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關鍵字】激勵性評價 小學數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A-
0112-01
激勵性評價是將被評價者的發展作為目的,采用各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動機,使學生的人格、情感、態度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教育是推動學生前進的有效動力,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激勵性評價時,應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靈活多樣、獨特、新穎的評價語言,給予他們中肯、真誠、贊揚的評價,使課堂教學更加妙趣橫生,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與發展。
一、真誠評價——凸顯學生的優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活動表現給予相應的評價,讓學生在教師肯定、鼓舞的評價語言中感受成功的喜悅。教師的體態語言是最好的評價方式,如眼神、表情、肢體等。隨著教學內容逐步深入,教師親切、自然的目光對展開課堂教學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一個贊許或信任的眼神、溫柔的手勢、平和的語言都會激勵學生進行自我修正,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抓住評價的切入點,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如“你思考的方法和大家不一樣,很新穎”“你解題的思路很巧妙”“老師看到你主動回答問題,真棒”等。通過這樣的評價性語言,激勵學生努力地探究知識,積極地回答問題。
二、換位評價——激發主體意識
激勵性評價需要將每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人而異地評價學生,呵護與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并注意正面引導,讓學生不但能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更要善于發現他人觀點中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并給予適時、適度的激勵評價,保護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積極地探求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展示由兩個相同直角梯形組成的圖形,上底25厘米,下底15厘米,高10厘米,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①(25+15)×10;②(25+15)×10÷2×2。方法(一),學生大部分說行不通,少部分人在思考或同意是對的;方法(二),同學們都認為是正確的。面對這種情況,學生急切地希望老師能表態。此時教師可以分別請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計算的學生進行自辯與互辯,促使學生在自我分析和對照比較中達成知識的主動生成。
三、積極評價——發掘學生亮點
激勵性評價是激勵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夠推動學生不斷前進。激勵性評價能夠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進行有效評定,合理應用激勵性評價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激勵性評價時,需要注重激勵性評價在小學生思考和學習中的啟發性運用。教師一句簡單的話,在學生的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旦教師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共鳴,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投入到數學教學中。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時,教師需要注意評價的啟發性和引導性的有效應用。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出示圓形、平行四邊形、梯形、正五邊形、三角形等五種圖形,讓學生來判斷這些圖形中有沒有軸對稱圖形。若學生只是根據經驗進行猜想,教師應適當地叮囑一句:“不要太相信眼睛,應以實踐作為標準,大家動手折疊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在學生聚焦于軸對稱圖形判斷上時,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演示動手折疊,找出答案。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印象,還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樂趣中獲得學習的動力和信心,進而逐步走向成功。
四、多樣評價——促進全面提升
將激勵性評價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時,需要重視語言運用的合理性,合理的語言表述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激勵性評價的教學應用價值,促使并引導學生提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由于學生自身的思維與知層次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教師評價學生時,評價語言應多角度、多層次,不能局限于“你是天才,你真棒”等這些簡單的激勵性語言。教師的評價語言要能滲透到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方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激勵性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的有效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教師應以激勵性評價來強化學生的目標行為,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更好地激勵學生,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