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炎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北京 100022)
革新能源行業未來
——記大數據重塑能源未來前夜
熊炎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北京 100022)
時至今日,大數據不再僅僅一個IT或是技術上的概念,其內涵也不僅僅是在于數字和見解,數據本質上的價值在于大數據的應用。全新革新的信息技術與商業的對接演化成了新的商業應用模式,這也成為了一種讓互聯網技術商業價值變現的模式,同時這種聯合的模式給予了創新性技術與工、商以及農業融合可能性全新的應用之路。不論是第一產業還是第三產業,都積極的應用于大數據,從醫療到生產,從農業到能源,這種看似跨界的嫁接在大數據的爆發點,產生了全新的化學反應。
新能源 大數據時代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產生數據,并產生數據的流動性,這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狀態,而如何采集并利用數據是并產生價值,才是具有革新性的一步。時至今日,大數據不再僅僅一個IT或是技術上的概念,其內涵也不僅僅是在于數字和見解,數據本質上的價值在于大數據的應用,也就是說,以連接的方式,將大數據賦予大數據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數字的分析和見解,而是一種對于工業的狀態管理、監控以及自適應和智能調整,讓數據智能的知道以何種方式前往何地去完成何事。
全新革新的信息技術與商業的對接演化成了新的商業應用模式,這也成為了一種讓互聯網技術商業價值變現的模式,同時這種聯合的模式給予了創新性技術與工、商以及農業融合可能性全新的應用之路。不論是第一產業還是第三產業,都積極的應用于大數據,從醫療到生產,從農業到能源,這種看似跨界的嫁接在大數據的爆發點,產生了全新的化學反應。
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曾在此前一次全球性招標中,一次性投入10億美元來采購信息化服務。很多巨頭每年在信息化建設中投入的比例往往占到公司盈利比例的1%-3%不等。從種種角度來看,充滿甜油的數據富礦將革新這個從19世紀就存在的古老行業,這也成為了大數據服務和應用能源行業眾多的積極的信號之一。
《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能源行業的IT投資規模為357.1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增長11.8%,依然保持著穩步高速增長的態勢。到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對于IT信息投資的總量已經超過300億元人民幣,達到了403.2億元,增速超過2012年的增速,同比達到了12.9%的增幅。
對石油行業來說,2013年國內石油企業將會把更多的新技術應用于戰略決策、科技研發、生產經營和安全環保等各個領域,目的是為了從大數據資源中挖掘更多的財富和價值。大數據應用是石油行業信息化深入、IT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必然,在我國石油石化行業應用的前景將越來越廣闊。隨著石油儲備的逐步減少,石油石化行業產業鏈中的勘探、開發難度日益增大,信息化的成熟度已經成為影響行業增長幅度的首要因素,同時,大數據還將對能源采集以及應用的各個環節進行即時的數據監控,確保石油領域在采集、提煉和應用上全鏈條的整合應用,提升整個石油行業的資源有效利用率。
對電力行業而言,大數據是電力企業深化應用、提升應用層次、強化集團企業管控的有力技術手段。隨著電力企業各類IT系統對業務流程的基本覆蓋,采集到的數據量迅速增長。電力行業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收集和存儲數據,而是圍繞數據采用相應的定量和統計信息,挖掘更加有價值的信息。利用大數據可對業務進行分析,加工成有用的數據,進而全面掌控企業業務。如國網信通公司在北京亦莊的數據中心里,就設有10200個傳感器,它們及時采集數據,存儲到云并進行分析和利用。
在煤炭行業,根據“十二五”規劃,煤炭企業的整合、大集團戰略的實施已成為煤炭企業發展的主旋律。伴隨著集團企業的整合、統一,能夠支撐集團企業戰略實施的信息化產品將成為應用的主流。2013年,由于煤炭行業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的推進,煤炭行業將會誕生更多的大型、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隨之而來的將會是煤炭企業集團對集團化信息化平臺和加強生產管控的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而大數據的應用模式很好的為煤炭企業解決了信息化的部署需求,從而提升了煤炭行業的資源利用率以及生產效率,同時在信息化監控平臺,進行環境保護的數據監控,致力于將傳統的媒體行業駛向綠色環保的道路,而煤炭行業的大數據以及數據中心,也成為了綠色數據中心,而綠色數據中心是能源行業信息化投資增長最快的領域。
不僅是在中國,在全球領域,大數據也深刻的影響著全球的能源行業。日本經濟產業省組織東芝、東京電力等286家企業也成立了“智能社區聯盟”聯合體,欲建立以智能電網為基礎格局的城市布局與社會系統,拉開了官民并舉開發智能電網的大幕。2012年3月美國能源部斥資2500萬美元建立可擴展數據管理、分析與可視化(SDAV)研究所,幫助科學家對能源大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和可視化處理,以促進更加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和發現。冰島的Green Earth Data與Green Qloud公司,依靠冰島豐富的地熱與水電資源驅動為數據中心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
在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對有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影響,并將重塑能源系統已成為全球各界的共識,在未來,大數據也將積極的為能源體系在各個層面以及各個任務角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將反饋于能源行業的未來趨勢,這種跨界的聯合,在未來,相得益彰。
大數據趨勢的不斷發展,并非只是熱點跟風,在能源行業中,大數據對能源行業的一些傳統模式起到了革新性的作用:
第一,大數據促成了能源全新模式的開發。通過對現有能源采集,傳輸以及應用的全鏈條數據采集,通并過每秒分析上萬個數據點的部署,融合能量儲存和先進的預測算法,不斷對現有的能源運營模式進行優化和更新,并無縫地將數據傳遞給鏈條中的每一環節、服務技術人員和使用單位,產生了全新的運營模式。
第二,使能源更“綠色”。在倡導綠色能源的應用中,關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如冰島的Green Earth Data與Green Qloud公司,依靠冰島豐富的地熱與水電資源驅動為數據中心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并形成了能源在消耗,再生中的循環模式。
第三,實現能源管理智能化。能源產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的購買量、預測能源消費、管理能源用戶、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等。大數據與電網的融合可組成智能電網,涉及發電到用戶的整個能源轉換過程和電力輸送鏈,主要包括智能電網基礎技術、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及并網技術、智能輸電網技術、智能配電網技術及智能用電技術等,在采集行業,包括煤礦與石油與大數據的整合,將有效的辨識采集點的儲備與開采成本,運輸與運營模式之間的最優化數據分析,降低采集和運營模式的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第四,改變當前社會能源消耗模式。大數據將為城市能源消耗上帶來全新的機遇。大數據使城市越來越智能化,而大數據以及信息采集的部署將能監控城市在能源消耗上的規律并進行彈性的整合和再分配,大大降低城市在能源消耗上的成本,大大提高城市在能源利用率上的作為,不但更好的為城市提供能源,也讓能源消耗環節更加的智慧。
不久前,IBM已將數據分析作為其大數據戰略的核心,共投資160億美元進行30次數據分析的相關收購,對其海量數據分析平臺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并在電力產業提出電網轉型、提高發電效率及顧客運營轉型等倡議,以更好地支持能源大數據處理。
IBM的能源大數據是其智慧地球大數據智能化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同樣,大數據與能源行業的關系,或將不再是主與輔的關系,不再簡單的是以傳統能源為主導,而大數據等IT行業進行技術輔助之間的關系,而是在一個更宏觀和更具價值高度的智能角度對能源工業進行重塑。
以電力能源為例。世界各地電力公司對實時的廣域、監測、保護及控制系統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步測量技術將成為該系統的有效支撐。智能電網僅僅從單向電網轉向雙向電力系統網絡還遠遠不夠,真正的需要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和作為電、熱、氫氣、生物和非生物燃料載體的智能管理系統,這需要超越智能電網和考慮智能能源網絡的明確轉變。
顯然,這需要對傳統模式的重塑,并進行革新性的改變,以大數據為技術核心,進行整個能源智能生態系統的搭建并實施有效的利用,是未來大數據對能源系統實施改革與完善的關鍵之一。
隨著大數據智能系統的不斷完善,以大數據為平臺的輔助技術如M2M模式,工業互聯網,遠程監控,虛擬云平臺管理等技術的不斷推出,能源智能生態系統的革新正在不斷的成型。
大數據對有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影響,并將重塑能源系統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然而,能源大數據涌現、演化與傳播的機理與能源業務智能將發生何種改變?對能源智能管理再造提出怎樣的要求與挑戰?需要何種能源智能決策系統才能應對這些挑戰?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將值得探討,而在這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能源的大數據時代也將日趨成熟。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數據將與能源系統結合的更加緊密,而能源系統也將更多的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大數據在能源行業中積累更加豐富的經驗,開發出更多的對能源行業的數據運營模式,從而不斷的進行進化。
大數據在能源行業,或許現在還是相對宏觀的概念,但是從當前的趨勢以及技術的發展,顯而易見的看出兩個行業的互相滲透,兩股力量的不斷融合。在未來,能源與信息將融合成智能能源系統,將為這個源自第一次工業革命,擁有近幾百年歷史的傳統而古老的行業注入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