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梟萌 韋學飛
摘 要:近年來,高校校園景觀規劃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通過對校園景觀人性化從綠化、道路設計、環境設施、雕塑及景觀小品、水景等方面的分析,來對玉林師范學院目前的校園景觀規劃進行詳細的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措施。以此來希望校園景觀規劃能夠從人性化角度來設計,設身處地地為師生們提供一個優美的教學和學習環境。
關鍵詞:高校校園;景觀規劃;人性化
1 校園景觀人性化解析
在環境建設中“以人為本”的原則被普遍運用,也為校園景觀設計提供了一個主導理念。人性化需求在校園景觀規劃中逐漸被放大。一個科學的校園景觀可充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興趣、意志、群體等各個方面提供外環境,從而對學生的行為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1)綠化。
校園景觀中的植物具有美化環境、減低噪音、凈化空氣、修身養性、保護視力、調節氣候、防風等功能。植物配置需要布局協調、以人為本、尊崇自然。植物的選擇要多選擇鄉土樹種,成活率高,減少養護費用。植物要統一于環境,從藝術構圖原理上體現個體與群體的形式美感。另外,植物與建筑物、山、水、廣場等其他景觀要素相互呼應,軟化、強調、標識營造校園美麗和諧的景觀。
(2)道路分析。
1)車行。車行系統在規劃設計中應被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來設計,校園應有完整的行車主道,高效快捷地聯系各區。同時,車輛在各區的外圍亦可進入該區的各個建筑群,避免機動車對各區的步行系統的干擾,保證各區內舒適的步行環境,創造安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2)人行。景觀步道應遠離外部的環路,創造一個幽靜安全的步行區域,亦與教學區、學院區與生活區的步行系統組成完整的步行網絡。
(3)環境設施。
校園中的環境設施具有功能性和觀賞性,包括休閑設施、文體設施、燈具設施、標識指引設施等,與大學生們各種休閑、娛樂、學習活動密切相關,其舒適性體現在方方面面,若精心設計,則可以創造非常和諧的校園景觀。
(4)鋪裝。
鋪裝需要關注的有兩方面:其一是色彩,要與周圍環境的色調相協調,它是心靈的表現,能將設計者的情感涌入師生的心靈。色彩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師生的心理感受。其二是質感,大空間要做的粗獷些,應該選用質地粗大厚實的材料,因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穩重、沉重;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裝可以較好地吸收光線,不顯得耀眼。小空間則應該采用較細小精細的材料,給人輕巧、精致的感覺。
(5)水景。
水景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可改善小氣候,改善空氣質量,增加空氣濕度及負氧離子濃度,降低空氣中的含塵量,使校園的空氣更加新鮮濕潤,同時,也可滿足人們的親水心理。水景有靜態水景和動態水景兩種,包括有瀑布、水景墻、噴泉以及靜態水池又稱鏡池。需要注意的是靜態水必須是活水,要有來源和出路,如果來源受到限制,則必須具備補水設施。適量的往水里投入一些滅藻藥劑可以保持水質。
(6)雕塑及景觀小品。
雕塑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雕塑的主題、立意和構思不僅要融入特定的校園文化,而且由于雕塑對藝術的濃縮性使得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統領該地文化的內涵。景觀小品的設計也可用來表達文化內涵。當今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中,不僅依靠大量的植物造景來滿足綠化需要,更通過能體現校園特色的景觀小品來進行提升。
(7)入口廣場。
入口空間是通往校園各個空間場所的必經之地。因此,在空間組織上既要考慮空間的獨立性,又要處理好與其他空間場所的關系,能夠較好的組織人流與車流,還有視覺流線。
2 玉林師范學院校園景觀規劃分析
學校缺乏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在多處存在著一些問題。校園整體上沒有體現出大學該有的文化和藝術氛圍,缺乏人性化的空間。
(1)入口設計。
植物配置上缺乏空間感,樹木缺乏高度對比、雜亂、色調單一,草地沒有設計感。缺乏環境設施和能象征學校歷史文化的雕塑的設置。解決辦法:在空間的處理上應合理配置喬、灌、藤、草本植物,樹種高度應形成對比。草坪應根據學校的文化內涵設計出一些圖案,提升入口處的藝術感。可在圖書館前設置符合校園文化的雕塑,另外在入口處適量設置一些標識牌,起到引導作用。
(2)校園大草地。
草地上平時會有一些學生在草地上看書,曬太陽,但草地只是空曠的原始模樣,缺乏人工的因素。解決辦法:從師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在草地上修建一個讀書廊,如此可以提升學校的文化學習氣氛。另外需要用青石板或者鵝卵石開辟一條小路,為那些抄近路的同學提供方便。草地上除了可以修建長廊外,還可增加一些亭子,同時也可以在草地上設置一個符合文化學習的雕塑,營造文化氛圍。
(3)校園山坡。
校園山坡作為校園內的一個特色之處,山坡上種滿了桃樹,在三月份的時候桃花盛開,具有極佳的觀賞價值,但是山坡未經人工的雕琢,不僅顯得荒亂,也未開辟其他用途。解決辦法:作為校園的特色,桃樹需保留,其余樹種移除,地面密集鋪滿三葉草。在以桃樹為主的前提下,適量種植修剪整齊的低矮的灌木,豐富空間層次。并且在山坡靠近人行道的外沿應種植一些樹木起到外部與山坡的隔斷作用,也可以為人行道的人起到遮陽的作用。山坡上應適量設置一些環境設施,如座椅或者涼亭,以供休息學習。另外,適當增加一些雕塑小品,不僅能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們并且陶冶情操,還能豐富景色。山坡并未開辟可供人行走的道路,但日積月累山坡已被行人走出了一條小路,需要做的就是在這條路的基礎上修建出不管是在雨天還是晴天都可以行走的道路。除了這條路之外,在山坡上的各個景觀節點處應該都有道路連通。
(4)校園主要人行道鋪裝。
校園人行的主要道路鋪裝用的是粉色等亮色瓷磚,不僅花紋亂,顏色與周圍環境不融洽,而且在晴天天氣炎熱的時候,瓷磚反射太陽光,以致經過這條路的時候光線刺眼,并且由于此類瓷磚不吸熱、溫度高,不適宜行走。解決辦法:將原來的瓷磚換成粗糙的鋪裝材質如青石磚,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太陽光的反射對人的影響。在道路比較寬闊的路面,可選用與青石磚顏色不同的灰色系的材質,拼成花紋,提升美感。
3 結語
校園不只是為師生們提供一個受教育、知識交流的場所,根本目的是為人而用、為師生服務。適宜的環境設計能夠展現校園的文化底蘊,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優雅環境的心曠神怡,激發對知識的熱情和對校園生活的熱愛。人性化的校園景觀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地受到關注。現代高校景觀設計應注重濃厚的人文氣息結合和諧的校園環境,為在校師生創造一個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 賈德華,王萬喜.論以人為本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J].長江大學學報,2006,3(1):144151.
[2] 陶瑞峰,夏旭.大學校園應注重環境景觀人性化的提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7).
[3] 馬雪梅,孫振幫,劉葉青.對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的思考[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5,10(4):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