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檔農家菜葉馬茶樓
《旅游情報》的老讀者一定知道,我曾經介紹過杭州的高檔農家菜,但是對通常意義上的普通農家菜反而沒有印象。虛心向當地《都市周報》的美食編輯何晨兄請教,他老兄吃遍杭州,最有發言權。結果何兄遙指“葉馬茶樓”。
想起來,之前在微博上和網友探討杭州餐廳,推薦這家的也不少,又說生意火爆,非訂位不可。干脆清何兄幫忙好了。杭州的路況不佳,有何兄出馬,晚點到也不成問題。地址寫著“赤山路苑18號”,不是杭州人搞不清到底在哪里,其實是在虎跑路和三臺山路的交界口,有座停車場,穿過去即抵達。
阿姨級別的服務生送上菜單,樸樸素素,列著幾十道菜。完全是農家菜路數,菜名不花哨,也不搞燒烤、泰國菜之類的Fusion混搭,就像整個餐廳的環境,農家小樓模樣,一目了然。叫了紅燒豬手、梭子蟹煲、暴腌大白條和蔬菜,再想叫別的,服務生已搖手,示意你吃不完。
八頓將軍點評
這一餐,完美收場
紅燒豬手
紅燒豬手上桌,濃油赤醬,光看色面也滿足。一嘗,果然十分軟熟,又入味,而且豬手中的蹄筋仍在,有些館子用的是把蹄筋抽去單賣的劣貨,兩者的成本差了一倍。美中不足的是,蹄尖的毛拔得不夠干凈,反過來說,店家沒用松香來燒,安全性有保障。幾根毛當然吃不死人,不過碰到有潔癖的朋友就吞不下去了。
梭子蟹煲
梭子蟹和炒過的番茄、筍干一起滾湯,又下大量豆府,是傳統的杭州菜,又鮮又甜。只賣68大元,是非常公道的價格。
暴腌大白條
白條即上海人說的白水魚,此魚離水即死,除非你在湖邊挑最新鮮的,不然就要用鹽腌幾個鐘頭,蒸了才好吃。這種手法,江浙人稱為“暴腌”,有時也寫作“抱腌”,大概是說腌后魚肉抱緊,不會散開的原因。僅下蔥姜和酒,又是江浙的傳統蒸法。魚已腌八味,再學廣東師傅淋蒸魚豉油的話,絕對咸死人不償命。
我這個面癡看見有拌面,心想店家敢不敢下豬油呢?即刻不懷好意地叫來試。答案是滿意的,我更是貪心地把紅燒豬手的汁淋上幾勺,差點把舌頭粘住。
江浙必去的餐廳德明飯店
德明飯店,自首次光顧之日起,即被我列入“江浙必去餐廳”名單。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判斷,僅供大家參考。1995年已開店,最早是在鳳凰山路陶瓷品市場的路邊,連店名也沒有。后來漸漸走紅,由老板朱德明老先生拍板,才定下“德明”的招牌。
前幾年拆房子,停業一段時間,把杭州的老饕們急得團團轉,當今重新開張,朱老先生年紀漸大,好在兒子朱海頻兄繼承父業,令人放心。地址選在八卦新村。這個小區連醒目的門牌也沒有,游客絕對找不到,但是清隨便向路人詢問好了,保證無人不曉。店面不大,包房僅兩間罷了,大堂有五六桌,一下子坐滿,接著就只能坐在天井里。我對座位沒什么要求,反而覺得后者有點像大排檔,還來得個喜歡呢。
“德明”沒有菜單,當天有什么做什么,大家心里沒底,就請店員推薦好了。固定的菜式除了鹵味,還有大鍋菜,其中的蘿卜湯燉得極香甜,如果我一個人去,叫一客湯,外加兩條大腸,哪怕山珍海味滿席,也勸不走我。
千萬記得提前兩天汀位,比較保險。當天最好早點到,否則有些菜也許賣光光。
八頓將軍點評
大腸萬歲!膽固醇萬歲!
鹵味
鹵味絕對是杭州第一,說是浙江第一相信也沒人反對。共計:醬鴨、大腸、豬尾、牛肉、牛肚、鴨肫六種,每一種都有水準,像豬尾和牛肉,有些地方做得又干又硬,這家就軟熟無比,可見功力非凡。海頻兄自己最推許醬鴨,我一一試過后,還是覺得大腸最佳。
每天要做近千條大腸,照樣沽清,實在驚人。做法則是先將大腸走油,再拿來鹵至八味,簡簡單單,卻是第一流的送酒恩物。到底有多好吃?無法用語言形容,總之吃完一條,即刻想要第二條。
油爆蝦
油爆蝦也是招牌之一。和另一家以此菜著稱的“老頭兒”相比,“德明”的味道絲毫不遜,而且勝在蝦大,每只都有1寸左右,永不充數。不僅是蝦,其他的水產也新鮮得不得了,食材方面,是有保證的。
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另一道妙菜。和上海不同,杭派的做法是要將排骨掛漿炸過,是當地飲食文化受北方影響較多的緣故吧。此菜沒什么訣竅,即點即炸,一定香甜,但又有幾家肯這么做呢?
鱔段
爆鱔段做得出色,不遜名店“奎元館”。他家的黃鱔,現點現殺,看外形,是仿野生養殖的,對比正宗野生貨,幾乎看不出來,也吃不出來。
江南驛
誰不憶江南?
知道“江南驛”已有數年。和此店一向少有緣分,多年前還開在滿覺隴的時代,我即興沖沖跑去光顧,結果店員一盆冷水澆將下來,今日已滿,來日請早。后來又有數次相同經歷。那時青年旅社才是他家的主業,餐廳以照顧住客為主,我們這些外來客當天一早預定,或許還有希望,像我運氣不好,經常碰上堵車,就糟糕了。當今搬至上天竺,專心做餐廳,該是時候一探究竟了。何況老饕友人“管家”程熙兄和老板娘交好,由他出面替我安排座位,可放一百個心。老板娘朱如丹,人稱“兔子姐”,是個豪爽的女中豪杰。我抵達時她正和一干員工剝石榴,這一餐果然有石榴汁供應,甜得交關。
八頓將軍點評
不負盛名
菜式方面,全權拜托“兔子姐”下單,計有:雞爪、椒麻雞、南乳豬手燉牛筋、孜然菠菜、酸辣包心菜、茄子大腸煲、薏米冬瓜仔排湯、柴雞鮑千島湖鯽魚和蔥燜大排。
雞肉系列
先來雞爪送酒,鹵得入味是前提,有些朋友喜歡連啃帶嚼,我則更中意肥一點的,軟熟至脫骨更佳,這里適合我的口味。接著椒麻雞上桌。本來是道西北菜,據稱由“兔子姐”從新疆學回,沒想到在杭州打開一片天地,吃過的人無不贊好。老實說,雞肉嫩而多汁,香料也不搶味,確實是道好菜。唉,杭州本地的叫化雞,各家館子都做得干巴巴,水準全無,難怪給舶來品搶去風頭,想起來有點傷心。
葷腥系列
把豬手和牛筋一起燉,創意天馬行空,再加南乳和黃豆,味道濃郁得不得了。這道菜,給愛美的女生吃最好了,勝過補充什么膠原蛋白營養品?!巴米咏恪辈恢沂莾扰K食物愛好者,叫茄子大腸煲上桌不是故意討好,可見她也是同道中人,妙得很。柴雞鮑千島湖鯽魚是用雞肉、鮑魚和鯽魚一起紅燒,那條千島湖鯽魚,個大的緣故,刺并不覺多,肉甚甜美,好吃過鮑魚。蔥燜大排有點像程熙兄的手藝,大慨是他們兩位相互交流的成果吧。同行的友人打包回去程兄煮的手工面,相得益彰,更證實我的猜測。
獨具創意的蔬菜
用孜然來炒菠菜,沒吃過想象不出味道。其實一點也不古怪,孜然只下了一丁丁,拿來吊味罷了。包心菜賣得最好。“江南驛”的菜量大,酒過三巡后上此菜,酸酸辣辣的,打開胃口,繼續大吃大喝也沒問題。
印象中還有其他菜,吃得太飽,大腦缺氧,已經記不得了。
菲樂餐廳游西湖,到此解饞,遠勝“樓外樓”
杭州菜是浙江菜系最大的分支,我一向喜歡,從小即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湖醋魚、東坡肉、叫化雞、蝦爆鱔等等名菜。我是個西湖醋魚癡,一到杭菜館子,必叫此菜來考水準。唉,試來試去,總是不滿意,從前當成天下美味,現今吃到的,只是一股泥土氣,完美的西湖醋魚已無處可尋矣。也許你不同意,那些名店每天要賣千條醋魚,又非什么功夫菜,熟能生巧,哪有做不好的道理。
不如先看看完美醋魚的標準好了,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中寫過,抄錄如下:“草魚,魚長不過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過后沃以沸湯,熟即起鍋,勾芡調汁,澆在魚上,即可上桌。”講得清清楚楚,一是魚,二是汁,僅此而已。
用活魚,不難做到,但是據我所知,大量供應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各家名店的做法通常是,先一次性將所有魚部蒸了,攤涼,客人下單,取一尾加熱,淋汁即成。這樣的魚,有活魚的樣子,沒有活魚的味道,原因就這么簡單。
芡汁方面,照梁先生的說法,醬油不宜多,透明的玻璃芡方為上品。我看過八十年代早期的菜譜圖,確實如此,哪像現在黑漆漆的一團?也許后來進行了改良也不一定,總之今天的西湖醋魚,芡汁的調制,已經定型,想要懷舊,也沒人理你。
魚的好壞,還是可以追求。西湖之中不產草魚,館子里用的,是魚塘養殖貨,魚塘水淺,草魚吃草時啃到水底的泥,故有泥土味道,以前“樓外樓”的大師傅把魚在西湖里養個數日不再喂食,自然泥沙吐盡,就沒這個問題?,F在“樓外樓”一天要賣數千條醋魚吧,那么多魚投入西湖,水平面上漲會把蘇堤淹沒。大師傅當然無此閑工夫,反而變本加厲地用鱖魚、筍殼魚這樣的高級魚代替,我也一一試過,同樣不好吃。杭州籍友人之中有位聞佳小姐,對于食物,甚有見解,她有句口頭禪,“關于食物,不是我懂得比你更多一些,只是我花了比你更多的冤枉錢。”真是精彩。
請她推薦一家,聞小姐遙指白傅路上的“菲樂”。西湖醋魚一絕也!
八頓將軍點評
杭州最好的西湖醋魚沒有之一
一試,果然不錯。當然芡汁的問題還是存在,不過勝在當場炮制,汆魚的火候控制得好,是相當可口的。聞小姐認為這家的醋魚杭州第一,就我的經驗,也表示贊同。此店另有一道名菜,每桌必點,菜梗豬肝是也。能把豬肝炒得這么出色,普通的師傅做不到。沒有游客光顧,全為本地老饕。想吃地道杭州菜,這家好過所謂名店數倍。有兩家分店,老店又好過新的。
江南面王奎元館面癡朝圣之地
每次來杭州,我這個面癡的第一件事總是到“江南面王”——“奎元館”朝圣。
“江南面王”這個稱號非我杜撰,是程十發老人的嘉許。當今老人家的題字價值萬金,店家鄭重其事地裝裱在店中。昆山的“奧灶館”亦有程老墨寶,可見也是面癡一個?!翱^”的歷史不遜“奧灶館”,兩者的面各有千秋,我都來得個喜歡。江浙面大體相近,區別在于浙江面較粗較寬,大師傅喜歡把面在湯里煨上一煨才上桌。這里的面品種極多,按季節變化。想起當年帶日本友人到此吃面,那家伙一路大吹日本拉面的牛皮,結果看到菜單,立即五體投地,甘拜下風也。
八頓將軍點評
縱有千般不是老店仍有節操
面類
叫了蝦爆鱔面和片兒川來過癮,皆可口。前者用料高級,也更出名,后者則是杭州最平民化的食物。所謂“片兒川”,是把豬肉片、筍片和雪菜末汆一汆的意思,好吃的原因是下了豬油。
解放路上的總店,一樓專供吃面,二樓以上還可點菜。菜式不算豐富,勝在杭菜占了多數,沒有討厭的燕鮑翅。今天本想吃碗面算數,但是一樓客滿,索勝到二樓,要了糟缽頭、醬鴨舌、卷雞、醋魚、香酥鴨、爆鱔、龍井蝦仁等等地道的杭菜,只是“樓外樓”的半價罷了。
而且這些菜色,也都是“奎元館”烹調得有水準。爆鱔較“樓外樓”高了數個層次,不愧是鎮店名菜。香酥鴨也做得好,上次在蘇州老店“得月樓”吃到的,讓人失望到極點,這里炸得又香又酥,才叫“香酥”嘛。
龍井蝦仁差了一點,此菜全杭州的館子部有問題。本來要用現剝現炒的河蝦仁,當今以冰凍海蝦仁代替,其味盡失矣。有人批評“奎元館”大不如昔,也許沒錯,但是對于喜歡吃面的朋友來說,始終是人生必去面館之一。到杭州,選擇“奎元館”,好過什么“天外天”、“樓外樓”。
不折中,不改良的本色川菜 火狐貍
一向主張,到什么地方吃什么菜。當然有我的道理,北京師傅對付生猛海鮮決不會比廣東人拿手,蘇州的面館也拉不出一碗像樣的西北面呀。不過凡事當然有例外,像杭州這樣的城市,已是我等上海人的后花園,百去不厭,傳統的杭菜之外,還得找一點新鮮的元素,否則就太單調了。這次去的“火狐貍”,是家川菜館子。老板之一林女士同時經營另一家“傳說私房菜”,我以前探過,招牌菜臭豆腐一試難忘。
“如果能吃辣的話,請來‘火狐貍’。”林女士笑嘻嘻地介紹?!坝惺裁刺貏e?”我問。當今川菜雖然流行,但有水準的館子少之又少,大多是不痛不癢的改良菜罷了。
林女士充滿自信地,“有大川師傅坐鎮嘛?!闭f起這位重慶籍的大川師傅,老饕級數的杭州朋友一定記得。早在90年代,他即在“火狐貍”的地址開了一家川菜鋪子,手藝高超,風靡一時,但是像電影劇情那樣,突如其來地,一代高手退隱江湖,從此消失十五六年。沒想到居然被林女士重新請出山來。浙商的頭腦之中,永遠裝滿生意經,不得不服。
由大川師傅親自下廚,為我炮制完美的一餐。
八頓將軍點評
重慶師傅做的重慶菜就這么簡單
招牌麻辣魚香辣小龍蝦
招牌的麻辣魚不同于常見的水煮,后者有個水字,反而是油浸出的,魚片較易保持嫩度,是討巧的手法。大川用高湯汆魚,鮮度更高而嫩度絲毫不減,辣椒和花椒也下得穩、準、狠,麻辣之中帶有層次,難怪每桌都非點此菜不可。又上一鍋麻辣小龍蝦。一般館子無非下很多很多的油、香料和味精,我平時并不欣賞,但不得不說大川做出的實在精彩絕倫,是我吃過最好的,用自制的老泡菜吊味,境界上不知高了多少。結果一鍋掃光,又來一鍋,也掃光。
Fusion菜
把滾燙的咕咾肉用錫紙包了,上桌時煙霧騰騰。這道菜叫“楊過和小龍女”,原來是盤底鋪了干冰,當成小龍女的寒玉床,故名。我本來不太欣賞花里胡哨的菜式,但一試,肉炸得好,醬汁精彩,那些粵菜館子也沒幾家做得出來。
“失戀快樂”是指天椒和大量檸檬汁來煮明蝦,酸酸甜甜,猶如戀愛,不用解釋亦明了。有點泰國風味,大川師傅基礎打得好,雖說是Fusion菜,味道真是不錯。
平凡家常菜
還有香煎土豆片、雞油玉菜心等等,皆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平凡之中顯出真章。原汁原味,尤其是麻辣的程度,不遜重慶當地?!斑@么刺激,杭州人受不受得了?”我明知故問,其實這家店生意滔滔,大家喜歡還來不及呢。
“一改良即失去特色,我們的師傅都來自重慶,只會做家鄉味道?!贝蟠ㄕf。他的名片上印著“本色川菜”四個字,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山外正味山外青山樓外樓,好味只在此山有,游客第一次到杭州,多數會到“樓外樓”來一餐。生意好得爆棚,翻了一桌又一桌,大師傅們怎么忙得過來?只好以大量事先準備的半成品充數。結果叫化雞烤得干巴巴的像是嚼塑料,東坡肉更是油得一塌糊涂。西湖醋魚當然沒有閑工夫像從前那樣把草魚浸在湖水里養個數日,吐盡泥沙上桌,反而變本加厲地用鱖魚、筍殼魚這樣的高級魚代替,賣得貴嘛。最可惡的是龍井蝦仁。這道菜本來要用現剝現炒的河蝦仁,當今從“樓外樓”開始,大多以冰凍海蝦仁或是大頭蝦仁代替,漿了又漿,味道盡失。其實杭州的河蝦產量甚高,請幾個小工剝蝦仁,新鮮炒出,賣120大元,刨去成本,還是有得賺,何樂而不為。蘇州家家館子都做得到的事,為什么杭州大師傅就不愿意做呢?大家吃完“樓外樓”,咦,普普通通呀,一點不特別,這么一來,把杭州菜的牌子搞壞也。
當地老饕友人告訴我,還是另一家老鋪“山外山”有水準。“雖是國營老店,但也和一些私人資本合作。”友人介紹,“像開在孤山的‘山外正味’即是其一。”山外山,山外青山樓外樓,可見“山外山”是排在“樓外樓”之前的。即刻去試。環境可得滿分,臨湖而建,若是初夏時節,據說滿眼的荷花開放,美不勝收。去得早的話,可在室外嘆茶,一杯30大元,并不奢侈。
八頓將軍點評
杭州城內屈指可數用河蝦炮制龍井蝦仁的餐廳
還有什么好說?
大概是新店的緣故,菜式不多,備菜也不足,想要幾樣傳統的杭菜,皆不供應,好在醋魚、東坡肉、龍井蝦仁還是有貨。
龍井河蝦仁
龍井蝦仁用河蝦仁來炒,為杭州之僅見。單單有此菜,這家店也可獲得加分不少。賣148大元,價格公道,印證我上文的說法。
西湖醋魚
醋魚只有筍殼魚一種選擇,“為什么不賣正宗的草魚呢?”我抗議。經理也承認,但她沒說出的半句話是筍殼魚才值錢呀。味道算是不錯,酒味重了一點。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寫醋魚:“當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許醬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濃,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徽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蔥絲,更絕對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現殺活魚之原味?,F時一般餐廳,多標榜西湖醋溜魚,與原來風味相去甚遠。往往是濃汁滿溢,大量加糖,無復清淡之致?!闭f得再對也沒有了。
東坡肉
東坡肉較“樓外樓”做得好,但仍嫌太油。這道菜最要緊的功夫即在去油上面,一膩怎么吃得下去?唉,基本的道理不懂就是不懂。
“山外正味”不是買下牌子那么簡單,廚房之中,一定找得出幾位“山外山”的大師傅。
羊湯飯店最適合“羊”Fans
說起杭州的老店,最古老的那家應該是“羊湯飯店”,創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距今超過兩百年,“樓外樓”的歷史只是160多年罷了。踏入店門,即刻聞到一股濃重至極的羊味。我等羊癡像到了天堂那么幸福,有些朋友就可能受不了。
我最反感那些造作的美食節目主持人擺出一副驚嘆的POSE,形容羊肉“哇,一點膻味也沒有呀。”唉,羊肉的香,全來自這股充滿個勝的膻味,否則吃雞或豬好了,吃羊干什么?
八頓將軍點評
一招鮮,吃遍天下
先上一碗羊雜湯,呈乳白色,以為不錯。結果失望至極,味道寡淡,羊雜給得甚少,撒了大量胡椒粉補救,才勉強喝得下去。但是那屜羊肉燒賣吃了真是不羨仙。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杭州官老爺從北京城請廚師傳授秘方,流傳至今。
一向認為,肉餡燒賣好吃過糯米餡的,而羊肉餡又是所有肉餡之中最美味的。強烈的羊味之外,還有一股湯汁呢。吃得停不下嘴,一下子把整屜干掉也面不改色。
過癮是過癮,別的菜就吃不下了。看菜單,另有羊片湯、羊雜湯、羊腦湯、羊肝湯、羊肚湯、羊肉面、滿漢羊腿、魚羊同喜、蒜爆羊片,紅燒羊肉煲、手扒羊肉、西湖羊肉卷、川椒羊肉等等數之不盡的點心和菜式,最好一群羊癡一起殺到,來桌全羊宴才完美??腿瞬欢?,但光顧的皆是愛羊愛到極點的老饕,沒有中間路線。
其實仔細看看老波頭推薦給我們的這幾家美食店鋪,并非今年才有之,有些開了好多年擁有了不少分店和粉絲,有些是當地美食圈內鼎鼎有名的好店。而我們也有幸有了老波頭這樣的探路“將軍”,才能有好口福。都說美食在民間,其實,美食家也在民間。如果你認為自己也是美食達人,清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趕快和編輯部聯系,說不定,我們也能在你的帶領下發現一片美食秘境。編輯部電話:021-62669696-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