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春
《唐詩十家精講》解讀新妙,詮釋精當。巧妙地揭示了唐代詩人中的十大名家成功之奧秘,進而巧妙地揭示了唐詩輝煌之奧秘。
王志清教授的《唐詩十家精講》問世了,這是他繼《縱橫論王維》《盛唐生態詩學》《中國詩學的德本精神》之后的又一本研究古代詩歌的佳著。此著巧妙地揭示了唐代詩人中的十大名家成功之奧秘,進而巧妙地揭示了唐詩輝煌之奧秘。
精巧的講解構架
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人們對唐詩輝煌的奧秘之探求可謂孜孜不倦,且眾說紛紜。《唐詩十家精講》揭示了唐詩輝煌之奧秘,且顯示了與眾不同之處。唐詩研究著名學者董乃斌教授認為,作者善于示范如何從搜選和分析資料入手一步步地去解決問題,尤需善于將紛繁復雜的現象、眾說紛紜的觀點理出頭緒,提綱挈領的抓住問題的癥結,善于層層剝筍似的逼近問題的核心和實質。此著選講具有代表性,講解具有精準度,且勾勒出了“全唐的詩歌發展脈絡”。
此著系王志清根據他向學生講授唐詩的講稿整合而成,出于講稿而非講稿,且勝于講稿。全書分為“弁言”、十章等部分。每章精講唐代詩人中的一位名家,十章共精講十大名家,突出其創作個性、創作上的輝煌成就等,并由此以一斑窺全豹,揭示整個唐詩輝煌之奧秘。不是唐詩的普通選本,不是唐詩單篇鑒賞的文章合集,也不是唐詩的系統論著,而是一本縱橫說唐詩,并巧妙揭示唐詩輝煌之奧秘的佳著。
新巧的解讀方式
《唐詩十家精講》的解讀方式極為新巧。或者詩人評介與詩作講解相結合。此書每章講解詩人,都以詩人評介為切入點,并將此與其詩作講解有機結合,評介詩人離不開講解詩作,講解詩作又離不開評介詩人。從而讓讀者能從詩人評介之中見其詩作,并從詩作講解之中見詩人本色。或者微觀評析與宏觀闡述相結合。此著中微觀評析與宏觀闡述二者的結合便達到了巧妙自然之境地。“弁言”部分,主要是宏觀闡述;而每章對名家及其詩作的解讀則既有微觀評析,又有宏觀闡述,而且恰到好處。或者他說借鑒與己見表達相結合。作者他說借鑒與己見表達有機結合,充分地展示了此書的獨創性,體現了其新巧的解讀方式。比如:“第四章‘神氣飄逸的李白”,對李白其人其事的講解,除了引用了古人之說,還引用了施蟄存、傅璇琮、周勛初、王運熙、詹锳、楊義、李從軍、余恕誠、羅時進等當代著名學者的觀點,進而得出結論,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從其中對李白善于自我炒作的講解與對李白代表作《將進酒》具有的賦體文學的影響因子之闡述中便可窺見一斑。或者美學觀照與諸術運用相結合。《唐詩十家精講》在講解十大名家時往往將美學觀照與文學、歷史學、心理學、生態學、版本學、校勘學、文體學等諸術運用有機結合,較好地顯示了其新巧的解讀方式,從而,巧妙地揭示了唐詩輝煌之奧秘。
獨巧的行文風格
王志清的學術研究已形成了獨有的行文風格。這在《唐詩十家精講》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一表現為以飽含情感的分析來感動人。《唐詩十家精講》便善于以飽含情感的分析來表達見解,“發掘唐詩人性意味與生命精神,突出唐詩的人文精神含量,著眼于人的發展的全面性與社會性,論述唐詩中所反映出來人的價值理性,以及人全面發展的各種能力,梳理并展示唐詩中所煥發出來的生命精神、生存智慧和生態理趣,進而重新認識唐詩發生的內外條件,呈現審美過程中的審人、審智和審美的綜合形態”,并由此揭示唐詩輝煌之奧秘。其二表現為以洶涌澎湃的氣韻來打動人。《唐詩十家精講》通過雄健的筆力,流暢的行文,長短交錯的句式與新穎貼切的比喻、對比、排比等,形成了洶涌澎湃之氣韻,將唐詩名家其人其詩成功之奧秘和唐詩輝煌之奧秘淋漓盡致地揭示了出來,也頗能打動讀者的心靈。其三表現為以新穎自然的語言來愉悅人。詩的研究、批評,本身也是一種審美活動。這就要求詩論著也應具有美感。《唐詩十家精講》無論是標題制作,還是具體的行文,語言新穎自然,富有美感。標題制作,整飭端麗、注重語言的陌生化。誠如董乃斌教授評價的:“《唐詩名家精講》在語言表述上除雄辯滔滔外,還有一個特點是活潑生動……確實體現著志清教授講課和為文的個性色彩,勇抒己見,熱情洋溢,直言無忌,揮灑自如。古典文學研究論文很少能見到研究者的個性,此書卻頗能顯示志清教授之聲氣神采,只要稍稍熟悉志清教授的,便絕不會把此書與別人的著作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