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后花園武林路皇后公園
以前你問上海人都到哪兒淘貨,百分之八九十的年輕人會說華亭路,同理,說到杭州淘貨,大家直指的“淘貨點”是武林路,但這都是過去。隨著平價大牌店一家接一家的開,好像每個人的品位都變得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了,我懷疑現在還有人記得淘貨的樂趣嗎?那種從上百個櫥窗走過,從數千件衣服里突然找到一件夠特別、夠代表“你”、品質好、價格還便宜的驚喜,最重要的是當它得到別人贊許時,你會覺得他肯定的不只是這件衣服,還有你的淘貨眼光。沒有了華亭路的上海,當然也零散分布著一些可以淘貨的地方,只是不那么廣為人知,編輯還聽說有些地方只做熟人生意,如果不是熟客帶來的,一概不接待。杭州也是一樣,曾經讓無數人拜倒在它時尚前衛光環下的武林路“女裝街”,如今風采不再,人氣大不如前。
好在,“皇后公園”的出現讓武林路又有了新氣象。藏匿在杭州市中心最黃金地段的武林商圈里,露天公園式的格局,入駐了明星潮牌店、道地餐廳、文藝咖啡座和藝術展館,用“皇后公園”來重新命名武林路277號,營造了一個無比小資、非常“杭州”的后現代花園。
淘貨新地標
走進這個外表并不起眼的小巷口,眼前瞬間呈現出另一片景象:清水磚鋪成的仿古地面,兩側是三四層高的建筑,每一家店鋪的外觀部各有特色,紅磚黑木窗欞、落地玻璃大窗、白墻水泥柱的LOFT,風格不一,色彩繽紛,放在一起卻異常和諧,連那只足有兩米高、造型搶眼的大黃蜂都不覺突兀。在這車水馬龍的繁華商圈中,有這樣一片個性十足的小天地,而且擁有眾多的杭州“唯一”,不好好來淘一淘,實在太對不起自己。
李晨和潘瑋柏的NPC,皇后公園店是全國第三家,開業時請來了一票潮人明星助陣,刮起一陣“潮”旋風。它家的鞋、包、衣服,以及帽子、太陽鏡、iPAD保護殼、手鏈等配飾,設計絕對搶眼夠炫,單品種類也多,完全能“變身”走出大門了。除了看設計,還看品牌,NPC與很多品牌都有合作限量品,結合你犀利的眼光和對品牌的鐘愛來淘吧,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是沖著“明星”倆字去的。同樣是“星”店,周筆暢的自創潮牌Begins在皇后公園的亮相則低調得多,雖然沒驚動任何媒體,但“筆迷”們肯定不會錯過沾沾周老板“星氣”的機會。和NPC的炫酷不同,Begins的時尚理念偏向潔簡,除了自主品牌產品外,還有代售的國內外潮牌服飾和球鞋,本應有些和運動大牌聯名合作出的限量品,不過粉絲力量強大,早被一掃而空。因為上海還沒有Begins的店,能在杭州逛到,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來自香港的Initial,一直是編輯最愛的品牌之一,特別鐘情它家服裝的簡約設計和舒適的質感,尤其是皮制品。夏末上海Initial打折的時候,門口都要加護欄限人數通行的,可見人氣之高。但你絕對不用擔心它家的衣服撞衫率高,因為這類基本款式,每個人搭出來都是自己的范兒。
要是逛得累了想休息一下,這里的咖啡館和餐廳同樣來頭不小,而且環境特別好。來自韓國的漫咖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風靡滬上,杭州的第一家也落戶于此,人氣很旺。還有加拿大傳奇漢堡品牌炊寶屋,以及“眾星拱月”的辣府,都選擇在皇后公園開杭州第一家。除了創意潮店、餐館咖啡廳,藝術2號館的大“鐵皮箱”里,時不時還會有與時尚和藝術相關的展覽。每個周末這里還有創意市集,復古的服裝、黑膠唱片、素食烘焙、原創手工作品……小小的皇后公園也能容納四十多個創意百出的攤位,本地潮人歡聚于此。別看這地方不大,但是花樣多,星味兒濃,品位不俗。我們也推薦大家在周末的時候來這里感受一次純粹的杭州,淘點獨一無二的創意玩意兒,在咖啡館里感受一下杭州人骨子里的文藝,在弄堂里嘗嘗老杭州的味道,像個地道的杭州人一樣過個周末。
“杭州味兒”十足
名曰“公園”,實則更像是縮小版的新天地或者田子坊,而皇后公園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厚重的“杭州”味兒,它不是石庫門,不仿后海南鑼鼓巷,憑借一群理想主義者的guts,在這里扎堆兒開店,打造出專屬杭州的氣質,這大概也解釋了“物以類聚”的道理。“杭州制造”的蜜桃咖啡,是由張大鵬、陳飛波等絲聯“八大山入”創辦的咖啡館,早前我們也有介紹過,它在本地的文藝圈已經頗有名氣。每次到訪拱墅店,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杭州人,穿著雖素雅卻自有一套搭配哲學,坐在文藝復古的LOFT里,點杯咖啡,要么和朋友海聊一番,要么只是靜靜對坐曬曬太陽,舉手投足都透著濃濃的杭州人文氣。
區別于拱墅店精致典雅的文化氣質,和濱江店的設計感,皇后公園這家蜜桃則以創造一種藝術生活方式為目標,來訪者除了可以在這個懷舊又精致的空間里享用咖啡西餐外,還可以參加不定期舉辦的藝術沙龍活動。整體的規劃建造也圍繞“藝術生活”這一主題,兩層的LOFT結構白墻水泥樓,聯排的橙色的格窗,在兩棵大樹的“守護”下,蜜桃咖啡就像明信片里的風景,靜謐又是最彩色的一筆。內部裝飾的每個細節,都能感受到創造者們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文藝氣息,簡單的刷墻處理,家具一如既往是來自Solife的柚木,從菜單到墻上的掛鉤部由老板親自操刀設計,每一樣裝飾品部絕非市面上常見的批量生產款。有人評價說,這里的咖啡能呷出大自然的原始味道。口味的好壞總是因人而異的,倒是菜單上有一句話很感人:“我們不做任何有理由無理由的促銷活動,因為我們每一天都把精力用在實實在在的餐品制作和服務上”。就個人體會來說,他們的確說到做到了,餐品精致味道不錯,布置人性化,服務周到。雖然餐飲的價格不算便宜,但就像它代表了一類杭州人的理想和氣質,來這兒的人顯然也很樂意為這“氣味相投”的生活買單。
以杭幫菜家喻戶曉的本地餐飲品牌“弄堂里”,還不急著像外婆家、綠茶那樣擴張版圖,躲在皇后公園入口處的三層“破樓”里,裝飾設計還是原始的簡單而親切,價格是讓人驚艷的實惠,品的是老杭州的味道,不銹鋼飯盒里盛著招牌的鹵雞爪,缺口海碗里的醬鴨,賣相很經典,味道讓人叫絕。老板是地道的杭州人,在城南老屋長大,所以在弄堂里吃的是一種懷舊的味道,對兒時的弄堂、老式的民居,和對小幸福的懷念。
弄堂里的小驚喜
皇后公園雖小,但“五臟六腑俱全”,吃喝玩樂加上購物,一個都不缺,唯一需考慮的就是住宿。編輯在這里找到一家全新開業的精品酒店。如果不是一定要住五星級豪華酒店,對住宿環境要求在安靜、干凈、稍微寬敞標準的話,其實這家精品酒店就完全能夠滿足,而且它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緊挨西湖,到鳳起路地鐵站只有步行五分鐘的距離,出門就能打車,也有公交車站。如果不是自駕前往,可以選擇大眾交通工具,旁邊的武林廣場有24小時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
皇后公園精品酒店就在巷口右手邊的五層小樓里,—二樓是臨街的NPC店面,三樓是弄堂里餐廳,四五樓就是酒店客房所在的部分。因為大樓外面沒有任何標識指向,所以不是很好找,但它開業不過七個月的時間,卻常常客滿,編輯問了住店的客人是如何找到這里的,大部分是通過網絡搜索以及同事推薦,但酒店本身并沒有刻意進行過任何的網絡品牌營銷,唯一的解釋是這個區域性價比高的酒店實在不多。令編輯意外的是,住客中以江浙滬的商務人士居多,其次是游客,他們選擇住在這里的理由,第一是地理位置的便利,第二是客房不錯且價格實惠。能夠滿足商務人士的挑剔,看來這家酒店不像它外表看起來那般“低調”。
入口處的玻璃門外有門禁系統,需要刷卡才能到前臺,經營者首先考慮到了酒店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因為空間的局限,前臺不大,布置簡單,走廊狹窄,略顯幽暗,但讓人驚喜的是,客房的面積非常大方。一共25間客房中,精致大床房和雙床房的面積都在30平方米以上,商務套房的面積有43平方米,面積最大的陽光套房有50平方米,每間客房(單人大床房除外)都帶有可喝茶休息的沙發休閑區域。客房內部裝修以木材為主,簡單的原木色調,亞麻編織家具,落地大窗,采光不錯,硬件配置絲毫不低于五星級酒店,科勒衛浴、Verhena浴品、單價近萬元的床墊床品,整體給人簡潔自然、舒適安靜的感覺。最特別的是每間房都備有茶具,和工作人員每日親自取回來的一大罐新鮮虎跑泉水,提供三種茶葉:龍井、普洱、鐵觀音。酒店雖小,但點滴之處都能看出經營者的用心。再比對五六百元一晚的價格,在這個地段,性價比的確很高。缺點是這里的停車位不太好找,如果是自駕前往,最好提前跟酒店預約一個停車位,另外酒店不提供早餐。
棲遲 新設計型民宿
杭州的另一個新變化發生在楊梅嶺,這里新開了一家設計型民宿,名叫棲遲,但管家特別強調一定要稱它為“藝術酒店”。因為杭州已經有一個鳳凰山莊藝術精品酒店,正所謂“珠玉在前,木櫝在后”,一比較便知差距,雖然“酒店”的標準還遠遠不及,但“藝術”的部分,棲遲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我們把它作為一家設計型民宿,推薦給一些對藝術有相同見解的人。
選址的藝術
杭州棲遲位于楊梅嶺,選址于此,顯然主人也是經過一番實地探訪考究的,畢竟良好的環境是藝術家創作的基礎。楊梅嶺是一個沿山而建的小村落,也被稱為“杭州最美的鄉村”,編輯理解這個美,大概來源于它其貌不揚的鄉村格調,與大自然完美相融的安然。東邊是民宿、茶館、農家樂聚集的滿覺隴,西邊是茶田滿山遍野的龍井,南邊是風景如畫的九溪十八澗,北邊是西湖蘇堤,被各路景點包圍,楊梅嶺卻沒“染指”濃重的商業氣息,鮮有幾個農家樂,游人寥寥無幾。
錯落有致的村屋是沿山體層疊向下排列的,越往村子里走,地勢越低,所以這個可俯瞰山景的入口處高地就成了別墅和民宿的“香餑餑”。2012年底新開的隱居西湖系列“牧晨曦”,就建在這個山頭,是一座法式風格的古樸木石結構三層小樓,為這楊梅嶺鋪墊了一個別墅度假的基調。棲遲離這座別墅只有二三十米遠,在這個山頭的轉彎位置,從路口能直接望見高掛在一幢純白色瓦房民居上的黑色“棲遲”二字。棲遲的名字來源于《詩經·衡門》,意為“棲息、停留”,有不少藝術家曾以此名辦過畫展,估計藝術圈的人光是看到這個名字就會知道這是一個與藝術相關的地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相信棲遲的主人也是看中了楊梅嶺“環境藝術”的潛力,說不準兒未來的某位藝術大師或傳世藝術大作,就誕生于此呢。而這一類藝術型民宿的出現,也為這個區域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色彩。
棲遲的合伙人中,有醫生、建筑師、時尚買手、攝影師,雖來自不同行業,卻因對藝術的興趣相投而一拍即合,開出這間既能表達他們藝術態度的“酒店”,還能活絡各自的藝術圈資源,把這里當成聚點,這個想法還是不錯的,而且他們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從建筑本身來看,棲遲堅持的是藝術的極簡、內斂、寡言。這幢兩層帶閣樓和庭院的白色老房子,由當地民居改建而來,總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建筑物里所有的墻面、地板、房柱、樓梯、部分家具,幾乎都是水泥材質的,乍一看你會以為是一座還在建設中的工程,因為光線也不是很足,人一進入這個環境之后瞬間感覺到“嚴肅”和“冷”,就像藝術有時給人的感覺一樣。經過狹長走廊上的前臺,穿過一個帶石階的小廊洞,就到了棲遲的客廳,室內的裝飾設計中加入了白色陶瓷和暖黃布袋燈元素,略微緩和了一些水泥帶給人的陰涼感。客廳的沙發區是下沉式的,還做了幾個水泥“長凳”,落地窗外是將近40平方米的庭院,同樣是水泥板地。客廳里有投影DVD設備,可以看幕布電影。林管家介紹說這里不定期會舉辦一些藝術沙龍活動,有展覽也有小型樂隊演出,不過因為空間有限,只能把人數控制在30人以下,難怪都說“藝術是小眾的”。
客房的設計真正能體現棲遲的藝術理想。一共六間客房,每間客房都有一個與之完全不相關也不知其意的名字,林管家說都是從當地的一本史書上找出來的字。橫木是貫穿每間客房的藝術精髓,設計師John保留了一根原本橫亙于整個房子上方的頂梁木,又由此引發,將橫木作為整個客房的設計理念,如“橫木在腳為橋,意為通達,在頂做梁用以承重,在膝做床,引出棲息”。橫木在一樓的“寂照”客房被做成了一塊巨大的地板,直通室外的院子,床和浴缸部被放置在這塊木板之上。在二樓的“法雨”客房,橫木被做成了一塊長約三米的置物臺,洗手池和洗漱用品被放置在上方,另一端還能做書臺,在二樓的“過溪”客房,橫木又成了上梁。面積最大的“遲留”房有35平方米,是帶閣樓的套房,樓下是通體木質的“藝術家工作室”,橫木做桌,藝術家們可在桌上書法作畫,落地玻璃窗外,是綠油油的茶園,旁邊的門可直通室外露臺,在這里隱居,望著最原始的大自然風景,沒有世事紛擾,專心于創作,難怪林管家說這間客房是專為藝術家而留。
現實的藝術
有句話說“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誠然每個人對藝術的表達方式都不同,沒有對錯,只是放到現實中來,你會發現棲遲的藝術未免太過于理想,不經現實推敲。比如,看起來是厚實水泥材質的墻面,大多是用石膏板做出來的水泥墻效果,并非真正的水泥石材,即使不用非常專業的裝修知識來比對,編輯還是對這里的隔音、防潮效果表示擔憂。畢竟不是專業藝術家做出來的東西,對藝術的理解還流于表面。
林管家刻意強調的那些棲遲的藝術理念,在編輯看來,有點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感覺,而且比較欠缺實用性。比如,開關的設計強調反思維,即,燈亮為On,燈滅為Off,但是客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定會經過反復操作才能適應,不但不方便,也很費電。再比如,皂臺上的盲文,若不是林管家特別解釋,很少有人會想到它原來是盲文,但這明顯不是為盲人而特殊準備的,只是借用作為設計而已。從住宿的舒適度來說,棲遲也欠缺一些現實的考量。比如閣樓的“五云”和“月輪”客房,因為本身房型的缺陷,設計師就想利用一些角落來彌補,在窄角處放置浴缸,浴缸上還做了一扇通頂玻璃窗,大概是想象著客人可以一邊泡澡,一邊沐浴著頭頂的月光,但人要進出那個空間是需要彎腰到大約75度角,還要時刻注意別撞到房頂。再看面積最大的“遲留”客房,通往樓上榻榻米臥室的樓梯,窄而陡,如果是上了年紀的人或是小孩住,顯然都不太方便,臥室外的露臺上特別設置了一個露天浴缸,恐怕受天氣影響,實用度不高。
總的來說,這是一間與“藝術”相關的設計型民宿,如果是喜歡追尋藝術腳步的人,可以第一時間來棲遲感受一下不同形態的藝術,畢竟在這個區域,與藝術相關的民宿僅此一家,而且是全新的。如果是對酒店舒適度要求很高的人,棲遲就不是那么適合了。
這次我們又發現了一些杭州新去處,武林路上的皇后公園充滿小資文藝的味道,適合時尚潮人;滿覺隴外的楊梅嶺,可以爬爬山、吃吃農家樂,如果要住宿的話,棲遲則更適合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從舒適度的角度說,隱居西湖的“牧晨曦”會是更好的選擇,或者在滿覺隴里的眾多民宿中挑選,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