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敏
摘 要:電子琴音樂教學在陶冶孩子情操、提高素養以及開發智力和其他綜合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訓練孩子的集體意識。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增強,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越來越大,鄉村教育也取得較快發展,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教育在農村的普及集中體現在了電子琴在農村音樂課上的出現,怎樣使有限的資源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得到合理的應用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琴;農村;音樂教育
首先,電子琴在音樂素質教育中所彰顯的表現力。電子琴是現代科技在音樂領域的一個典范,它將古典文明和現代科技融合在了一起。它可以幫助音樂執教者進行傳統音樂的教學。再則由于它兼備電子音樂的基本功能,因而使教師在進行現代音樂的教學時更為便捷。電子琴和傳統鍵盤樂器相比較,優勢體現在它可以綜合地運用和表現音樂的各個要素,而且手段多樣,效果明顯,受到很多師生的喜愛。
在現代音樂教學中,鋼琴、電子琴和手風琴都是比較常見的教學設備。電子琴的教學效果可能不及鋼琴渾厚大氣,但是在功能上又是優于風琴的教學樂器。電子琴有固定的音高,可以適應自由升調、降調、轉調等演奏方法。電子琴與鋼琴和風琴的區別還在于它可以隨時隨意調整音量和音色,能夠更好地滿足音樂教學的需要。[1]音樂教育是當今學校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部分學校和部分學校的教師將器樂音樂教育逐漸引入學校素質教育,最初是口琴、笛子等小型音樂教學設備,之后就有了手風琴等樂器。電子琴作為音樂教學設備進入素質教育課堂,是教學改革的大膽嘗試,是整個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因為電子琴不但具備其他樂器的教學功能,而且它還集多種節奏、樂器為一體,豐富的表現力明顯優于其他各類樂器。這些從簡單到復雜的樂器,不僅豐富了音樂教學的上課內容,還提高了整個素質教育的教學質量。
其次,電子琴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我認為電子琴在感受與鑒賞方面有著和鋼琴差不多的功能與作用,電子琴本身就擁有比較悅耳的音色,這種聽覺上的美感使得電子琴在素質教育中應用更加廣泛,同時,電子琴有豐富的節奏和各種風格的示范曲目,許多簡單的歌曲只要經過它演奏,就會增色許多,使人產生許多想象力。
(1)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充分地引導學生思維邏輯,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生事物的動力。不同層次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是緊密相連的,并且它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這些則都能轉化為激勵學生學習向上的動機。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在電子琴上運用不同的音色和節奏,彈奏出不同的歌曲或者旋律,這樣就成功的引起了學生躍躍欲試的學習興趣。(2)增強學生之間合作能力。電子琴除了可以自己實際操作練習之外,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還可以逐漸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共享能力,這種合作共享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與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相互的聯系和溝通,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3)音樂產生的創造力和靈感。音樂教學不僅是一種實踐活動,更是一種增強創造力和產生靈感的活動,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以及實踐能力還有產生的靈感對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促進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子琴音樂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上也扮演著不同的卻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執教者必須跟從學生的層次來制定教學方式和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創新和學習的靈感。(4)現實的作用體現。電子琴屬于鍵盤類樂器,在教學方式上比較直觀和形象,通過執教者的演奏和講解,讓學生覺得上課非常生動而形象,同時又可以扎實而輕松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在一般的音樂課學習中,多數學生只受教于簡單的樂理知識,而樂器的演奏技巧以及知識面的擴展卻極少涉及。通過電子琴音樂教學,不僅能學習基礎的樂理知識,而且可以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最重要的還可以逐漸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以及創作的能力。
第三,農村音樂課中的電子琴應用以及存在的問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對素質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投資力度的加大,中小學全面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城鎮和農村在貫徹素質教育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作為學校素質教育重要內容之一的音樂教學,它的主要的教學目的是發展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以及個性和創造力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電子琴是音樂表現力最強的樂器之一,它可以直觀立體的、多方面的表現音樂的魅力,對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等方面都頗為有效。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音樂教學工作,都應當放重點在發展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以及個性和創造力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素質這個主題上,充分利用好電子琴、風琴、鋼琴等教學設備和工具,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并充分發揮樂器設備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農村音樂教學體制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1)我認為在這些問題中最重要的還是農村音樂教師及執教者的自身素質問題。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水平、知識面以及修養等,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認為,農村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良莠不齊,沒有一個明顯劃分或者界定的標準,對于教師本身而言,應該著重加強自己對樂器教學設備的基本演奏技巧,并且不斷補充和汲取新鮮的知識才可以向學生源源不斷的傳授新的知識和文化。(2)我認為農村和鄉鎮音樂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水平的樂理知識和樂器演奏技巧,而且還必須掌握樂器(比如電子琴)在整個音樂教學中與其他音樂要素的結合和互動。不然就可能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甚至對音樂教學起到相反的相阻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要從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兩手抓,著重研究電子琴等音樂設施在農村及城鎮等的音樂課上的合理利用。
最后,現在音樂文化對于音樂教育的要求。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電子琴等樂器的應用已然變得非常的廣泛,演奏和表演形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了,如何充分發揮電子琴等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還有待于全體的音樂執教者和教師們的不斷開發和心得交流,這樣才可以使得電子琴等樂器能夠更好地為音樂教育服務,發揮更大的作用。樂器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次偉大的革命,音樂用它特殊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使之自身變得更加深遠而豐富。不斷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完善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生活的高科技成果,不斷拓展教學方法和手段,讓音樂教學不斷適應現代生活發展的需要,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祖國的棟梁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劉一.淺談農村音樂課堂教學中電子琴的應用[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