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動’‘懶得做’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你的口頭禪?最常做的運動是不是‘眼皮運動’?當‘懶’進入潛意識,遇到任何事情,你便會能拖就拖,能不動就不動。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懶得運動’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高達320萬。

5步克服懶惰
倦怠、懶惰心理人人都會有,只是程度輕重不同罷了。那么,如何克服懶惰呢?
要有“當日事當日畢”的意識。事情一定不要拖延,越拖延越懶得動手,應當立刻就把它解決掉。
如果心情不好,不要悶在家里,約朋友聚會或郊游,既能增進感情又能鍛煉身體。還可以隨手拍下美麗的風景,分享給朋友親人,得到認可后,更鼓勵了自己的下一次外出選擇。
加入新的社團,參加一個同城活動或報名參加大型活動的志愿者,強迫自己克服懶惰,多參加社交活動。
養一只寵物,即使你懶得動的時候,也會被它“騷擾”到不得不外出遛它。在家的時候,陪它玩耍也會讓你動起來。
閑暇時清理一下房間或過于凌亂的柜子,不僅能獲得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還能舒活舒活筋骨,總比賴在床上好。
37倍
西班牙的研究人員發現,讀書是老年人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生活習慣。研究人員選取了245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通過對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分析后發現,與經常讀書的老年人相比,從不讀書的老年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會增加37倍,偶爾讀書的老年人,這一風險也會高出2.5倍。
6倍
據倫敦大學一項調查顯示,批評胖人太胖,會使其發胖概率增加6倍!參加研究的2 944名英國市民被分為兩組,被不斷吐槽“你太胖”“一身肉真難看”的小組平均發胖0.9 5kg,而沒被罵的小組則輕松減重0.71 kg。本來就胖,還越罵越胖,胖子們需要關愛啊!
10倍
想知道你女朋友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嗎?看看你的丈母娘就知道了。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者調查了4 000多個家庭后發現,女兒胖瘦由媽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會越長越像母親,尤其是身材比例方面。媽媽肥胖,女兒的肥胖概率增加10倍;父親肥胖,兒子的肥胖概率增加6倍。
500mL
西班牙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也許會讓你想少喝一點,此項已經發表于《酒精與酗酒》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一周之內喝5罐啤酒,就會令大腦反應遲鈍20%,面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變慢。研究同時證實經常喝啤酒會永久抑制大腦的注意力。
成人每次飲用啤酒量最好不超過300 mL(約一個易拉罐的量),一天不超過500 mL。其次,喝啤酒不要冰得太厲害,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 ℃,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于最佳狀態,飲用時最為爽口。
20秒
你真的會洗手嗎?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正確洗手能減少30%~50%的疾病風險,甚至可以挽救生命。“正確洗手”要滿足4條標準:進餐、如廁、接觸錢幣等情況下都要洗手;要使用流動水;要使用香皂等清潔用品;時長不少于20秒。
2小時
英國牛津大學發現,青少年身體機能的運轉比成年人晚2個小時。因此,若想提高中學生的成績,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晚點起床和遲些上課,以保證有更多休息的時間。研究人員還通過實驗證實此事:推遲2小時開課,果然令當地一中學近20%學生的成績出現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