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 鄭國璋
山西黑色旅游的SWOT分析及開發策略
李曉芳 鄭國璋
黑色旅游作為一種另類的旅游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旅游行業的一個新亮點。山西省有關黑色旅游的理論研究目前仍處于空白。本文通過對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的分析,提出適合山西黑色旅游開發的相關策略。
山西 黑色旅游 SWOT 開發策略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更勇于嘗試各種新鮮事物,對傳統的旅游方式和內容也有了更多層次的需求,在旅游界興起的紅色、綠色、白色旅游后,一種較為特別的專項旅游走進大家的視野——黑色旅游。目前,很多省市都大力開發黑色旅游,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山西發展黑色旅游的內外部環境,由此提出開發山西黑色旅游策略。
國外學者把對于旅游者去往與死亡、災難相關的地方進行游覽的現象用黑色景點、死亡旅游、不和諧遺產、病態旅游、黑色旅游等來描述,直到1996年John Lennon and Malcom Foley在提出的“黑色旅游”的概念,并于2000年在《黑色旅游:死亡(1996)與災難的吸引力》一書中,認為黑色旅游是前往以死亡、災難和暴行等為主題展開旅游活動的目的地進行游覽的一種現象[1]。此后大多數學者都以黑色旅游這一概念來闡述此類旅游事件。
國內學者對黑色旅游概念的研究也尚未統一,提出的黑色旅游概念也大多有局限性,比如國內學者李經龍,鄭淑婧(2006)認為黑色旅游是指到以死亡、災難、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劇發生地為主題展開旅游活動的旅游地進行旅游的現象[2],胡傳東,羅仕偉(2007)提出了黑色旅游的定義,即黑色旅游是指旅游者通過前往黑色事件發生地進行參觀游覽,或者對發生黑色事件情景的黑色旅游地進行參觀游覽,從而實現感受刺激、滿足好奇心等另類情感體驗的活動[3]。本文在胡傳東、羅仕偉兩位學者對黑色旅游的定義的基礎上進行延伸,指旅游者通過對黑色事件發生地進行參觀游覽或者通過對黑色事件情景的參觀游覽或參與體驗,并引起旅游者進行思考,從而達到受到教育目的的活動。
1.優勢分析。
(1)黑色旅游資源豐富。山西省有很多可以作為黑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的自然或人為災難遺址,比如戰場遺址等人為災難性黑色旅游資源為人們了解歷史、警示后人提供了素材;自然災害類黑色旅游資源可以增加旅游者對相關自然災害知識的了解,還可以使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地區的居民提高防范意識和應對災害的能力。另外,以山西省獨特的礦產資源為基礎,開發礦難事故為主題的黑色旅游,這是在開發黑色旅游時其他省市不能模仿的。
(2)大環境成熟。山西省作為一個旅游資源大省,各地旅游資源的開發都已經相對成熟,旅游基礎設施已相對完善,客源市場情況也在穩步增長,其中更有很多旅游地,比如大同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等旅游景點也是舉世聞名,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品牌實力和競爭力,在當前這樣一個旅游持續穩定發展的大環境下,可以帶動黑色旅游的發展。
2.劣勢分析。
(1)山西省對旅游業的重視仍有不足。近年來山西省提出以煤炭和旅游齊頭并進的政策,但在實踐中政府對旅游產業的地位仍沒有足夠重視,更不用說對黑色旅游的開發,在這個追求效益的年代,黑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大多以教育為目的,現階段能夠帶來的效益明顯不如其他旅游項目,因此得不到政府和旅游企業的重視。
(2)對黑色旅游宣傳不到位。山西省在對外宣傳時也甚少提及黑色旅游,對黑色旅游有興趣的旅游者主要通過網絡來了解它,經簡單實驗,當問及人們是否知道山西省的黑色旅游資源有哪些,大部分人都表示不知,只是猜測是否跟煤炭有關,這些都是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宣傳不到位的十足表現。
(3)沒有較完善的開發理論做指導。關于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開發方面的理論幾乎沒有,山西黑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也僅僅是追隨市場適時推出一兩條線路,卻沒有從深度上對黑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比如在2005年山西利用“黑色”煤炭資源,打造出一條有關黑色旅游的“礦井探秘游”[5];2007年某些旅行社針對山西黑磚窯事件推出了直面黑磚窯、黑工廠的“黑色旅游”線路[6];對黑色旅游的開發沒有完整的理論做后盾,不足以支持黑色旅游的繼續發展。
3.機會分析。
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機會:
(1)國家大政策有利于山西黑色旅游的發展。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需求開始向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黑色旅游逐漸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寵兒,黑色旅游在各省積極展開,在這種大背景下,山西省也可以趁勢大力發展本省的黑色旅游。
(2)以紅色旅游帶動黑色旅游。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山西省紅色旅游資源眾多,比如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等,在積極開發紅色旅游的同時大力發展黑色旅游,通過產品組合,帶動山西省黑色旅游的發展。
(3)山西省作為煤炭資源大省,黑色旅游的發展有其獨特的方面,圍繞著頻發的礦難事故,開發礦井探秘游,同時結合高科技的展現技術,普及煤炭知識,又可以組織旅游者下井親自當礦工,開發體驗游,使游客在體驗中獲得安全知識,感受生命的價值,積極發展不同于其他省市的黑色旅游。
4.面臨的挑戰。
(1)與傳統觀念相悖。黑色旅游可以滿足游客尋求刺激的心理以及其他特殊情感需求,起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但不可否認黑色旅游所展示內容有其陰暗的一面,并且與國人的傳統觀念相悖,人們是否愿意接受并積極地參與黑色旅游,這尚需要時間來證明。
(2)產品之間的替代性。旅游業競爭日趨激烈,黑色旅游產品和其他旅游產品之間存在著替代性,山西省其他旅游產品發展相對成熟,而黑色旅游產品尚未開發的情況下,如何使游客選擇黑色旅游是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要面臨的挑戰。
(3)與其他省市的競爭。現在很多省市黑色旅游的發展已小有成績,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就開發了很多相關的黑色旅游產品,紅色旅游發展較好的景區也帶動了黑色旅游的發展,山西省黑色旅游能否在這種情形下突圍而出,這也是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開發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1.山西黑色旅游開發策略——“色彩組合”策略。
在進行黑色旅游開發時,可以借助其他旅游形式,使黑色旅游得以很好地開發,在這里本文提出“色彩組合”策略。
(1)“黑+綠”組合開發策略。
山西省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很嚴重,在山西省發展黑色旅游的過程中,結合本地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組合開發,比如有著“原始森林生態博物館”的歷山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不少珍貴的南方種屬,如中國最大的暴馬丁香樹,還有我國最大的兩棲類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等,在開發黑色旅游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依據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建立煤炭博物館,使游客參觀博物館的同時,提高環保意識,而游覽歷山保護區也可以使游客學習到一些動植物知識,在游覽的過程中既放松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又學到了豐富的知識,使游客的旅程既有趣又難忘。
(2)“黑+藍”組合開發策略。
“藍”指湖泊、森林等旅游資源。人們提到山西省,大多數人都認為山西省是一個人文旅游資源大省,自然旅游資源很少,其實山西省自然類旅游資源甚多,比如恒山森林公園、五老峰國家森林公園等,還有汾河、漳河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壺口瀑布、娘子關瀑布等,都形成了山西省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在開發山西省黑色旅游時,結合這類旅游資源,使游客在觀賞完黑色旅游景點后,再到有山有水的自然類景觀中去,參觀黑色旅游景點的沉重心情在大自然中得以放松。
(3)“黑+紅”組合開發策略。
“紅”是指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歷史紀念地為資源的旅游,所謂“黑+紅”組合開發策略,即黑色旅游與紅色旅游組合開發的策略。從1937年中國共產黨進駐山西開始展開抗日游擊戰爭,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山西省的土地上留有大量的革命史跡,依托紅色旅游的發展,開發黑色旅游,使旅游者在紅色旅游中感受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黑+俗”組合開發策略。
“俗”指代民俗旅游資源,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可以考慮與當地民俗旅游相結合的方法。山西省還具有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資源,比如民居、飲食文化(酒鄉醋都、各類面食)、娛樂文化(戲曲歌舞、鑼鼓、社火等),黑色旅游的開發,可以豐富山西省旅游資源組合,給游客帶來新奇感,吸引更多的游客。
(5)“黑+雜”組合開發策略。
這里的“雜”主要是指其他形式的旅游產品即旅游方式。可以借發展黑色旅游的機會,從側面向游客宣傳生命的重要性,宣傳健康保健知識,使黑色旅游與其他形式共同發展。
2.山西黑色旅游開發載體。
在開發山西黑色旅游時,考慮到其本身的特殊性,我們在設計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時應該要注意緩解旅游者的心情,同時兼顧旅游地居民及旅游資源的保護,正確處理保護、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1)博物館展覽法。
在開發黑色旅游時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就是博物館展覽法,游客通過參觀博物館能夠重溫歷史,感受那個自己所未能經歷的時期所發生的事情,滿足人們的懷舊情懷,例如在珍珠港修建的“亞利桑那號”戰艦上的歷史博物館[7];而且通過博物館展示還能夠傳播防災減災的知識,使游客感受與自然頑強抗爭的精神,可以這樣認為,用博物館展覽的方法開發人文遺產類的旅游資源,幾乎成為一個潮流。
山西省在開發黑色旅游資源時也可以采用此種方法,開發時注重突出科普教育,比如針對一些自然災害類旅游資源開發的博物館可以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建造博物館,引進了先進的電子、聲光設備,讓游客從大型的LED屏幕可以自動轉換畫面,游客也可以自行點擊想要觀賞的畫面。針對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可以劃分為幾個板塊,主要為知識宣傳館(重點介紹各種災害的相關知識和自救知識等)、實物史料館(可以陳列與災害相關的各種藏品、遺物以及對重要事件和人物的介紹)、聲像館(通過播放事件發生時的實況錄像、災后報道、生還者的采訪、以及相關影視作品等再現歷史)、事跡展覽館(可以通過圖片、文字、雕塑來再現災難時的英雄事跡)等,各類博物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
(2)主題公園法。
開發黑色旅游很多成功案例中經常用到的就是主題公園法,這也是在開發黑色旅游資源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在開發黑色旅游資源時,圍繞發生的自然及人為災害為主題,建造災害主題公園。
山西省的黑色旅游資源豐富,在創建主題公園時,以災害資源為依托,選擇當地比較有代表性的遺址遺跡進行開發,主要可以劃分為監獄旅游、自然災害旅游、戰爭旅游,根據各類資源特點進行開發。黑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往往會帶有陰暗的一面,為了調動游客的心情,在設計災害類主題公園時,可以開發以下三類形式,第一類,開發游樂區類主題公園,這類公園適合于地震災害或者是戰爭災害類黑色旅游資源;第二類設計觀光區,通過建造各種災害景觀來重現災害場景,或者通過災害形成的各種地貌奇觀來吸引游客,比如襄汾泥石流遺址,還可以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作為賣點進行開發;第三類情景模擬區,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災害模擬實驗室,比如模擬戰爭場景,還可以通過話劇以及三維影像等,對歷史進行重現,增強人們的認知感以及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3)參與體驗法。
黑色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大多以博物館或主題公園形式展開,這兩種方法尚有不足之處,游客沒有親身體驗之感,在山西黑色旅游資源開發中,試圖將游客親身體驗作為開發的另一種方法來實行,比如開發山西省的礦井旅游,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一處設立煤炭博物館,分為幾大塊,一塊設立知識宣傳館,重點進行科普知識教育,通過圖片、文字、開采錄像等從對煤炭的介紹,到對煤炭的開采,銷售及利用做介紹;再一塊,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災害模擬實驗室,模擬礦難事故現場,使游客親自感受災難來臨時的心情,體會安全的重要性;除了建立博物館,游客可以親自下礦井進行體驗,做一天煤礦工人,感受煤礦工人的辛苦,獲得求新求奇的心理感受,并且開發系列產品,給游客的游覽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國內外都有關于黑色旅游開發的研究,但是山西省對黑色旅游開發的研究幾乎沒有,本文通過對山西省黑色旅游資源的研究分類,對山西發展黑色旅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且對開發山西黑色旅游提出了自己的拙見,希望對山西省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1]Lennon J,Foley M.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M].London:continuum,2000.
[2]李經龍,鄭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師專學報,2006,(10):109-112.
[3]胡傳東,羅仕偉.黑色旅游開發探索[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119-125.
[4]FoleyM,Lennon J.JFK dark tourism:HeartofDar knes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Heritagestudies,1996,(2):15.
[5]熊爭艷.煤炭大省山西掀起“黑色旅游”[EB/OL] .http://www.hebihuayi.com/m t13.htm.2005-4-29.
[6]潘蔥霞.“黑色旅游”線路推出成潮流[EB/OL].南都周刊.http://nbweekly.oeeee.com/Print/Article/214, 14,1694,0.shtm l,2007-6-22,12:00:32.
[7]孫金龍,徐峰.四川地震災區“黑色旅游”開發之探討[J].經濟論壇,2009,(10):85.
李曉芳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助教 碩士
鄭國璋 山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教授
(責編 樊 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