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建背景
1941年12月,日本海軍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使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到毀滅性打擊后,日本海軍取得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日軍同時又大舉入侵南洋,攻占菲律賓,以菲律賓為基地的美國亞洲艦隊失去基地,被迫南撤,在荷屬東印度群島海域與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派駐南洋的軍艦會合,支撐著這一帶的海上防線。1942年初,四國在這一海域的軍艦以荷蘭海軍少將杜爾曼為指揮官,組建為一支聯合艦隊。由于英語中“美國”的、“英國”的、“荷蘭”的和“澳大利亞”的(Amer ican-British-Dutch-Australian)四詞第一個字母分別為A、B、D、A,因而這支聯合艦隊被人們簡稱為ABDA艦隊。
ABDA艦隊擁有9艘巡洋艦和26艘驅逐艦,以巴塔維亞和索拉巴加為基地,是當時同盟國在南洋惟一的海上武裝力量。
首戰報捷
戰爭初期的形勢對ABDA艦隊極為嚴峻。美國海軍兩洋作戰,重點放在大西洋,太平洋艦隊新敗,元氣一時難以恢復,故美海軍在太平洋戰場短期內只能防御為主,進攻為輔,以保證中途島-薩摩亞-斐濟- 澳大利亞海上交通線的暢通為主要任務,無力西進。英國海軍既承擔著拱衛英倫三島和海外殖民地的重任,又正為打破德國法西斯對英國本土的海上封鎖而與德國海軍激烈廝殺于大西洋、北海,自不久前“威爾士親王”和“卻敵”號被日本擊沉后,再也無力增援遠東。荷、澳兩國的海軍力量本來就有限。日本則憑借其海上優勢,組成兩支強大的混合艦隊,分別從東西兩頭插向東印度群島。因此,盡管ABDA艦隊作為一支臨時組建的聯合艦隊,在語言、通訊、射擊技術、戰術配合諸多方面都需要一個協調統一的過程,本不宜立即投入戰斗,但面對日本海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它只得孤軍應戰,為保衛東印度群島而與日本海軍對壘于大洋。
第一次交鋒發生在1942年1月24日的夜晚。當夜,一支龐大的日本護航船隊在望加錫海峽傍岸錨泊。岸上,荷蘭人撤離時焚燒的油箱火焰正熊;日船輪廓在火光映照下清晰可辨。ABDA艦隊的4艘老式驅逐艦,乘著夜幕的掩護發起攻擊。它們開足馬力朝著日本船隊沖去,用大炮和魚雷擊沉3艘運輸船、1艘巡邏艇后安然撤離戰場。這次海上交鋒是1898年美西戰爭以來美國海軍水面艦艇在太平洋進行的第一次戰斗,它的勝利(雖然僅僅是微小的勝利)對正在努力恢復的美國海軍及對正在南洋苦戰的盟軍的士氣,無疑起了激勵的作用。
但是,戰爭初期強弱異勢,這一海戰的小勝利并未能削弱日本入侵東印度群島的勢頭。隨著日軍逼近爪哇島,ABDA艦隊血戰的日子到來了。1月底,日軍轟炸機大批出動,轟炸了爪哇機場,摧毀機場設施,炸毀飛機多架,削弱了同盟國在東印度群島的空中力量,繼取得制海權后又取得了制空權。
ABDA艦隊被迫在缺乏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對抗日海軍。2月4日,ABDA艦隊的4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企圖攻擊望加錫海峽的日軍登陸部隊,與護航的日本艦隊展開了一場激戰。日海軍在艦炮猛烈轟擊的同時,還出動艦載飛機,對A BDA艦隊進行俯沖轟炸和掃射。由于沒有空中掩護,ABDA艦隊各艦只得曲折航行以規避日機的空襲,并以密集的防空火力予以還擊。交戰中,美國巡洋艦“馬勃爾赫德”號被炸彈命中而受重傷,喪失戰斗力(戰后勉強駛回美國西海岸修理)。美國巡洋艦“休斯敦”號的后炮塔被敵彈掀翻,艦上人員傷亡慘重。其余艦只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杜爾曼見不能取勝,主動率部隊撤退。這一仗因
沒有空中保護,ABDA艦隊吃了不小的虧。
2月27日,杜爾曼得知一支龐大的日本船隊正開往爪哇,乃率ABDA艦隊所存的全部精銳—重巡洋艦“休斯敦”號(美)、“埃克塞特”號(英)、輕巡洋艦“偑思”號(澳)、“爪哇”號(荷)和“德·魯伊特爾”號(荷),以及9艘驅逐艦,離開索拉巴加基地,前往攔截。這支日本船隊有41艘運輸船,載運著日軍入侵爪哇的登陸部隊和所需軍用物資,由日海軍的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護航。從軍艦的數量、噸位、裝備看,兩艦隊的兵力大致相等,但日軍掌握了制空權,艦隊維修狀態良好,官兵精力充沛;ABDA艦隊卻得不到空中保護,各艦普遍需要徹底檢查,官兵久戰疲憊,雙方兵力實際上差距相當懸殊。杜爾曼一心想給日本運輸船隊毀滅性打擊,以阻止日軍進攻爪哇島。爪哇海上,戰云密布,一場惡戰勢在必然。
激戰爪哇海
爪哇海戰由日艦率先打響。當ABDA艦隊接近日本船隊時,日本一巡洋艦首先用8英寸大炮在3萬碼的最大射程打了一個齊射,意圖攔截。ABDA艦隊立即予以還擊,一場殘酷的海戰即在爪哇海上展開。剎那間,空中炮彈呼嘯,海面水柱高濺;艦上火光閃爍,碎片亂飛;水兵們頭戴的鋼盔被強大的爆炸氣浪吹落,在甲板上到處亂滾。由于硝煙太濃,有時對射的雙方竟然互相失去目標。杜爾曼幾次試圖避開日艦沖入日本運輸船隊,都因日艦的拼死糾纏而未奏效。激戰多時,ABDA艦隊漸處劣勢:2艘英國驅逐艦、1艘荷蘭驅逐艦被擊沉,薄裝甲的“ 埃克塞特”號巡洋艦被一發8英寸大炮的炮彈擊穿船舷,鍋爐間的主要蒸汽管道損壞,船速陡然降為7節,喪失機動能力,不得不與日艦脫離接觸,奉令駛回基地。日艦施放出成群的魚雷,ABDA艦隊忙于規避,陷于混亂。日本驅逐艦也被ABDA艦隊發射的魚雷擊沉1艘、擊傷2艘。
夜幕降臨,日艦收兵回護運輸船隊。杜爾曼也率余下的戰艦轉移,打算尋找戰機繼續攻擊日本運輸船隊。ABDA艦隊的行蹤為日本偵察機發現,日機投放照明彈,測出其船位,并迅速將這一情報通知了日本艦隊。日本艦隊立即出動,乘夜偷襲ABDA艦隊。半夜,日艦突然向ABDA艦隊發起攻擊,ABDA艦隊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爪哇”號巡洋艦首先被魚雷擊中,火光籠罩全艦;驅逐艦“路易斯”號也緊接著中彈多發,傾覆海底。日本軍艦發射的一發發魚雷,劃過黑暗的波濤,在海面犁出道道痕跡,死亡的幽靈在浪尖上跳蕩。杜爾曼見形勢危急,不顧他所在的旗艦“德·魯伊特爾”號被日艦纏住,毅然命令各艦盡速脫離危險,不必停下來冒險搶救落水人員,也不用管他。“休斯敦”號和“佩思”號邊打邊走,撤離戰場。“德·魯伊特爾”號巡洋艦卻在激戰中被日艦魚雷命中,沉沒于爪哇海,杜爾曼與344名荷蘭官兵隨艦殉難。
脫離危險的“休斯敦”號和“佩思”號兩巡洋艦也只多存在了一天。28日,日軍在爪哇島西部的萬丹灣登陸,由4艘戰列艦、5艘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組成的海軍混合編隊為56艘運兵船護航。當夜,缺少彈藥、嚴重失修的“休斯敦”號和“佩思”號在企圖通過巽他海峽時,闖進日本運輸船隊。“休斯敦”號和“佩思”號乘敵不備,搶先發起攻擊,沖過去就打,混戰中,日艦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放魚雷,好幾發魚雷命中己方船艦。這一仗日本運輸船隊被擊沉1艘,還有3艘也嚴重受創,不得不搶灘擱淺。在日本巡洋艦“三隈”號、“最上”號和數艘驅逐艦的圍攻下,“休斯敦”號和“佩思”號無法脫身,最后的時刻也到來了:“佩思”號前機艙被一發魚雷擊中,艦身癱瘓,被日艦的火炮擊毀。“休斯敦”號被日艦強烈的探照燈光柱所籠罩,遭受到一次又一次嚴重的打擊。魚雷鉆進后機艙爆炸,輪機人員全部犧牲,艦速一下子降到15節;2號炮塔被敵彈直接命中,熊熊燃燒的火焰高過艦橋……航速越來越低,終于完全停止運動;海水由彈洞涌入,艦身向右舷傾斜得越來越厲害。全艦官兵都清楚,死神已降臨到他們頭上了,但殘存的幾門還可發射的炮仍然向日艦繼續怒吼。終于,“休斯敦”號—這艘被ABDA艦隊官兵愛稱為“爪哇海上飛來飛去的魔
鬼”,為敵人一再宣稱已被擊沉的重巡洋艦,帶著累累彈痕葬身于爪哇海的萬頃波濤中,全艦1064名官兵只有368人生還,艦長魯克斯與戰艦一同沉沒。
全軍覆沒
ABDA艦隊主力覆滅后,死神緊接著又找上ABDA艦隊的最后一艘主力巡洋艦“埃克塞特”號。3月1日,傷病纏身的“埃克塞特”號與2艘驅逐艦西撤,遭到4艘日本重巡洋艦的攔截。日本航空母艦“龍驤”號所載之飛機也飛臨戰場助戰,協助日艦進攻“埃克塞特”號。“埃克塞特”號巡洋艦進行了它最后的戰斗,帶著殘破的身體沉入了海底,2艘驅逐艦同時罹難。短短幾周內,ABDA艦隊便全軍覆沒于爪哇海,同盟國在東印度群島海域的海軍力量被根除,日本完全控制了南洋一帶海面,3月9日爪哇島被日軍占領。
ABDA艦隊雖然全軍覆沒,但其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致贊揚,在世界海戰史上寫下了值得驕傲的一頁。美國國會在授予“休斯敦”號巡洋艦的獎狀上表彰該艦:“多次受到重創,仍能自救自助,重返戰場。最后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與敵人戰斗到底。”這樣的評價對于包括“休斯敦”號巡洋艦在內的整個ABDA艦隊,同樣是適用的。
責任編輯:劉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