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虹

藝術簡介:
李云峰,字玉竹,號容世道主,1965年出生,陜西渭南人。現任國務院國資委監視(巡視員),中國榜書家學會和世界榜書家研究會秘書長。自幼受祖輩們的藝術熏陶,從小酷愛書法,在父親李永寧和張百成老師的教導下堅持每日臨池,后從師申龍友、傅嘉儀、吳三大等陜西書法名家,后受到劉炳森、啟功等書法大師的指導和教誨,既注重傳統臨摹,又博采眾長,富于創造。用筆剛柔并濟,結字嚴謹多變,以酣暢灑脫見長。特別是在蒙師張百成的口授心傳下,摹古涉今,于筆、于法、于理,深有感悟。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大展并獲獎。曾被授予“華夏杰出藝術家”、“世界藝術名人”等稱號。榮獲“中國傳統文化名人成就獎”和“千禧年藝術家豐碑獎”。
2014新年的一天,筆者有幸在一次活動中,遇見了正在專心書法創作的李云峰先生,只見他身著白裝,氣沉丹田,剛柔并進,一次潤墨,揮毫出了一幅形象而生動的獨字榜書。只聽旁邊一位老師說:“作品內含太極圖,且一字多形和一字多義,用太極纏絲運氣形意,使‘天、地、人、書合一,且‘身心、內外融合書法的‘精、氣、神、韻。可見其功力深厚。”
李云峰先生習字變化如云,端倪莫測。寫同一字,可以用不同風格去寫,或老辣遒勁、或俊朗挺拔;前者如松石、如虬龍暗藏云間,后者如新月、如風鳴九霄;所謂法無定法,胸中乾坤包攬萬象,筆筆有情、處處生意,按古書所記載的,藝術到了最高境界,一草、一木、一石,皆能成書。
研習太極氣功,心胸自然開闊明朗,揮毫潑墨自然蘊含著一股少有的豪氣。在與李老師交談中得知,他自幼習武,師從渭南市武術知名人士高玉寶。1986年在鄭州上大學期間,得到陳家溝門師的指導,開始習練陳氏八式太極拳,從此深深熱愛上太極拳,并有幸成為楊澄浦定式太極拳密宗第六代傳人;同年,受名師常平安在氣功和書法方面的指導下,逐入太極、氣功和書法的全面習練和創作。在文學、藝術修養方面,李云峰老師也體現出了過人的造詣,其作品中融合了跨界文化的元素和內涵。從1987年起,李云峰老師就提出了太極、氣功和書法三者融合的創意型書法——太極行意書法。
李老師講到,太極行意書法創作有四部曲:洗筆調墨四體松;預想字形精思凝;神氣貫注全息動;賞心悅目樂無窮!其書寫過程對“意”的要求有了新高度,在“意”的作用下去調神、調心、調息。它與傳統書法的最大區別在于可以不講究筆法、布局甚至章法。共同點是節奏、韻律與一氣呵成。太極行意書法是“道”的體現,更注重養生益智。太極行意書法不是雕塑,卻有雕塑的造型意象,充滿力度感、立體感,能“離紙而立”,視覺效果強烈;太極行意書法也非音樂,卻具有音樂的節奏感、韻律美;太極行意書法更有別于戲劇,但有戲劇的敘述語言、運動感,展示了生命的風采。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這時的太極行意書法活動,已完全由單純的書寫運動,升華為一種精神愉悅和人格完善活動。
黃土高原濃厚的文化藝術積淀使李老師的書法藝術充滿了秦腔一般的厚重與粗獷;著名的西安碑林,則是他得天獨厚的創作源泉。我國的書法藝術,自商代以來,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之所以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是因其代代繼承,代代創新,代代與時俱進的結果。太極行意書法,正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兼收并蓄,以創新為旨,造就了李云峰先生鮮明的個人風格。
借用著名書畫鑒定專家單國強先生對李老師的評價:“修煉與展示的是一種太極文化,它通過太極拳進入了一種更為和諧的人生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