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忠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研究對象為麗江師范高等??茖W除體育系以外的2011級、2012級校學生,學生來來自全國十八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
1.2.1 問卷調查法
咨詢有關專家制定了涉及健康、體質概念認知、有無體育鍛煉習慣、體育鍛煉習慣養成階段、對體育鍛煉的喜愛原因、課余時間安排、促進體質因素、家庭體育鍛煉養成環境、家長對子女體育鍛煉精神和物質支持、體育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作用、民族地區環境對學生的影響等12個方面的《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問卷調查表》。問卷效度為0.906,信度為 0.905。
1.2.2 數理統計法
通過各班體育委員發放、回收問卷調查表為期21天,共發放問卷30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95份,有效回收率達93.1%。對回收問卷進行了數理統計。
大學生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占7.6%、精力充沛就是健康的占33.4%,37.2%的大學生不知道“體質”是什么,說明大學生對“健康”和“體質”的認知度還比較低,還處在含糊不清或無知的狀態。
調查中認為體育在自身生活中占重要位置者占了90.1%,說明大多數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態度是積極的,表明他們有體育鍛煉的愿望。然而實際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遠遠少于這個比例。學生不喜歡體育鍛煉原因的前四位則依次是:無運動場地或器械32.7%、運動技術差29.8%、無體育鍛煉習慣18.7%和不知道鍛煉什么19.6%。顯示出學生既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觀愿望,也有不喜歡鍛煉的客觀原因。
“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階段為小學27.2%、初中39.8%、高中22.9%、大學10.6%,大致表現出體育鍛煉的習慣逐步減弱,這與學生體質的變化狀況一致”[2]。
學生是否因學業緊張而缺少體育活動時間,調查反映大學生課余時間的安排為:體育活動(20.6%)排在看書學習(42.5%)、上網(48.4%)、交友(35.9%)之后的第四位,可看出時間不是阻礙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他們中學時期課余時間的安排位序為體育活動(13.1%)排在看書學習(67.7%),交友(40.8%),打游戲(39.4%),無所安排(38.2%),上網(42.7%),看電視電影(20.6%),其它 (16.4%)之后的第8位。更表現出時間不是阻礙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2.3.1 家庭對學生發展的投入
在中小學階段家長對學生投入排序分別為智力投資51.2%、營養投資18.4%、生活用品的投資19.1%、其它投資11.3%。可見家長最大限度地滿足子女學習和智力發展方面的需求,而對其它方面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對體育運動的發展需求則被視為無足輕重而被淡化,致使學生的體質和心理都存在很大的隱患,學生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影響。
2.3.2 家長對子女體育鍛煉的態度
調查顯示,86.5%的家長是支持子女進行體育鍛煉,有30.6%學生與家庭成員有一起鍛煉的經歷。但是就愛好體育鍛煉的原因中,者卻排在個人愛好占64.5%、受同學影響的占37.1%、受老師影響的占18.8%,而受家庭影響的僅占13.9%,排列第四位,可見,家長對子女參與體育鍛煉抱支持態度,但與家庭投入相比較這種支持卻顯得有點蒼白無力,也就是“支持”只停留在主觀愿望上,而非落實在客觀行動上。
網絡文化的興起使得學生將網絡作為交流對象,而網絡又將室外的“游戲”轉入室內,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新型的“手眼病”呈蔓延趨勢,而大學生的運動能力、交往能力呈下降態勢。調查顯示,上網在大學生業余生活的位列第一(上網、看書學習、交友、體育活動等)。因而網絡因素不可避免地影響學生體質。
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地處納西族聚集的麗江市古城區,校園內雖然有屬于大學生的一片天空,有著大學的校園文化,但是周邊少數民族的一些傳統思想、文化、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對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著影響。大學生中吸煙、酗酒的行為比較普遍,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1)認真貫徹落實《城市建設規劃中體育活動場地配套設施》,確保中小學生和全體公民的體育活動用地;深入開展陽光體育工程,創建良好的體育環境和氛圍。
2)家庭教育應在重視學生智力開發的同時,又要加強對體育及體育促進健康的這一社會目標實施,營造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3)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學校教育使學生初步養成體育生活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各級體育俱樂部以及學校體育俱樂部的建設,為學生體育參與、聯系和信息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場所,引導學生體育興趣的深層次發展。
4)多級聯動,協同發展。中小學生、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是一項多領域的綜合體系工程,它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營造科學的發展氛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1]賴天得.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47-148.
[2]何步文,任瑞昌,苗鐘立.大學新生體質狀況調查與分析[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3(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