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攝影與繪畫這對姊妹藝術,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借鑒對方和其他藝術門類的優勢,使自身的發展更為完善。因此,從攝影與繪畫的關系,我們看到攝影藝術的發展,除了向其他藝術門類縱向繼承和發展外,更需要的是橫向聯系和橫向借鑒。在借鑒中得以互為補充,互為滲透,使年輕的攝影藝術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
[關鍵詞]:攝影與繪畫 縱向繼承 橫向借鑒
攝影藝術是一門較年輕的藝術。發展速度之快除了由它本身的特性決定而外,還有重要的一面就是受到了周圍藝術的影響。因此,攝影與繪畫、詩歌、音樂等藝術門類間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彼此在互為影響和互為作用中發展變化著,尤其攝影與繪畫藝術間的關系更為密切。所以,在沒有研究它與其它藝術的關系之前,讓我們首先看一看攝影與繪畫它們各自都具有那些特征?
從構圖上看,攝影構圖是采用“選景”選擇不同角度以立體選擇的方式來完成。立足點的選擇即掌握“最佳拍攝點”是區別于繪畫構圖的特征之一。而繪畫是通過對素材的收集,經過綜合、概括,再加上畫家的想象力來任意構思的。
從人物造型和作品的真實性上看:攝影藝術的人物造型只能用選擇的手法來完成。攝影家在生活中去觀察、尋找、選擇、抓取符合自己創作意圖的典型人物形象,突出表現在選擇最佳瞬間即典型瞬間上。因而攝影家必須掌握被攝人物心理活動規律,將作者的感情與被攝人物活動的情緒融為一體,通過感情與快門在典型瞬間的聯動來塑造理想的人物造型。所以它給人的印象是鮮活的、具體的、真實的。這是攝影的特征所決定的。而繪畫藝術是畫家通過較長時間對不同類型人物的速寫、寫生,經過綜合、集中、概括,用虛構和想象的方式創造人物典型,因此,繪畫藝術的真實感和可信度與攝影藝術是不可比的。但繪畫在畫面效果和藝術表現方面又是攝影所不及的,兩者之間各有所長。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呢?
從歷史的角度上看,攝影在問世的最初階段,人們還只是用它對客觀對象進行簡單的臨摹式的再現。后來人們為了表現某種自我感覺和主觀審美意念,便不滿足于這種再現了,而開始了運用攝影進行藝術創作。在攝影創作的早期,人們借助于繪畫的形式對被攝物進行擺布和摹仿,如早期攝影家O·雷蘭德拍攝的《生活的兩個方面》這幅照片,曾于一八五七年在曼徹斯特藝術珍品展覽中展出,是當時轟動一時的作品。作品內容是描寫的一位父親帶領兩個兒子進入這個廣闊的世界,一個兒子頗為自滿地走向生活“有價值”的一面,如好學、勤奮、結婚、信教等;另一個則違背了父親的教導,走向生活“壞”的一面,如懶惰、喝酒、淫欲、賭博等。作者在拍攝時,他用了三十多張底片分別進行拍攝,所有的人物都是經過藝術擺布的,有的是單獨擺布、有的是分組擺布的。在擺布過程中,作者借助于繪畫的用光方法和構圖等造型手段完成了這幅作品。因此,后人稱這個時期的攝影為畫意攝影,無疑繪畫對這個時期的攝影藝術創作起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攝影發展到了今天,繪畫對它的影響仍然很大,攝影藝術不但吸收了繪畫的用光、色彩、構圖等原理,還借鑒了繪畫藝術的許多技法技巧,如經過暗房或電腦數字制作的仿版畫效果的照片,以及仿白描照片,還有經過電腦數字化處理的仿國畫、仿油畫、仿水彩畫效果的照片等,這些不同形式照片的出現大大豐富了攝影藝術園地。不少著名攝影家除了他們有深厚的拍攝功底和廣博的藝術修養而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們把繪畫的一些原理和技術技巧巧妙地運用到了拍攝和制作過程之中。如我國老一輩攝影家朗靜山,他根據中國畫原理,探索集錦攝影的方法,并取得成功。在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就有近千幅參加了國際攝影沙龍的展出,被譽為世界十大攝影家之首。
經過近幾年的創作實踐,我也深深的體會到繪畫對我們攝影工作者,在攝影藝術表現方面的確有很大幫助,它能幫助你開闊創作思路,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就拿我在全國第二屆“尼康獎”比賽獲獎的黑白作品《班點十二卷》來說,繪畫幫了我很大的忙,經過采用繪畫中仿版畫效果的暗房制作方法之后,使一張極為普通的黑白照片變成了一張藝術感染力較強的藝術作品。在大面積的黑色背景中,由點、線、面組成了一幅優美韻律的花的圖案。這就是繪畫在這里起了潛移默化的幫助作用。如果沒有繪畫的基礎知識,就很難想到利用花本身的點與經過中途嚗光得到的線,再加上花葉形成的面,構成一幅頗象工藝美術品效果的照片。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繪畫不論是在攝影藝術的最初階段還是在現階段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當今,攝影藝術對繪畫藝術也同樣起著重要的幫助作用。近年來美術界許多畫家已經相當廣泛的運用攝影做媒介,代替了以往靠畫速寫、畫模特兒搞創作的歷史,因為攝影這種現代化的工具,能更準確的把畫家所需要的形象材料迅速地記錄下來。繪畫作品中也出現了照相寫實主義流派,如大家所熟知的著名畫家羅立中,他的油畫作品《父親》曾榮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還有油畫家廣庭渤的油畫作品《鋼水、汗水》等,這些作品把人物面部表情描畫得淋漓盡致,局部刻畫的細致入微,甚至比照相機留下的影象更清晰、更細膩,更精典。還有一些繪畫作品則干脆就以照片拼貼而成。
以上這些實例充分說明攝影藝術和繪畫藝術這兩個獨立的藝術門類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這是因為攝影與繪畫藝術都是用平面的兩度空間來表現具有三維空間并主觀化了的客觀世界,二者無論是在透視構圖還是在光影造型,色彩原理等方面都是息息相通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二者在互相借鑒中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與更新;許多領域有待開發和正在開發的攝影藝術,在借鑒繪畫中促進了自身的成熟;而具有悠久歷史的繪畫藝術也從攝影藝術那里獲得了新的活力……。
就發展的趨勢而言,藝術各門類之間同自然科學各學科之間一樣,除了需要縱向繼承發展之外,更需要加強橫向聯系和橫向借鑒。象藝術中的其它門類音樂,是一種時間藝術,它往往給人以一種奔馳,流動的感覺。而攝影與繪畫一樣是屬于靜止的平面造型藝術,從本質上講,攝影和音樂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藝術門類。一是視覺藝術,一是聽覺藝術,然而它們二者之間不僅是可以溝通的,同時,它們之間還可以相互借鑒。有很多攝影作品的標題與立意都是借鑒于音樂的感受。如十四屆全國影展中的一幅作品《月夜交響曲》就是借助于音樂的感受,把月色籠罩下的景物看作是一部很有節奏感的交響樂曲,使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得到了加強。還有文學中的詩歌,它注重意境的挖掘,詩人從“見景生情”發展到“情景交融”,把感受到的情懷抒發在詩的字里行間中。攝影家同樣對所要拍攝的某一場景有所感受,如要表達這種情感,才能激發出創作的欲望。那么這種情感與詩人的情懷是一致的,那就是意境。一切藝術活動都有個意境問題。詩叫詩情,畫叫畫意,音樂的樂曲演奏叫進入曲境。攝影作品要借助于詩的情懷和繪畫的意境來深化作品內容。為此,我們可以看出藝術各門類之間在借鑒中得以互為補充,互相滲透。這樣才能強化自身,才能使自身充滿活力地不斷地向新的高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