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林 風 14日是臺灣民進黨主席選舉正式開始的日子,但現任黨主席蘇貞昌當天在網上突然宣布退出選舉,緊接著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發出聲明,表示不會參選,此事如同給民進黨投下了兩顆“震撼彈”。蔡英文幾乎篤定當選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為什么退出?此舉將對綠營和國民黨產生哪些影響?這些問題引發了島內的輿論風暴。蔡英文處境微妙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蘇貞昌14日上午8時在臉譜上發表說明稱,“在兩位前主席已經表達參選意愿情況下,作為現任主席,幾經斟酌,決定不參加此次黨主席選舉”。3小時后,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發表聲明,稱他已經向支持干部表達改革的迫切和“退選不登記的決定”。謝長廷還稱,“退選不登記的決定”不是“以退為高,以選為卑”,主要還是如何避免派系對立惡化,如何包容溝通化解歧見。 蘇謝二人競相宣布退出黨主席選舉,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隨后發表聲明,肯定蘇、謝兩人對民進黨和臺灣的貢獻,“接下來,我們必須堅定承擔,承先啟后”。《聯合晚報》稱,蘇謝兩人一同退選,蔡英文幾乎篤定當選,她也很可能就會是民進黨2016“大選”的提名人,更有機會打敗國民黨當選下任臺灣“總統”,這可說是臺灣政壇的一大“政治地震”。主席、“總統”二選一 對于蘇貞昌退選,民進黨多數表示肯定。民進黨大佬、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過去大家都認為當選主席可以繼續選2016“總統”,但是現在民進黨內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聲音,主張選黨主席就不能選2016,所以呂秀蓮認為蘇貞昌棄選黨主席,目的是拼全力來為2016年獲得黨內提名鋪路。 謝長廷當初宣布參選黨主席時,曾表示他參選的目的就是要推動“選黨主席、不選總統”的理念,因此當蘇貞昌宣布退出黨主席之爭,謝長廷立即跟進宣布他也退選,而呂秀蓮在蘇謝兩人宣布退選后,也立即對媒體強調,蔡英文若是當選黨主席,就不應當再選2016,可見“黨主席與2016必須二選一”,似乎已經成為民進黨內的主流意見。 在此情況下,蔡英文如果5月當選黨主席,接著布局參加2016“大選”,已經有些困難。而蘇貞昌此舉實際上也可以看成是其“另辟戰場”,為“大選”備戰。國民黨也受“牽連” 最近剛剛落幕的臺灣“學運”,被指打亂了民進黨選戰部署。臺灣“中央社”報道稱,這次民進黨主席選舉,被視為2016年黨內“總統”初選前哨戰,但學運蓄積驚人社會能量,民進黨卻遭質疑欠缺角色、定位模糊,不僅輿論批評,連許多黨員也忍不住炮口向內,要求民進黨公開檢討。 不僅民進黨,國民黨也受影響。《聯合晚報》認為,蘇貞昌宣布不連任民進黨主席,不僅在民進黨內投下一顆震撼彈,對國民黨而言,也必定造成壓力,“因為學運造成的世代交替風潮,國民黨勢難置身其外”。文章說,國民黨一直是馬英九兼任黨主席,藍營支持者當然也不免會思考“民進黨在世代交替,國民黨呢?”去年才通過“總統當然擔任黨主席”條款的國民黨,不可能有什么新動作,但黨內、基層對黨務改革的呼聲,恐怕也是蓄勢待發,馬英九對此不可能無感。《聯合晚報》的社論直言,島內各界都在看,這顆震撼彈能否掀起各政黨的改革浪潮,“無論如何,太陽花學運讓臺面上的政黨都凸顯出老態,無疑是不能不面對的真相”。▲
環球時報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