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王斌 康萌



理想的少兒閱讀促進應該是多部門多渠道的合力作用,既需要政府、媒體、書店、圖書館等相關專業部門努力,也需要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的力量,在小政府、大社會成為未來趨勢的背景下,形成政府倡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格局,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接地氣、長效化和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提升和育兒觀念的變化,少兒閱讀在中國社會開始逐漸得到重視。2008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把“全民閱讀工程”列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五大工程之一,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在此背景下,中國圖書館學會把2009年和2010年分別定為“少年兒童閱讀年”和“親子閱讀年”。2013年,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聯合啟動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系列活動,以“兒童閱讀”為主題,堅持“兒童優先”和“兒童利益最大化”,開展各類閱讀推廣和交流活動。
基于對少兒閱讀重要性的認同,越來越多的家長、教師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始注重少兒閱讀,目前,國內已有“親近母語”“毛蟲與蝴蝶”“紅泥巴讀書俱樂部”等多家專門從事少兒閱讀研究與推廣的組織,此外,還有中國兒童讀物促進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少年兒童圖書館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為少兒閱讀提供支持。值得關注的是,在少兒閱讀領域,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和實踐的民間組織和專項機構正逐步發展壯大。本文以社區童書館為例,探討在公辦圖書館、書店、學校之外的社會組織如何促進少兒閱讀事業。
一、家庭環境對少兒閱讀的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72年提出了建設閱讀社會的目標,并自1995年起,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閱讀日” (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在全球范圍內推進閱讀工程。我國從2006年開始也大力推進國民閱讀工程,一方面進行政策倡導和廣泛宣傳,另一方面開展了送書進基層、大眾喜愛的圖書評選、書香晚會、閱讀季閱讀節等具體促進活動,收獲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審視這些全民閱讀促進活動,我們發現其增長空間有限,廣泛和熱鬧的活動并未顯著提升閱讀在社會公眾生活中的地位。核心問題在于閱讀促進不能只著眼于改善硬件環境,還要提升支撐閱讀行為的社會環境,要增強閱讀與人的日常生活的緊密關系。送書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等只是形式上的創新和物理空間上的延長,并未實質改變既有的閱讀推動模式,即由圖書館等專業機構發動、通過書店和媒體等專業渠道推送、政府主導自上而下的宣導。這些內容和渠道與數字化、個體化的時代癥候略顯步差,與普通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節奏有一定距離。
反映在少兒閱讀領域,一個基本事實是隨著少兒年齡增長,其閱讀興趣在下降,此后的很多閱讀是伴隨學業和考試需求的功利化行為,因而如何從兒童發育和終身成長的角度去引導少兒階段的閱讀,把閱讀放入一個有持續性的情境中穩固和拓展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少兒閱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時期規劃》也提出未來一段時期的工作任務:扎實推動文化環保工程,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越來越好的文化環境。
從我國少兒的現狀來看,缺乏促進閱讀的生活環境是一個亟需關注的現實問題。2009年,我國發布了第六次全民閱讀調查成果,其中首次引入了對我國0~8歲兒童的調查。在提及孩子不讀書的原因時,絕大部分(88.0%)家長把原因歸結為“孩子太小還不會讀書”。相比美國兒童一般從6~9個月便開始閱讀,我國兒童開始閱讀的時間要晚得多。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我國大部分(76.0%)兒童在3周歲之前已經開始不同形式的閱讀行為,但在1周歲之前便開始閱讀的兒童還不足三成。有研究表明,早期閱讀的起始時間以9個月到1歲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得當,孩子早期閱讀能力就可能較早出現。家長對兒童早期閱讀缺乏理性認識,不清楚應該讓孩子在何時開始閱讀、如何閱讀、讀什么內容。由于我國的早期教育理念尚不成熟,在兒童閱讀理念推廣方面較為薄弱,大多數家長缺乏此領域的相關知識,這樣很可能使孩子錯失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機。
少兒閱讀特別是親子閱讀的理念亟待推廣,需要相關組織或機構專門從事閱讀推廣和研究工作,并成立專門的服務組織為家長提供“親子共讀”的幫助和指導。家長需要增加早教知識,提升家庭教育和主動學習的意識,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閱讀方面,特別是低幼階段的早期閱讀,家長應該拿出更多時間與孩子共處共讀,為孩子自主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兒童社會化提供有益幫助。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專門的少兒閱讀機構,有的從事研究,有的進行理念推廣,還有一些是提供少兒閱讀服務的圖書館。在少兒圖書館之中,由NGO或基金會建立的完全公益性質的不在少數,但做成規模并長期運營的多為自籌資金自主發展的個人運營少兒圖書館。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區武夷花園社區的小考拉親子童書館作為個案,分析其運營理念和模式,借此了解此類機構的優勢及不足,為其他少兒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提供參考。
二、社區童書館發展理念:聚焦于親子閱讀的多元服務
社會組織興辦新聞出版服務,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即使不考慮贏利問題,如何使得服務和產品可以在市場環境中與用戶有效對接,也是一個需逐步厘清和確認的過程。小考拉親子童書館成立于2007年秋,是北京東部地區的首家社區兒童圖書館。成立六年多以來,小考拉親子童書館經歷了一系列發展機遇和實際困難,逐步明確了“親子悅讀”的理念,致力于推廣、普及家庭親子悅讀文化,主張父母與孩子共讀,使閱讀成為傳達愛與知識的橋梁,通過閱讀建立親子間心靈互通的紐帶,在親子共讀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撒播生活幸福的種子。
在童書館創建之初,創始人對同類機構中的佼佼者“皮卡書屋”進行了考察,當時皮卡書屋的服務范圍為英文閱讀指導、推廣,主要針對教育背景及經濟狀況較為優秀的中高端人群家庭。結合同行考察的結果,面對童書館所在的武夷花園社區的現實狀況以及當時的所有資源、理論分析等因素綜合考量,小考拉童書館最終鎖定0~12歲的兒童家庭為目標服務群體,圖書以繪本為主,主打低幼階段親子閱讀服務,確定了以親子閱讀為基礎的“親子悅讀,成就愛與智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