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情境教學法從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入手,以學生的體驗、反省和感悟為依據,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溝通,這是一個教學統一的過程。地理情境教學法不是簡單的情境體驗疊加,而是由主體教師創設情境并由此引發的主體學生的體驗性學習。本文從情境教學法的含義入手,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對情境的類型以及創設方法進行闡述,論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初中地理教學 案例分析
一、情境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運用教材內所闡述的地理事物和現象來創設相應的地理情境,使得學生置身于該地理事件所發生的情境之中,感受地理現象從而獲得相關地理知識,通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解決實際中出現的地理問題。
地理來源于生活,與我們的社會經濟密不可分,這就為地理情境教學提供了內在的需求性和外在的可行性。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能夠在教材和以往的知識中探求發現新問題,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地理教學中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充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想象力,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情景教學采用的是寓教于樂的原理,其宗旨是通過對情境的創設來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并在快樂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知識。情景教學采用認知與情感相互作用的原理,通過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來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吸收獲取的知識。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類型
(一)多媒體情境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是地圖、模型等。隨著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實現現代化,在現代的地理教學中,多半采用電子地圖、實物投影儀、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多媒體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能夠使得地理教學內容在學生眼前的呈現顯得生動形象和直觀,有利于復雜地理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多媒體的呈現方式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輕松活潑的環境,使得學生從視、聽、說等各個方面充分體驗感受地理事物,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面。
(二)學習活動情境
根據初中地理學科的要求,為達到教學目的,教師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創設相應的地理活動情境,其中,開設學習活動是一條有力途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地理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學生學習活動情境,例如開展地理知識演講比賽、增設野外觀測小組進行地理考查、參觀地理博物館、舉辦地理發明競賽等,力圖在創設的活動中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
(三)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指的是教師圍繞地理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些地理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探索和思考,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問題的提出是學生思維展開的基礎,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等。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抓準時機,不斷為學生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并引導學生思考。
(四)實體情境
根據初中地理教學的要求,校內應建設相應的地理模型景觀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例如建設天文館、氣象臺、水文站和地方區域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實體情境指的是以地理事物的原型為基礎所創設的情境,直觀的感受實物展示,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地理知識。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很多地理現象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時效性,例如極晝、極夜、海嘯等現象難以進行實地考察,只能通過模型、多媒體演示等方式進行地理情境的再現。
實體情境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實的地理實物,另一種是模擬替代實物。另外,情境教學強調以周圍世界為探究的源泉,讓學生通過對生活情境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知識。
三、以某省初中地理課堂中的情境教學為例
(一)教學目標
掌握某省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了解該地區特殊的地址位置和獨特的地理現象;掌握某省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的原因;了解該省省會城市;鍛煉讀圖和用圖的能力。
(二)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收集資料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集體合作能力。
(三)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1.多媒體情境。
(1)利用視頻放映該省的具體地理位置,對特殊的地理情況進行介紹。
(2)在介紹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的問題上,為學生展示相關農業的照片,強調農業的重要性。
(3)播放代表當地地方特征的歌曲,使得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拉進學習距離的同時由老師講解該地的地理特征。
(4)介紹省會城市時,多利用圖片作展示,教師還可以依據自己對該城市的了解加以補充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實體情境
(1)教師應使用“中國行政區劃圖”來指導學生讀圖,在圖上明確該省地理區域特征。
(2)在介紹該地區的氣候情況時,出示“中國平均氣溫”圖例,加以補充,提高學生的讀圖和用圖能力。
3.問題情境
(1)教師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設置問題,讓學生猜測本次課程探究的主題。
(2)選擇兩個典型的地理位置來探究其各項環境組成要素。
(3)由一個省的問題引發到省會城市的問題,循序漸進。
(四)教學總結
在這一課程中,教師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生活實例以及圖表等教學手段來創設情境。通過呈現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各種有趣的實例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靈活性,擴充了教學容量,增加了整體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能夠使得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身邊的地理,在日常的生活中實現對地理知識的的探尋。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無定法,情境教學法對于初中地理的順利進行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上,教師應該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尋找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對于學生的表現,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探究問題的精神,使學生在對地理的學習過程中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的同時,教師也應該轉變觀念不斷探索,積極提升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更好的落實教學大綱,與學生實現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遠.淺談初中地理情境教學法之運用[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2(10)
[2]高玉寶.關于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3(12)
[3]韋福兵.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微探[J].考試周刊,2012(22)
[4]楊荔.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