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金先彬
摘 要:鋼琴已有600多年歷史,現代鋼琴也有300多年的歷史。我國鋼琴從生產工業化生產來講只有30多年的歷史。可謂尚處嬰兒期。而與鋼琴相伴而生的鋼琴調律師則更為年輕。鋼琴的調試、維修、護理絕非僅會調音就能勝任的,一個調律師應是一個懂音樂、會彈琴、懂聲音等多方面知識的帶有藝術性質的技能型人才,也可稱其為“半個藝術家”,可以認為沒有優秀的調律師就沒有優質的鋼琴。如何加強我國鋼琴調律師的專業培養,有效提升專業素質,是我國現階段鋼琴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鋼琴質量;鋼琴調律師;中高級培訓班
雖然目前社會已經進入電子時代,自動化生產線已經普遍,然而鋼琴的生產卻仍有很大部分的手工操作,特別是其機芯的組裝調試百分百是手工操作。鋼琴是世界上最繁復、結構最嚴謹的高端樂器,它是由近八千個零件組成,并以木質材料為主構成的。每彈奏一個鍵(88個鍵)就有六十多個零件參與運動。可以認為鋼琴是一部“自動化”的,帶有藝術性能的機器,同時在鋼琴長達近百年的使用中,其保養、調律、調整更是完全由調律師手工操作來完成,可以想象這樣一部復雜的樂器,若沒有經專門培訓的維修人員——鋼琴調律師作定期調律調整,其質量將會是什么狀態,由此可以看出鋼琴調律師的“手藝”是鋼琴使用質量的保障前提。
1 目前我國鋼琴質量的現狀
我國鋼琴生產雖可追溯到20世紀初,然而真正較大批量生產則始自20世紀80年代初,從80年總產量的不足八千臺,到現今的近40萬臺可算是騰躍式的發展。期間大量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不但使生產量達到世界之最,總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在社會進入電子時代以來,在工業制造自動化生產已成為常態,而鋼琴在發達國家仍大部分靠手工完成,我國鋼琴生產如此高速發展似應質量堪憂。但由于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以心靈手巧的深厚文化積淀,卻未因數量的暴增而出現普遍的質量問題,現狀是中國鋼琴的質量已普遍達到國際普及鋼琴的水準。
2 我國鋼琴調律師隊伍的現狀
調律師行業應與鋼琴市場同時發展,但現實是鋼琴調律行業的發展較鋼琴生產業滯后了十五年。1995年在中國樂器協會領導下建立了“鋼琴調律師分會”同時建立了“技術培訓中心”“資格考試委員會”,在《中國樂器》雜志上建立了“鋼琴調律師專欄”分期刊發了近兩百篇“技術講座”“論文”及活動報道。自1999年始參加了國際鋼琴調律師大會的活動,2007年正式加入了國際調律師組織,2013年在我國杭州成功舉辦了第十八屆國際調律師大會。縱觀調律師行業近20年的發展組織機構已近完善,只是培訓工作的開展尚存不足,特別是中高級培訓班,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期開辦,對調律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未能盡到職責。
3 目前我國鋼琴調律師培養情況
(1)培訓時間。鋼琴調律師的業務由兩部分組成,一為調整、二為調律,其中調整是基礎,但目前我國在培訓和社會實踐中普遍存在輕調整重調律的現象。2003年版國家標準(調律師)規定,初級班培訓課時不少于3個月,中級班不少于2個月,高級班不少于1個月,就近十年來的執行情況來看,這個培訓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2)培訓機構。目前我國現行的鋼琴調律師考核鑒定分為低、中、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的考試,但嚴重缺乏相應的培訓機構,這是普遍存在著“以考代培,以賽代練”的認識使然。運動也是一種技能,沒有高水平的訓練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運動員。例如,當今國際體壇中的跳水、乒乓球,哪里有中國教練,那里就有高水平的運動員。這個例子足以證明開辦中、高級培訓班的重要性。因此,盡快開辦中、高級培訓班的同時,考前培訓也是必要的,不然就會大量出現成績合格(60多分)但技能低下的考生,結果是證書拿到了,技能卻沒有提高多少。
(3)課程設置。雖然目前我國部分藝術音樂院校開設了鋼琴調律專業,但大多停留在大中專院校中,在課程設置及安排上,由于專業教師的缺乏,特別是專業帶頭人多數所學專業并非鋼琴調律,缺少對該專業教學規律的深入認知。因此,在實際課程設置和安排上出現了專業課課時不足,過于分散,使學生難以集中精力,且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而在實踐課中,又存在輕調整,重調律的現象。社會培訓的課程設置雖在國家培訓教程中有具體安排,但并非強制執行,多由主辦者自行設置,有較大的隨意性。
4 遵循科學規律,探索我國鋼琴調律專業的培訓
我國調律師隊伍的組建雖較鋼琴制造業的發展延遲了15年,但調律師隊伍從組織建立、技術標準的評定、培訓教程的正式出版,到全國各地開辦的鋼琴調律培訓班,甚至全國大專院校鋼琴調律專業的開辦,到國家鑒定站的建立……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可以說已經基本滿足了市場的初級需求。但總結近20年來調律隊伍發展的過程,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有待改進。特別是在提高調律師隊伍的總體水平,以適應鋼琴大國的現狀上看,是尤為必要的。本人以一個調律師的發展、參與和見證的角度提出如下意見,僅供參考:
(1)教材問題。目前正式出版的鋼琴調律教程共有兩套:一是由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組織編寫、中國輕工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發行的供高職學院學生使用的教程,此教程經十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尚有不足之處有待修整及深化。二是由中國樂器組織編寫的、中國輕工出版社2011年出版發行的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鋼琴調律師》該教材共分1~5級,是特別針對調律師國家職業資格等級標準的培訓而編寫的,由于目前社會只開辦了調律師初級班培訓,因而此教材尚未全面使用,若開辦中高級班培訓時就可用此教程。
(2)師資問題。我國鋼琴業大發展雖只有30余年,但以廣東、北京、上海為基礎的鋼琴生產已有50多年的歷史,培養出不少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師、調律師,其中更有不乏在德國、奧地利等著名鋼琴公司深造的人員。同時近年來行業也經考核培養了一批中年技師、調律師。客觀而言,調律師的師資是可以滿足的,只是存在著兩個實際問題需解決。
1)大部分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由于學歷問題不能進入高校的調律專業任教,這一現象似應加以改革。因為多年來,在企業的用人政策上即是“有學歷的人員從事技術工作,無學歷的人員從事技能操作”,若這兩方面同時兼顧則難以解決目前高校高級技能的師資問題。若可適當降低高校對外聘高技能人員的學歷要求似可能解決此矛盾。2)擇期召開中、高級調律師師資研討會,誠請各鋼琴企業高級技師及各大專院校的師資和調律師分會、鋼琴分會參與研討,以確定中、高級調律師的培養計劃和目標,如此,短則2至3年,長則5年必見成效,當然,這幾項工作只有中國樂器協會,才有責任、資格和能力做好!這將又是一項為中國鋼琴強國之夢所能開創的新路。
鋼琴產業對國民經濟微無足道,但鋼琴對國民的精神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且鋼琴的質量反映了國家輕工業的綜合水平,中國鋼琴僅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就達到了如此水平,作為鋼琴人不能不為此而感動。若能在中國樂器協會領導下,大家努力把鋼琴調律師的水平再提升一個檔次就無愧于鋼琴大國之稱了。努力吧朋友們,鋼琴界、文化界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