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菲 于洋洋
摘 要:科學研究是大學的重要職能,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也是大學發展的生命線。高等藝術院校應以理清藝術學科的特殊性的為基礎,充分認識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發揮藝術院校教師的科研潛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提高藝術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為社會培養更高層次的藝術人才。
關鍵詞:藝術院校;科學研究;科研管理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強調,要在提高人才培養基礎質量上、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重點著力,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反觀近年來我國藝術院校的科研發展情況,雖然在數量上、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普通高校的科研水平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毋庸諱言,這種差距是多并方面原因造成的,但無論原因何在,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忽視科學研究勢必將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這一課題亟待我們的正視和解決。
1 藝術院校科研工作現狀
相對普通高等學校而言,藝術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著以下不足和劣勢:
首先,科研意識與能力相對薄弱。高等藝術院校因其專業特殊性,教師的學歷結構與師資構成相對復雜,知識結構不完善。在傳統的“一對一”藝術培養模式下,仍存在著師傅帶徒弟的教育思想,并存在嚴重的重“藝”輕“文”的現象,導致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和接受教育的學習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化知識缺失和文化意識淡薄。大量的專業技能課擠占了人文課程的空間,以至于藝術院校的科研工作者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識和能力,對如何展開科研工作的各個環節缺乏了解,對如何把自己的藝術經驗升華到理論高度感到無所適從。
其次,科研與教學的矛盾難以調和。現階段來看,在相當一部分藝術院校中,科研與教學的矛盾還是相當突出的。由于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加之學校體制上的客觀因素和忽視科研的主觀原因,目前的科研與教學呈現出難以調和的沖突。一部分教師投身于科研,但忽視課堂教學和藝術實踐,致使科研成果僅限紙上談兵。另一部分教師則傾心于教學,坦言既可以享受孕育桃李的樂趣,又可以轉化為獲獎和演出增加職稱評定、教師考核中的籌碼,但這卻導致知識結構僵化不變,教學失去創新能力。
再次,科研經費投入不足。雖然藝術學科屬文科類,科研成果有別于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成果見效快、經濟收益高、成果轉化實用性強,但藝術學科的成果是社會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產生的社會效益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從觀念上和認識上,某些院校仍然存在因科學研究周期較長、效果滯后、實際收益不明顯而產生的不愿在科研上花錢、出力的誤區。因此,我們應重新審視藝術科研的功能與價值,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2 藝術科研的特殊規律
藝術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自身特殊的本質。這種藝術特殊規律主要是表現在藝術作品的形象性和藝術創作的個性化上。藝術作品的形象性決定了藝術科研的實踐性。除了藝術理論研究,如藝術史研究之外,藝術科研很難單一地通過文字和理論研究層面的成果來體現;而更大的展示空間應該留給舞臺、展覽和媒體。藝術科研結題成果的形式除了論文、研究報告、專著外,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音樂、舞蹈新作品發布;個人音樂會、舞蹈晚會;個人藝術品展、個人專輯的出版等等。尤其是對于長期習慣于藝術語言表達的科研項目負責人來說,藝術實踐是能最為準確和直接地表達其科研理念及科研成果的方式。藝術創作的個性化則決定了藝術科研評價的復雜性。一方面基于隱性知識(體驗、靈感、技能及風格、手感等難以系統地用文字、語言進行表達的知識),使得藝術科研創作很難被量化。另一方面,對于藝術創作強烈的個性化追求,使其在形成獨特藝術風格和個人魅力的同時,也直接加大了藝術科研管理工作的難度。不僅是科研課題內容存在不同的藝術見解的問題,最直觀地困難是藝術家活躍的思維和較強的創新性使藝術科研信息化管理常常要面對“個性”的挑戰。
3 藝術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以上,筆者認為要開展好科研管理工作,首要的任務是必須認清藝術科研的特殊規律。圍繞藝術科研的特殊規律制定、出臺相關管理方案、政策;制定相對量化、易于操作、全面細致的評價和考核機制。二是要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加強科研隊伍的建設,針對科研隊伍的建設制定相應規劃,合理配置專兼職科研人員,充分發揮理論教師、專業教師的優勢和作用;通過學校政策上制約和鼓勵,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協調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三是要轉變管理方式,增強服務意識。由于藝術科研對象的特殊性和藝術科研內容的復雜性,藝術科研的管理方法也應在充分考慮藝術科研的特殊規律的基礎上,借鑒現代管理科學,由經驗管理轉變為科學管理、由單一管理轉變為復合管理,尋找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藝術科研管理手段,突出全面性和靈活性。最后是要加力科研經費的投入和落實。科研經費是科研工作開展、推動科研創新、完成科研任務的物質保障。在科研管理的過程中,既要保障資金投入的充足,還要監管科研經費的使用和落實,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保障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環。
高等藝術院校是培養藝術人才的搖籃,是傳授和生產知識的場所,它僅肩負傳授知識的重任,還擔負著科學研究即知識生產的艱巨任務。因此,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門科學,既要遵循藝術學科發展的特殊規律,又要充分挖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提高藝術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為社會培養更高層次的藝術人才,尋找能夠促進藝術學科繁榮、健康發展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陳苗.舞蹈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探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04).
[2] 柳志紅.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科研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06).
[3] 王虎.音樂院校科研活動的分類管理及評價[J].樂府新聲,2010(4).
[4] 曾東紅.試析科研管理的本質屬性[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