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晟
我與財政監督的親密接觸
●羅 晟

結束了三年的農村掛職鍛煉,2013年5月我被調入湖南省長沙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工作。在長沙市財政局呆了14年,卻是第一次走進財政監督工作,從2013年5月初至9月底,5個月的財政監督工作經歷,感受良多。肆意激揚的文字也許能逞一時之快來表達這段時間的感受,但用樸實的語言將我與財政監督接觸的多個“第一次”經歷娓娓道來,或許更能深刻地表達財政監督的引人入勝。
初來乍到新單位,我有八字箴言應對——“多看多問多做少說”。財政監督工作的本質之一是合法合規性審查,因此,學習熟悉法規規章是開展監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法律規范源于生活,又是對生活規則的高度概括,法規條文背后的淵源、目的和現狀等,僅從字面難以透徹把握,因此不恥多問,不僅僅是表明一種態度,更是熟悉工作、融會貫通的一條捷徑。
身邊的領導同事亦師亦友,不管我所提的問題有多淺白,他們總是你一言我一語地搶答補充,情真而意切,其樂也融融。俗話說 “光說不練是天橋把式”,而財政監督實踐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開展監督檢查。2013年5月15日,我第一次受命帶隊開展對長沙某市直單位的專項檢查。這個納入年度計劃的檢查,仿佛為我量身打造,因為檢查對象人少、工作單一,正適合我這個監督檢查的“初哥”用來練手“長經驗”。
如何開展監督檢查?財政部、省財政廳以及市局等諸多文件,如《財政檢查工作辦法》、《長沙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工作規程》等都對此作了相關規定,但“紙上讀來終覺淺”,通過解剖被查單位這個“小麻雀”,結合對其他檢查案卷的學習,我對檢查工作有了更加直觀、條理的認識。借此機會,我對檢查過程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僅以個人的粗淺經驗供分享。
第一階段:定方案送達檢查通知。方案和通知有范文參考容易擬定,難點在收集信息了解檢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和預先熟悉檢查的政策依據。對于單位的基本情況,我認為有四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近年來是否有過其他部門開展過類似檢查;二是單位的性質和執行的會計制度;三是是否下設機構,其財務是否獨立核算;四是是否有非稅收入,是否納入了收支兩條線管理等。至于檢查的政策依據,我特別制作了《財政監督法規規章統計表》,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通用類,包括監督檢查、處理處罰、財會制度、預算管理、非稅管理、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等;二是專項類,比如農村義務教育、鄉財返還、國土收入等。以國土收入子類為例,通過學習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使用管理檢查情況與整改要求的通知》,我從中找出了18個有關國土收入使用管理的專項文件。
第二階段:到單位開展現場檢查。這一階段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擺正姿態,開展檢查要嚴肅認真但不能頤指氣使。檢查人員不是欽差大臣,也不能甫一進場就做出有問題推定。二是要耐心細致,盡量做到現場檢查沒有遺漏。離場前檢查組可以簡單碰下頭,相互檢查單位提交的資料是否齊全、檢查底稿的內容是否有缺失。
第三階段:開見面會通報情況。主要是反饋檢查情況聽取意見,見面會應請財政對口業務處室參加,這一階段的難點是撰寫檢查報告討論稿。檢查報告通常由基本情況、發現的問題、意見或建議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鍵在前期調查和資料收集,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為基礎,第二部分是報告的重點?!鞍l現的問題”以檢查工作底稿的記錄為主要依據,但不是對底稿內容進行流水式抄錄,而要對記錄的問題進行分析,分門別類,用簡短精練的語言概括并作為同類問題的小標題;敘述問題要客觀、具體,要找準可以認定違法違規的法律條文,一般來說是先專項類后通用類,再根據法規效力的不同,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規范性文件的順序進行取舍。
第四階段:核報告下達處理意見。《財政檢查工作辦法》規定了不同檢查情況的不同處理方式,而在做出檢查處理意見前,財政部門需要對檢查報告進行復核。為此,我專門制作了《財政檢查審理審查意見書》,以便檢查組成員、財政處室以及相關領導在表上簽署意見,明確檢查處理的方式和意見。
第五階段:理資料完成案宗歸檔。如何快捷地將繁多的資料進行整理歸檔?我自制了《財政檢查案卷歸檔表》,初步建立了相對固定的資料整理框架,歸檔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基本情況”,注明了檢查對象、時間范圍、處理意見、檢查組成員等要素,另一個是 “歸檔資料”,列表式標明了檢查通知、檢查處理、審理審查、被查單位資料、檢查工作底稿等5個方面近20項資料。
2013年5月,財政部樓繼偉部長在聽取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匯報時提出,財政監督工作要轉型,要把工作重點放在預算編制與執行監督和過程控制上。為落實樓部長指示精神,湖南省財政監督檢查局決定在全省各地州市開展一次財政監督工作轉型調研。
接到調研任務后,我先是感到畏難,而后覺得這是深入思考財政監督工作的一個契機。人多數時候是懶散而被動的,只有當重擔壓肩的時,逼迫才能成為一種前進的推動力。收集資料,與局各處室局屬各機構交流征求意見,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完成了調研初稿,對財政監督的現狀、發展等有了更多的了解。
財政監督轉型是當前財政監督工作的重要課題。強調財政監督轉型,從直觀來看是財政監督工作的現狀與期望要求有差距,《財政部門監督辦法》明確財政監督要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相結合,而當前的財政監督工作主要側重于事后檢查。從生存發展需要來看,當前的財政監督在事后檢查上與審計監督、紀檢監督存在工作交叉和重疊,如何突出財政監督的特色,形成互補,這是財政監督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其切入點就是依托財政管理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先天優勢,實行監督關口前移,強化源頭監管,提高監督的時效性、有效性。
財政監督要融入財政管理過程中,協調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的關系就成為財政監督轉型的關鍵。財政監督究竟是作為一種外置式檢查糾錯手段,還是嵌入到管理流程中作為一個必經環節?以預算編制的“二上二下”程序為例,財政監督的介入點具體在哪個環節比較合適?這也是值得思索的一個問題。管理學有一種觀點,在管理流程上每增加一個節點,實際工作中增加的程序、手續不是簡單的加一,而很可能是成倍的增加。因此,如何實現財政監督恰到好處地融入財政管理工作中是轉型的關鍵所在。
財政監督工作轉型,不是徹底摒棄或否定之前的工作,而是事前審查、事中監控和事后檢查齊頭并進,監管并舉。按照“財政大監督”的理念,在區分審核審批與檢查職能的基礎上,將分散到財政各業務處室各機構的檢查職責,統一到財政監督專職機構,在獨立或與審計、紀檢等部門合作開展對外檢查時,真正實現《財政部門監督辦法》提出的“統一歸口管理、統一組織實施”。同時,有機整合財政監督機構和績效評價機構的力量,建立包括績效目標設置、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績效評價工作質量、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在內的完整統一的財政績效監督體系。
我與財政監督工作接觸時間并不長,但感觸十分深刻。第一次審視這份職業,第一次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第一次深入思考轉型問題……在財政檢查中學習印證書本知識的喜悅,經歷監督工作考驗的痛并快樂,種種情緒匯集,好一段短暫而必將受益無窮盡的奇妙之旅!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財政監督檢查局)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