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克是19世紀下半葉法國著名作曲家,是浪漫主義時期弦樂演奏藝術三大學派,法比學派代表人物之一。《A大調奏鳴曲》完成于1886年,是作曲家獻給小提琴名家依薩伊的結婚禮物。后移植改編為長笛、大提琴等樂器。作品曲式結構豐富,旋律甜美陰柔;音調色彩多端,半音穿梭密集;情緒亢奮纏綿,帶很強的神秘氣氛。該奏鳴曲共有四個樂章:一樂章 A大調,中庸的小快板,奏鳴曲式(省略掉了發展部)。二樂章 d小調,小快板,奏鳴曲式。三樂章 快板,宣敘調式的幻想曲。四樂章 稍快的小快板,A大調,自由的回旋曲式。本文著重以一、二樂章為例主要進行解析:
1 第I樂章
第I樂章,Allegretto ben moderato,A大調,中庸的小快板,奏鳴曲式。該樂章作為整樂曲序幕,無論從音樂的發展或速度的變化來看,旋律舒緩柔美,樂曲平穩進行,音樂富有深刻獨特的魅力。
1.1 呈示部(146)
譜例1:
〖XC何靖-01.TIF,JZ〗
樂曲開始鋼琴奏出四小節旋律,主旋律部分每小節由八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組成,音樂停留在二分附點音符上,給人神秘和美好幻想之感。從第5小節至第12小節,長笛奏出樂曲第一主題。第5小節中,音符在三度之間進行,樂譜中標記molto dolce,此時長笛旋律進入,吹奏時音色亮度忽然太大而打破音樂情緒,要保持與之前音樂中神秘與安靜的感覺。在吹奏這段時,口腔上顎與舌根部分形成“0”狀,保持一定的空間,使音色圓潤而通透,所吹旋律給人甜美寧謐之感。第13小節至第30小節是主題的變奏部分。在第13小節中,譜例2:
〖XC何靖-02.TIF,JZ〗
音區跳躍,音樂逐漸明朗化,此時要控制氣息和嘴型,不要打破樂曲的柔美感。在25小節中,譜例3:
〖XC何靖-03.TIF,JZ〗
旋律由pp漸入,發展到28小節molto cresc,再到30小節ff部分。這樣的力度變化標明了樂句的發展,也暗示了演奏者的情緒發展與表達。在28、29小節中低音的吹奏應要渾厚而有力量,氣息下沉,口腔形成O狀空間擴充。30小節是旋律發展的高潮,此時氣息把握要到位,情緒的宣泄和力量的迸發也應與前面的pp形成鮮明的對比。
1.2 展開部(4762)
譜例4:
〖XC何靖-04.TIF,JZ〗
第47小節到第62小節,此段音樂作為展開部的旋律,規模較小,主要是以變奏手法對主部材料進行變化和發展。同時,長笛的旋律與鋼琴伴奏的旋律相互呼應,使音樂材料不斷重復,發展更完整,如47小節到50小節,鋼琴伴奏緊接長笛旋律,使之相互呼應。第59小節到第62小節鋼琴伴奏旋律依然發展之前音樂材料,使音樂的展開及結構更完整。展開部的旋律音區集中于中音和低音,音區跨度不大,因此吹奏此段時氣息平緩即可,在低音區時身體支持充分,口型打開美聲狀,使低音渾厚而飽滿。
1.3 再現部(63117)
再現部分的旋律既回憶了主題旋律,又擴充了音樂材料,使音樂內容和結構更加完整。
譜例5:
〖XC何靖-05.TIF,JZ〗
第63小節到第70小節重復了第5小節到第12小節的旋律,而鋼琴伴奏織體改變,厚度增加,情緒上和力度上都更為激烈。
譜例6:
〖XC何靖-06.TIF,JZ〗
第71小節到88小節這部分作為再現部分的連接部,音樂內容更加豐富,音區之間跨度也增大,出現了七度和八度的跳音。73小節處piu forte e con calore到79小節處sempre cresc再到85小節部分con tutta forza,力度變化由激情、大幅度做強到盡可能做強,音樂情緒一層層向高潮推進,在演奏時控制氣息與音亮,突出旋律高潮,樂句之間強弱對比明顯層次鮮明。
譜例7:
〖XC何靖-07.TIF,JZ〗
從89小節至樂章結束,結束部和尾聲部分回到甜美寧謐的情緒中,吹奏時氣息保持流暢,音符力度控制到位。結尾處標記dim、pp,旋律在平靜柔和的氣氛中終止。
縱觀第I樂章,作為整首樂曲的序幕,該樂章曲式結構規模不大,采用變奏手法發展樂思,富有前奏曲的功能性質。該段作曲家意圖描繪美好甜美的愛情,旋律中充滿柔美幻想之意,樂曲舒緩而寧靜,與之后的樂章形成鮮明對比。
2 第II樂章分析
第II樂章,Allegro,急速快板,奏鳴曲式。該樂章速度加快,情緒激烈高漲,旋律起伏變化豐富,音樂風格獨特。
2.1 呈示部(179)
譜例8:
〖XC何靖-08.TIF,JZ〗
〖HJ1mm〗樂章開始鋼琴彈奏三小節的四十六節奏音型,隨后在低音區彈奏出急速而富有氣勢的引子,預示主題旋律的出現,之后鋼琴伴奏織體呈現主題,第14小節開始長笛在低音區吹奏出主題,形成兩次主題陳述。第14小節和第15小節構成長笛聲部第一句旋律,涉及低音中音這兩個音區,需要演奏者把握正確的氣息和音色,在吹奏時氣息下沉口腔打開、氣息貫通,使音色圓潤渾厚。在第16小節和第17小節中,旋律層次移高三度,節奏型不變,和第一句形成對比。在樂章14到23小節部分中鋼琴伴奏與4到13小節重復演奏,豐富了旋律的音樂性。第29小節長笛奏出旋律,音樂向下進行,力度記號為PP,吹奏時應要富有想象力,音樂由遠及近,給人神秘縹緲之感。第33小節處四個音均標記重音記號,小節下方標有molto cresc,演奏時應達到f力度,并帶有肯定的氣勢。
譜例9:
〖XC何靖-09.TIF,JZ〗
接下來的第34小節至第43小節是主部音樂中主題的動力再現部分,旋律音調變化,相同的節奏和不同的變化豐富了樂曲的音樂性,ff的標記更渲染了樂曲的氣勢,加之豐富的鋼琴伴奏織體,一種波瀾壯闊之感油然而生。
譜例10:
〖XC何靖-10.TIF,JZ〗
第44到47小節這部分音樂作為呈示段中的連接部,用不穩定的和聲進行音樂的發展,為副部樂段做準備。此時演奏風格稍變安靜些,sempre forte e passionate 和 poco rit 的標記要求演奏時 體現作曲家富于變化的音樂處理特色。48小節到66小節是呈示段中的副部,此樂段包含了兩個樂旨,48小節開始旋律平穩而舒緩進行,隨后音樂變化舒展開闊,給人明朗之感。
譜例11:
〖XC何靖-11.TIF,JZ〗
67小節至79小節作為副部音樂的補充材料,三個小節連續四分音符和70小節四分音符接二八拍節奏再加一個四分音符,此節奏型貫穿此段乃至樂章后面部分的旋律再現。
2.2 展開部(80137)
從80小節到108小節,作為副部材料的變形發展,長笛與鋼琴的旋律相互模仿,音樂發展非常自由,旋律之間對比也特別明顯。80小節和81小節鋼琴四組和弦之后,長笛旋律漸入83小節中音3作延長處理,亦有停頓之感。89小節至91小節處重現67小節至70小節的音樂材料,而在結束音低音3的處理上,除了注意ppp的力度控制外,也要把握這個音的音準問題。隨后旋律由低音至中音呈上行趨勢進行,此處的每個八分音符都要求層次分明,做出清晰的吐音。在96小節和100小節均標記ff,譜例12:
〖XC何靖-12.TIF,JZ〗
此時演奏力度變化明顯,氣息控制也應由弱到強變化處理。
譜例13:
〖XC何靖-13.TIF,JZ〗
〖JP〗〖HJ1.4mm〗109小節至122小節充分展開主部的音樂材料,調性的改變要求演奏時對變化處理準確,在此段中變化音較復雜,在練習時放慢速度,準確流暢吹奏。123小節至137小節材料豐富,旋律起伏變化明顯,調性兩次改變,音符則多以密集的低音為主,均勻的四十六節奏型主導音樂發展。
譜例14:
〖XC何靖-14.TIF,JZ〗
在吹奏過程中要保證低音區質量,低音指法交替出現時的指法變化,要求音準準確音量到位。此時鋼琴伴奏旋律突出清晰,與長笛的四十六節奏音型形成鮮明對比。在129節中旋律發展到高音5和高音6音樂由低到高蓄勢發展再回到低音結束,對演奏者的氣息要求尤為重要。此段通過對樂章中材料的綜合變化,對主部和副部的音樂因素進行展開,為引出再現部段落做準備。
2.3 再現部(138229)
進入再現部分時,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再現,樂章情緒上漲。主部(138167小節)旋律與之前相似,和聲發生變化,為樂曲的發展提供動力性發展。作曲家在連接部與副部(168201小節)創作上也基本保持與呈示段一致,調性和節奏型的變化都服從之前的旋律,吹奏時除了旋律的再現要把握之外,情感的抒發與表達仍然非常重要。
譜例15:
〖XC何靖-15.TIF,JZ〗
樂章的結尾段是對整個第II樂章的總結,音樂表現起伏跌宕,情緒表達激烈澎湃。第202小節處由pp漸入,206小節部分速度逐漸加快,吹奏時由單吐改為雙吐,舌尖發T、K音,此時音區集中于低音,音樂發展愈之激烈,poco a poco cresc的標記表明旋律進行逐漸激烈而變強,在222小節處sempre 和ff的標記要求力度大幅度加強,氣息飽滿而渾厚。結尾部分中音6連續八拍做tr顫音,隨后接高音,最后在高潮中結束于主和弦,整個樂章給人氣勢宏偉聲勢浩蕩之感。
清楚地了解調性與曲式,可以明確樂曲的寫作結構,使演奏更加理性。音樂是聽覺、時空藝術,抽象藝術,隨著聲音的流逝,演奏逐漸完成。想象力的發揮,一定要更多地結合音樂作品創作年代、作曲家創作個性,多聽不同版本的唱片,養成積累綜合音樂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久而久之,自然會摸索到不同音樂時期表達音樂規律的方法。
作品整曲風格的把握,需要嚴謹演奏譜面的音準、節奏等樂譜中的所有細節(表情術語、演奏術語、速度術語、休止節拍等),才能達到準確的演奏效果。善用耳聽,用心感受自己的演奏,是控制情緒的關鍵。當技術有了較好的把握后,合理運用技巧,理性適度地釋放情緒,是演奏者逐漸走向成熟的必經訓練途徑。作品屬于室內樂奏鳴曲,演奏中長笛與鋼琴各占一個聲部,二者缺一不可,具有相同的平衡作用,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映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