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渝 馮德平
摘 要:本文從室內生態學入手,從對室內生態環境的問題、室內污染的來源及室內生態環境質量對設計的影響等進行討論,并提出了如何搞好室內生態環境的設計。
關鍵詞:室內生態環境;影響;設計
一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全球化工業化進程加速,使世界上每年都有大量環境污染事件發生。生態環境的惡化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重威脅和前所未有的挑戰。人類如何科學地正視環境,把自己居住的環境與生態設計聯系起來,如何把室內生態環境設計好?這些都需要我們從正確認識室內生態環境入手。
1 生態在室內環境的形成
環境有大小區別,小環境如一間居室、庭院;較大的環境如居住區、公園廣場等;大環境如城市地區、國家乃至全世界。
“生態”直接所指的是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人們與其室內環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結構和功能關系,稱室內生態。在室內生態系統中進行物質能量流動的條件(因素),稱室內生態環境。
室內生態環境是一個空間實體,室內生態環境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人居環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人和生物圈規劃”的研究中,雖然沒有專門討論室內污染問題,然而它從生態學角度在研究方面的進展對于問題的解決卻暗示了一個方向,促使我們從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的角度重新認識室內的環境。隨著室內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們自然要求把室內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考慮,從而構成了重要的人與室內環境的生態關系。
室內環境的研究對象為所有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特別是內部具有某種或某幾種特殊污染源的空間,如辦公室、居室、公共設施(包括學校、電影院)等。
2 室內污染的緣由
2.1 室內空氣污染
(1)人們烹調、取暖所使用的燃料所釋放的氣體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如煤、天然氣、液化氣等這些含有碳物質燃燒時都要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等有毒物質。(2)吸煙也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重要因素。(3)家具、裝修裝飾材料等。例如,地板磚、地毯、油漆、內墻涂料和壁紙等,這些都是甲醛、苯、醚類、脂類等揮發性有機物會散發到空氣中污染室內。(4)通過室內用具如被褥、毛毯和地毯而滋生的塵螨等各種微生物污染。
2.2 室內噪聲污染
噪音與其他有害物質引起的公害有很大的區別。噪音對環境的影響不持久,噪聲源停止,噪音也就相應消失。室內噪音將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干擾工作、妨礙談話、使聽力受損,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方面的疾病。
2.3 室內輻射污染
各種家電,如電視機、電腦、微波爐、電熱毯等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產生電磁波和射線輻射,造成室內的污染。
3 如何搞好室內環境的生態設計
室內生態環境的設計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綠色設計。它的基本思想是“以人為本”,在創造舒適、優美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以有益于生態、健康、節能為宗旨,確保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確保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狀態,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融合,達到人與自然雙贏的住宅。
3.1 引入自然因素
將自然因素引入室內,不僅是為了生態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要改變“過分”裝飾而使設計生硬的現象,強調在遵循生態規律和美的法則前提下創造出人工生態環境。
在設計中,可運用多種手段將自然因素引入室內,如搬進(直接將花草、山石等搬進室內);微縮(即設計小尺寸的自然景觀如假山、小橋等);模擬(即運用燈光來點綴用鵝卵石等鋪裝的小道等);因借(通過敞廊、幕墻等形式將室外的自然景觀“借”到室內環境中來)等藝術手法,是室內外環境有機的結合,相互滲透。
3.2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當今地球上的自然資源,經過產業革命以來長期掠奪性的開發攫取,人們已經開始驚呼能源危機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更加緊缺,其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如何利用主要從下面幾點著手:
(1)采光。室內采光的設計不但影響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還涉及能源的利用。通過布置不同位置、形態的天然采光面造成的天然光的強弱變化、光景流動,為人們提供全面的時光概念,消除人們在封閉結構的室內的窒息感,使室內空間環境具有神秘感和運動感。為使室內產生不同的光照效果,可以在采光口設置不同透光材料和不同角度的格片及各種反光、折光、調光設置,來控制和調節光線。在人工照明設計中,采用系統化的節能燈以及室外設置光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會節約大量的照明用電,同時盡可能選擇光效好、顯色性好的光源。只有將以上因素全盤考慮,才能創造出理想的綠色光環境。
(2)通風。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新鮮的空氣是人類健康的必要保證。人們的居室空間越大,單位面積里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就越稀薄,但是城市人口的規模使人們居住空間受到了限制。在公共空間中,人們往往容易忽視通風系統的凈化功效,室內空氣很難排出,導致中央空調系統和中央主機及風管霉菌滋生,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因此,室內空間是否設計成封閉的,應同當地環境、使用條件和最終達到的目的,以及節約能源、工作者身體健康狀況等結合,拿出理想的設計方案。
3.3 使用天然材料或以自然物質為原料的建材
天然材料的運用使室內洋溢著大自然的氣息,必然會成為營造室內綠色環境時所刻意追求的效果。“綠色飾材”也正在逐步走進人們的居住環境。它與傳統材料相比具有無污染、可再生、節能性等特征。目前,已研究出的無毒涂料、再生壁紙、人造板材就是很好的例證。在家具的選用方面,人們最關心的是價格、款式、做工,而直接關系到人體健康的材料卻未能考慮,選用“綠色家具”可減少室內甲醛等有害物質的釋放量。因此,我們應盡量選擇天然材料制作的家具,這樣就不會給室內環境帶來污染。
3.4 合理的室內布局,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
室內布局、改造、再利用,應利于通風、降低噪音、以減少破壞為主要目的。在家具的選型和設計上,應符合人體尺寸,操作方便,避免產生疲勞。設備選用應以節水、節電,減少廢水、廢氣排放為原則,并運用生態技術,形成自我循環的生態系統。
4 結語
室內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室內設計師的共同探討和研究,然而如何使生態設計觀推廣到室內設計中,如何運用生態技術和設計理論來指導室內設計,營造一個生態平衡的環境體系,把人類的室內環境改造成為一個綠色家園,是我們共同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獻:
[1]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室內設計師培訓教材[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5: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