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然初中音樂不是一門重點課程,但是它能夠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能夠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還能夠促進學生素養的不斷提高。另外初中音樂教學可以劃分成為備課、多媒體教學、創新教學、互動教學、發聲訓練以及語言等各種藝術形式。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學藝術 思考分析
反映初中音樂所具有的教學藝術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教學方法,而各項教學原則同樣是通過教學方法實現的,所以,研究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成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加強自身的音樂素養,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
一、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我國信息化社會的迅速發展帶動教學信息化的實現。多媒體藝術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對課堂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實現多媒體藝術能夠讓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是一種有效的課堂輔助教學手段。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背景,體會作者在進行音樂創作時的心境。實現多媒體教學能夠將傳統的黑板教學和書面教學逐漸摒棄,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表現的更加生動形象。老師在進行音樂曲目的講解之前,首先要告訴學生這首曲目的創作年代和時代背景,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曲目的了解,使學生充滿對音樂的熱愛。生活是音樂的主要來源,沒有生活也就不會有音樂。實現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貼近音樂,不再覺得音樂是多么的遙不可及,多么的枯燥無味。目前,流行音樂風靡全球,成為當下的主流音樂,但是民族音樂以及愛國歌曲等會永遠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中。進行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地域所體現出來的不同音樂,感受其獨特的音樂特點。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學生完成課堂任務,讓學生領略到音樂的獨有魅力和特色。
二、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在初中課堂開設音樂課程,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音樂來獲取音樂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從而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斷提高。雖然有一部分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技能和音樂知識,但是因為平常很少能夠接觸到人文藝術,所以其掌握的音樂基礎知識較為零散。很多音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去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先入為主,通常只會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不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镜慕虒W手段主要是分析作品和音樂欣賞;其教學過程當中往往也是學生以聽為主,老師進行講解,很少進行師生間的友好交流和探討。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讓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感興趣,導致學生體驗和欣賞音樂的過程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達不到特定的效果。
三、選擇音樂作品要科學合理
音樂的價值不僅是它所具有的動聽旋律,其出現的時間比文字更早,是人們對于感覺的探索和表達。音樂以其獨特的形式記錄下人們發展的整個過程,凝結著人類思想的精華,也包含著人們對于未來的美好憧憬,因其所具有的多樣風格反映出多樣的人類文化。在進行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第一步要先對學生的音樂需求有所了解和掌握。一部非常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將學生的情感不斷豐富,從而會影響到學生對于事物的判斷、行為和看法。所以,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考慮到初中生對于音樂文化的某些需求來進行音樂作品的選擇,從而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文化素質。在進行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是從專業的音樂學院畢業,對于安排的教學內容都太過專業化,學生都難以接受和理解。所以,選擇音樂作品、內容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
四、積極營造愉悅輕松的教學環境
所謂氛圍指的是某個場合所營造出來的情調或者特殊氣。學生和老師,分別是知識的接受者和施教者,要想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有一個積極有效的、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夠使雙方都能夠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交融。音樂課堂的學習氛圍應該是活躍卻不凌亂,安靜卻不呆板,緊張卻不沉悶,愉快卻不松散。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使老師和學生之間和諧相處,默契配合。但還應該要扎實和穩重,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目的就是獲得好的教學效果,若是缺乏實事求是的求知精神,就會本末倒置、嘩眾取寵了。
課堂氛圍的營造關系著教育理論水平、言談舉止、知識結構能力以及自身藝術修養。第一,老師要想駕馭好課堂,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討論和思考問題,就一定要認真的準備功課。老師會常遇到這種突發狀況:學生突然提出讓老師始料不及的問題,如果老師備課充分,并且有著較豐富的知識,就能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案,學生的心里也會充滿滿足感,從而營造出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當老師在講解全音和半音時講到十二平均律的知識,學生如果問這是誰第一個發現的,老師若將朱載介紹給學生們,并且告訴他們我國發現相同律學要比外國早好幾百年的時間。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并且能夠對律學充滿好奇。另外,老師應該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激發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是營造課堂氛圍的一個重要內容。一旦學生對于音樂充滿興趣,就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通常能夠激發學生的鉆研精神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還有就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讓學生能夠較快的融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例如,老師在講解《春江花月夜》時,首先在右邊的黑板板書上這首詩,然后再在黑板左邊掛上《江月圖》的水墨畫,結合著《春江花月夜》這首歌曲的播放,運用姿態、眼神和表情等表達方式,傳遞給學生完整的音樂信息,讓學生通過這種良好的氛圍進行自我藝術想象,汲取藝術的豐富營養,從而使課堂效率不斷提高。
結語:
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應該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完善,要講究教學藝術,使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能夠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當中獲得知識,從而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盧昌薈.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讀寫算(教師版),2013(5)
[2]游倩云.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3(2)
[3]季伏英.探討新課程下的初中音樂教學[J].中華少年,2013(1)
[4]潘丹妮.談初中音樂教學的創新[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