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型核潛艇是一種采用核動力推進,以各種常規彈頭的潛射戰術武器為主要武器的戰術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是核潛艇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其主要執行為彈道導彈潛艇、航母戰斗群或海上機動編隊掃清航道、戰略戰役偵察、海上護航及破壞敵方交通線等任務。
雙管齊下的攻擊型核潛艇裝備策略
根據潛艇搭載潛射武器的不同,攻擊型核潛艇可分為魚雷攻擊型核潛艇、巡航導彈攻擊型核潛艇和多用途攻擊型潛艇。按照這種分類,印度在20世紀80年代向蘇聯租借的C-I級巡航導彈核潛艇K- 43號算是其海軍裝備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在本專題系列《定海神針——“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一文中提到,印度在續租K-43號潛艇因蘇聯解體等原因被迫擱淺后,其決定在C-I級潛艇基礎仿造國產攻擊型核潛艇(ATV艇),后來印度又將定位于攻擊型核潛艇的ATV艇調整為彈道導彈核潛艇。
與彈道導彈核潛艇相比,攻擊型核潛艇難度相對較低,因此許多國家在研制核潛艇時都是優先研制建造攻擊型核潛艇,攻克核潛艇關鍵技術之后才會適時研制建造難度更高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但也有一些國家“不走尋常路”,如法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在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發展順序上優先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法國和印度之所以優先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緣于兩國極為重視和迫切想要擁有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增強本國的二次核反擊力量。根據相關信息,印度“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服役之后,印度將適時啟動國產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工作,潛艇建造數量為4~5艘。
由于國產核潛艇在研制和建造過程中問題不斷,為了盡快讓海軍擁有核潛艇,并為未來“殲敵者”級潛艇培養核潛艇官兵,印度在續租K-43號核潛艇擱淺之后仍沒有放棄向俄羅斯租借核潛艇的想法。蘇聯解體后,陷入困境的俄羅斯大肆向外國出售可出售的武器,剛好此時俄羅斯造船廠停放著一些因資金匱乏未完成建造工作的核潛艇,這讓印度再次看到了租借核潛艇的希望。經過長時間的談判,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最終達成協議,由印度提供資金完成“阿庫拉”2級攻擊型核潛艇K-152號艇的建造工作并租賃該艇(俄羅斯命名為“海豹”號),租期為10年,整個合同的金額6.5億美元。2011年11月中旬,K-152號潛艇正式交付印度海軍,印度將其命名為“查克拉”-2號,潛艇于2012年4月4日正式入編印度海軍。“查克拉”-2 號潛艇的入役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六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該潛艇也成為印度海軍裝備的第二艘攻擊型核潛艇。
北方“獵豹”游向印度洋
印度向俄羅斯租借的“查克拉”-2 號潛艇屬于俄羅斯“阿庫拉”-2級攻擊型核潛艇。“阿庫拉”級核潛艇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的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項目編號為971,主要用于替代V-3級攻擊型核潛艇?!鞍炖奔墲撏гO計工作在1976年展開,1981年首艇“阿庫拉”號開始建造,1984年下水,1986年開始服役?!鞍炖奔墲撏г诤罄m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了多個改進型型號,包括“阿庫拉”-1級改進型、“阿庫拉”-2和“阿庫拉”-3級等多個改進型潛艇?!鞍炖奔墲撏Э偣步ㄔ鞌盗繛?5艘,其中“阿庫拉”-1級潛艇7艘、“阿庫拉”-1級改進型5艘,“阿庫拉”-2級潛艇3艘。目前,約有10艘“阿庫拉”級潛艇服役于俄羅斯海軍,俄海軍在2001年接收最后一艘“阿庫拉”-3級“獵豹”號潛艇后就再也沒有接收新的后續潛艇。據悉,該級潛艇有2艘已經退出現役,2艘可能被封存或正接受現代化改裝,1艘租借給印度。
“查克拉”-2號潛艇艇長110.2米,型寬13.6米,水面排水量為8450噸,水下排水量13400噸。潛艇采用了小長寬比的短粗水滴形艇體線型,艇體表面光滑均勻,沒有多余的突出物,有利于提高潛艇水動力性能和降低潛艇的流體噪聲。艇首設置了可收放的首水平舵,潛艇中部設置了一座三元流線型圍殼,尾舵為十字形尾舵,垂直面上安裝了紡錘形導流罩,用于容納拖曳線列陣聲吶的收放裝置。潛艇裝備了一座OK- 650型壓水堆,堆熱功率為190兆瓦,與之配套的是1臺OK-7型蒸汽輪機,軸推進功率超過36兆瓦,潛艇此外還裝備了2臺0K-2型渦輪發電機和2組DG-300型柴油發電機組,每個機組功率為750千瓦。該級潛艇采用單軸單槳推進,螺旋槳為7葉大側斜低轉速螺旋槳。潛艇水面最高航速12節,水下最大航速35節。“查克拉”-2號潛艇采用雙殼體艇體結構,耐壓艇體采用低合金強度鋼,艇內劃分為7個艙室,儲備浮力高達30.1%。潛艇安全工作深度為520米,極限深度為600米。
在電子設備方面,該潛艇裝備了Vspletsk型作戰情報指揮系統,可以通過計算機統一搜集處理傳感器獲得的信息,解算多批目標運動參數、顯示戰場態勢、完成射擊諸元計算并控制武器攻擊目標。“查克拉”-2號潛艇裝備了先進的水聲探測系統,MGK-540型綜合聲吶系統是最主要的水聲探測系統,包括MTK-540艇首主/被動聲吶、“鯊魚腮”艇側陣聲吶、“黑蠣蛇”拖曳陣列聲吶,MTK-540艇首主/被動聲吶在被動工況下對水面艦艇的作用距離可達到60~80千米左右,在主動工況下可以對距離35千米左右的目標進行精確定位;“鯊魚腮”舷側陣聲吶沿著艇體兩側縱向布置,采用被動工作方式,提高潛艇對艇體兩側的態勢感知能力;“黑蠣蛇”拖曳陣列聲吶是一種低頻被動聲吶,其最大探測距離可達100千米。
俄羅斯海軍裝備的“ 阿庫拉”-2級潛艇設置了4具533毫米和4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而租借給印度“查克拉”-2號潛艇沒有設置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8具魚雷發射管的口徑都是533毫米,因此可推測“查克拉”-2號潛艇沒有裝備65型650毫米尾流自導重型魚雷及SSN-21巡航導彈等只能由口徑為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武器。根據以往“阿庫拉”-2級潛艇裝備的潛射武器來看,“查克拉”-2 號可搭載53-65型尾流自導魚雷、SS-N-15反潛導彈、SS-N-16反潛導彈及不同型號的水雷。按照俄羅斯慣有的做法,上述兩種反潛導彈應該沒有出口到印度,那“查克拉”-2號潛艇可能只配備了魚雷和水雷,其攻擊能力弱于裝備俄海軍的同型號潛艇。
隱蔽性是潛艇的重要特性之一,對于水下航行的潛艇來說,潛艇隱蔽性主要指聲隱身。“查克拉”-2號潛艇作為“阿庫拉”-2級潛艇家族中的一員,自然也擁有“阿庫拉”-2級潛艇出色的水下隱蔽性。“阿庫拉”-2級潛艇在研制建造過程中對潛艇艇體線型、潛艇附體、推進系統等進行了精心設計,結合采用浮筏減振、聲學覆蓋層、管路減振降噪等綜合減振降噪措施,潛艇的流體噪聲、機械噪聲和螺旋槳噪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據稱該級潛艇輻射噪聲大概在110分貝左右,低于海洋環境噪聲(三級海況),賦予潛艇出色的水下隱蔽性,有利于提高潛艇的生存能力及作戰能力。
“查克拉”-2號潛艇進入印度海軍之路并不平坦。2004年雙方協議規定俄將在2007年向印度交付該艇,但該艇到2007年才下水接受測試工作。2008年11月,正在接受海試的“查克拉”-2號潛艇第一、第二隔艙間的自動消防系統意外啟動,釋放大量氟利昂有毒氣體,造成20人死亡和22人受傷。潛艇海試工作一推再推,費用也從6.5億美元上漲至9億美元,直到2011年年底才交付給印度海軍。
“查克拉”-2 號潛艇作為世界先進的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它的加入對于印度海軍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及戰術意義。該潛艇的交付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壯大印度海軍水下潛艇力量。具有水下續航時間長、隱蔽性好、攻擊能力強等優點的“查克拉”-2號潛艇可進一步提高印度海軍的水下作戰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印度海軍整體作戰能力?!安榭死?2 號潛艇是印度建設水下核潛艇力量戰略的重要一環,在國產“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入列之前,該潛艇將成為訓練平臺,為逐步壯大的印度核潛艇力量提供充足的專業人員。印度核潛艇設計人員很可能會對“查克拉”-2號潛艇進行細致的研究及測繪,這對印度國產攻擊型核潛艇的研制建造大有裨益。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在成功租借第一艘“阿庫拉”級潛艇之后,印度和俄羅斯對租借第二艘“阿庫拉”級潛艇展開了長時間的談判。2013年印度“辛杜科什”級“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的爆炸事件重創了印度海軍潛艇力量,為了緩解印度海軍潛艇力量的困境,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了有關租賃俄羅斯核潛艇的建議。據印度政府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將為此投入600億盧比(約9.72億美元)向俄羅斯尋租第二艘“阿庫拉”級潛艇。據悉,印度尋租的第二艘“阿庫拉”級潛艇為未完成建造工作的“Ibris”號,該潛艇屬于“阿庫拉”-1級潛艇,在尺寸、電子設備等方面和“阿庫拉”-2級潛艇有一些差別,目前該艇已經完成60%的建造工作,一旦雙方達成協議,“Ibris”號潛艇可在未來幾年內加入印度海軍。
印度國產攻擊型核潛艇發展初探
目前關于印度國產攻擊型核潛艇發展的信息非常少,但可以確認的是,攻擊型核潛艇對印度海軍的吸引力依然不減,由于租借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在數量方面無法滿足印度海軍未來要求,研制建造國產攻擊型核潛艇勢在必行。對于已經基本掌握彈道導彈核潛艇設計建造技術的印度來說,研制難度更低的攻擊型核潛艇不存在太大的技術困難。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負責人薩拉斯瓦特2010年曾經向媒體宣稱,研制建造攻擊型核潛艇對于印度來說是沒有困難的。他還表示,目前沒有獲準建造攻擊型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惟一區別就是武器及潛艇的尺寸,在設計、整合等方面,二者技術差別并不大,所以一旦政府決定建造攻擊型核潛艇,相關機構可隨時開工。
對印度來說,其研制建造核潛艇的策略比較靈活:第一種是在國產“殲敵者”彈道導彈核潛艇基礎上,在俄羅斯的技術幫助下,按照攻擊型核潛艇的性能特點和戰術用途進行修改;第二種是在俄羅斯的技術幫助下,設計一款全新的攻擊型核潛艇;第三種是在法國的技術幫助下,在“殲敵者”級潛艇基礎上發展(可能性較低)出攻擊型核潛艇;第四種是在法國的技術幫助下設計全新攻擊型核潛艇;第五種是加入法國和巴西攻擊型核潛艇項目,以巴西攻擊型核潛艇為藍本發展攻擊型核潛艇。第一和第三種策略在技術風險、降低成本及研制周期等方面優勢,第二、第四和第五種策略可以擺脫“殲敵者”潛艇的技術束縛,研制更符合攻擊型核潛艇技戰術特點的潛艇。
綜合多方面信息,目前印度更傾向于在“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基礎上研制國產攻擊型核潛艇。這樣可推測印度國產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在6000噸左右,屬于大型攻擊型核潛艇,在艇體線型和艙室結構等方面會按照攻擊型核潛艇技戰術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潛艇應該會配備包括艇首主/被動聲吶、舷側陣聲吶、拖曳線列陣聲納等聲吶在內的綜合聲吶系統,潛射武器包括魚雷、水雷和潛射反艦導彈??紤]到近年印度海軍致力于將對陸攻擊型巡航導彈集成到潛艇上,國產攻擊型核潛艇也可能裝備“布拉莫斯”或“無畏”對陸攻擊型巡航導彈,以提高潛艇的多用途作戰能力。
結 語
通過租借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的方式,印度如愿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攻擊型核潛艇,這也讓印度成為了世界上第六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租借攻擊型核潛艇只是印度的權宜之計,研制建造國產攻擊型核潛艇才是印度的最終目標。目前印度國產攻擊型核潛艇仍處于研制之中,其“廬山真面目”相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責任編輯:安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