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推行下,小學數學教學積極開展了全新的教學模式改革。針對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這一教學難點,逐漸融入“情境教學”、“小組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徹底打破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令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從而大大的提高了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本身就是對一些數字之間的關系進行結合與解析,因此其乏味性可想而知。特別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完全忽略了數學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導致了大量學生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的現象,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帶來了巨大的阻力。而新課程標準的推行,徹底打破了這一教學難題的困擾,在創新式的教學模式下,使教學與生活完美的結合,從而使整體教學質量大大提高。
一、創設情境,理解、體會計算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情境教學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全國各個院校廣泛的應用。在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對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使學生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計算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例:三步混合運算的教學情境創設。
首先,在授課開始階段,教師先進行基礎的口算訓練,如“55*10,23+65,77*11”等,通過高節奏口算訓練對學生們的心算能力進行訓練,并與此同時有效的令學生進入自己的角色,將精力高度集中起來。然后教師再列數“3*2+5,6-2*7,4+5*8-6,9*7+2*5”等混合運算題,對學生進行運算順序的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對題目運算的順序進行標注。以此方式來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并為新課做好鋪墊,而后選擇適當的復習例題,對其進行運算順序的改變,引出括號運算。然后通過對三步運算例題的講解,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提問,如:“通過對含小括號的運算題的運算順序學習,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引發學生思考討論以后,教師在及時列題進行鞏固訓練,最后有效的完成課堂教育。
二、動手操作,理解、總結計算的方法
在教學中,教學方法只能作為一種學習的引導方式。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想要真正的令學生計算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僅僅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是不夠的。數學是一種邏輯關系極強的學科,所以想要真正的掌握這門學科,必須建立相應的數學邏輯思維。而一個人的思維形成,則需要不斷的進行模擬和鍛煉,從而形成自身的一種行為習慣。
所以很多人極愛那個新課程標準單純的理解為教學方法的創新,則是一種很片面的理解。事實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改革并沒有放棄時間訓練。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實踐動手訓練,從而令學生在實際的訓練中理解數學計算的邏輯思維,并通過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來總結正確的、有效的、便捷的計算方法。
三、探索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樣性
然而單純的計算時枯燥的,并且整個課堂教學不能完全囊括在情境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計算能力提高的培養,必須建設一個多樣化的課堂學習結構。在開設情境教學時,必須保證學生們的全員參與,而想要引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必須將學生提升到教學主體的位置,充分利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
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加強互動式教學的交流。然后通過情境教學的引導,使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自主的進行解題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站在輔導者的位置上,令各小組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的算法探究,從而總結出最恰當的解題方法,并令學生們在探討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數學計算方法的理解。
四、數學游戲,探索、發現計算規律
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他們的學習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他們的自身喜好。而孩子最喜歡的就是游戲,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對其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數學計算能力事實上更多的還是為生活應用服務,所以在進行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時,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其特點組織相應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的開展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和學習興趣,從而利用學生們的親身經歷來加強他們對解題方法的感受。
例如“九宮格”、“數讀”等數學問題,教師可以給出一定的指引,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研究討論,比比看誰能最先完成。這種方式既能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令學生熟悉所學的數學計算算法,從而引發他們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發現潛藏的計算規律。
這樣不但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他們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在對比娛樂中,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對整體計算能力的培養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活用多媒體,加強計算練習密度、強度
而針對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教學的枯燥,我們完全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乏味的數字變成形象化的圖文,以此來增加計算能力教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利用這種形象與抽象的轉換,使他們更容易的對問題進行了解和掌握。
然而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要注重模式化,應該對其展開存分的活用,將其網絡特點進行充分的發揮。并以其網絡的超容量特點,為學生提供大量高質量的與教學相關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們的計算訓練的密度,使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最高。
結束語
針對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本文所述淺陋,但是筆者認為,針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無非三種,一是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通過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手段來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二是利用游戲、多媒體等教學方式,將典型例題形象化,從而為學生塑造正確的解題邏輯思維;三是利用具有典型特點的例題對學生進行高密度、高強度的訓練,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體系,令其整體計算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支寶華.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2]劉成華.今天,你希望學生怎樣表達——關于學生數學語言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
[3]陳飛燕.珠心算的神經基礎及珠心算訓練對兒童腦可塑性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7.
[4]茅海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三個環節[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
[5]董瑞剛.在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J].科技致富向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