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少蓉
(江陰市長壽醫院,江蘇江陰 214400)
不孕癥同病異治舉隅
顧少蓉
(江陰市長壽醫院,江蘇江陰 214400)
不孕 同病異治 中醫藥療法 驗案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過妊娠,而后未避孕,又連續2年未再懷孕,稱為不孕癥。導致不孕的因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受孕是一個復雜而又協調的生理過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卵子和精子能在輸卵管內相遇并結合成為受精卵,同時順利地輸入子宮腔內;子宮內膜已準備充分,適合于受精卵著床。當今社會,女性的生活工作壓力大,環境又不理想,不孕癥患者日益增多。在配偶精子正常,輸卵管基本通暢的情況下,中醫藥在治療本病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筆者從事中醫婦科臨床工作數年,對不孕癥患者常根據中醫辨證采取同病異治法,運用古方或自擬方治療,療效頗佳,現擷取驗案3則介紹如下。
趙某,女,35歲,會計。2010年1月5日初診。
患者既往月經正常,于2007年5月流產1次后未再懷孕,期間有閉經,中藥調理后月經35d一潮,量中等,6d凈,伴輕微痛經,平時畏寒肢冷,喜熱飲。已在市級醫院做輸卵管造影,顯示雙側輸卵管通暢。Lmp:2009年12月25日。診脈遲滑,舌淡紅、苔薄白。辨證屬沖任受損,胞冷不孕。治則:調補沖任,溫腎暖宮。自擬暖宮湯。處方:
炒當歸12g,菟絲子20g,炒山藥30g,肉桂2g,肉蓯蓉12g,仙茅12g,仙靈脾12g,沉香6g,制香附10g,路路通10g,炒白芍15g,柴胡6g,茯苓15g,茯神15g。每日1劑,連服5劑。囑其1月12日始隔日同房。
2月12日二診:患者訴月經未來潮。囑其驗尿HCG為陽性。
2月27日查B超示:宮內早孕。
按:該例患者曾孕流產而傷血閉經,沖任損傷。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陽虛氣弱,腎失溫煦,不能觸發氤氳樂育之氣攝精成孕,故而不孕。方中肉桂、肉蓯蓉、仙茅、仙靈脾補益命門,溫腎助陽以化陰;菟絲子溫腎助陽益精氣;當歸、白芍補血填精;柴胡、沉香、香附疏肝理氣;路路通、茯苓利濕通絡;茯神安神。全方共奏溫腎助孕之效。
威某某,女,40歲,工人。2013年2月22日初診。
患者訴已育一女,于2011年夏天溺水身亡,后取環,至今未孕。月經周期尚可,經前乳房脹痛感較強。平素精神抑郁,善太息,或惱怒,哭泣。已在無錫某院全面檢查,均提示無異常發現。Lmp:2013年1月30日,量中等偏少,5d凈。診脈弦細,舌暗紅、苔薄白。辨證屬肝氣郁結,沖任失調。治則:疏肝解郁,調理沖任。以逍遙散加減。處方:
柴胡6g,當歸15g,炒白芍15g,炒白術15g,茯苓15g,薄荷6g,生甘草6g,路路通10g,茯神15g,橘葉15g,橘核15g,荔枝核15g,廣郁金12g。每日1劑,連服7劑。囑其月經干凈后5d復診,如月經逾期不潮,3月5日左右復診。
3月11日二診:患者訴服藥后乳脹癥狀減輕。月經3月2日來潮,量中等色紅,5d凈。予逍遙散加自擬五子助孕湯加減。處方:柴胡6g,當歸15g,炒白芍15g,炒白術15g,茯苓15g,生甘草6g,路路通10g,女貞子15g,車前子15g,菟絲子10g,沙苑子15g,覆盆子10g。每日1劑,連服5劑。中藥服完后繼服中成藥逍遙散。囑其3月16日始隔日同房。
4月10日三診:患者訴月經4月2日來潮,經前乳脹癥狀明顯減輕,心情亦有好轉。仍于原法原方治療。
5月15日四診:患者訴月經未來潮。囑其驗尿HCG為陽性,查B超:“宮內早孕”。
按:該例患者因失愛女導致心情悲痛抑郁,肝氣不舒,疏泄失常,子病及母,血乏生化之源,氣無條達生機,兩因相和未能攝胎成孕。故用逍遙散養肝柔肝,疏肝解郁,合女貞子、車前子、菟絲子、沙苑子、覆盆子滋養沖任,益精補腎,使氣血得充,沖任得滋,肝郁得解而孕。
鮑某,女,27歲,會計。2013年5月2日初診。
患者訴已結婚未避孕3年未孕,于上海某醫院檢查輸卵管造影顯示:雙側輸卵管通而不暢,因懼怕手術通液,欲服中藥治療,故來求診。月經按月而潮,量中偏少,色紅,5d凈。平時帶下偏多,色偏黃。Lmp:2013年4月20日。診脈滑數,舌淡紅、苔膩偏黃。辨證屬濕熱內蘊,胞脈阻塞。治則:清熱化濕,化瘀通絡。予以自擬通管促孕湯。處方:
丹參15g,赤芍10g,白芍15g,銀花15g,當歸12g,蒲公英20g,白術15g,枳殼12g,乳香10g,沒藥10g,香附10g,路路通10g,茯苓15g,紅藤30g。每日1劑,連服7劑。藥渣另存,趁熱敷于腹部。
5月10日二診:患者訴服藥后帶下明顯減少,大便偏稀,余無明顯不適。原方去紅藤,加炒淮山藥30g、炒焦山楂30g,囑其再服5劑。藥渣外敷待經凈后來診。
5月30日三診:患者訴月經5月21日來潮,量中等色紅,5d凈。診脈滑數,舌淡紅、苔偏膩。囑其按5月10日方再服10劑,藥渣外敷。待月經凈后來診。
6月29日四診:患者訴月經6月20日來潮,量中等色紅,5d凈。帶下已恢復正常。診脈滑緩,舌淡、苔薄白。仍予原方法治療。
8月15日五診:患者訴月經已近2個月未來潮,胃納欠佳。囑其查B超,顯示:“宮內早孕”。
按:該例患者濕熱為患,久則外侵入胞,胞脈阻塞,沖任失調,而發不孕。方中赤芍清熱涼血;銀花、蒲公英、紅藤清熱解毒;茯苓、白術化濕利水;丹參、乳香、沒藥、路路通活血化瘀、行滯通絡;當歸、白芍、白術健脾益氣、補血活血。諸藥合用,既能固本又能祛邪,標本兼治。
[1]馬寶璋.中醫婦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06
[2]魏保生.婦產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89
編輯:傅如海
R271.140.5
:A
:1672-397X(2014)12-0062-02
顧少蓉(1981-),女,本科學歷,主治中醫師,中醫婦科學專業。gshr666@163.com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