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快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探討

2014-04-16 21:49:12張久琴
對外經貿實務 2014年4期
關鍵詞:金融改革發展

張久琴

目前對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統計,主要分兩條主線進行:一是國際收支項目下的“保險服務”和“金融服務”統計,即BOP統計,主要涵蓋服務貿易中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費下的貿易數據。二是外國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統計,即FATS統計,主要涵蓋服務貿易中商業存在下的貿易數據。其中分內向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和外向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這兩條主線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概況,本文據此對如何加快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進行深入探討。

一、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及特點

(一)貿易規模不大,但一直保持較快發展

2012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總額277.5億美元,僅占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的5.9%。其中,金融服務貿易出口52.2億美元,進口225.3億美元。從增長速度來看,2008-2012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年均增速達到16.6%,高于全國整體服務貿易的平均增速。其中“金融服務”貿易年均增速最高,達到43.9%;“保險服務”為14.1%。

(二)貿易結構改善,但保險服務貿易仍居絕對地位

從金融服務貿易結構來看,保險服務仍是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主要形式。2012年,在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額總額中,“保險服務”占到了86.2%,“金融服務”只占了13.8%。

(三)貿易逆差一直存在,且規模不斷增大

從貿易平衡角度看,多年來我國金融服務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其中“保險服務”2008年逆差113.6億美元,2012年則增至173億美元;“金融服務”略有不同,2011年一改逆差狀況,出現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2012年又恢復逆差至0.4億美元。

(四)貿易伙伴集中度高

2012年我國“保險服務”和“金融服務”貿易的第一大伙伴都是香港地區,其次是美國、日本、新加坡等。開曼群島、巴哈馬等國在我國“金融服務”貿易伙伴排名中也靠前,境內金融機構常把這兩地區作為部分業務的迂回處理地。

(五)整體國際市場競爭力依然較弱

規模大不等于競爭力強,利潤高不等于機制好,網點多不等于服務優。在國際市場,某產品或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大小可以通過國際市場占有率(MS)、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來比較。以下選取美國作為比較樣本,具體比較一下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從三個指數的比較來看,中國與美國整體金融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差距還很大。盡管如此,從數據中仍能看出,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六) 中資銀行外向規模遠大于外資銀行向內規模。

截至2012年底,共有16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海外設立1050家分支機構,覆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別或地區分布方面,有香港地區、盧森堡、英國和美國等。同時,共有49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了42家外資法人機構、9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97家代表處(見表3),分布于我國27個省(市、區)的59個城市。其中37家外資法人銀行、54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30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6家外資法人銀行獲準發行人民幣金融債,3家外資法人銀行獲準發行信用卡,它們的業務主要體現在提供中小企業特色金融服務、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等方面。

總體來說,我國外資金融機構數量總體不足,其中外資法人銀行機構數量在我國法人銀行總數中的占比不足10%。而從紐約、倫敦、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情況看,外資銀行設立的各類機構會占到區域銀行總數的70%左右。

二、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狀況形成的原因分析

其一,我國金融服務貿易能保持較快增長的原因,首先歸于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溢出效應,這一方面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持續派生了對銀行等金融服務的旺盛需求。其次我國金融機制體制內部改革的紅利效應,使得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增強。再次,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引進來、走出去的企業增多,都存在全球資金配置需求,由此也為我國金融機構提供了服務對象和潛在業務。

其二,造成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重保險、輕銀行及證券”的原因,主要有①保險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發展緊密相連,國內近年來貨物貿易的蓬勃發展不斷促進著保險服務規模的擴大。②銀行、證券服務是資本和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密集的服務,對技術和知識的要求更高,我國在此硬件、軟件上配套還有不足。③與我國銀行、證券業的自由度、開放度有關。由于銀行、證券業本身具有專業性更強、牽動資金數額巨大、市場影響力大等特殊性,其服務市場的開放涉及高額利潤的分配以及監管等重大問題,因此銀行、證券服務的業務品種、開放速度和幅度較緩慢,因此其提供銀行、證券國際服務的能力受到影響。

我國金融服務目前的這種貿易結構并不理想:首先與我國金融基礎產業結構不匹配。截至2012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133.6萬億元,共有法人機構3747家,從業人員336.2萬人,各方面指標遠勝保險業,我國“金融服務”貿易應有更大的發展規模。其次與世界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潮流不相符。一般來說,金融服務貿易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其“金融服務”是金融服務貿易的主要內容,“保險服務”則屬于次要內容。以香港地區為例,其“保險服務”貿易只占香港金融服務貿易額的9%,而“金融服務”貿易占比達91%。

其三,金融服務貿易一直逆差,意味著金融服務出口少于進口,即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務少,而需求的跨境金融服務多。造成我國金融機構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務不足的原因有:第一,自身提供服務能力不足。從我國整體金融結構來看,國字號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總量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由于其特有的組織架構、盈利模式(利差收入占銀行總收入的80%)等原因,造成金融市場競爭不充分、產品較單一,金融服務貿易技術含量和創新效率低下,難以滿足國內外企業對金融服務更高層次的需求。第二,政府關于資本管制、外匯監管等政策限制。具體表現,首先,離岸金融業務發展遲緩。由于監管層尚不允許工、農、中、建幾大銀行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致使我國超萬億美元規模加工貿易性質的離岸結算被新加坡、香港、愛爾蘭等國或地區的金融機構瓜分,造成千億元的稅收和銀行收入流失在外。其次,金融機構本身也面臨融資難題。由于國際市場融資成本較國內更低,金融機構感到需要進行國際化資金配置。但由于外債規模的政策限制,國內銀行無法進行大量的國際融資,導致融資渠道有限,來源較窄,成本較高。最后,在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國內金融機構再次由于外債規模、資金等政策限制對企業的支持乏力,業務機會或通過香港、新加坡等迂回安排,或只能再次拱手于境外金融機構。這些跨境金融結算和匯兌業務,境內金融機構大都無法做,更何談從境外金融機構手中接過海外理財業務。

其四,外國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主要涵蓋“商業存在”下的金融服務貿易狀況,直接反映一國或地區金融服務領域的開放程度,是一國或地區履行金融服務進出口領域開放承諾的直接體現。外向規模大于內向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開放度及外商投資環境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普遍反映,外資金融機構無法同時申請開設多個網點,且審查時間較長;在新產品業務許可審批方面缺乏靈活度等問題。同時反映其在經營過程中要接受一行三會、發改委、外管局和地方金融工作局在內的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管,含糊不清和相互重疊的監管結構給外資金融機構的人工、信息系統和質量控制都增加了一定負擔。

三、加快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著力點

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金融改革也步入深水區,中國的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首先,國內金融業實力不斷增強,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優質主體和產業支撐。早在2010年,我國銀行、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總資產就已突破百萬億元,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機構體系不斷完善。其次,國內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既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加大了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再次,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為我國金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間,國務院就制定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十八大報告中更是指出“經濟發展更多要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再次,國內新一輪金融改革開放競爭意識加強,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上海、深圳前海、天津濱海、浙江溫州等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為獲取更大改革和開放紅利,紛紛結合自身地區特點爭當金融改革開放試點。本輪自下而上的改革進程必將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最后,金融危機引發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加速調整,以金融等新興服務業為代表的全球服務業加快轉移,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著力點或新的增長點。

一是著眼未來與大局。經濟全球化必然需要金融全球化的配合。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目標,不能再僅僅局限于過去吸引外國資金、金融機構、操作技術這樣一些低水平的思考,而應放在國內國際兩個金融市場間的平衡中考慮,包括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動、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國際金融監管治理的改善等,爭取國際金融事務上的更大主動權。

二是注重全方位發展與布局。金融的市場化、國際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某些具體金融業務的可做可不做,或某些具體金融指標的改善。應結合我國當前及今后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狀況,從廣義金融體系的四個方面,即組織機構、市場結構、產品工具和調控監管著手,全面布局有效監管下的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三是以開放促改革。我國金融服務業的改革與開放是不能割裂的,是需要在相互配合中穩步推進的。目前國內金融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改革的壓力和動力減弱,阻力和困難加大,許多改革措施不可避免觸動到既得利益。正如當年借助“入世”外力推動國內金融業的巨大發展,現今可以借助金融服務貿易大發展的機遇,突破制度障礙,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倒逼國內金融業改革。

四是有序推進,把控節奏。全面、客觀評估金融各行業競爭力,認清現實優勢、潛在優勢、敏感部門、戰略部門,為今后金融業的順次開放做準備。在未來國際金融秩序不確定性和中國“金融弱國”的現實情況下,過早、過快融入金融全球化不但容易導致金融危機,而且常常被迫淪為國際市場資源調節的對象。我國應結合自身金融特點和優勢,對金融業的開放采取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的策略,不必因一時一事而打亂步驟,不急躁、不冒進、不盲從。

五是多方努力,多方參與。金融是配置各類要素的核心環節,金融業的國際化標志著一個經濟體的經濟、金融運行模式的根本轉變。因此金融國際化必然具有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等特點,有必要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開展工作。

四、加快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具體對策

第一,夯實金融產業基礎。金融業是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主體,加快發展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必須首先夯實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首先,繼續深化大型金融機構改革,推進金融機構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同時控制國家對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的合理持股比例,完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其次,鼓勵民間和外國資本參與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和增資擴股,支持新興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發展;再次,支持和鼓勵金融組織、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和金融市場創新,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金融企業為主體、金融市場為載體的金融創新機制等。

第二,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推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按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進一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健全資本出入均衡管理體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直接投資基本可兌換,提高證券投資可兌換程度;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第三,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和金融改革示范區建設。首先,對于有明確綜合經營戰略,具備有效防范風險能力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以引導其根據自身能力和優勢選擇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提高其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其次,對于金融業已積累一定豐富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城市或地區如上海等,可以先行成為金融體制改革示范區,在金融業機制體制及具體業務等方面率先試點突破,以取得可推廣全國的經驗,并減少不成功做法的負面影響范圍。

第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加快金融業綜合經營、金融機構破產、上市公司監管、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并根據金融業發展需要,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加快完善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動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應用;健全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交易、清算系統;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構建符合國際標準和中國國情的反洗錢工作體制;完善金融會計標準和統計制度;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做好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人才的開發、引進和培養。

第五,加快金融機構“引進來、走出去”步伐。首先,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與境外機構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放寬銀行業、保險業的市場準入,穩步推進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鼓勵和吸引規模較大、國際一流或具有業務特色的金融機構來華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總部。其次,完善金融機構“走出去” 相關制度,引導金融機構采取有效的海外發展戰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有利于企業“走出去”的對外金融服務體系。

其四,外國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主要涵蓋“商業存在”下的金融服務貿易狀況,直接反映一國或地區金融服務領域的開放程度,是一國或地區履行金融服務進出口領域開放承諾的直接體現。外向規模大于內向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開放度及外商投資環境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普遍反映,外資金融機構無法同時申請開設多個網點,且審查時間較長;在新產品業務許可審批方面缺乏靈活度等問題。同時反映其在經營過程中要接受一行三會、發改委、外管局和地方金融工作局在內的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管,含糊不清和相互重疊的監管結構給外資金融機構的人工、信息系統和質量控制都增加了一定負擔。

三、加快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著力點

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金融改革也步入深水區,中國的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首先,國內金融業實力不斷增強,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優質主體和產業支撐。早在2010年,我國銀行、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總資產就已突破百萬億元,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機構體系不斷完善。其次,國內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既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加大了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再次,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為我國金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間,國務院就制定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十八大報告中更是指出“經濟發展更多要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再次,國內新一輪金融改革開放競爭意識加強,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上海、深圳前海、天津濱海、浙江溫州等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為獲取更大改革和開放紅利,紛紛結合自身地區特點爭當金融改革開放試點。本輪自下而上的改革進程必將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最后,金融危機引發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加速調整,以金融等新興服務業為代表的全球服務業加快轉移,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著力點或新的增長點。

一是著眼未來與大局。經濟全球化必然需要金融全球化的配合。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目標,不能再僅僅局限于過去吸引外國資金、金融機構、操作技術這樣一些低水平的思考,而應放在國內國際兩個金融市場間的平衡中考慮,包括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動、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國際金融監管治理的改善等,爭取國際金融事務上的更大主動權。

二是注重全方位發展與布局。金融的市場化、國際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某些具體金融業務的可做可不做,或某些具體金融指標的改善。應結合我國當前及今后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狀況,從廣義金融體系的四個方面,即組織機構、市場結構、產品工具和調控監管著手,全面布局有效監管下的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三是以開放促改革。我國金融服務業的改革與開放是不能割裂的,是需要在相互配合中穩步推進的。目前國內金融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改革的壓力和動力減弱,阻力和困難加大,許多改革措施不可避免觸動到既得利益。正如當年借助“入世”外力推動國內金融業的巨大發展,現今可以借助金融服務貿易大發展的機遇,突破制度障礙,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倒逼國內金融業改革。

四是有序推進,把控節奏。全面、客觀評估金融各行業競爭力,認清現實優勢、潛在優勢、敏感部門、戰略部門,為今后金融業的順次開放做準備。在未來國際金融秩序不確定性和中國“金融弱國”的現實情況下,過早、過快融入金融全球化不但容易導致金融危機,而且常常被迫淪為國際市場資源調節的對象。我國應結合自身金融特點和優勢,對金融業的開放采取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的策略,不必因一時一事而打亂步驟,不急躁、不冒進、不盲從。

五是多方努力,多方參與。金融是配置各類要素的核心環節,金融業的國際化標志著一個經濟體的經濟、金融運行模式的根本轉變。因此金融國際化必然具有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等特點,有必要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開展工作。

四、加快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具體對策

第一,夯實金融產業基礎。金融業是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主體,加快發展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必須首先夯實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首先,繼續深化大型金融機構改革,推進金融機構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同時控制國家對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的合理持股比例,完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其次,鼓勵民間和外國資本參與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和增資擴股,支持新興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發展;再次,支持和鼓勵金融組織、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和金融市場創新,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金融企業為主體、金融市場為載體的金融創新機制等。

第二,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推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按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進一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健全資本出入均衡管理體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直接投資基本可兌換,提高證券投資可兌換程度;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第三,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和金融改革示范區建設。首先,對于有明確綜合經營戰略,具備有效防范風險能力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以引導其根據自身能力和優勢選擇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提高其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其次,對于金融業已積累一定豐富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城市或地區如上海等,可以先行成為金融體制改革示范區,在金融業機制體制及具體業務等方面率先試點突破,以取得可推廣全國的經驗,并減少不成功做法的負面影響范圍。

第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加快金融業綜合經營、金融機構破產、上市公司監管、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并根據金融業發展需要,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加快完善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動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應用;健全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交易、清算系統;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構建符合國際標準和中國國情的反洗錢工作體制;完善金融會計標準和統計制度;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做好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人才的開發、引進和培養。

第五,加快金融機構“引進來、走出去”步伐。首先,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與境外機構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放寬銀行業、保險業的市場準入,穩步推進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鼓勵和吸引規模較大、國際一流或具有業務特色的金融機構來華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總部。其次,完善金融機構“走出去” 相關制度,引導金融機構采取有效的海外發展戰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有利于企業“走出去”的對外金融服務體系。

其四,外國附屬機構金融服務貿易主要涵蓋“商業存在”下的金融服務貿易狀況,直接反映一國或地區金融服務領域的開放程度,是一國或地區履行金融服務進出口領域開放承諾的直接體現。外向規模大于內向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開放度及外商投資環境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普遍反映,外資金融機構無法同時申請開設多個網點,且審查時間較長;在新產品業務許可審批方面缺乏靈活度等問題。同時反映其在經營過程中要接受一行三會、發改委、外管局和地方金融工作局在內的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管,含糊不清和相互重疊的監管結構給外資金融機構的人工、信息系統和質量控制都增加了一定負擔。

三、加快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著力點

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金融改革也步入深水區,中國的金融服務貿易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首先,國內金融業實力不斷增強,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優質主體和產業支撐。早在2010年,我國銀行、證券、保險業金融機構總資產就已突破百萬億元,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機構體系不斷完善。其次,國內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既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加大了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再次,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為我國金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間,國務院就制定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十八大報告中更是指出“經濟發展更多要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再次,國內新一輪金融改革開放競爭意識加強,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上海、深圳前海、天津濱海、浙江溫州等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為獲取更大改革和開放紅利,紛紛結合自身地區特點爭當金融改革開放試點。本輪自下而上的改革進程必將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最后,金融危機引發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加速調整,以金融等新興服務業為代表的全球服務業加快轉移,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

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構建著力點或新的增長點。

一是著眼未來與大局。經濟全球化必然需要金融全球化的配合。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目標,不能再僅僅局限于過去吸引外國資金、金融機構、操作技術這樣一些低水平的思考,而應放在國內國際兩個金融市場間的平衡中考慮,包括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動、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國際金融監管治理的改善等,爭取國際金融事務上的更大主動權。

二是注重全方位發展與布局。金融的市場化、國際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某些具體金融業務的可做可不做,或某些具體金融指標的改善。應結合我國當前及今后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狀況,從廣義金融體系的四個方面,即組織機構、市場結構、產品工具和調控監管著手,全面布局有效監管下的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三是以開放促改革。我國金融服務業的改革與開放是不能割裂的,是需要在相互配合中穩步推進的。目前國內金融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改革的壓力和動力減弱,阻力和困難加大,許多改革措施不可避免觸動到既得利益。正如當年借助“入世”外力推動國內金融業的巨大發展,現今可以借助金融服務貿易大發展的機遇,突破制度障礙,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倒逼國內金融業改革。

四是有序推進,把控節奏。全面、客觀評估金融各行業競爭力,認清現實優勢、潛在優勢、敏感部門、戰略部門,為今后金融業的順次開放做準備。在未來國際金融秩序不確定性和中國“金融弱國”的現實情況下,過早、過快融入金融全球化不但容易導致金融危機,而且常常被迫淪為國際市場資源調節的對象。我國應結合自身金融特點和優勢,對金融業的開放采取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的策略,不必因一時一事而打亂步驟,不急躁、不冒進、不盲從。

五是多方努力,多方參與。金融是配置各類要素的核心環節,金融業的國際化標志著一個經濟體的經濟、金融運行模式的根本轉變。因此金融國際化必然具有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等特點,有必要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開展工作。

四、加快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具體對策

第一,夯實金融產業基礎。金融業是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主體,加快發展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必須首先夯實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首先,繼續深化大型金融機構改革,推進金融機構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同時控制國家對國有控股金融機構的合理持股比例,完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其次,鼓勵民間和外國資本參與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和增資擴股,支持新興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發展;再次,支持和鼓勵金融組織、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和金融市場創新,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金融企業為主體、金融市場為載體的金融創新機制等。

第二,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推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按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進一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健全資本出入均衡管理體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直接投資基本可兌換,提高證券投資可兌換程度;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第三,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和金融改革示范區建設。首先,對于有明確綜合經營戰略,具備有效防范風險能力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以引導其根據自身能力和優勢選擇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提高其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其次,對于金融業已積累一定豐富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城市或地區如上海等,可以先行成為金融體制改革示范區,在金融業機制體制及具體業務等方面率先試點突破,以取得可推廣全國的經驗,并減少不成功做法的負面影響范圍。

第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加快金融業綜合經營、金融機構破產、上市公司監管、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并根據金融業發展需要,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加快完善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動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應用;健全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交易、清算系統;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構建符合國際標準和中國國情的反洗錢工作體制;完善金融會計標準和統計制度;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做好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人才的開發、引進和培養。

第五,加快金融機構“引進來、走出去”步伐。首先,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與境外機構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放寬銀行業、保險業的市場準入,穩步推進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鼓勵和吸引規模較大、國際一流或具有業務特色的金融機構來華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總部。其次,完善金融機構“走出去” 相關制度,引導金融機構采取有效的海外發展戰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有利于企業“走出去”的對外金融服務體系。

猜你喜歡
金融改革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革備忘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改革創新(二)
P2P金融解讀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欧美精品xx|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激情乱人伦|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av|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亚洲色图狠狠干|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a级毛片|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特级毛片|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6| 69av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公开视频|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 欧美午夜视频|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欧美人人干| 久久夜色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一区| 国产91色在线|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国产新AV天堂| 亚洲欧美成人网| h网址在线观看| 天堂av综合网|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色综合五月|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免费网址|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