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摘自《新課程標準》
新課改宛如清新的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和風細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在這充滿生命活力充滿人文關懷的教學中,讓我們用實踐重新審視了教學,它是師生交往、積極主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于是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新課程改革要求師生變為學習的伙伴,和學生一起在民主和諧學習氛圍里合作交流,平等對話,教學相長。于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于是生與生、師與生在碰撞中激活了思維,在合作中開闊了視野;于是“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讓課堂成為師生煥發生命活力的主陣地”已不再是口號,在教學實驗的沃土上已蓓蕾綻放。
雖然我的想法還不夠全面,我的做法也不夠成熟,但我愿以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5》一課為課例,淺談我對師生互動這方面的認識。
一、查閱資料,師生共“找”
《識字5》是一篇通過猜謎語來識字的小短文,寓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開動腦筋。課前,我布置學生回家收集謎語,我也沒閑著,與他們一樣也準備了些字謎,師生一同行動找謎語。課前導入時,我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給他們出了一則謎語猜,接著再找兩個學生出謎語猜。剛一入課,師生就互動起來,彼此不再有距離,師生馬上進入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播放音樂,師生共“舞”
一年級小學生需要在20分鐘左右休息二、三分鐘。律動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所以我把它帶進課堂,讓學生得以輕松。律動是指學生按照音樂的旋律、節奏作各種簡單的、有規律的動作。于是播放《小雨沙沙》時,我很自然地站在講臺上領著他們歡快得跳起來,我們一同開心的舞動。讓學生動起來,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它可使學生身體各部分配合協調、富有韻律,靈敏地感受節奏和發現節奏,也可使學生學習熱情又高漲起來,達到了互動的效果。
三、接受挑戰,師生共“闖”
為了防止這些小孩子上課分神,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不斷地用新鮮事物吸引孩子。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于是,我以“闖關”的方式設計了四關:讀文---識字---猜謎---寫字,鼓勵學生接受挑戰,每次闖關前大家互相加油,闖關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慶祝,或擊掌或雀躍過高呼。總之高興溢于言表。我也以朋友的身份畫一個笑臉以示祝賀,他們就更有信心接受挑戰了。此時,學生具有了一定高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需要教師用合理化的教學行為去拉動,需要教師用藝術化的教學手段去促進。就這樣一關又一關,師生共同闖,終于圓滿完成闖關任務,我們共同品嘗成功的喜悅。
四、粘貼圖片,師生共“板”
合理而新穎的板書也會吸引孩子們,更何況黑板上我還為他們留下了一塊施展的空間呢!我想這樣設計板書:
(眾) (秋)
上面貼圖,下面寫出謎底。教學中,我找學生把剪好的三個紙人交給他們,讓他們根據謎面的意思貼圖。貼后問他:為什么這么貼呢?這部分既包含謎底的字型結構,也包含它的意思,此為教學重點。如果學生能貼對,那就證明他已明白了。學生根據“一個人、兩個人,一個在前兩個跟”的提示貼對,也講出了“團結起來力量大,人多誰也不離群”的含義。揭示謎底后,我板書“眾”字,學生就真正明白了。第二則謎語貼圖時,他們就更有經驗了,說得頭頭是道,謎底不攻自破。這樣黑板上也留下了師生共同的杰作。
五、集思廣益,師生共“編”
教師變,自然會帶動學生的變;教師的創新,必然激勵學生的創新。新則奇,奇則有趣,趣則又能生新,新則又能提趣。這樣的過程,就是互動的過程,就是互動提高的過程。因此我在指導學完第一則謎語后,小結編謎的方法,學完第二則謎語后我要求仿原文,給“香”編了一則謎語。學生經過小組合作、交流后,編出一個“上邊綠,下邊紅,上下相遇味道好。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愛掛天空”的謎語。這并非是唯一的答案,畫線地方有多種設想,經過集思廣益,我也幫忙修改,我們共同編出了多則較為精彩的謎語。他們讀謎、猜謎,又編謎,這些孩子多了不起呀!
六、小組合作,師生共“學”
新課程標給語文課程帶來很大的轉變,就在于教學的內容更廣了,選擇面更寬了,側重性更強了,教學形式更豐富了。對于課堂教學的好與壞,更側重于注意學生學習之間的交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收獲。新課程的學習是師生共學、生生互學的學習模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貫穿課堂,提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果,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處于同年齡的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可以提出不同見解和觀點,通過討論、交流促進理解地批判性信息,因此,我在學生合作學習時,適當的給予指導和幫助,也產生了師生互動的效果。
比如教學本課第二則謎語有些難度,所以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他們交流時,我也蹲下來以平等的身份參加討論,交換意見,與他們共同學習,教學相長。
總之,語文教學要有情,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要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要讓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世界。在這一師生同場構建的過程中,師生互相敞開心扉,進行多信息的交流,教師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學生走進自己最近發展區,這樣學生會心態開放、個性凸顯、創造性解放。作為教師,我們更關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瞬間,精心守護孩子們彌足珍貴的童真,讓我們牽著孩子們的手,與他們一同前進,前進的路上讓我們牢記: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它五彩斑斕,生機勃勃,活力無限,讓我們通過師生互動實現互相溝通,互相影響,互相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師生共同釋放出生命的活力,閃耀出智慧的光芒,飛揚起生命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