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曉映 章宇
摘要:文章從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陶瓷文化著手,將陶瓷的材質、形態美和文化內涵與首飾產品設計密切聯系,把首飾放在陶瓷文化背景下進行設計,嘗試探討陶瓷文化對首飾設計的影響,探尋時代變遷下,中國傳統文化在首飾設計中的新體現。
關鍵詞:陶瓷文化;首飾設計;材質;形態1中國陶瓷文化
追溯遠古,磨石為刀,削木成箭,燒泥成器。中國幾千年豐富的傳統文化,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為這個民族凝結了一種特有的東方審美觀念和意識,中國陶瓷就是在這種特有的審美意識下產生的文化產品。陶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發展的產物和結晶。我國悠久的文化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陶瓷文化。中國陶瓷文化是以陶瓷為載體的文化,陶瓷已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不可或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2陶瓷與首飾設計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原始先民就具有了簡單的首飾設計實踐,體現出人固有的對于美的追求與喜愛。首飾設計種類繁多,使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主要為三大類: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各種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玻璃,樹膠,塑料等。過去關于陶瓷材料的較少,原因在于:首先,陶瓷材料易碎的特性使得陶瓷首飾的價位與研發力度相對較弱。其次,燒成在技術上和設備配備上有特殊的要求,限制了它的大面積生產。其三,對陶瓷首飾的認識與關注力度還很弱。近年來,人們對首飾有了新的認識,金屬首飾標榜富貴的作用在一些高層次人中已成為品位低下的表現。人們更強調用首飾來和服裝搭配。此時,首飾材料已不重要,裝飾搭配性才是第一要素。陶瓷首飾取材方便,危害低,環保、節能、健康,并深具裝飾藝術效果,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陶瓷制成的首飾或憑造型出奇,或釉色取勝,或在裝飾上展現新姿,創造了一種意蘊雋秀的藝術形象。通過設計者的雙手,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人們對現代首飾的個性化需求。
2.1陶瓷的材質美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的無機混合物做原料,經過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方法制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陶瓷環??伤苄詮?,制成首飾造型多樣,不受約束。燒成后硬度高,具有優異的耐磨性。燒成高焰點決定了它具有杰出的耐熱性。陶瓷首飾在制作上具有易成型、取材方圖1便、原材料便宜、不受材料本身的影響等特點。設計者在設計首飾時,可以抓住陶瓷材料所獨有的特性,以最直接、最清晰的工藝手段完美地體現首飾的多樣性和美感。只要在強調人們個性的首飾設計中找到適合人們身份的造型和裝飾就可充分發揮其內在美的優點。陶瓷首飾最直觀的色彩主要是釉色裝飾。假如瓷器上沒有掛釉,無論造型如何美、式樣如何新,也會失去瓷器的魅力。
如筆者為雷山苗族自治州設計的這一組陶瓷產品中就運用了釉下青花,讓整組產品傳達出濃濃的傳統意味。同樣首飾設計中也可用同樣的設計及制作手法。
2.2陶瓷的形態美
陶瓷的形態美有其自有的法則。例如,和諧之美,和諧美是形態美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指事物和現象的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是多樣化的統一。陶瓷造型是由直線和曲線兩大類組成的,通過設計者對線形恰到好處的合理性處理,達到一種新的關系。
圖2圖3如圖1筆者這一組入選雷山苗族特色紀念品設計的陶瓷調味罐設計,由二或三個體量組成一個陶瓷造型,做到了變化中的統一。另一個法則,力度一直被陶瓷設計者所重視,力度的表現形式大致分兩點:內部擴張力和向里收縮力。內部擴張力在陶瓷造型中使形體獲得飽滿充實,向里收縮力使造型形體俊俏優美,把兩種力度合理運用到同一造型中,具有飽滿豐富的形式美感,如圖2這一蝴蝶造型花器設計,表現蝴蝶展翅欲飛的力度感。在首飾設計中同樣需遵循陶瓷產品設計的幾大重要法則,才能完美體現陶瓷首飾設計的特點。
2.3陶瓷的文化訴求
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意蘊無疑是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絕佳感性訴求點。因為我們骨子里有著與生俱來的民族基因,更容易產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意識、觀念性質的存在,它是無形的,直接地與人的主觀意識結合在一起的。陶器和瓷器是人為制作的物品,它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然反映人的主觀意識。陶瓷首飾可以表達人的自然觀念,人的想象、情緒和理想,精致地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文思想,執著地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不同的人佩戴相協調的陶瓷首飾可以很好地表現人物內心純真的感情和瀟灑的風度,使人成為真正優美的形象。中國瓷器還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因此,陶瓷首飾所表現出的人文精神,也反映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藝術化追求,體現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Franz Collection Inc.如圖4所示,這組花瓶是以中國文化中的旗袍和少數民族服飾為設計元素,圓潤的造型、柔和的材質、精致的裝飾,無不透射出一種中式的格調。為了更好地突出民族特色,取傳統紋樣以青花描畫在瓷器表面的設計,更好地烘托和渲染了花瓶的寓意,設計師用現代的手法詮釋了傳統的設計元素。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文化的顯性運用。endprint
摘要:文章從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陶瓷文化著手,將陶瓷的材質、形態美和文化內涵與首飾產品設計密切聯系,把首飾放在陶瓷文化背景下進行設計,嘗試探討陶瓷文化對首飾設計的影響,探尋時代變遷下,中國傳統文化在首飾設計中的新體現。
關鍵詞:陶瓷文化;首飾設計;材質;形態1中國陶瓷文化
追溯遠古,磨石為刀,削木成箭,燒泥成器。中國幾千年豐富的傳統文化,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為這個民族凝結了一種特有的東方審美觀念和意識,中國陶瓷就是在這種特有的審美意識下產生的文化產品。陶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發展的產物和結晶。我國悠久的文化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陶瓷文化。中國陶瓷文化是以陶瓷為載體的文化,陶瓷已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不可或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2陶瓷與首飾設計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原始先民就具有了簡單的首飾設計實踐,體現出人固有的對于美的追求與喜愛。首飾設計種類繁多,使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主要為三大類: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各種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玻璃,樹膠,塑料等。過去關于陶瓷材料的較少,原因在于:首先,陶瓷材料易碎的特性使得陶瓷首飾的價位與研發力度相對較弱。其次,燒成在技術上和設備配備上有特殊的要求,限制了它的大面積生產。其三,對陶瓷首飾的認識與關注力度還很弱。近年來,人們對首飾有了新的認識,金屬首飾標榜富貴的作用在一些高層次人中已成為品位低下的表現。人們更強調用首飾來和服裝搭配。此時,首飾材料已不重要,裝飾搭配性才是第一要素。陶瓷首飾取材方便,危害低,環保、節能、健康,并深具裝飾藝術效果,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陶瓷制成的首飾或憑造型出奇,或釉色取勝,或在裝飾上展現新姿,創造了一種意蘊雋秀的藝術形象。通過設計者的雙手,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人們對現代首飾的個性化需求。
2.1陶瓷的材質美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的無機混合物做原料,經過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方法制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陶瓷環??伤苄詮?,制成首飾造型多樣,不受約束。燒成后硬度高,具有優異的耐磨性。燒成高焰點決定了它具有杰出的耐熱性。陶瓷首飾在制作上具有易成型、取材方圖1便、原材料便宜、不受材料本身的影響等特點。設計者在設計首飾時,可以抓住陶瓷材料所獨有的特性,以最直接、最清晰的工藝手段完美地體現首飾的多樣性和美感。只要在強調人們個性的首飾設計中找到適合人們身份的造型和裝飾就可充分發揮其內在美的優點。陶瓷首飾最直觀的色彩主要是釉色裝飾。假如瓷器上沒有掛釉,無論造型如何美、式樣如何新,也會失去瓷器的魅力。
如筆者為雷山苗族自治州設計的這一組陶瓷產品中就運用了釉下青花,讓整組產品傳達出濃濃的傳統意味。同樣首飾設計中也可用同樣的設計及制作手法。
2.2陶瓷的形態美
陶瓷的形態美有其自有的法則。例如,和諧之美,和諧美是形態美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指事物和現象的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是多樣化的統一。陶瓷造型是由直線和曲線兩大類組成的,通過設計者對線形恰到好處的合理性處理,達到一種新的關系。
圖2圖3如圖1筆者這一組入選雷山苗族特色紀念品設計的陶瓷調味罐設計,由二或三個體量組成一個陶瓷造型,做到了變化中的統一。另一個法則,力度一直被陶瓷設計者所重視,力度的表現形式大致分兩點:內部擴張力和向里收縮力。內部擴張力在陶瓷造型中使形體獲得飽滿充實,向里收縮力使造型形體俊俏優美,把兩種力度合理運用到同一造型中,具有飽滿豐富的形式美感,如圖2這一蝴蝶造型花器設計,表現蝴蝶展翅欲飛的力度感。在首飾設計中同樣需遵循陶瓷產品設計的幾大重要法則,才能完美體現陶瓷首飾設計的特點。
2.3陶瓷的文化訴求
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意蘊無疑是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絕佳感性訴求點。因為我們骨子里有著與生俱來的民族基因,更容易產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意識、觀念性質的存在,它是無形的,直接地與人的主觀意識結合在一起的。陶器和瓷器是人為制作的物品,它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然反映人的主觀意識。陶瓷首飾可以表達人的自然觀念,人的想象、情緒和理想,精致地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文思想,執著地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不同的人佩戴相協調的陶瓷首飾可以很好地表現人物內心純真的感情和瀟灑的風度,使人成為真正優美的形象。中國瓷器還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因此,陶瓷首飾所表現出的人文精神,也反映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藝術化追求,體現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Franz Collection Inc.如圖4所示,這組花瓶是以中國文化中的旗袍和少數民族服飾為設計元素,圓潤的造型、柔和的材質、精致的裝飾,無不透射出一種中式的格調。為了更好地突出民族特色,取傳統紋樣以青花描畫在瓷器表面的設計,更好地烘托和渲染了花瓶的寓意,設計師用現代的手法詮釋了傳統的設計元素。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文化的顯性運用。endprint
摘要:文章從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陶瓷文化著手,將陶瓷的材質、形態美和文化內涵與首飾產品設計密切聯系,把首飾放在陶瓷文化背景下進行設計,嘗試探討陶瓷文化對首飾設計的影響,探尋時代變遷下,中國傳統文化在首飾設計中的新體現。
關鍵詞:陶瓷文化;首飾設計;材質;形態1中國陶瓷文化
追溯遠古,磨石為刀,削木成箭,燒泥成器。中國幾千年豐富的傳統文化,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為這個民族凝結了一種特有的東方審美觀念和意識,中國陶瓷就是在這種特有的審美意識下產生的文化產品。陶瓷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發展的產物和結晶。我國悠久的文化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陶瓷文化。中國陶瓷文化是以陶瓷為載體的文化,陶瓷已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不可或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2陶瓷與首飾設計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原始先民就具有了簡單的首飾設計實踐,體現出人固有的對于美的追求與喜愛。首飾設計種類繁多,使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主要為三大類: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各種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玻璃,樹膠,塑料等。過去關于陶瓷材料的較少,原因在于:首先,陶瓷材料易碎的特性使得陶瓷首飾的價位與研發力度相對較弱。其次,燒成在技術上和設備配備上有特殊的要求,限制了它的大面積生產。其三,對陶瓷首飾的認識與關注力度還很弱。近年來,人們對首飾有了新的認識,金屬首飾標榜富貴的作用在一些高層次人中已成為品位低下的表現。人們更強調用首飾來和服裝搭配。此時,首飾材料已不重要,裝飾搭配性才是第一要素。陶瓷首飾取材方便,危害低,環保、節能、健康,并深具裝飾藝術效果,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陶瓷制成的首飾或憑造型出奇,或釉色取勝,或在裝飾上展現新姿,創造了一種意蘊雋秀的藝術形象。通過設計者的雙手,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人們對現代首飾的個性化需求。
2.1陶瓷的材質美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的無機混合物做原料,經過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方法制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陶瓷環??伤苄詮?,制成首飾造型多樣,不受約束。燒成后硬度高,具有優異的耐磨性。燒成高焰點決定了它具有杰出的耐熱性。陶瓷首飾在制作上具有易成型、取材方圖1便、原材料便宜、不受材料本身的影響等特點。設計者在設計首飾時,可以抓住陶瓷材料所獨有的特性,以最直接、最清晰的工藝手段完美地體現首飾的多樣性和美感。只要在強調人們個性的首飾設計中找到適合人們身份的造型和裝飾就可充分發揮其內在美的優點。陶瓷首飾最直觀的色彩主要是釉色裝飾。假如瓷器上沒有掛釉,無論造型如何美、式樣如何新,也會失去瓷器的魅力。
如筆者為雷山苗族自治州設計的這一組陶瓷產品中就運用了釉下青花,讓整組產品傳達出濃濃的傳統意味。同樣首飾設計中也可用同樣的設計及制作手法。
2.2陶瓷的形態美
陶瓷的形態美有其自有的法則。例如,和諧之美,和諧美是形態美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指事物和現象的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是多樣化的統一。陶瓷造型是由直線和曲線兩大類組成的,通過設計者對線形恰到好處的合理性處理,達到一種新的關系。
圖2圖3如圖1筆者這一組入選雷山苗族特色紀念品設計的陶瓷調味罐設計,由二或三個體量組成一個陶瓷造型,做到了變化中的統一。另一個法則,力度一直被陶瓷設計者所重視,力度的表現形式大致分兩點:內部擴張力和向里收縮力。內部擴張力在陶瓷造型中使形體獲得飽滿充實,向里收縮力使造型形體俊俏優美,把兩種力度合理運用到同一造型中,具有飽滿豐富的形式美感,如圖2這一蝴蝶造型花器設計,表現蝴蝶展翅欲飛的力度感。在首飾設計中同樣需遵循陶瓷產品設計的幾大重要法則,才能完美體現陶瓷首飾設計的特點。
2.3陶瓷的文化訴求
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意蘊無疑是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絕佳感性訴求點。因為我們骨子里有著與生俱來的民族基因,更容易產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意識、觀念性質的存在,它是無形的,直接地與人的主觀意識結合在一起的。陶器和瓷器是人為制作的物品,它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然反映人的主觀意識。陶瓷首飾可以表達人的自然觀念,人的想象、情緒和理想,精致地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文思想,執著地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不同的人佩戴相協調的陶瓷首飾可以很好地表現人物內心純真的感情和瀟灑的風度,使人成為真正優美的形象。中國瓷器還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因此,陶瓷首飾所表現出的人文精神,也反映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藝術化追求,體現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Franz Collection Inc.如圖4所示,這組花瓶是以中國文化中的旗袍和少數民族服飾為設計元素,圓潤的造型、柔和的材質、精致的裝飾,無不透射出一種中式的格調。為了更好地突出民族特色,取傳統紋樣以青花描畫在瓷器表面的設計,更好地烘托和渲染了花瓶的寓意,設計師用現代的手法詮釋了傳統的設計元素。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文化的顯性運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