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靜
(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浙江 溫州 325000)
體育教學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部分,其不僅是教學方向的重點,更是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和核心,學生只有擁有健康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新課改下體育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師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之一。新課改的發展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忽視學生個性化發展,不注意素質培養等,因此在體育課上學生往往不愿主動參與,體育授課的模式和方法也過于死板,造成學生對體育項目不感興趣,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高中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來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本文從多樣性教學方法的涵義出發,論述了高中體育教學多樣性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詳細的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多樣性教學方法的應用。
多樣性教學方法是依據教學任務和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多樣的教學模式來完成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主要是把多種教學模式融入到教學中,以此來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知識結構學生的需求,這樣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不但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還提高體育教學的層次和效果。
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也促進著教學模式和體制的多樣化改革,因此高中體育教學應與時俱進,利用多樣性教學模式來強化素質教育,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為了更好的發揮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的利用多樣化教學,幫助學生實現體育目標的個性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方法較為單一,長時間學習學生感到厭煩和無趣,體育成績也得不到相應的提高,而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就可以打破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教學中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教學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選取不同的體育項目和不同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這不但促進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水平。
時下的高中生思想活躍、愛好廣泛、崇尚自我,他們在體育課學習中已經不滿足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動聽課、整體學習的模式不能夠完全的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的體質訓練較多,忽視心理教學的內容較少,造成學生不愿參與體育學習,這也嚴重的影響到了學生身心的發展。學生學習過程中沒有體會到體育鍛煉帶來了喜悅感、個人價值感、存在感,造成課堂教學效果較差,最終導致學生體育技能水平的下降。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新教師會采用新的理念和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但在理念的理解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終形成了教學質量的下降和教學目標的偏離。例如:課上教學中的愉快教學理解為自由鍛煉,成功體育理解為體育考試達標等等,這都引發了體育教學目標的偏離,體育教學要求降低的尺度過于隨意,教材內容的的刪減過多,導致教學目標得不到貫徹和落實。
教學中老師不太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不了解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實質性需求,忽視了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個性化發展。進入高中時期的學生自我意識逐步增強,他們的思維模式和主觀意識變化較大,因此在體育課的學習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但長期的應試教學模式一成不變,忽視了學生在體育學習的個性化發展,引發了學生對體育的厭煩,有的甚至喪失了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
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這是新時期下教學模式轉變的關鍵因素。利用多媒體器材來輔助體育教學就可以彌補體育教學的不足,同時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習,不但培養了學習興趣,還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學習質量。例如在教授籃球運動時,就可以采用播放基礎動作短片的形式,通過慢動作的播放,來讓學生明白自身在投籃中的發力點、手形、腿與膝的發力角度、手臂的位置等。這是傳統教學中不可比擬的,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可以對每個學習的動作都一一做出糾正,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以實現這一教學目標。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嚴格按著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突出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極大的忽視了學生的個人體育愛好。教師在體育教學前應對學生的體育愛好項目和種類有所掌握,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進行信息的收集,掌握學生的體育愛好后,從教學內容上結合學生的體育愛好,來進行體育課程的傳授,這不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對鉛球運動進行講授的時候,可以結合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球類運動的發力方式,以此來舉一反三,滿足學生對其他體育運動學習的需求。
分組協作方式學習是體育教學方式中的一種常用方式,在很多學科中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的效果也較好。體育活動中把學生進行分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相互促進學習的氛圍,充分的利用集體榮譽感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達到群體學習的目地。例如,在學習排球時,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等特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教師對這項技能的講授,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
[1]桂成率.新課程理念下關于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探析[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6.
[2]鄧征軍.新課改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3.
[3]李爽英.構建和發展中學體育多元化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2,5.
[4]于志浩.淺析高中體育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