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擴招背景下本科教育改革思路探討

2014-04-10 15:23:40任淑榮
教育界·下旬 2014年3期

任淑榮

【摘 要】教育產業化以來,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科教育面臨的問題典型而復雜。本文通過闡述本科教育學生數量劇增、就業困難、師資和教育投入不足的現狀,分析其擴招、教育理念偏差、教學與科研的矛盾、發展與就業的矛盾和大學評估功利化的原因,提出了明確教育理念、加強師資建設和通識教育等改進措施,以期為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本科教育 擴招 教育質量 教育理念

上個世紀末,教育部出臺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到2010年,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適齡青年的15%。自此之后,高等教育開始急劇擴招。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科教育深受其影響。十幾年來,本科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一、本科教育現狀分析

1.本科學生數量迅速增加

表1顯示,1998年至2012年,我國本科生的畢業人數由596195人增長到3038473人,增長了410%,平均每年增幅超過13%。本科生在校人數由2611259人增長到14270888人,增長了447%,每年增幅接近11%。

從表1中可以看出,自1999年起,本科招生速度開始急劇加快,至2006年以后,速度趨于平穩增長。我國用了不到8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型到大眾型轉變。

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一方面可以普遍地提高民眾個體的文化水平和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適應中國經濟崛起的背景并為之做出貢獻;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形成了中國的高等教育市場,教育產業化帶來了教育質量嚴重下降的問題。

2.本科教育質量下降

2006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適當控制高等教育招生增長幅度,當年高校招生規模比上一年增加5%。這一比值大大低于業內人士的預期,成為迫使高等教育轉向內涵式發展的一個顯著標志。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這從另一方面確認高校擴招后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現實狀況。社會反映強烈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本質上是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結構與社會需求脫節,以及學生培養質量下降的反映。

3.師資力量、硬件設施和教育投入相對不足

我國本科院校數量自2001年起開始迅速增長,十四年間增長了幾近一倍。表2顯示,2007年到2008年增長尤快,一年增加了339所本科院校,增速達45.87%。但是,數量的增長并不代表學校質量的上升,很多多出來的本科院校是各種職業教育升格和院校合并而成。在擴招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中興起合并風、掛牌升格風,大專改本科,學院改大學,農業大學、理工大學開人文專業,綜合性大學的目標定為“研究型”。這種盲目的合并升格使高校喪失了原有的教學特色,也未能給予本科生高質量的教育。

從表2可以看出,十四年間,我國本科院校專任教師增加了687477人,增長了211%,平均年增幅略高于8%。相對于在校學生數11%的平均增幅,師資力量顯得不足。從圖1看出,自1998年擴招開始以后迅速增長,1999年以后生師比比值一直超過15。2001年到2003年,比值超過國家《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規定的“一般應使生師比不高于18:1”?,F階段,有些本科院校上課時一個教室坐滿一二百人,由一位教師授課的現象變得常見,很難保證高質量的教學。由于我國的本科院校生師比較高,師生之間緊密聯系的可能性降低,應有的親密關系難以樹立,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變成了單純的講課。

1998年,我國高等教育支出占教育總支出的20%,教育總支出占GDP的2.59%。從表3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高等教育生均經費支出十三年間增長了10050.02元,增長了71.83%,平均每年增速約為4.5%,遠遠低于我國1998年以來GDP平均每年9.2%的增速。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指標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要實現這一目標,預計到20世紀末完成。由于種種原因,這一目標一直沒有實現。

從圖2可以看出,1998年至2001年間,生均校舍面積連年下降,其原因是擴招使學生規模迅速擴大,學校基礎建設發展不及。2002年至2006年,生均校舍面積穩中有增,原因在于許多院校建設了新校區,遏制了生均校舍面積的下降趨勢。2006年以來,生均校舍面積又開始平緩下降,生均校舍面積下降到接近1998年的水平。

4.學生整體素質下降,就業困難

精英型到大眾型的急劇轉變要求本科教育招收更多的學生。招生數量上漲,使原來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景象一去不復返,近幾年常常聽到的新聞是高校生源不足。表1中,從1998年到2012年的十四年間,我國本科招生人數由767107人增長到3740574,增長了299%,平均每年增幅超過8%。在小學和中學教育進步緩慢的情況下,高等教育的急劇擴招必然使得生源整體質量下降。

雖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務市場的需求在上升,但市場的人才需求少于高等教育產出的畢業生供給,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就業成了難題。根據2012年3月的麥可思調查數據統計,201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0.2%,與2010屆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但是,從學歷層次來看,本科就業率沒有上升,大學生總體就業率上升主要是以高職高專拉動。這說明,高等教育大眾化產出的畢業生,尤其是本科生整體素質不能達到社會需求的標準。就業率的緩慢增長,本科生就業率的持平,意味著失業和待業人數的不斷累積。

就業困難,即是勞務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不平衡?,F狀是,一方面大量的本科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會對于高端技工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也就是說,市場需求的人才未能由高等教育的產出供給,而高等教育產出的人才卻沒有充足的勞務需求去消化,低端人才飽和,高端人才緊缺,高等教育不僅未能解決反而加劇此問題。endprint

二、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造成學生素質下降、師資力量相對不足、本科教育教育質量下降、就業困難等等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大學擴招,教育產業化

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我國的經濟增長減速。在時任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的建議下,政府開始將高等教育大眾化作為擴大內需的一個途徑,大學擴招由此拉開序幕并迅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從1999年的不到10%增長到2009年的24.2%,增長速度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急劇的擴招直接引起學生規模猛增、素質下降,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師資力量不足和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

2.教育理念偏差

“文革”以后,我國的教育理念在逐步演進。198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教育在于培養勞動者和人才;198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教育要培養“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社會主義人才;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教育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修改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此后一直延續到今天。

筆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理念雖則有變,卻始終圍繞著功利主義的倫理取向,教育的成敗、人才的培養都以是否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用為評判為標準。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中說道,“為我們的完美生活做準備,乃是教育所應完成的功能;一種教育課程是否合理的判斷,就要看這種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為準?!币勒仗岢霰尘?,即19世紀后期,工業時代正在發展,斯賓塞的理論應是側重于技能培訓,尤其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培訓。同樣是認為教育為生活做準備,教育學家梅貽琦對教育分而論之。他在《大學一解》中這樣說道:“大學期內,通專雖應兼顧,而重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他認為“通識為一般生活所準備,而專識為特種事業所準備”。筆者認為,在今天看來,職業技能教育(如高職專科學校)的目標應與斯賓塞的理念契合,重點在于專門技術培養,掌握謀生的工具。

至于本科教育,其理念應是杜威式的——美國哲學家杜威在《教育信條》中說道:“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生活作準備?!薄究平逃皇羌寄芘嘤?,不能像專業技校那樣對學生進行某種精深的技術培養,它應該更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其有充分發展條件,掌握獨立思考與汲取其他知識的能力。換言之,它應該給學生這樣一種能力,即在需要的時候,能較快地從一門學科轉移到另一門學科進行學習的能力。

現階段我國本科教育重視短期收益,以學生短期的就業和升學為衡量教育成敗的主要指標,而非以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個性成長。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本科教育的技能培養比不上職業技校,通識教育和終身素質教育又達不到自身應達到的水平,其教學質量是低下的。這也是之前述及,本科生就業率下降,反而不如高職高專的原因之一。教育是對個體的“文化”,應當為個體個性的發展提供基礎與可能,但我國的教育理念卻把個體發展的目標框定在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建設上,在既定目標的規范下,很難培養出個性解放、充分發展的人才。

3.教師科研與教學的矛盾

科研和教學本不矛盾,二者可以互相促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很早就為人認可并實踐。兩者在結合中產生、存在并發揮作用的正相關關系,在現代也為高等教育系統所認同。

但在目前特定的教育背景和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下,教師要花費工作中的大量甚至是全部時間來教學。這使得教師個人的精力不足,科研時間也一再壓縮。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師職稱和績效評定仍然強調以科研和學術論文為標準,本應重視的教學水平卻被忽視,這又強迫教師抓科研。在這樣的矛盾與壓力之下,研究生淪為學術民工,教師忙于職稱評定。對于剛剛進入高等教育的本科生來說,得到的教育質量低下也就不足為奇。

4.學生就業與發展的矛盾

當前,大多數學生求學的目的是畢業后能夠找個待遇不錯的工作。在此目的的引導下,學校哪些課程能為自己找工作積累砝碼,學生們便熱心于學習哪些課程,不能直接看到收益的課程往往聽者寥寥。各種從業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受學生熱捧即是典型表現。但從個人發展來說,在青年時期、本科學習階段,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接受通識教育也是必需甚至是更需側重的。

通識包含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公理、人情事理、事件的邏輯關系等。通識教育主要傳授具有普遍價值的知識,培養發展人的一般性能力。這種通識精神的建立,需要諸多學科的基本構建,例如歷史學、哲學、邏輯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等,它有助于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責任感和學習力的、全面發展的人的國家的公民。重視通識教育,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但是在短期就業與長遠發展中間找平衡點時,本科教育往往更重視能直接看到收益的短期就業。這是教育質量下降的原因,也是社會價值導向、大學排行功利化的結果。

5.大學評估體系功利化

我國多采用定量指標,很少是定性指標對大學進行評價。而且,在評價指標的設置上,人才培養和科研評價都采用規模指標,如學校的校舍規模、人員規模、論文數量、科研成果數量、博士點數量、科研經費額度等,關于質量評判的指標卻很少提及,如學生對于學校教育滿意度。教學質量這種軟性的、不易量化評價的因素極易被輕視。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大學的辦學重點。為了招生、科研經費、名譽等等,有的大學明知這種排名不合理,仍不得不費盡心思在硬性指標上下功夫,如大力追逐學生數量和學科數量的增加,以追求更好的排名。

三、本科教育改革思路

1.明確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

教育理念功利化、不明晰,過于重視短期收益,一方面想要培養具有通識素養的人才,一方面又短視地以就業率為重,這使得本科教育越來越類似于職業技校培養技工。但是在純粹的技術培養層面上,本科院校顯然又不如職業技校做得好。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首先明確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確立長遠眼光。“學校教育的價值標準在于它多大程度上激發了人們繼續發展的渴望,并在多大程度上為滿足這種渴望提供了有效方法。”筆者認為,本科院校教育,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個體自主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收到授之以漁的效果。endprint

2.加強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

過高的生師比是本科教育質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教師是一種專門從事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并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的事業。學生在本科求學期間,正處于完善并固化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引導作用十分重要。要改變本科教育質量低下的現狀,必須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科生的教師來說,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非科研。因此,本科生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僅是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教書育人的人才。

3.堅持獨立特色,不做同質競爭

在當前的大學發展中,不同層次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趨同,同質競爭。專業設置追求大而全,如理工科大學設置大量文科院系,完全不考慮學校的專業性質。

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并成為新浙江大學。學校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級別也更高。但是合校之后,杭州大學原有的明顯的文科優勢在新浙江大學中不復存在,實力一落千丈。當下的高等教育沒有很好地結合過去高校的教學特色,也沒有很好地繼承原有的文化底蘊,反而是在改革中逐步喪失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千校一律。這樣的同質化競爭不僅教不出合格的學生,也阻礙學校自身的發展。本科院校應堅持特色、發揮優勢,避免同質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長久發展。

4.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使學生了解社會文化,了解人生,有助于在本科四年內養成人格。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并重,比過早地進入單一的職業培訓更有趣也更有用。但現狀是,很多大學校園里的通識課程無外乎英語、計算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還有各種概論、欣賞課,廣泛性有余而深度不足。很多學生便把它們當作是專業主課以外的修飾,甚至是拿學分的便捷途徑。這使得通識教育走向了娛樂化、功利化的層面,未能起到應起的作用。在通識教育上,不僅要注重課程設置廣度,還要注重課程的深度,使學生在拿到學分之外學有所得。

5.完善大學評價機制

過多、過頻地進行大學排行、大學評估,會分散學校教學與科研的精力,擾亂其正常運行秩序。尤其是評價標準不科學,硬性評估指標過多,更會誘導學校為了追求排名而只重視評估指標涉及的項目,對學生的滿意度置之不理。因此,相關部門和學校自身都要找到一個評估的點,使得硬性評估指標和彈性評估指標達到平衡,以致從長遠發展角度能真正衡量大學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只有這樣,大學評估和排行才真正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承緒,趙祥麒編譯. 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0.

[2]張秀蘭(主編). 中國教育發展與政策30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72.endprint

2.加強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

過高的生師比是本科教育質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教師是一種專門從事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并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的事業。學生在本科求學期間,正處于完善并固化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引導作用十分重要。要改變本科教育質量低下的現狀,必須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科生的教師來說,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非科研。因此,本科生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僅是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教書育人的人才。

3.堅持獨立特色,不做同質競爭

在當前的大學發展中,不同層次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趨同,同質競爭。專業設置追求大而全,如理工科大學設置大量文科院系,完全不考慮學校的專業性質。

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并成為新浙江大學。學校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級別也更高。但是合校之后,杭州大學原有的明顯的文科優勢在新浙江大學中不復存在,實力一落千丈。當下的高等教育沒有很好地結合過去高校的教學特色,也沒有很好地繼承原有的文化底蘊,反而是在改革中逐步喪失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千校一律。這樣的同質化競爭不僅教不出合格的學生,也阻礙學校自身的發展。本科院校應堅持特色、發揮優勢,避免同質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長久發展。

4.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使學生了解社會文化,了解人生,有助于在本科四年內養成人格。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并重,比過早地進入單一的職業培訓更有趣也更有用。但現狀是,很多大學校園里的通識課程無外乎英語、計算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還有各種概論、欣賞課,廣泛性有余而深度不足。很多學生便把它們當作是專業主課以外的修飾,甚至是拿學分的便捷途徑。這使得通識教育走向了娛樂化、功利化的層面,未能起到應起的作用。在通識教育上,不僅要注重課程設置廣度,還要注重課程的深度,使學生在拿到學分之外學有所得。

5.完善大學評價機制

過多、過頻地進行大學排行、大學評估,會分散學校教學與科研的精力,擾亂其正常運行秩序。尤其是評價標準不科學,硬性評估指標過多,更會誘導學校為了追求排名而只重視評估指標涉及的項目,對學生的滿意度置之不理。因此,相關部門和學校自身都要找到一個評估的點,使得硬性評估指標和彈性評估指標達到平衡,以致從長遠發展角度能真正衡量大學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只有這樣,大學評估和排行才真正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承緒,趙祥麒編譯. 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0.

[2]張秀蘭(主編). 中國教育發展與政策30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72.endprint

2.加強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

過高的生師比是本科教育質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教師是一種專門從事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并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的事業。學生在本科求學期間,正處于完善并固化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引導作用十分重要。要改變本科教育質量低下的現狀,必須加強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本科生的教師來說,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非科研。因此,本科生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僅是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教書育人的人才。

3.堅持獨立特色,不做同質競爭

在當前的大學發展中,不同層次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趨同,同質競爭。專業設置追求大而全,如理工科大學設置大量文科院系,完全不考慮學校的專業性質。

1998年,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并成為新浙江大學。學校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級別也更高。但是合校之后,杭州大學原有的明顯的文科優勢在新浙江大學中不復存在,實力一落千丈。當下的高等教育沒有很好地結合過去高校的教學特色,也沒有很好地繼承原有的文化底蘊,反而是在改革中逐步喪失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千校一律。這樣的同質化競爭不僅教不出合格的學生,也阻礙學校自身的發展。本科院校應堅持特色、發揮優勢,避免同質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長久發展。

4.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使學生了解社會文化,了解人生,有助于在本科四年內養成人格。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并重,比過早地進入單一的職業培訓更有趣也更有用。但現狀是,很多大學校園里的通識課程無外乎英語、計算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還有各種概論、欣賞課,廣泛性有余而深度不足。很多學生便把它們當作是專業主課以外的修飾,甚至是拿學分的便捷途徑。這使得通識教育走向了娛樂化、功利化的層面,未能起到應起的作用。在通識教育上,不僅要注重課程設置廣度,還要注重課程的深度,使學生在拿到學分之外學有所得。

5.完善大學評價機制

過多、過頻地進行大學排行、大學評估,會分散學校教學與科研的精力,擾亂其正常運行秩序。尤其是評價標準不科學,硬性評估指標過多,更會誘導學校為了追求排名而只重視評估指標涉及的項目,對學生的滿意度置之不理。因此,相關部門和學校自身都要找到一個評估的點,使得硬性評估指標和彈性評估指標達到平衡,以致從長遠發展角度能真正衡量大學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只有這樣,大學評估和排行才真正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承緒,趙祥麒編譯. 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0.

[2]張秀蘭(主編). 中國教育發展與政策30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72.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67194亚洲无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在线网站18禁|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aaa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无码电影|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黑丝一区| 激情乱人伦|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人网站|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日韩a级片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草视频中文|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91偷拍一区|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伊人色在线视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天堂视频|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免费欧美一级| 在线无码九区| 在线色综合|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丝袜91|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亚洲三级色|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丁香综合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