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溪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從而西方的工業文化大量涌入中國,在中國的設計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蔓延態勢。裝飾裝潢設計也無從例外的學習西方現代設計的美學思想,而在很大程度上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設計思想以及地域性的民俗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不可避免的遭到遺棄,形成一種雜亂無章的設計現象,盲目追風的設計手法使得被設計物的本質與設計師賦予其的設計精神不能適當的協調。
關鍵詞:裝飾裝潢;文質相輔;適宜
1 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創始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思想,表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養方法。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边@句話道明了孔子所向往的君子人格形象,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國學大師錢穆在《論語新解》中說:“質:樸也。文:華飾也。野:鄙野義。史:宗廟之祝史,及凡在官府掌文書者。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義?!睆那叭说墓诺渌枷雭砜匆粋€品格高尚,禮儀修養高雅的人必須具備兩種素質:文與質。質是指東西本身的質地,文是用來形容人外在的儀表、語言的修飾,孔子認為,質如果勝過文,就過于樸素;文如果勝過質,就顯得浮華不實。并不是說只要具備這兩種素質就可以了,而是要使這兩種素質達到恰當的配合,一定比例的協調,才能使人成為君子。
2 “文”與“質”在裝飾裝潢設計中的調和
裝飾和裝潢意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飾,是著重從外表的,視覺藝術的角度來探討和研究問題,主要指對室內環境以及陳設物進行設計和加工、強化。裝潢設計藝術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還與室內的空間組織、能否創造高水準的美好環境有密切關聯?,F代室內陳設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休息等基本要求的同時,還必須符合審美的原則,形成一定的氣氛和意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文”“質”是古代的一對審美范疇,傳統的儒家認為:性偽為美,即客觀的質只有經過加工改造,經過文飾才能達到美的境界。因此,通過對建筑“質”的把握,用“偽”的途徑進行“文”飾加工,才能創造出真正美的境界。傳統儒家思想“文質相輔”認為凡是美的東西一定是文質的協調統一。在古代的帝王宮殿、壇廟、陵墓建筑的壯麗裝飾上,極盡奢華的紋飾、最精良的工藝、最昂貴的材料,用最宏大的尺度對建筑進行最為講究的裝飾,建筑裝飾所體現的“文”,與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地位的“質”相符,鮮明地體現了建筑裝飾“文”與“質”的和諧匹配,以“文”來說明“質”,體現了古典建筑獨特的審美要素,古人這種對文質的把握在客觀意義上符合中國古典建筑裝飾的要求,并使建筑裝飾具有了明確的社會政治功能。
古代建筑物本身通常具有階級色彩,人的社會地位影響其享有的建筑物并影響其建筑物中的內部裝飾,現代建筑物經過了工業設計之后被渲染為大批量的“方盒子”,現代建筑雖然與古代建筑對裝飾的要求大不相同,階級色彩消失了,人們追求的建筑物的內部裝飾更為自由,然而隨著時代的車輪,文與質的君子之說這一古典文化思想依然影響著現代裝飾藝術。比如室內裝潢設計,既要考慮室內空間的分隔結構、外部自然條件、地域性的生活習性,又要通過元素、色彩、主題等設計語言來修飾室內空間,質勝文,室內環境就不夠渲染居住者的心靈;文勝質,只見華美的裝飾物和夸張的裝飾手法,不夠滿足居住者的生活需要,這叫華而不實。又比如,裝飾物的設計,既要考慮本身存在的情理及意義,又要從外表上與環境相融合,要從“文”與“質”兩種重要因素中做到情表于里,形表于外。
3 現代裝飾裝潢設計中的“野”與“史”
“文質彬彬”是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向往,也是我們現代每個設計師的追求。遺憾的是我們不是“質勝文則野”,就是“文勝質則史”,“文”與“質”兩個因素在古代各家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見地,儒家學認為“文質相輔”,道家學認為“重質輕文”,禪宗思想認為“文質不二”,然而無論哪一種學說都體現了事物外因與內因應由設計師主觀理性的調和。設計是一個設計師物化了自身主觀意識的過程,所以主觀感性的設計通常會趨向“野”或者“史”的結果,我認為這些結果通常是兩種主觀感性的觀念導致的,一種是過度的去繁求簡,這種觀念不同于道家的“重質輕文”,“重質輕文”是一種文質相宜的美學思想,而過度的去繁求簡則會使設計作品極端的突出被裝飾物的本質特征。另一種是天馬行空的裝飾思想,室內空間本身是一種私密空間,天馬行空的裝飾手法不僅會掩蓋被裝飾物的本質特征,表現出一種浮華的設計情感,而且這種裝飾手法并不適用于私密空間,強行賦予建筑物某種情感會使人形成壓迫感。
因此,裝飾設計講求的是一個“宜”字,因人而異、因質而宜。“宜”代表著一種最根本的尺度,設計師通過造景而造境,通過適宜的生活場景,環境的構建,將自己的人格與精神追求物化于裝飾的設計之中,將“文”與“質”恰當的配合,相宜的搭配。室內空間的裝飾要符合人的正常感知能力,恰到好處,裝飾造型在追求室內設計師自身思想的同時,更多的要關照到為空間使用者所帶來陶冶的作用。
4 結語
中國儒家傳統文化思想是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的重要源泉,我們應正視先民為我們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的傳統文化寶庫。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將裝飾裝潢設計在“質”的基礎上用符合中國人需求的“文”飾。在裝飾裝潢設計中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新興的科技時代,不以拋棄中國傳統的結構方法和材料為代價,這樣有益于外來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創造出符合本民族現代人們審美要求的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 李麗.文言文在作文中的應用[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2] 錢穆.論語新解[M].三聯書店,2005.
[3] 藝術設計學會室內設計分會:2008鄭州年會暨國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