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雪|文
這些年來,隨著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一些大型骨干企業優勢逐步減弱,競爭力下降,給國企工會工作帶來了新困難與挑戰。新形勢下,企業職工按工作性質分類比較多,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群體,讓工會面對的對象變得復雜;我國的人口紅利已基本消失,而我國還處于制造業大國地位,這樣就造成了員工的流動增加,缺口大。具體到企業,就是目前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在下降,對自身的保護意識在增強,這樣會造成員工和企業之間形成較多嚴峻的對立面,此時,就需要工會認真做好紐帶作用,使員工認識到工會的作用,把工會作為靠山。
職工隊伍工種分類多,使工會所要面對的對象變得復雜。隨著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從管理到技能再到一般的操作人員,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群體,尤其崗位環境、經濟待遇有了明顯差距。主要有:一是經營管理者群體,工資高,獎金高;二是工段級管理人員或崗位負責人,此類人的特點是占有企業主要的技術和管理崗位,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這些人具有高流動性的特點,是管理起來非常困難的一類;三是普通操作工,他們是企業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也是企業人數最為龐大的群體,他們要通過具體勞動獲得工資。由于崗位環境不同、操作技能不一、工資待遇有偏差,這些人的不滿情緒最重,不論是崗位工作方面還是報酬方面,管理也比較困難。四是企業的外協人員,雖然有專門的單位管理,但流動性非常大,也給管理帶來了困難。
同類企業職工收入差距拉大,職工歸屬感差,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近兩年,隨著個體企業的不斷興起,他們靈活的管理方式以及年薪制高額工資,像磁石般誘惑著大企業中有一定技術的人員;富士康等企業地進駐,又讓基層熟練操作工那類盼望高收入的基層職工蠢蠢欲動,職工從思想上缺乏歸屬感。
而作為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具體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職工。普通職工并不理解公司的經營發展困難,而是認為自己從事體力勞動卻沒有得到相應報酬,使這部分人的不滿情緒增加。
面對新形勢下的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緊張局面,也是黨政對工會的迫切要求,職工對工會的熱切期盼。工會應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具體的應對措施。
富士康可謂聞名遐邇,不僅是因為該企業的發展速度快、規模大、知名度高,更在于他的員工福利和工資均高于一般企業一籌,許多懷揣著致富夢想的年輕人甚至以進富士康為榮??墒牵l生在2012年9月富士康山西工廠的“千人斗毆”事件以及10月份鄭州工廠的罷工事件,雖然富士康方面表示:對于一個超百萬人的公司,要想人人都知道公司制度,人人都理解公司,這個基本做不到。并將此次事件定性為“溝通不暢”所造成的“微觀層面管理問題”,這顯然有些避重就輕。因為,正如有媒體報道的那樣,此次事件“是富士康除要求工人在節假日加班外,還向工人提出新的、異常嚴格的標準,但富士康事前卻并未給予相應的技能培訓,這直接導致工人幾乎無法生產出滿足標準的產品。”可見,管理者的傲慢與不尊重甚至違法侵害員工的合法權益,才導致“集體罷工”。所以,在企業管理中,應做到:
第一,要夯實工會工作的群眾基礎,要在建立工會工作制度上下功夫。
工會干部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當好員工參與管理的代言人,當好員工合法權益的維護人,當好員工信賴的“知心人”,使員工認識到工會的作用,把工會作為靠山。工會干部在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改革、獎懲制度制訂過程中,應及時、充分地反映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努力使職工的意愿和要求體現在決策之中,搞好與職工群眾關系的協調。工會干部要對困難職工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必須樂于為他們排憂解難,及時把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搞好與職工群眾關系的協調,還必須主動做解疑釋惑的工作,對職工提出的一些沒被采納的意見或職工不理解的決策,要及時說明原因,取得職工的理解。對部分職工一時理解不了或有過激言行的,要耐心說服,但絕不能放棄原則,甚至做出違背政策規定的事。
第二,提高依法維權的能力。
工會工作千條萬絮,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履行維權的職能。首先,在企業工會工作中,既要把維護職工經濟利益作為基本的工作,同時還要大力加強職工文化教育。其次,要將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與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統籌考慮。當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工會組織要挺身而出;當職工生活遇到困難時,工會要為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
第三,要在依靠職工在開展工會活動上下功夫。
工會工作給人的印象是一項搞活動、揚文化、護權利、促建設、保民生的工作,是一項有聲、有色、有形的工作,是一項贏榮譽、爭頭彩的工作。作為工會要想有所作為,除了做好經常性的工作任務之外,還要盡可能地展示出特色和亮點,使整體工作出彩。

在開展“讀書節”活動中出彩。認真籌建“職工書屋”,進一步完善內部設施,定期開放,并組織職工開展讀書活動,經常性組織職工撰寫學術文章、文學創作等活動,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借助在激烈的比賽活動中為工會工作贏得精彩;從開展技能活動中出彩,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視女工工作,依法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組織女職工參加培訓,提高女職工素質,關心、支持女職工干事創業的氛圍,并通過廣泛開展女職工的評先表彰活動,引導女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
第四,提高社會協調能力。
從工會層面說,要把握好工會工作的全局與局部的關系,通過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面上工作,通過局部工作的創新,實現工會全面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要處理好工會與黨組織的關系、工會與行政的關系、工會內部與工會外部的關系、工會與職工群眾的關系。
一要搞好與企業黨組織之間的關系。黨組織對工會組織的領導,是工會組織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也是工會干部正確行使權力的根本保證。因此,工會干部就要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領導,緊緊圍繞企業黨委在每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黨委感到工會組織是企業工作的有力助手。同時,工會干部要主動加強與黨組織的信息交流,把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以及工會工作的有關情況和自己對各類重大問題的見解向黨組織匯報,爭取得到黨組織的理解和支持。二要搞好與行政部門關系的協調。工會與企業行政是相互支持、合作的平等伙伴關系。工會干部要與行政搞好互助合作關系,讓它感到工會組織是行政的有力臂膀,工作離不開工會。同時,又要站在職工群眾利益的立場上,與行政平等協商,據理力爭,積極維護職工利益。利用工會活動的時機,邀請行政領導參加,增進彼此間的理解和溝通,為工作上的支持與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工會組織要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廣泛發動和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發明創造、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積極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與此同時,還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把職工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反映給行政領導,特別是有關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與行政領導及時進行協商,尋求解決途徑。
作為企業工會要實實在在為職工做好服務工作,讓職工切身體會到工會組織的關心和溫暖,提高企業歸屬感,增強競爭制勝的信心,看到企業發展的希望,從而以高昂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