和型號,以消費級-專業級,臺式-便攜兩條坐標軸劃分的四個象限,將蘋果電腦的產品式樣由原來的15個縮減至4個基本式樣,產品線的簡化和收縮極大地減少了零部件的種類和數量。
2、庫克(現任CEO)從1998年起對蘋果公司的制造、分銷以及供應鏈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全球范圍內將制造外包,使蘋果成為一家標準的“輕公司”,得以專注于研發和營銷;同時,關閉大量倉庫和國內配送中心,將零部件供應商安排在蘋果外包廠商的工廠附近。蘋果公司進行的產品設計、研發和生產部門協作工作大大提升了蘋果產品零部件的公用性,大幅降低了外包生產的管理難度。這些措施使得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蘋果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左右,應收賬款一直保持在總資產的10%以下,固定資產則逐漸下降到總資產的7%左右。
(二)掌控供應鏈并集中供應商以降低風險
1、蘋果公司憑借其巨額現金儲備掌控整個供應鏈,并通過如下方式來“網絡”和“鎖定”上游零件供應商以及代工廠商:(1)向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支付巨額現金預付款,戰略壟斷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和產能;(2)ODM(即,原始設計制造商)形式外包,統一原材料采購壓縮成本;(3)通過巨額訂單以及現金預付款,保證供應商在產能和生產安排上緊跟蘋果步伐;(4)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供貨風險;(5)專項資金支持具有技術優勢的小供應商初始投資,簽訂“優先供貨協議”。
2、蘋果在供應商的選擇上非常謹慎,嚴格控制供應商數量的同時又考慮了規避單一廠商供貨風險,一般只在關鍵零部件選擇兩家左右供貨商,蘋果公司“網絡”并“綁定”了供應商,壟斷甚至買斷核心零部件供應,設置了競爭壁壘和風險防護墻,提升了對代工廠商的議價能力。
(三)極低的存貨儲備和極短的存貨周期。自1997年起進行的重塑生產與庫存管理,為蘋果公司帶來了顯著的收益,1998年至2000年,蘋果公司存貨分別減少到7,800萬美元、2,000萬美元和3,300萬美元,存貨周轉天數分別降至21天、4天和2天。如表1所示,2001年至2011年間,蘋果公司存貨周轉天數一直保持在一周以內,且長期保持著領先行業標桿戴爾公司的優勢。(表1)
(四)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蘋果公司巨額現金儲備和正的自由現金流,不僅是公司價值的基礎,還是公司戰略性的財務安排:
1、蘋果公司的龐大現金,并非簡單存銀行,而是越來越多地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當中,有數據表明,利息收入等在2001年在利潤總額的構成中比重為5.38%,雖然2011年大幅減小到2%左右,但其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背景下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加權平均利率大幅降低,而“利息收入”絕對數金額則依然高達5.2億美元。驗證了蘋果公司CFO的說法,蘋果投資重點是資本保值,并集中于“短期而高質量的投資”。
2、借助巨額的現金儲備和自由現金流配合其全部外包策略、強化其供應鏈管控:從供應鏈上解決庫存問題;戰略性拉攏供應商、打壓競爭對手以此獲得高端元器件的壟斷性購買,確保了其高端元件庫存的充足與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啟示
蘋果公司的輕資產模式以巨額現金儲備為主要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營運資金管理手段配合此模式,具體包括實施簡化生產和標準化零配件、聚焦供應鏈、極低的存貨儲備、極短的存貨周轉期、高額的營運資金儲備、將巨額的現金儲備投入到短期投資和長期債券等。有效的營運資金管理方式不僅促進了存貨等營運資金的高速運轉,促進了企業長穩快速發展,同時使得蘋果公司能夠集聚核心資金投入在研發、營銷、供應鏈再造等高附加值環節。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國順,黃金.零售企業的盈利模式與價值鏈優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喬政.PPG輕資產運營的商務模式探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3]鮑盛祥,夏高杰.海爾集團輕資產運營策略分析[J].財政監督,2011.6.
[4]王翊,彭博.海瀾之家“輕資產”經營模式下的財務風險解析[J].財務與會計,2012.11.
[5]吳珊.蘋果公司盈利分析及經驗借鑒[J].中國商貿,2012.4.
[6]張莉.輕資產模式下的應收賬款管理[J].價值工程,201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