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學院藝術系 725000)
沃爾夫岡·阿媽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年)奧地利作曲家、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大師,也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為世人留下了極其寶貴和豐富的音樂遺產。
莫扎特一生共創作了54首音樂會詠嘆調,其中包括36首女高音曲目、9首男高音曲目、1首女低音曲目和8首男低音曲目。
《偉大的精神,高貴的心靈》是莫扎特在1789年為Louise Villeneuve創作的三首詠嘆調中的第二首。她曾在Cimarosa的歌劇《I due Baroni di Rocca Azzurra》(《藍色城堡的兩個男爵》)的間奏曲中作為插曲演唱。曲詞是Giovanni Palomba所作。其內容是敘述一位女子不滿她情人對她的態度而表現出的憤慨。雖然她仍然保持著忠實,但她卻希望對他進行報復。

段落 引子 主題樂段 變奏一 變奏二 變奏三 變奏四 尾聲小節起始1—15 16—37 38—48 49—72 73—85 86—129 130—150調性bB bB F C C F bB F bB bB bB
這首作品為變奏曲式,結構較為復雜多變,由一個主題樂段和四個變奏樂段構成。
引子(1—15小節),4/4拍,Allegro,bB大調。
主題樂段(16—37小節),4/4拍,Allegro,bB大調。主要由三種不同的主題組成,主題一(16—19小節),主題二(20—23小節),主題三(24—28小節),整首樂曲可以說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展開并發展的。
變奏一(38—48小節),調性由F大調轉為C大調,主要采用了主題樂段中的第二和第三個主題加以發展變化而來。
變奏二(49—72小節),調性由C大調——F大調——bB大調——F大調,由主題樂段發展變化而來。
變奏三(73—85小節),bB大調,主要采用主題樂段中的第二主題。
變奏四(86—129小節),4/4拍,Allegro assai,bB大調,主要采用主題樂段中第二和第三主題。
尾聲(130——150小節),bB大調。
《偉大的精神,高貴的心靈》這首音樂會詠嘆調技術難度不大,音域適中(c1——g2),從技巧上來講容易掌握,并且采用了女高音音色中最為漂亮的一段音域,尤其適合中級程度的學生演唱。通過演唱這首作品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歌唱通道和樹立正確的歌唱觀念。
歌曲開始為15小節的鋼琴伴奏,小快板,隨后進入主題樂段,第一句“Alma grande e nobil core le tue pariognor disprezza ”在演唱時需注意在打開喉嚨的基礎上保持積極的歌唱狀態,氣息要平穩、流暢,要表現出主人公對情人不滿的情緒。
接下來的這句屬于這首詠嘆調中比較難唱的樂段,絕大多數同學在演唱這句時總是感到力不從心,呼吸僵硬,音準也不是很好。在演唱時,需注意“pa”字上八拍的延長,在穩定喉位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做到聲音、位置、氣息三方面的高度統一,特別是對氣息的控制,要想唱好這句平時在練習當中可多做一些跳音練習,訓練好橫膈膜的張力與彈性對演唱好這句很有幫助。
作品中出現的大跳音程,在演唱時要注意保持喉位的穩定,聲音位置要保持統一。從高音跳到低音時,需注意保持聲音的高位置,在演唱時不能有下臺階的感覺,當從低音跳到高音時,絕不能在演唱時有往上夠,往上找的感覺,要盡可能的把兩個音保持的同一個位置上,喉嚨要打開提前為高音做好準備,呼吸要給予相應的支持。
這首作品速度較快,在語言上要多下功夫,一定要先熟悉歌詞,每一句都要提出來單獨練習,對母音的發音要做到準確到位,喉頭位置、聲音位置、呼吸各方面都要協調一致。
要想演唱好這首音樂會詠嘆調,還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協調與統一:
莫扎特作為古典時期的音樂巨匠,他的音樂淳樸優美,具有明朗、樂觀的素質,常常被譽為“永恒的陽光”,他的音樂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在演唱莫扎特的音樂會詠嘆調時必須嚴謹、規范、不能太過于隨意,音色上要做到干凈、圓潤、飽滿、通暢。而在聲音共鳴的處理上,則要保持聲音的高位置以獲得頭腔共鳴,聲音的位置越高,獲得的頭聲成分也就越多,音質當然就更優美。當今中外歌唱家都認為:“誰獲得了頭聲,誰就能永葆歌唱的青春”。
氣乃聲之本,良好的歌唱需要氣息的支持。不同的旋律需要不同的氣息運用與支持,在旋律快速進行的部分要唱的連貫而不拖沓,在旋律大跳的部分要唱的平穩而有節制,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做到聲音與氣息的良好配合。既不能緊張也不能完全松懈,在快速、密集與跳進進行的音程時要有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力,使聲音在氣息的流動下演唱。
這首音樂會詠嘆調速度較快,在演唱前做好相應的案頭工作十分重要,對于任意改變速度與力度是不可取的,演唱時不能為了炫技而隨心所欲的改變裝飾音也不能隨意的變換節奏。偉大的歌唱家卡魯索曾經說過:“速度是音樂的生命”。在演唱時一定要把作品根據作曲家所處的年代以及作品的特定情境下認真推敲、研究。
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內容豐富、旋律優美,是聲樂演唱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選擇。通過對其作品的演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同時也可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喻宜萱.喻宜萱聲樂藝術[M].華樂出版社,2004.
[2]李晉瑋 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華樂出版社,2003.
[3]喻宜萱.關于莫扎特的五首女高音詠嘆調——聲樂教學備課札記[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01).
[4]張琳娜.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在演唱和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探索,2007(03).
[5]于萍麗.莫扎特女高音音樂會詠嘆調《你有一顆善良忠誠的心》(K. 217)音樂分析——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的教學價值[J].黃河之聲,2012(05).
[6]王嚴.關于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的分析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