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課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開發每一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培養學生進行深化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徑,則是不斷開展探究性、合作性、自主性教學。本文將通過探究性教學原則和基本意義,討論“自主、合作、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
[關鍵詞]:自主 合作 探究 初中數學 教學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實際上就是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在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其根本目的是要激發出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使“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合理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學習特點分析
(一)初中生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獲得更多知識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有個最大的特點,即:一種是講授式,而一種是自主探究式。傳統的教學模式都屬于講授式,主要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被動的接受知識;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模式則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在其中扮演協助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必備的條件,使他們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整個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是主動的、自覺地進行探究和學習。
(二)注重學習的過程
對于這種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而言,不但注重學習后的整體結果,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純的向學生告知最終結果,然后通過練習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屬于死記硬背,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很容易感覺到疲態;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則是讓數學問題還原到初始階段,讓學生學會“再發現”“再創造”,使學生體驗到知識生成的過程,這樣學生所學到的便是一種活的知識。
(三)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中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
對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而言,具有很大的容納性。它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或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親身經歷或遇見的問題,并通過自己所掌握或了解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即便自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同樣可以通過探究、合作的方式與老師、同學一起分析問題,進而解決自己的疑惑,通過這樣的方式便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照顧到了每一位學生,使其學有所得。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積極影響
(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協作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可以盡情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且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些過程全是由學生親自參與,數學老師在其中僅扮演協作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在整個教學模式中,學生都只能靠自己解決遇見的問題,親自操作,這樣便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因為探究的問題、過程以及結果都不是固定的,沒有統一的方向和標準,因此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根據自己的思考行事,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二)能夠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
初中數學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學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正是由于數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同樣也是分層次的,其中“做”數學便是最基礎的一層,這種“做”數學是指學生通過自己的猜想和不斷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找出它們的規律,對發現的這些問題有個整體理解。做好這一環節,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所以“做”數學是產生知識的源頭。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老師都會忽略一個環節,即:沒等學生親身探究和發現,便直接告訴他們最終結果,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感覺模棱兩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能夠彌補這些不足,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產生的過程,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識,理解知識。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這個開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一)構建合作小組
要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就應當構建一個合作小組,并對這個合作小組成員進行正確的劃分。第一,老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以及興趣愛好有個充分了解和掌握;其次,應當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合理分配,使每個交流小組的能力平均,有利于公平的學習競爭。除此之外,數學老師們還應當對談論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分配任務,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小組中所扮演的角色,想辦法完成布置的任務。使學生取長補短,展現自我。
(二)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創設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主要包括了游戲情境、生活情境以及提問式情境的創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只有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在創設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貼近現實生活進行創設,使學生通過“聽、說、做”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學習的精髓。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展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要求老師們首先應當樹立科學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來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進行大膽的猜測和討論,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四、結語
簡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模式除了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之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合作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隨著現如今社會的發展,初中數學教學也在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們在日常授課和工作中也需要不斷總結和探索,找出適合當代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鄭薇薇. 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189-190
[2]賀建強.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165-166
[3]蔣慶昌. 淺議“自主、合作、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 教師,2012,21:48.148-150
[4]唐海燕. 試議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 理科考試研究,2013,04:124-125.
[5]雷明華. 淺議探究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3,35:11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