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兩棲戰艦的家族中,“美國”級是最新的一級,以美國自己的國家之名來命名一級兩棲艦,似乎可以看出美國人對這一型兩棲戰艦給予了怎樣的期望。
美軍最新兩棲攻擊艦“美國”號完成驗收海試
據報道,美國海軍最新型兩棲攻擊艦“美國”號2014年1月31日在密西西比州完成驗收試驗。在驗收中,美國海軍檢查委員會對該艦的所有主要系統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和評估,包括作戰系統、推進、通信、導航、任務系統和航空能力。驗收試驗的圓滿完成表明該艦接近交付。
此前,“美國”號于2012年10月20日舉行了命名儀式。美海軍作戰部副部長馬克·弗格森上將在儀式上表示,“‘美國’號的入役,將使得美國海軍陸戰隊更加強大,機動性更強。”據悉,這艘編號為L H A- 6兩棲攻擊艦全長2 57米,靈活機動性更強,適應多種軍事任務,可應對全球范圍內的各種事件。同時,它可以作為美國海軍“前沿存在”的力量和跨國海上遠征部隊的旗艦。此外,該艦也是第四艘命名為“美國”的軍艦,母港在圣迭戈。
據悉,“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是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達4.4萬噸。美國級最大特點就是裝備有F-35B隱身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空中打擊能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強。與此前的兩棲攻擊艦不同,“美國”號沒有為登陸艇預留船塢甲板,無法通過氣墊登陸艇的方式直接向登陸海灘投送坦克,但它極大擴展了機庫的空間。
“美國”號的典型配備包括10架F-35B垂直降落隱形戰斗機、12架“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8架A H-1Z“眼鏡蛇”攻擊直升機、4架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4架MH-60S“海鷹”搜索救援直升機。如果需要,它最多還可攜帶25架F-35B戰機,作戰能力甚至超過了一般國家的航空母艦,堪稱“不是航母的航母”。
報道稱,“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最多搭載17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和1060名船員。美國海軍計劃分階段建造10艘同級艦艇。“美國”號服役后,預計將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多種作戰提供空中支援,包括大規模作戰時執行強行進入任務,將成為美軍未來執行海上戰略的主力。
“美國”號戰力超越中型航母
相關報道指出,美國海軍在20世紀90年代對自己的兵力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其中一個變化就是將兩棲作戰編隊升級為兩棲打擊群。兩棲打擊群除了擁有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等兩棲艦艇外,還納入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和攻擊核潛艇等裝備。而“美國”級的出現讓兩棲打擊群的打擊能力進一步增強,F-35B組成的艦載機聯隊,壓制一般國家的空軍幾乎沒有任何問題,特別是它的隱身能力,結合兩棲攻擊艦的機動性能,可以讓美國在需要的時候對需要的地點發動隱身攻擊。
從目前公開的圖片來看,“美國”級的整體布局與“黃蜂”級相同,基本上就是“黃蜂”級的放大版,主要變化是采用了更長、更寬的甲板以便容納尺寸更大的艦載機。“美國”級的甲板上有6個起降點,其中4個可以起降V-22傾轉旋翼機。滿載排水量達4.5萬噸,吃水增加到9 米左右。“美國”級的機庫在正常情況下可停放8架F-35B戰機,為了騰出內部空間,取消了之前“塔拉瓦”級和“黃蜂”級上面的塢艙,雖然擴大了機庫面積,但也就無法使用LCAC氣墊登陸艇,失去了投送M1A1主戰坦克這樣重型裝備的能力。不過,這屬于削減經費的無奈之舉,因此有可能為后繼艦艇再增加塢艙,以便投送LCAC登陸艇。
據相關資料,“美國”級常規模式下飛機搭載方案是:6 ~10架F-35B、12架MV-22、4架CH-53K重型運輸直升機、8架AH-1Z以及2架MH-60特戰直升機,數量接近40架。如果是制海模式,全部搭載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那么可搭載25架F-35B,這個數量與一般的中型航空母艦大致相同。
考慮到F-35B的隱身能力、先進航空電子及機載武器,其空戰及對地攻擊效能遠高于目前各國普遍裝備的三代作戰飛機,這樣“美國”級戰力遠遠超過了一般國家的航空母艦。
美軍擬2017年在兩棲攻擊艦上搭載F-35B
據報道,F-35B“閃電”II型聯合戰斗機有望在2015年前達到初始作戰能力,并部署到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同時16架F-35B戰斗機有望在2017年裝備到“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并隨之赴亞太地區執行任務。F-35B戰斗機具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力,而具有巨大飛行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將成為首個部署這種四代機的戰斗平臺。
為了滿足F-35B戰斗機的部署條件,“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分別于2011年10月和2013年8月進行了海試,并將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港完成最后階段的船體改造工作。
美國兩棲作戰分隊指揮官、海軍上校恩里克·羅斯介紹稱,“黃蜂”號的改造涉及多個方面,如飛行甲板鋪設了耐熱的熱離子涂層,以滿足F-35B起降的要求,改造了移動天線以及其他上層建筑,以防止干擾飛機發動機,提升了艦上的電氣化服務,并安裝了內部任務規劃空間。
羅斯同時還透露,為適應F-35B戰斗機的部署,美國所有的大型兩棲攻擊艦都將接受類似的改造,在建的2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號和“的黎波里”號也將進行相應修改。這兩艘新型兩棲攻擊艦設計時,即以空中作戰為重點進行了優化。“美國”號預計2014年初交付;“的黎波里”號則將于2018年交付。
大型兩棲艦搭載F-35 B戰斗機作戰的關鍵是指揮與控制系統。為提升F-35B的作戰能力,需要對海軍下一代戰術海上網絡系統、海軍綜合海上網絡和企業服務系統、協同作戰能力系統以及數據鏈等通信系統進行升級。
2011年10月3日,F-35B首次在美軍“黃蜂”號兩棲登陸艦上進行了降落試驗。F-35B戰斗機是F-35戰斗機系列的短距/垂直起降版本,專門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研制。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會部署日本還是菲律賓?
據報道,美國目前在日本至少常駐有1艘兩棲攻擊艦。2012年4月9日,母港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駛入位于日本長崎縣美國海軍佐世保基地。“好人理查德”號在與該基地的同級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舉行交接儀式后,自此正式部署在佐世保基地。
據悉,佐世保的兩棲攻擊艦是為了向敵區派出駐沖繩美海軍陸戰隊登陸部隊,而于1992年首次部署在日本的。此次接替“埃塞克斯”號部署日本的“好人理查德”號,和它的前任一樣,都屬于美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超過4萬噸。
此外,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蘇比克灣的部分美軍設施,也已經悄然恢復到“隨時可供使用”的狀態。報道說,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就加強美軍駐扎該國談判一事公開表態稱,美菲雙方“幾近達成協議”,而這意味著美軍重返菲律賓海空軍基地常駐即將成為現實,南海局勢也因此增添新的變量。《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深入菲律賓蘇比克灣實地探訪后發現,美軍重返并常駐菲律賓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表面上看,戒備森嚴的小蘇比克灣是菲律賓的海軍基地,事實上卻是美國海軍秘密的潛艇偵察基地。這個不允許菲律賓本國軍人入內的海軍基地存在已經有3年時間,常年駐有美軍太平洋潛艇部隊的一艘偵察潛艇。當地一名商人說,“美國人甚至挖空了小蘇比克灣的兩個小山頭,好供偵察潛艇隱蔽。這些潛艇專事對南海的偵察。”此外,美軍還在小蘇比克灣基地內設有2座遠程偵察雷達,其指向同樣是中國軍隊駐扎的南海多個島礁。
與菲律賓軍政關系密切的菲律賓大學政治學教授拓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美軍不僅早就重返并常駐小蘇比克灣,還悄然重返克拉克空軍基地,“主要是偵察飛機和運輸機”。“阿基諾總統還悄悄向美軍開放了全國近25處機場和海軍基地,確保美軍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能自由進出。”拓宋表示:“這種力度比當年美軍常駐蘇比克和克拉克兩大基地還要大。”
責任編輯:安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