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王博文
摘 要:在我國,高職院校是培養優秀技術人才的院校種類之一,它對教育行業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而教職工的工資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教學質量。如果高職院校采用更加高效的薪資管理辦法,在工作中便可以調動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責任心,使工作職能得以充分體現,從而提高院校的教學水平。通過對績效工資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提出了實施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并為提高高職院校績效考核管理水平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績效工資;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F24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3-0091-02
績效工資管理最開始是出現在企業中的,隨后才被引入教育工作領域。現在,國內一些提供義務教育的國立學校已經開始采用績效考核的方法對教職工進行管理,但是高職院校還沒有采取這一管理辦法。在高職院校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水平非常優秀,就會得到額外的獎金,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能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1 績效工資綜述
1.1 績效工資的概念
績效工資指的就是在員工基本工資之外,根據其績效水平的提升進行的獎勵薪資。從另一方面來說,它指的是按照教職工個人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標準,根據其工作的完成情況、取得成績和個人職稱情況等條件進行薪資支付的工資管理方法。一般情況下,績效工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基本工資和按照年齡、獎勵、崗位劃分的工資。總的來說,薪資與員工的工作成績是有直接關系的。
1.2 績效工資制度的重要性
目前,社會和經濟都在迅猛發展,高職院校對教職工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然而,高職院校的薪資管理系統尚不完善,仍存在許多問題,不能吸引更多的高技術人才進入供職,所以說,薪資管理水平和高職院校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在采用舊有的薪資制度時,高職院校教職工的薪資主要是依據個人的職務、工作年限和崗位高低等因素確定的,而且不同地區對教職工的工資補貼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說明在教職員工的薪資管理方面缺乏公平和公正的原則。當高職院校使用績效考核的制度后,有利于吸引更多高學歷的知識分子進入這個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使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得到了發展。對于高職院校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高職院校不同于企業,它對員工的工作評價是根據學生成績的好壞評定的,而這種標準又是比較模糊的。
過去,高職院校都是用平均工資來衡量員工的工資水平,但是這種辦法管理很不科學,不但不能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缺乏公平、合理性。以往工資管理辦法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但是,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是需要用自己的職業素養對其進行約束的,不能單純靠工資進行管理。所以說,在這樣的狀態下,不能很好地實現科學的績效管理。然而,績效工資的管理辦法則更適用,它是根據員工做出的成績、應當承擔的責任和勞動量來確定工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分配思想,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使他們為學校作貢獻。此外,在高職院校實行績效工資發放制度后,一定要嚴格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在考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因為保證教學質量是教師的本職工作,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責任感。
因此,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必須按照制度嚴格執行。考核內容中也可以增加科研方面、教學成績方面的獎勵辦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提升教師的學習能力,提高教職工的知識文化水平。教師的自身素養提高了,就會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更多的人才。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中使用績效工資考核的方法對教職工的薪資發放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2 實施績效考核的有效策略
2.1 規范基本績效工資
在高職院校中,要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和相關的考核標準對教職工進行績效考核。在執行績效考核的同時,也規范了相關補貼的發放。如果某些教職工沒有完成基本任務量,就要從他的基本工資中扣除未完成的部分;如果某些職工超出所規定的基本任務量,就要對這部分職工給予相應的獎勵。依據工資制度進行相應的獎勵,規范績效工資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促使員工將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培養出更多有用之才。
2.2 合理配置績效工資
在高職院校中,教職工的績效工資由基本工資和獎勵兩部分工資構成。在對員工實施考核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當地的經濟狀況、物價狀況和所在崗位的職能等,要因地制宜,有效發揮績效工資的作用,有效調動教職工的教學積極性。在制訂考核標準時,要合理配置績效工資。而在績效考核中,還應考慮員工對本崗位的貢獻程度,同時還應該設置各種補貼,例如課時費、班主任的補貼,等等。在實際的考核中,要按照給定的標準進行考核,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為目的,提升教師的教學熱情。
2.3 消除績效工資的負面影響
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后,勢必會引起競爭,但要開展良性競爭,避免因競爭方式不當造成惡性競爭,影響同事之間的關系。如果發生上述情況,校領導就應該與教職工們進行交流,讓大家明白,實行績效工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而教職工們要想取得好的業績,就要以本校的利益為大前提。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職工只注重科研,而不愿進行教學,這就需要平衡教師的教學任務,使其充分發揮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從而減輕績效工資帶來的負面影響。
2.4 構建健全的監督機制
高職院校在對教職工進行考核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協調鼓勵和保障二者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監督和管理機制。在考核過程中,要以真實、可靠的數據作為評估依據,做到公開、公平,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規范考核過程。另外,要及時公開考核結果,實現考核過程和結果的透明化,最大限度地發揮績效考核的積極作用。采用此制度政策,還能激勵教職工的工作熱情,使其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并在工作中與其他教職工相互監督,共同進步,使各項工作有序的進行。所以,要想充分體現出績效工資這一制度的積極作用,就要嚴格執行績效考核制度。
3 結束語
隨著各個院校對績效工資制度的不斷改進,績效工資制度也得到了很多院校的認可,并在教育界內實施,而且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就。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績效工資制度在高職院校中還處于發展階段,他們也是為了培育社會高技術人才,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教職工在人才培養領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績效工資制度的實行可以激發其教學潛質,使教職工展開公平競爭,使高職院校培育的人才在社會中可以發揮其價值。但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績效考核依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考核制度,保證績效工資制度順利實施。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