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趙 斌 (嘉興學院設計學院 314000)
一座城市可以沒有圖書館,可以沒有體育場,甚至可以沒有商場和公園這樣的公共建筑,但是卻少不了小小的窨井蓋。它是城市里最不受人關注,但也是城市里最不可缺少的“零件”。它以龐大的數量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牽系著家家戶戶的生活,滿足城市發展的基本功能需求。當人們滿足基本功能需要之后務必會追求其形式上的美感,從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窨井蓋文化。
我國早期的窨井蓋可追溯到民國時期的老窨井蓋(如圖1)。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的發起人高松,曾經在南京的中華門外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窨井蓋,后來經過考證才發現這幾個窨井蓋不僅僅是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用上有線電話的南京人人的見證者,也極有可能是我國做古老的窨井蓋了。雖然窨井蓋種類繁多,有市政、自來水、雨水、污水、電纜、消防等,在我國也很難找到別具一格的窨井蓋。放眼望去滿

圖1 民國窨井蓋特點
相比國內傳統的窨井蓋,西方一些歐洲國家的窨井蓋可謂是“千姿百態”。聰明的歐洲人充分挖掘了窨井蓋在功能和形式上的作用,讓普普通通的窨井蓋扮演著多面的角色。在歐洲城市里面很多窨井蓋都標有區別功能類別的字樣,而且可以說是革命性改變的是他們將一些公共設施、街區、景點等標牌融入到街道的窨井蓋上,不僅可以方便人們到達目的地,還美化了一個城市市容。對于那些廢舊的井蓋,也會被從新設計再利用,供人參考成為一道獨特的城市景觀。在一些小區甚至有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涂鴉”美化窨井蓋,大大改善小區形象的同時也拉近了鄰里關系。值得一說的是歐洲十國的城市里令人意想不到的地上風光,各色各樣的,獨具創意的窨井蓋絕對是不可不看的一道景觀。(如圖2)

圖2 歐美窨井蓋特點
日本的窨井蓋獨具匠心。在日本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個村莊每個地方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窨井蓋,其設計的圖案也是五花八門,據說在日本有1540種圖案互不重復的井蓋,以至于在日本尋找不同圖案的井蓋也成為一項旅游趣事。日本井蓋的圖案大多是采用花草、樹木、市花市樹作為圖案,另外,動物、鳥,以及名勝美景、歷史故事也常被做為設計題材。作為歷史名城的大阪是賞櫻的熱門地,大阪最具特色的井蓋(如圖3)上描繪的就是櫻花怒放的盛況,在配以神韻靈活的小鹿更顯生機勃勃。在追求圖案形式美的同時,他們并沒有忘記窨井蓋在功能上面的發掘,不僅滿足了井蓋最基本的功能外,還挖掘出更多讓你意想不到的用途。比如消防栓的井蓋(如圖4),上面刻有消防隊員的卡通圖案。不同的花紋還有利于明確各行政主體的管轄范疇。市和區、町各級別政府管理的下水道,在井蓋上分別采用市花、區花、町花,一旦需要維修,立刻就能識別責任主體。除了圖案的設計出類拔萃外,日本在設計井蓋造型上也是頗有造詣,在很多國家,井蓋是城市的一大噪音源,因為井蓋和路面貼合不緊,使得車輛壓過井蓋時會發出難聽的噪音。但是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制造商改進了井蓋的造型,將原來的圓柱形改成了圓錐形,又將厚度方向的垂直面改成一定傾斜角度的斜面,這樣增強了與路面的吻合度,成功減少了了噪音。

圖3 大阪城市窨井蓋

圖4 日本其它窨井蓋
中國文化深受幾千年中庸思想的影響,崇尚自然,注重“天人合一”,浸透著濃厚的倫理價值觀念與生命象征意味。西方現代設計則更突出科學精神,注重創新,注重對外部世界因自身個體化的需求不斷擴大而產生的創造力。然而,中國人并不是缺乏“個性”,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和而不同”體現中國追求的“和”并不是無原則的折中主義,而是各設計元素之間對立統一的最高境界。為何當代中國越來越缺乏創新,設計千篇一律,窨井蓋文化的中外差異源于中外的設計思維、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差異,是傳統文化的差異。當代中國城市窨井蓋的設計幾乎沒有設計感,僅僅只是滿足簡單的功能要求,單調乏味、千城一面,或許它只是個城市公共設施的一個小部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國外的設計專業比較健全,國民素質較高,他們對一個小小的窨井蓋的設計也是創意無限、起到裝飾與功能、美學與實用的結合,讓人尊敬。
中國窨井蓋所用材質大部分是鐵、水泥等材質,鑄鐵井蓋特點是堅固、成本高,防盜性差,但由于其承載力高、耐用,現今仍被大量使用。水泥井蓋成本低、防盜性高,但重量大,壽命短,開啟不方便。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中國也開始使用復合材料。在相對發達的西方國家大部分使用新型復合材料的窨井蓋,防盜性高、抗壓強度大、綠色環保等特點。國外目前一般采用復合窨井蓋都是SMC復合材料,BMC復合材料逐漸被淘汰,并且國外窨井蓋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生產,驗收。美國在窨井蓋上安裝電子監視器,英國在窨井蓋刻上負責者的名字。日本各行政主體的管轄范圍的窨井蓋花紋圖案都采用不同的處理,而中國城市窨井蓋的材料和制作工藝一直都比國外落后。
當代中國城市的建設無非就是圈地造物、修路建橋,在越來越快的城市化進度下,人們很容易忽略城市窨井蓋的存在,人們往往當它是堵住路面窟窿的蓋子。在這樣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人們往往沒有耐心去注重細節,因此做出來的東西粗糙,凸顯不出品質。放眼國外,在一個相對成熟的城市中,他們窨井蓋創意可謂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環保節能,堅持可持續發展。
縱觀中外對窨井蓋的態度,我們得出相應的結論,國外的人們關注生活細節、品質、以人為本、做到可持續發展,環保能源等。中國處于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的不足,中國的窨井蓋就好比城市的褲襠拉鏈,功能意義上的遮羞,談不上任何圖案的審美或是功能上的延伸。窨井蓋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征,做好這個基礎的也就看出這個城市的好壞,是否真正為人民服務,為百姓造福。由此看來,對窨井蓋的從新設計是必要的。放眼望去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缺的不是歷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缺少一個深度挖掘細節的態度。倘若人們在對窨井蓋的設計時,將窨井蓋與歷史文化、設計創新等上面多一些思考,比如將路標、市樹、市花等應用到窨井蓋上更能促進一個城市的和諧發展。再深入的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窨井蓋的設計當中,鐫刻著城市的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公共服務功能,還能促進文化傳承,將窨井蓋做成一個城市的名片應該是我們的目的。
[1]克利夫·芒福汀,陳貞,高文艷.國外城市設計叢書-綠色尺度[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黃崴. 窨井蓋設計:創意與功能的定位考察——從城市規劃的文化品位視角[N].上海:上海商學院學報,2008.
[3]王宇.淺談中西設計思維之間的差異[J].鄭州:美與時代(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